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23955U -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23955U
CN217523955U CN202221037954.6U CN202221037954U CN217523955U CN 217523955 U CN217523955 U CN 217523955U CN 202221037954 U CN202221037954 U CN 202221037954U CN 217523955 U CN217523955 U CN 2175239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flow channel
air
atomizer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379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东
易图用
林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Simor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3795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239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239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239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及顶盖,吸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顶盖与吸嘴连接,顶盖设有与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储液仓,与顶盖连接,设有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连接储液仓,并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其中,吸嘴靠近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蓄液槽,降低甚至消除了冷凝液从第一气流通道排出的现象,从而在用户在抽吸时,避免出现抽吸漏液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利用雾化芯吸收储液腔内的气溶胶基质,并对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从而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抽吸。
在实际使用时,会出现气溶胶冷凝后产生冷凝液的情况,这种情况就会导致用户在抽吸时,冷凝液与气溶胶同时被用户抽吸,从而造成抽吸漏液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能够避免出现抽吸漏液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及顶盖,所述吸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顶盖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储液仓,与所述顶盖连接,设有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连接所述储液仓,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吸嘴靠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蓄液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朝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在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相近的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内。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液槽在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相近的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内。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在朝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子通道,所述顶盖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通道一侧设置的倾斜周侧面,所述倾斜周侧面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倾斜周侧面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蓄液槽为绕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的环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套管及雾化芯,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储液仓,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雾化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套管的周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气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组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所述电极组件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套管的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液槽。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连接于所述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顶针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顶针电连接所述雾化芯;
所述第二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背离所述雾化芯的一侧,并通过抵接以电连接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用以电连接电池;
其中,所述第二顶针设有气流探测气道,所述气流探测气道用以检测流经所述第一气孔的气流状况。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顶针的端部,使得所述第一顶针遮盖所述气流探测气道的端口,所述气流探测气道朝向所述第一顶针的端口还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气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端盖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顶针安装于所述端盖,所述第二顶针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端盖连接所述储液仓,使得所述第二顶针抵接所述第一顶针;
