CN217530848U -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30848U
CN217530848U CN202220078684.7U CN202220078684U CN217530848U CN 217530848 U CN217530848 U CN 217530848U CN 202220078684 U CN202220078684 U CN 202220078684U CN 217530848 U CN217530848 U CN 21753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robot
transmission shaft
force
dr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86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Vanadium Technetiu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Vanadium Technet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Vanadium Techneti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Vanadium Techneti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7868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3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3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3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驱动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和转动杆,所述驱动箱的顶端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牵引弹簧,且牵引弹簧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架。该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推动板,进而通过推动板左右往复动作达到推开两侧障碍物保证移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从而提升驱动结构利用率和提升移动效率的效果,设置牵引弹簧,来连接驱动轴与传动轴,从而传动轴带动连接柱,使移动架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整体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缓冲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因此需要经升降驱动装置。
现在市场上的经升降驱动装置,只能单一的为移动结构进行提供动力,导致利用率较低,并且机器人在进行频繁转向时,很容易发生失衡侧翻的情况,降低使用寿命,甚至使整个机器人报废,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经升降驱动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升降驱动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具备便于对升降驱动装置进行防侧翻和移动效率等优点,解决了便于对升降驱动装置进行防侧翻和移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和转动杆,所述驱动箱的顶端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设置有牵引弹簧,且牵引弹簧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内部安装有移动轮,所述驱动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
所述转动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施力凸轮,且施力凸轮的顶端安装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受力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施力杆,且施力杆的顶端设置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一侧设置有动作杆,且动作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板。
进一步,所述驱动轴与牵引弹簧之间为紧密贴合,且牵引弹簧与传动轴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轴与连接柱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柱与移动架之间为焊接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通过轴承与驱动箱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杆与施力凸轮之间为嵌套连接。
进一步,所述施力凸轮与受力块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块与导向杆之间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导向杆与导向孔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导向杆与复位弹簧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所述施力杆与受力板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板与动作杆之间为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转动杆,从而带动施力凸轮,对受力块14进行间断性施力的作用,设置受力块,从而在导向孔内进行滑动,带动施力杆对受力板进行间断性挤压的作用。
2、该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推动板,进而通过推动板左右往复动作达到推开两侧障碍物保证移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从而提升驱动结构利用率和提升移动效率的效果,设置牵引弹簧,来连接驱动轴与传动轴,从而传动轴带动连接柱,使移动架带动移动轮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整体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缓冲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受力块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驱动箱;2、通槽;3、驱动轴;4、牵引弹簧;5、传动轴;6、连接柱;7、移动架;8、移动轮;9、安装槽;10、驱动电机;11、轴承;12、转动杆;13、施力凸轮;14、受力块;15、导向杆;16、导向孔;17、复位弹簧;18、施力杆;19、受力板;20、动作杆;21、推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1和转动杆12,驱动箱1的顶端开设有通槽2,且通槽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3,驱动轴3的底端设置有牵引弹簧4,且牵引弹簧4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5,传动轴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6,且连接柱6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架7,移动架7的内部安装有移动轮8,驱动箱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9。
转动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0,转动杆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施力凸轮13,且施力凸轮13的顶端安装有受力块14,受力块14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的顶端开设有导向孔16,导向杆15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17,受力块14的两侧均设置有施力杆18,且施力杆18的顶端设置有受力板19,受力板19的一侧设置有动作杆20,且动作杆20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板21。
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轴3与牵引弹簧4之间为紧密贴合,且牵引弹簧4与传动轴5之间为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牵引弹簧4来连接驱动轴3与传动轴5,从而传动轴5带动连接柱6。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传动轴5与连接柱6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柱6与移动架7之间为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轴5带动连接柱6,使移动架7带动移动轮8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整体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缓冲功能。
