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4455U -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514455U CN217514455U CN202220883426.6U CN202220883426U CN217514455U CN 217514455 U CN217514455 U CN 217514455U CN 202220883426 U CN202220883426 U CN 202220883426U CN 217514455 U CN217514455 U CN 217514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wer die
- blanking
- pressing plate
- upper die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裁去胶装置,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单元,上模包括上模主体、设置在上模主体底部的上模压板,上模压板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的避位槽,下模包括下模主体、下模压板、冲裁单元,下模压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在下模主体顶部,下模压板顶部具有用于放置待冲裁工件的放置区域,且下模压板上开设有避位孔,冲裁单元包括冲头,冲头的底部连接在下模主体上,在合模状态下,上模压板、待冲裁工件、下模压板以及下模主体贴合,冲头穿过避位孔、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并穿入至避位槽内。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注塑封装后封装流道位于引线框架顶部的产品的冲裁去胶,操作方便,提升了加工效率,且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背景技术
冲裁去胶是半导体封装工艺过程中重要的步骤之一,其通常在注塑封装之后进行,即为了将注塑封装之后引线框架上的封装流道分离。通常在注塑封装时,流道是开设在注塑模具的下模上的,也就是说注塑封装后封装流道位于引线框架的底部。而随着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产品在注塑封装时流道只能开设在注塑模具的上模上,因此注塑封装后封装流道位于引线框架的顶部,如图16至图19所示,为注塑封装后待冲裁的引线框架3,该引线框架3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引线框架主体31、位于引线框架主体31上方的多个封装流道32,多个封装流道32沿前后方向分布,每个封装流道32包括位于两个引线框架主体31之间的主流道321、沿左右方向延伸且部分连接在引线框架主体31上的分流道322,引线框架主体31上开设有多个冲裁孔310,且冲裁孔310位于分流道322的下方。
现有的冲裁去胶装置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冲裁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驱动单元,冲头通常安装在上模的底部,待冲裁的引线框架放置在下模的顶部,驱动单元与上模连接用于驱动其与下模合模,此时冲头可穿过引线框架主体上的冲裁孔,冲压位于引线框架主体底部的封装流道。但是,如果注塑封装后封装流道位于引线框架主体的顶部,则这种自上而下的冲裁去胶装置显然无法将封装流道与引线框架主体分离,因此现有的冲裁去胶装置是无法使用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可以在现有的冲裁去胶装置上增加翻转机构,即翻转机构首先将引线框架翻转,然后再进行冲裁。但是,这种解决方案仍存在诸多缺陷:为了使翻转机构有足够的工作空间,需要增大整个冲裁去胶装置的尺寸,增加了成本,且结构复杂、操作不便;此外,如果冲裁去胶后的下一道工序对引线框架的正反方向有特定要求,则在冲裁后还需再次进行翻转,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加工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裁去胶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引线框架的自下而上的冲裁去胶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冲裁去胶装置成本高、结构复杂和效率低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用于从待冲裁工件上分离封装流道,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单元,所述的驱动单元与所述的上模连接并驱动其与所述的下模进行合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主体、上模压板,所述的上模压板设置在所述的上模主体的底部,所述的上模压板的底部开设有避位槽,所述的避位槽用于容纳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主体、下模压板以及冲裁单元,所述的下模压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的顶部,所述的下模压板的顶部具有用于放置待冲裁工件的放置区域,位于所述的放置区域内的下模压板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避位孔,所述的冲裁单元包括冲头,所述的冲头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当所述的上模、下模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的上模压板、待冲裁工件、下模压板以及下模主体贴合,所述的冲头穿过所述的避位孔、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并穿入至所述的避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包括第一上模、第二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第一下模、第二下模,所述的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之间形成避位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的避位空间。
优选地,所述的冲裁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冲裁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每个所述的冲裁单元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冲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避位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冲头、避位孔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的数量、位置匹配;所述的冲头的顶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的避位孔、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的形状、尺寸匹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每个所述的冲裁单元的多个冲头的底部一体成型并设置在一个所述的连接槽内。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避位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避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的避位槽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的冲裁单元的数量、位置匹配。