其中,所述端盖设有第二气孔和内腔,所述第二气孔连通所述内腔和大气,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气流探测气道朝向所述第一顶针的端口连通所述内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调节盖,所述调节盖转动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外周,所述调节盖设有第三气孔,所述调节盖用以通过转动方式调节所述第三气孔相对所述第二气孔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导通,或使得所述调节盖遮挡所述第二气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仓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液仓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仓包括壳体及上盖,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储液腔及容置所述雾化组件的容置腔,所述上盖设有所述注液口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且设有所述储液腔,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并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外壳及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顶盖与所述内壳、所述外壳或所述上盖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连接。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件,所述盖体与所述吸嘴密封装配,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体铆压固定,所述连接件设有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壳螺旋连接,所述连接件还封盖所述注液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及顶盖,所述吸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顶盖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储液仓,与所述顶盖连接,设有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连接所述储液仓,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吸嘴靠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蓄液槽,以使得雾化组件产生的气溶胶依次通过第二气流通道及第一气流通道排出的过程中,气溶胶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液能够流入至蓄液槽中,降低甚至消除了冷凝液从第一气流通道排出的现象,从而在用户在抽吸时,避免出现抽吸漏液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雾化器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M部分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M部分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储液仓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与2中雾化芯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方式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而非全部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方式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方式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相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10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雾化器10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10包括吸嘴组件11、雾化组件12和储液仓13。
其中,吸嘴组件11包括吸嘴111及顶盖112,吸嘴111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01,顶盖112与吸嘴111连接,顶盖112设有与第一气流通道101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102。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12与吸嘴111为两个独立的部件且可拆卸连接,顶盖112与吸嘴111具体为密封连接,以防连接处漏气或漏液而影响抽吸效果。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112包括盖体1121及连接件1122,盖体1121与吸嘴111密封装配,连接件1122与盖体1121铆压固定,且连接件1122设有上述的第二气流通道102。
可选地,吸嘴组件11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吸嘴111及顶盖112为其上的一部分,进而可简化雾化器10的组装工序,提高组装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3是图2中M部分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储液仓12与顶盖112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储液仓12与连接件1122连接,储液仓12设有储液腔103及容置腔104,储液腔103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并与容置腔104连通,雾化组件13设置于容置腔104内,以加热气溶胶基质并在容置腔104内产生气溶胶,容置腔104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从而使得在容置腔104内产生的气溶胶依次通过第二气流通道102及第一气流通道101排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储液仓12还可以不设置如上述的容置腔104,雾化组件13可以直接设置于储液腔103并与储液仓12连接,例如雾化组件13横跨储液腔103而连接于储液仓12的两端部上。
具体地,雾化组件13连接储液仓12,并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其中,雾化组件13可以设有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的第三气流通道108,雾化组件13在第三气流通道108内产生气溶胶;或者,雾化组件13的雾化端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进而使得在其雾化端生成的气溶胶可流向第二气流通道102。
其中,吸嘴111靠近第二气流通道10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的蓄液槽105,以使得容置腔104内产生的气溶胶依次通过第二气流通道102及第一气流通道101排出的过程中,气溶胶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液能够流入至蓄液槽105中,降低甚至消除了冷凝液从第一气流通道101排出的现象,从而在用户在抽吸时,避免出现抽吸漏液的现象。
蓄液槽105为环绕第一气流通道101设置的环槽,其可以设有一条或相间隔的两条、三条等多条,蓄液槽105也可以是环绕第一气流通道101设置的弧形槽。
吸嘴111靠近第二气流通道102的一端设有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的蓄液槽105,进而在冷凝液沿第二气流通道102的侧壁向第一气流通道101流动时,易使得冷凝液进入蓄液槽105,以对液态的气溶胶或其冷凝液进行滤除,进而可避免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进入用户口腔而出现的抽吸漏液,并可避免因将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吸入口腔导致的雾化口感不佳的现象,相对地可有效提升雾化器10的雾化性能,并在用户暂停抽吸或停止抽吸时,该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还可沿第二气流通道102回流,以被雾化组件13再次吸收并在下次雾化时可被消耗掉,提高了气溶胶基质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并可有效地避免雾化器10的向含有电池的主机漏液。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101朝向第二气流通道102的端口区域在沿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A上的投影,位于相近的第二气流通道102的端口区域内,进而在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相近的端口处形成一个阻流区,进而沿第二气流通道102的侧壁向第一气流通道101流动的冷凝液会被阻挡在该阻流区,并进一步可进入蓄液槽105,进而可避免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进入用户口腔而出现的抽吸漏液,并可避免因将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吸入口腔导致的雾化口感不佳的现象。