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杆12通过轴承11与驱动箱1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杆12与施力凸轮13之间为嵌套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启动驱动电机10,使转动杆12在轴承11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施力凸轮13。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施力凸轮13与受力块14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块14与导向杆15之间为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受力块14进行间断性施力的作用,受力块14受力带动导向杆15,从而在导向孔16内进行滑动。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导向杆15与导向孔16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导向杆15与复位弹簧17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导向杆15在导向孔16内进行滑动,从而复位弹簧17具有伸缩性,对导向杆15进行稳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施力杆18与受力板19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板19与动作杆20之间为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施力杆18对受力板19进行间断性挤压的作用,受力板19受到挤压带动动作杆20。
可以理解的是,该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设置转动杆12,从而带动施力凸轮13,对受力块14进行间断性施力的作用,设置受力块14,从而在导向孔16内进行滑动,带动施力杆18对受力板19进行间断性挤压的作用,设置推动板21,进而通过推动板21左右往复动作达到推开两侧障碍物保证移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从而提升驱动结构利用率和提升移动效率的效果,设置牵引弹簧4,来连接驱动轴3与传动轴5,从而传动轴5带动连接柱6,使移动架7带动移动轮8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整体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缓冲功能。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当对升降驱动装置进行使用时,启动驱动电机10,使转动杆12在轴承11内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施力凸轮13,对受力块14进行间断性施力的作用,受力块14受力带动导向杆15,从而在导向孔16内进行滑动,带动施力杆18对受力板19进行间断性挤压的作用,受力板19受到挤压带动动作杆20,从而控制推动板21左右往复动作的作用,进而通过推动板21左右往复动作达到推开两侧障碍物保证移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从而提升驱动结构利用率和提升移动效率的效果,然后,采用牵引弹簧4来连接驱动轴3与传动轴5,从而传动轴5带动连接柱6,使移动架7带动移动轮8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整体驱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防侧翻缓冲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箱(1)和转动杆(1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的顶端开设有通槽(2),且通槽(2)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3),所述驱动轴(3)的底端设置有牵引弹簧(4),且牵引弹簧(4)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5),所述传动轴(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柱(6),且连接柱(6)的底端设置有移动架(7),所述移动架(7)的内部安装有移动轮(8),所述驱动箱(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9);
所述转动杆(12)的两侧均设置有轴承(11),且轴承(11)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0),所述转动杆(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施力凸轮(13),且施力凸轮(13)的顶端安装有受力块(14),所述受力块(14)的顶端设置有导向杆(15),且导向杆(15)的顶端开设有导向孔(16),所述导向杆(15)的两侧均安装有复位弹簧(17),所述受力块(14)的两侧均设置有施力杆(18),且施力杆(18)的顶端设置有受力板(19),所述受力板(19)的一侧设置有动作杆(20),且动作杆(20)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板(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与牵引弹簧(4)之间为紧密贴合,且牵引弹簧(4)与传动轴(5)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5)与连接柱(6)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连接柱(6)与移动架(7)之间为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2)通过轴承(11)与驱动箱(1)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杆(12)与施力凸轮(13)之间为嵌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凸轮(13)与受力块(14)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块(14)与导向杆(15)之间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15)与导向孔(16)之间为滑动连接,且导向杆(15)与复位弹簧(17)之间为相互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杆(18)与受力板(19)之间为相互垂直设置,且受力板(19)与动作杆(20)之间为焊接连接。
CN202220078684.7U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Active CN21753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8684.7U CN217530848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8684.7U CN217530848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30848U true CN217530848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24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8684.7U Active CN217530848U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30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2741A (zh) 精密撑杆式三向冲压机床
CN217530848U (zh) 一种机器人用升降驱动装置
CN101664783A (zh) 钢桶桶盖整形系统
CN110902280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用的自动推料装置
CN204547091U (zh) 三维打印机的垂直升降装置
CN207547337U (zh) 休闲桌椅扶手管专用弯管机
CN202957440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自动拧螺母压端机
CN212264349U (zh) 一种汽车连接板冲压模具结构
CN210412124U (zh) 一种用于汽车离合器片生产加工的冲孔机
CN106734526A (zh) 一种高性能的冲孔冲弧设备
CN211593973U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用的自动推料装置
CN111115212A (zh)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用的自动推料装置
CN106965203B (zh) 机械手
CN201271684Y (zh) 桶盖整形装置
CN205028974U (zh) 一种聚合物电池整形装置
CN220717376U (zh) 一种级进冲压的进料机构
CN219170952U (zh) 一种机器人手臂
CN215144866U (zh) 一种不锈钢线材的快速打孔设备
CN211305663U (zh) 一种公路护栏加工用冲孔装置
CN215315326U (zh) 液压智能双机头弯箍机
CN212342455U (zh) 一种线圈入机壳工装
CN218192031U (zh) 自动冲孔机构
CN220837750U (zh) 一种双头螺栓的搓丝工装
CN202805682U (zh) 一种电动螺旋压力机
CN213801652U (zh) 一种开料机倒吸附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