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8435U -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8435U
CN217518435U CN202220673785.9U CN202220673785U CN217518435U CN 217518435 U CN217518435 U CN 217518435U CN 202220673785 U CN202220673785 U CN 202220673785U CN 217518435 U CN217518435 U CN 217518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hell
automobile
driving mechanism
shif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737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旭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ah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6737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8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8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8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包括壳体和拉手,所述壳体内设有拉手容纳腔,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与拉手铰接的旋转轴,所述拉手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转动,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拉手复位机构,所述拉手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拉手和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拨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拨杆的中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拨杆的一端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拉手抵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拉手转动。本申请避免了减速电机全程参与而造成停位不稳定的问题、当控制故障或者结构故障,所述拉手能够手动收回。

Description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技术领域
本申请设计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外门拉手是由一个外凸的拉手和一个与拉手配合的门锁塑料罩盖组成,这两个零件在一起组成常见的汽车外门拉手;这种汽车门外拉手不仅外形不美观,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刮伤人或物的情形。
后来,在一些汽车上开始使用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顾名思义,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就是将拉手隐藏起来,即将拉手做成与车门的表面齐平。这样,不仅车身的整体外形更加美观,而且也彻底解决了拉手刮伤人或物的问题。
1、纯手动操作的隐藏式拉手,操作时需要用拇指按压一端,翘起另外一端,再用其它手指扳动翘起的这端,整体操作比较困难,用户体验极差。
2、采用减速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通过驱动轮驱动拉手的打开或复位,整个过程都需要减速电机参与,用户通过拉手开车门的手感不佳。
3、采用拉线电机拉开一点或者齿轮齿条推开一点,然后再通过手动拉开拉手的方式,但是该种结构如果电机或者驱动线路有故障,拉手无法完成复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和手动均可以完成拉手打开和复位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本实用新型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包括壳体和拉手,所述壳体内设有拉手容纳腔,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与拉手铰接的旋转轴,所述拉手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转动,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拉手复位机构,所述拉手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拉手和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拨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拨杆的中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拨杆的一端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拉手抵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拉手转动。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拨杆运动行程的限位台面,当所述拉手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所述拨杆能够与所述限位台面抵接,对拉手打开角度限位,防止拉手直接打开到最大角度触发开锁结构或者开锁信号后直接打开车门锁,此角度为打开车门做准备。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手上设有齿条,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阻尼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阻尼齿轮啮合。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呈扇形分布在所述拉手上。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偏心凸轮的非中心端面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偏心凸轮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拨杆抵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手复位机构为螺旋扭簧,所述螺旋扭簧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螺旋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拉手限位连接,所述螺旋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限位连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设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拉手上设有与所述启动开关相接的触发结构。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手靠近所述启动开关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与所述启动开关相接。