进一步地,蓄液槽105在沿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A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相近的第二气流通道102的端口区域内,以使得冷凝液能够较方便地进入蓄液槽105,并利于冷凝液回流至第二气流通道102。
可选地,冷凝液还能够通过吸嘴111与顶盖112间的间隙进入蓄液槽105。
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均为横截面呈圆形的气道通道,且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共轴线设置,可有效地提高气溶胶到达用户口腔的效率。
可选地,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的横截面也可呈椭圆形、矩形等形状,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也可以不供轴线设置,例如第一气流通道101和第二气流通道102为曲线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气流通道102在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即在如图3所示的A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以便于将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引导至蓄液槽105,提高液态气溶胶或其冷凝液流入蓄液槽105的可靠性。
可选地,第二气流通道102包括靠近第一气流通道101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子通道1021,第一子通道1021在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也即如图3所示的A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也即第一子通道1021靠近第一气流通道101一端的开口大于第一子通道1021远离第一气流通道101一端的开口,提高冷凝液流入蓄液槽105的可靠性。
具体的,顶盖112包括靠近第一子通道1021一侧设置的倾斜周侧面110,该倾斜周侧面110围合形成上述的第一子通道1021,当冷凝液从第一子通道1021流出时,冷凝液能够在倾斜周侧面110的引导作用下流入至蓄液槽105,从而提高冷凝液流入蓄液槽105的可靠性。
可选地,倾斜周侧面110与第一子通道1021的延伸方向,也即如图3所示的A向之间的夹角α为30°≤α≤60°,比如30°、40°及60°。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气流通道102还包括第二子通道1022,第二子通道1022的两端分别与容置腔104及第一子通道1021连通,且第二子通道1022在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也即如图3所示的A向上的截面面积保持不变。
请参阅图4,图4是图2中M部分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示意图,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气流通道102在朝向第一气流通道101的延伸方向,也即如图4所示的A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也即在该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气流通道102即为上述的第一子通道1021,这种设置方式同样能够如上述的,提高冷凝液流入蓄液槽105的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5,图5是图2中储液仓12的截面示意图,顶盖112与储液仓1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连接件1122与储液仓12可拆卸连接,储液仓12靠近顶盖112的一侧设有注液口106,注液口106与储液腔103连通,以在需要向储液腔103内添加气溶胶基质时,可将顶盖112从储液仓12上拆卸下来,然后通过注液口106向储液腔103内注入气溶胶基质。
可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注液口106内设有注液密封件120,注液密封件120设有注液通道107,以在需要向储液腔103内添加气溶胶基质时,通过注液通道107向储液腔103内注入气溶胶基质,通过注液密封件120的设置,提高注液口106的密封性,避免气溶胶基质流出而发生漏液现象。
其中,储液仓12包括壳体121a及上盖121b,壳体121a设有储液腔103及容置腔104,上盖121b设有上述的注液口106并与壳体121a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壳体121a包括外壳1211及内壳1212,外壳1211与上盖121b可拆卸连接且设有上述的储液腔103,内壳1212设置于储液腔103内并设有容置腔104,内壳1212分别与上盖121b及外壳1211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内壳1212。
其中,顶盖112与内壳1212、外壳1211或上盖121b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或螺接等。
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122与内壳1212螺旋连接,连接件1212还封盖注液口106,以使得吸嘴组件11能够快捷地与储液仓13相分离。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时,如果需要对内壳1212进行更换,先将顶盖112与内壳1212拆卸,然后再将上盖121b从外壳1211上拆卸下来,最后将内壳1212从外壳1211上拆卸下来,即可实现对内壳1212的更换,同理,在装配时,先将内壳1212装入储液腔103并与外壳1211连接,然后将上盖121b与外壳1211连接,最后再将顶盖112与内壳1212接。
可选地,上述的可拆卸连接包括不限于通过密封圈实现的密封连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对此不做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6,图6是与2中雾化组件13的截面示意图,雾化组件13包括套管131及雾化芯132,套管131连接储液仓12,雾化芯132设置于套管131内,雾化芯132设置有与第二气流通道102连通的第三气流通道108,套管131的周侧壁设有与第三气流通道108连通的第一气孔109。
本实施例中,套管131设置于容置腔104内,其可以是嵌设于容置腔104内或插接于容置腔104,以连接内壳1212。
可选地,储液仓12未设置有如上述的容置腔104时,套管131可以直接设置于储液腔103并与储液仓12连接,例如套管131横跨储液腔103而连接于储液仓12的两端部上。
第三气流通道108与容置腔104连通,以使得雾化芯132加热气溶胶基质并在第三气流通道108产生气溶胶,从而使得该气溶胶依次通过第三气流通道108、容置腔104、第二气流通道102及第一气流通道101排出。
其中,套管131的周侧壁131b设有与第三气流通道108连通的第一气孔109,以在实际应用时,外部空气通过第一气孔109进入第三气流通道108并形成气流,从而使得气溶胶在气流作用下以上述方式从第一气流通道101排出,通过在周侧壁131b设置第一气孔109的方式,实现本实施方式中雾化组件13侧面进气的进气方式。
其中,雾化芯132包括吸液件133及加热件134,吸液件133设置于套管131内并用于吸收储液腔103内的气溶胶基质,加热件134设置在吸液件133上并用于加热气溶胶基质,从而产生气溶胶。
可选地,吸液件133可选用吸液棉或吸液陶瓷,加热件134可以选用加热丝或加热网。