优选地,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弹簧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弹簧的顶部抵在所述的下模压板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弹性组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的弹簧套设在所述的限位杆外,所述的限位杆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下模压板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杆的顶部穿过所述的限位孔,且所述的限位杆的顶部设置有防脱件以防止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的下模压板脱离。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压板顶部的多个限位块、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压板顶部的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的限位块之间围合成所述的放置区域,多个所述的限位槽均位于所述的放置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压板上的导向孔、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上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孔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冲头设置在下模并配合弹性组件和下模压板,实现了注塑封装后封装流道位于引线框架顶部的产品的冲裁去胶,且这种自下而上的冲裁过程极为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大量时间,提升了加工效率,且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分离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分离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分离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合模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7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合模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8为本实施例的上模和下模处于合模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实施例的上模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实施例的上模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12为附图1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实施例的下模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4为附图13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实施例的下模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16为引线框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17为引线框架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18为引线框架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19为附图18中F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上模;11、上模主体;12、上模压板;120、避位槽;13、第一上模;14、第二上模;2、下模;21、下模主体;210、连接槽;211、安装孔;22、下模压板;220、放置区域;221、避位孔;222、限位孔;23、冲裁单元;230、冲头;24、弹性组件;241、弹簧;242、限位杆;243、防脱件;25、限位组件;251、限位块;252、限位槽;26、导向组件;261、导向孔;262、导向柱;27、第一下模;28、第二下模;3、引线框架;31、引线框架主体;310、冲裁孔;32、封装流道;321、主流道;322、分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用于冲裁注塑封装后的引线框架3,将位于引线框架主体31上方的封装流道32分离,引线框架3如图16至图19所示,其结构在背景技术部分已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以下具体叙述冲裁去胶装置的结构,如图1至图9所示,冲裁去胶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2以及驱动单元,上模1位于下模2的上方,驱动单元(图中未示出)连接在上模1的顶部,用于驱动上模1沿上下方向运动,使上模1和下模2进行合模或者分离。
上模1包括上模主体11、上模压板12,如图10至图12所示,上模压板12设置在上模主体11的底部,上模压板12的底部开设有避位槽120,避位槽120用于容纳引线框架3的封装流道32,具体为封装流道32的分流道322。避位槽120的形状和延伸方向与封装流道32的分流道322的形状和延伸方向匹配;避位槽120设置有多个,多个避位槽120的数量与引线框架3的封装流道32的数量一致,且多个避位槽120的分布位置与封装流道32的分流道322的分布位置匹配,即多个避位槽120沿前后方向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上模1具体包括第一上模13、第二上模14,第一上模13和第二上模14沿左右方向对称分布,驱动单元可驱动第一上模13和第二上模14同步移动。
下模2包括下模主体21、下模压板22以及冲裁单元23,如图13至图15所示,下模压板22设置在下模主体21的顶部,且下模压板22可相对下模主体21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冲裁单元23设置在下模主体21上且位于下模压板22和下模主体21之间,下模压板22向下移动后冲裁单元23的顶部可伸出下模压板22的顶部。具体而言:
下模压板22的顶部用于放置引线框架3,即下模压板2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组件25,通过设置限位组件25可提高放置引线框架3的便捷性,限位组件25具体包括限位块251、限位槽252;限位块251设置有多个,多个限位块251设置在下模压板22的顶部,多个限位块251之间围合成用于放置引线框架3的放置区域220;限位槽252开设在下模压板22的顶部,限位槽252开设有多个,多个限位槽252均位于放置区域220内。此外,如图14所示,下模压板22上开设有用于避让冲裁单元23的位置的避位孔221,避位孔221贯穿下模压板22的顶部和底部,避位孔221位于放置区域220内,且避位孔221开设有多个,避位孔221的数量、位置与引线框架3上的冲裁孔310的数量、位置匹配。
下模压板22的底部通过弹性组件24连接在下模主体21的顶部,且下模主体21和下模压板22之间具有间隙,如图5所示,弹性组件24具体包括弹簧241、限位杆242以及防脱件243。下模主体21上开设有安装孔211,限位杆242的底部位于安装孔211内,且限位杆242的底部与安装孔211可拆卸地连接,例如可采用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下模压板21上开设有限位孔222,限位孔222贯穿下模压板21的顶部和底部,限位杆242的顶部穿过限位孔222。防脱件243设置在限位杆242的顶部,防脱件243的尺寸大于限位孔222的孔径,以防止下模压板22在向上移动时与下模压板22脱离,防脱件243可采用例如螺栓等部件。弹簧241套设在限位杆242的外部,且弹簧241的底部连接在安装孔211的底部,弹簧241的顶部抵在下模压板22上。在本实施例中:下模压板21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弹性组件24连接在下模主体21的顶部,提高了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弹簧241采用压缩弹簧;限位孔222为阶梯孔,其上部的孔径大于下部的孔径,限位杆242的直径与限位孔222下部的孔径匹配;限位杆242的顶部形成有外螺纹,防脱件243采用可与该外螺纹配合的螺母,且防脱件243的尺寸小于限位孔222上部的孔径。