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拨杆的外围,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壳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采用驱动拨杆推动拉手转动,然后用户再通过手动打开拉手,避免了减速电机全程参与而造成拉手手感不佳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壳体上设置拉手复位机构能够有效解决拉手无法复位的问题。
驱动机构为非自锁机构,且驱动有限位,优势是既保证打开拉手的推动力,又保证拉手能够精准停位;拉手由隐藏式转为可操作状态,此状态不会触发车门开锁;电机停止驱动后,拉手可以一直停留在半打开状态,是否需要关闭由ECU 逻辑控制。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非自锁驱动机构,当电机故障或者线路故障(比如断电状态)或者在受比较大外力作用(比如被强行按压)时,驱动机构可以机械式回位,避免拉手不能关闭或者易损坏,即自动和手动功能均可以操作,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要么全手动,要么全自动不适合手动操作。
工作时,驱动机构带动拨杆转动,拨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拉手抵接,从而推动拉手转动;拉手转动后,拉手的一端会打开一定角度,之后用户则可轻松的抓住拉手,并通过其开门(拉手打开最大状态中即触发机械装置或者电子信号打开车门);当用户释放拉力后,在拉手驱动机构的反向驱动作用下,拉手通过螺旋扭簧完成复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拉手自动打开后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拉手手动打开后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包括壳体1和拉手2,壳体1 用于将该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固定安装到汽车的车门上,壳体1内设有拉手容纳槽11,拉手容纳槽11用于安置拉手2,拉手容纳槽11内设有旋转轴3,拉手 2套设在旋转轴3上,且拉手2能够以旋转轴3为轴心转动,用户通过拉手2的转动从而能够打开拉手2和车门。
拉手容纳槽11内设置拉手复位机构,当拉手2被打开后,拉手复位机构能够将拉手自动复位收纳到拉手容纳槽11内。
本实施例中,拉手复位机构为螺旋扭簧4,螺旋扭簧4套设在旋转轴3上,螺旋扭簧4的一端与拉手2固定连接,螺旋扭簧4的另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工作时,当拉手2被打开后,拉手2在转动的过程中会挤压螺旋扭簧4;当拉手 2上的拉力消失后,在螺旋扭簧4的弹力作用下,能够带动拉手2进行复位转动,从而将拉手2重新收纳到拉手容纳槽11内。
在其它实施例中,拉手复位机构也可以是其它弹性结构,例如弹片结构等。
为了确保拉手2运动的稳定性,在拉手容纳腔11内设有阻尼齿轮5,在拉手2上设置有齿条21,且齿条21呈扇形分布在拉手2上,齿条21与阻尼齿轮5 啮合连接;当拉手2被打开且拉手2上的拉力消失后,在螺旋扭簧4弹力的作用下,拉手2会必然会快速转动复位;然而在齿条21与阻尼齿轮5的配合下,能够确保拉手2匀速复位转动,从而提高该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的结构稳定性。
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驱动机构和拨杆6,拉手2的一端能够穿过壳体1的下表面,拉手2穿过壳体的部分设置有推动部22,推动部22能够与拨杆6配合,驱动机构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拨杆6的中部与壳体1铰接,且拨杆6能够以铰接点为轴心上下摆动;拨杆6的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拨杆6的另一端能够与拉手 2的推动部22抵接;当需要打开拉手2时,驱动机构工作驱动拨杆6以铰接点上下摆动,拨杆6与拉手2的推动部22抵接,从而推动拉手2以旋转轴3为轴心转动,以使得拉手2的一端能够打开一定角度,从而而凸出壳体1的表面,拉手2即被打开。
本例的汽车控制器可以为设置在汽车上的拉手ECU(电子控制单元),还可以为车门控制器等控制结构。
为了确保拉手2停位稳定性,即每次拉手2被驱动机构打开的行程相同,拉手需要保持在手易操作状态又避免直接打开车门锁,在壳体1的下表面上设有限制拨杆6运动行程的限位台面12,且拨杆6在上下摆动的过程中,拨杆6与拉手2的连接端能够与限位台面12抵接,当拨杆6与限位台面12抵接后,驱动机构则无法再驱动拨杆6摆动,此时拉手2停止转动。
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1下表面上的减速电机7和偏心凸轮8,偏心凸轮 8与减速电机7的输出端连接,减速电机7能够带动偏心凸轮8旋转,偏心凸轮 8的端面上设有驱动杆9,驱动杆9相对于偏心凸轮8的端面呈偏心设置,且驱动杆9的中心轴线与偏心凸轮8的中心轴线平行,驱动杆9远离偏心凸轮8的一端能够与拨杆6远离拉手2的一端抵接,且拨杆6与驱动杆9连接端的宽度大于驱动杆9的直径。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7转动,减速电机7带着偏心凸轮8同步转动,偏心凸轮8带动驱动杆9呈弧形运动,驱动杆9运动过程中会挤压拨杆6,从而使拨杆6以铰接点为轴心上下摆动,拨杆6从而推动拉手2打开。
为了给壳体1下方的运动机构提供防护,在壳体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防护罩13,防护罩13套设在驱动机构和拨杆6的外围,从而防止外部的装置对驱动机构、拨杆6和拉手2的运动造成干扰,减少故障率。
壳体1上固定安装有启动开关10,启动开关10与控制器相连,拉手2的一端能够与启动开关10相接;当需要打开拉手2时,用户只需轻轻的按压拉手2 靠近启动开关10的一端,拉手2即可与启动开关10相接,启动开关10上电从而通过控制器控制减速电机7开始工作,继而打开拉手2。
为了提高启动开关10的控制灵敏度,在拉手2上靠近启动开关10的一端设有凸起部23,凸起部23能够与启动开关10相接。
如图5、6所示,该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的打开车门过程分为自动打开到拉手可操作状态和手动打开车门两步;其中,自动打开到拉手可操作过程如下:
用户首先按压拉手2靠近启动开关10的一端,拉手2上的凸起部23与启动开关10相接后,启动开关10触发信号,将信号传输给拉手ECU,拉手ECU控制减速电机7开始转动,减速电机7带着偏心凸轮8同步转动,驱动杆9随偏心凸轮8做弧形运动,驱动杆9在运动过程中会挤压拨杆6,从而使拨杆6以铰接点为轴心上下摆动;拨杆6推动拉手2上的推动部22,使拉手2以旋转轴3为轴心转动,直至拨杆6与限位台面12抵接,则拨杆6无法继续运动,拉手2也随之停止转动,此时拉手2处于打开状态,至此完成拉手2的自动打开过程。
手动打开车门过程如下:当拉手2完成自动打开后,拉手2靠近启动开关 10的一端翘起,凸出拉手容纳槽11,用户只需手握住拉手2即可轻松的将拉手 2继续拉出触发机械机构或者开锁信号,从而完成车门的打开。