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10还包括电极组件14,电极组件14与雾化芯132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即电极组件14与加热件134电连接,电极组件14设置于套管131远离吸嘴组件11的一端,从而避免雾化组件13发生的漏液现象而对电极组件14造成短路等问题。
具体的,在实际应用时,如果吸液件133吸收的气溶胶基质过多,那么气溶胶基质就会从吸液件133上流出至第三气流通道108内,或者气溶胶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液会出现回流至第三气流通道108的情况,这些流至第三气流通道108内的气溶胶基质或冷凝液会从第一气孔109流出,从而造成漏液现象,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气孔109设置在周侧壁131b上的侧面进气方式,以及将电极组件14设置于套管131远离吸嘴组件11的一端,当发生漏液现象时,从第一气孔109流出的气溶胶基质或冷凝液不会流入至电极组件14,从而避免对电极组件14造成短路等问题,并进一步地。
进一步地,雾化器1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151,电极组件14的外周侧包覆有第一密封件151,以对从第一气孔109流出的气溶胶基质或冷凝液与电极组件14进行隔离,提高电极组件14的隔离效果,进一步避免了漏液现象对电极组件14的正负极因漏液接触造成的短路等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件151和套管131的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液槽153,隔液槽153可承接自套管131流下的漏液,从而即使有部分漏液绕过第一气孔109,也会被盛积在隔液槽153内,从而可进一步地避免漏液或冷凝液接触电极组件14。
其中,第一密封件151可选用绝缘硅胶。
电极组件14可以是顶针、弹针或弹片等导电件。
本实施例中,电极组件14包括第一顶针141和第二顶针142,第一顶针141连接于套管131的一端,第一顶针141的外周侧包覆有上述的第一密封件151,第一顶针141电连接雾化芯132;第二顶针142设置于第一顶针141背离雾化芯132的一侧,并通过抵接以电连接第一顶针141,第二顶针142用以电连接电池,该电池为雾化器10供电;其中,第二顶针142设有气流探测气道143,气流探测气道143用以检测流经第一气孔109的气流状况。
具体地,第二顶针142远离第一顶针141的一端还设有咪头等气流传感器,该气流传感器通过气流探测气道143去探测雾化器10内的气流状况,以探测用户的抽吸动作,并在探测到用户抽吸时,电池可通过电极组件14向雾化芯132供电,探测到用户未抽吸时,暂停向雾化芯132供电。
其中,第二顶针142设置于第一顶针141背离雾化芯的132的一侧,进而第一顶针141可遮盖第二顶针142上的气流探测气道143,以避免漏液进入气流探测气道143,降低甚至消除了因漏液进入气流探测气道143而导致探测失灵的故障发生概率,有效提高了气流检测的可靠性。
第二顶针142的一端抵接第一顶针141的端部而实现第二顶针142和第一顶针141间的电连接,且使得第一顶针141遮盖气流探测气道143的端口,气流探测气道143朝向第一顶针141的端口还流体连通第一气孔109。
本实施例中,气流探测气道143贯穿第二顶针142,进而在第二顶针142的一端抵接第一顶针141的端部时,第一顶针141遮盖气流探测气道143的端口,进而可将漏液杜绝于第二顶针142之外,防止漏液渗入气流探测气道143,以保证气流探测气道143始终畅通,避免咪头等气流传感器启动失效。
可选地,气流探测气道143连通第一气孔109的端口还可位于第二顶针142侧壁面,而并非位于第二顶针142朝向第一顶针141的端部。
雾化器10还包括端盖16和第二密封件152,第二顶针142安装于端盖16,第二顶针142的外周侧包覆有第二密封件152,端盖16连接储液仓13,使得第二顶针142抵接第一顶针141;其中,端盖16设有第二气孔161和内腔162,第二气孔161连通内腔162和大气,第一气孔109和气流探测气道143朝向第一顶针141的端口连通内腔162。
空气进过第二气孔161进入内腔162,并进入第一气孔109以流向第三气流通道108,气流探测气道143探测内腔162内的气流状况,即可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
其中,端盖16可拆卸连接内壳1212或外壳1211,例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接和镶嵌等方式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端盖16螺纹连接内壳1212一端的外周面,并在螺纹连接时,带动第二顶针142顶抵第一顶针141,其中第一密封件151和第二密封件152还提供弹性弹性裕量,避免因第二顶针142和第一顶针141硬接触而导致损坏储液仓13或端盖16。
端盖16远离雾化芯132的一端还设有螺纹筒,用以连接含有电池的主机。
雾化器10还包括调节盖17,调节盖17转动设置于端盖16的外周,调节盖17设有第三气孔,调节盖用以通过转动方式调节第三气孔相对第二气孔161的位置,使得第三气孔与第二气孔161导通,以连通大气和内腔162;或使得调节盖17遮挡第二气孔161,以阻断大气和内腔162的连通,以避免在雾化器10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外界灰尘等杂质进入雾化器10内部。
其中,第三气孔沿端盖16周向的周向尺寸大于第二气孔161的周向尺寸,使得调节盖17旋转较小角度即可使得第三气孔与第二气孔161导通,提高了第二气孔161与大气的导通便捷性。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10。
可选地,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主机和如上述的雾化器10,其中主机包括电池、气流传感器和控制器件,控制器件电连接电池、气流传感器和电极组件14,并用于控制向雾化器10供电。其中主机可以与雾化器10可拆卸连接,即电子雾化装置可以为分体式装置;或者主机与雾化器10不可拆连接,即电子雾化装置可以为一体式装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及顶盖,所述吸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顶盖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储液仓,与所述顶盖连接,设有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雾化组件,连接所述储液仓,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其中,所述吸嘴靠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蓄液槽,以使得雾化组件产生的气溶胶依次通过第二气流通道及第一气流通道排出的过程中,气溶胶冷凝后产生的冷凝液能够流入至蓄液槽中,降低甚至消除了冷凝液从第一气流通道排出的现象,从而在用户在抽吸时,避免出现抽吸漏液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及顶盖,所述吸嘴设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顶盖与所述吸嘴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二气流通道;
储液仓,与所述顶盖连接,设有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的储液腔;
雾化组件,连接所述储液仓,并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其中,所述吸嘴靠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蓄液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朝向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在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位于相近的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槽在沿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投影至少部分位于相近的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端口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在朝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上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设置的第一子通道,所述顶盖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子通道一侧设置的倾斜周侧面,所述倾斜周侧面围合形成所述第一子通道,所述倾斜周侧面与所述第一子通道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槽为绕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设置的环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套管及雾化芯,所述套管连接所述储液仓,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套管内,所述雾化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三气流通道,所述套管的周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三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组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吸嘴组件的一端;所述电极组件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套管的周侧壁之间形成有隔液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所述第一顶针连接于所述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顶针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顶针电连接所述雾化芯;
所述第二顶针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背离所述雾化芯的一侧,并通过抵接以电连接所述第一顶针,所述第二顶针用以电连接电池;
其中,所述第二顶针设有气流探测气道,所述气流探测气道用以检测流经所述第一气孔的气流状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顶针的端部,使得所述第一顶针遮盖所述气流探测气道的端口,所述气流探测气道朝向所述第一顶针的端口还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端盖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顶针安装于所述端盖,所述第二顶针的外周侧包覆有所述第二密封件,所述端盖连接所述储液仓,使得所述第二顶针抵接所述第一顶针;
其中,所述端盖设有第二气孔和内腔,所述第二气孔连通所述内腔和大气,所述第一气孔和所述气流探测气道朝向所述第一顶针的端口连通所述内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调节盖,所述调节盖转动设置于所述端盖的外周,所述调节盖设有第三气孔,所述调节盖用以通过转动方式调节所述第三气孔相对所述第二气孔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三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导通,或使得所述调节盖遮挡所述第二气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仓可拆卸连接,所述储液仓靠近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包括壳体及上盖,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储液腔及容置所述雾化组件的容置腔,所述上盖设有所述注液口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且设有所述储液腔,所述内壳设置于所述储液腔内并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内壳分别与所述外壳及所述上盖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顶盖与所述内壳、所述外壳或所述上盖中的至少一者可拆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盖体和连接件,所述盖体与所述吸嘴密封装配,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盖体铆压固定,所述连接件设有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壳螺旋连接,所述连接件还封盖所述注液口。
17.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1037954.6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75239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954.6U CN21752395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37954.6U CN21752395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23955U true CN217523955U (zh) 2022-10-04

Family

ID=83432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37954.6U Active CN217523955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239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22838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EP3560360A1 (en) Cigarette cartridge, atomiz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221268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97U (zh)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16106499A1 (zh) 一种雾化器、电子烟及其电子烟加油时防漏油方法
CN214160108U (zh) 一种雾化器
CN111011930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523955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299640A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174696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7184820U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165152U (zh)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
CN211657390U (zh) 注液结构、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76100U (zh) 防止通气管歪斜漏液的雾化器
CN111011929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7658215U (zh) 供电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791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37203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51331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6059195U (zh) 电子雾化器
CN220966406U (zh) 雾化器和雾化装置
CN221059590U (zh) 一种大容量电子雾化器
CN219205958U (zh) 电子烟
CN221011973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支架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