无论是拉手自动打开还是手动打开车门的过程中,拉手2都会挤压螺旋扭簧 4,当拉手2的拉力消失后,在螺旋扭簧4弹力的作用下,拉手2会迅速反向转动复位,在阻尼齿轮5和齿条21的配合作用下,拉手2能够保持匀速复位转动,直至拉手2从新收纳到拉手容纳槽11内,完成拉手2的复位。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拉手,所述壳体内设有拉手容纳腔,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与拉手铰接的旋转轴,所述拉手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转动,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拉手复位机构,所述拉手复位机构分别与所述拉手和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壳体上设有驱动机构和拨杆,所述驱动机构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拨杆的中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拨杆的一端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拉手抵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拨杆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拉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拨杆运动行程的限位台面,当所述拉手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所述拨杆能够与所述限位台面抵接,对拉手打开角度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上设有齿条,所述拉手容纳腔内设有阻尼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阻尼齿轮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呈扇形分布在所述拉手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和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由减速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偏心凸轮的非中心端面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偏心凸轮的中心轴线平行,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偏心凸轮的一端能够与所述拨杆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复位机构为螺旋扭簧,所述螺旋扭簧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螺旋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拉手限位连接,所述螺旋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启动开关,所述启动开关与汽车控制器相连,所述拉手上设有与所述启动开关相接的触发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靠近所述启动开关的一端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与所述启动开关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置在所述驱动机构和拨杆的外围,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壳体连接。
CN202220673785.9U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Active CN217518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3785.9U CN21751843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73785.9U CN21751843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8435U true CN217518435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70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73785.9U Active CN217518435U (zh) 2022-03-25 2022-03-25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8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91464B2 (ja) 慣性安全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自動車等を対象にしたドアハンドル
US5564761A (en) Door lock device with automatic closing mechanism
CN101076642B (zh) 空转凸轮的驱动装置
GB2321276A (en) Latch device for a vehicle back door
CN217518435U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自动门拉手
CN207268123U (zh) 电吸锁
CN112267776A (zh) 一种翻转式手动把手
CN209924679U (zh)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215632336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09942416U (zh) 主动级双向传动与从动级双向分离的结构及其锁具
CN212359418U (zh) 一种隐藏式机械回摆把手
JP4036316B2 (ja) 自動車ドアのアウタハンドルとラッチオープンレバーとの結合構造
GB2276665A (en) Door lock device with automatic closing mechanism
CN211173443U (zh) 触发式移门锁
CN213807020U (zh) 助力把手及厨房电器
CN113027259A (zh)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
CN212898031U (zh) 一种汽车门外拉手
CN112252834A (zh) 助力把手及厨房电器
CN110566060A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拨杆离合式机械儿童锁
CN211287110U (zh) 一种汽车侧门锁拨杆离合式机械儿童锁
CN220151122U (zh) 一种平出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
CN219931909U (zh) 一种汽车电子开关门锁系统及汽车
CN211258158U (zh) 车辆门把手组件以及车辆
JP3173735B2 (ja) ドアハンドル接続装置
CN220790928U (zh) 隐藏式汽车门把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8

Address after: Room 23, 19th Floor, Building B, Wuhan Optics Valle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No. 111 Guanshan Avenue,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0000

Patentee after: Wuhan Nah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roup 6, Qiuhe Village, Wushan Town, Suixian County, Sui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41300

Patentee before: Shi Xu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