冲裁单元23包括冲头230,如图4所示,冲头230的底部连接在下模主体21上,冲头230的顶部插入在下模压板22的避位孔221内,具体而言:冲裁单元23设置有多个,多个冲裁单元23沿前后方向分布,且其分布位置与封装流道32的分流道322的分布位置匹配;每个冲裁单元23均包括多个冲头230,多个冲头230沿左右方向分布,冲头230的数量、位置与引线框架3上的冲裁孔310的数量、位置匹配,且冲头230的顶部的形状、尺寸与下模压板22的避位孔221、引线框架3上的冲裁孔310的形状、尺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冲裁单元23的多个冲头230的底部沿左右方向一体成型,下模主体21上开设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分布的连接槽210,每个冲裁单元23的底部设置在一个连接槽210内。
此外,为了保证下模压板2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下模2还包括导向组件26,如图13所示,导向组件26包括导向孔261、导向柱262,导向孔261开设在下模压板22上,导向柱262连接在下模主体21的顶部,导向柱262的尺寸与导向孔261的尺寸匹配,导向柱262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向孔261内。在本实施例中:下模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向组件26,以提高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下模2具体包括第一下模27、第二下模28,第一下模27和第二下模28沿左右方向对称分布,且第一上模13与第一下模27相对应,第二上模14与第二下模28相对应,第一上模13和第一下模27、第二上模14和第二下模28之间形成避位引线框架3的主流道321的避位空间,引线框架3可放置在第一上模13与第一下模27之间、第二上模14与第二下模28之间,实现冲裁其封装流道32的目的。
上模1、下模2具有分离状态和合模状态,当上模1、下模2处于分离状态时,如图5至图5所示,冲头230位于下模主体21的顶部和下模压板22的底部之间,引线框架3可放置在下模压板22的顶部;当上模1、下模2处于合模状态时,如图6至图9所示,上模压板12、引线框架3、下模压板22以及下模主体21之间贴合,冲头230穿过下模压板22上的避位孔221、引线框架3上的冲裁孔310,并穿入至上模压板12的避位槽120内。
以下具体阐述本冲裁去胶装置的工作过程:
将引线框架3放置在下模压板22的放置区域220内,通过驱动单元带动上模1和下模2合模,即从分离状态向合模状态转换过程中,上模压板12先逐渐下压,使引线框架3被压紧在上模压板12和下模压板22之间,上模压板12继续下压,带动下模压板22和引线框架3下压,下模压板22下压时向弹簧241施加压力使其发生压缩形变,此时冲头230伸出下模压板22的避位孔221,并穿过引线框架3的冲裁孔310,冲向引线框架3的封装流道32,使封装流道32与引线框架主体31分离,完成冲裁;冲裁完成后,通过驱动单元带动上模1和下模2分离,即从合模状态向分离状态转换过程中,上模压板12先逐渐上升,下模压板22在弹簧241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上升,冲头230回到下模压板22与下模主体21之间,完成冲头230与封装流道32之间的分离。在整个冲裁过程中,冲头230保持固定不移动,并实现了自下而上对于封装流道32的冲裁,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且冲裁后的封装流道可在完成冲裁步骤后,通过例如机械手洗头等装置吸取并移送至废料箱内。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冲裁去胶装置,用于从待冲裁工件上分离封装流道,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包括上模、下模以及驱动单元,所述的驱动单元与所述的上模连接并驱动其与所述的下模进行合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主体、上模压板,所述的上模压板设置在所述的上模主体的底部,所述的上模压板的底部开设有避位槽,所述的避位槽用于容纳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主体、下模压板以及冲裁单元,所述的下模压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的顶部,所述的下模压板的顶部具有用于放置待冲裁工件的放置区域,位于所述的放置区域内的下模压板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避位孔,所述的冲裁单元包括冲头,所述的冲头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当所述的上模、下模在合模状态下,所述的上模压板、待冲裁工件、下模压板以及下模主体贴合,所述的冲头穿过所述的避位孔、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并穿入至所述的避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第一上模、第二上模,所述的下模包括第一下模、第二下模,所述的第一上模与第一下模相对应,所述的第二上模与第二下模相对应,所述的第一上模和第一下模、第二上模和第二下模之间形成避位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的避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裁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的冲裁单元沿前后方向分布,每个所述的冲裁单元均包括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冲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位孔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冲头、避位孔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的数量、位置匹配;所述的冲头的顶部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的避位孔、待冲裁工件上的冲裁孔的形状、尺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每个所述的冲裁单元的多个冲头的底部一体成型并设置在一个所述的连接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避位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避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的待冲裁工件上的封装流道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的避位槽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的冲裁单元的数量、位置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所述的下模主体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弹簧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弹簧的顶部抵在所述的下模压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组件还包括限位杆,所述的弹簧套设在所述的限位杆外,所述的限位杆的底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孔内,所述的下模压板上开设有贯穿其顶部和底部的限位孔,所述的限位杆的顶部穿过所述的限位孔,且所述的限位杆的顶部设置有防脱件以防止所述的限位杆与所述的下模压板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的下模压板顶部的多个限位块、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压板顶部的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的限位块之间围合成所述的放置区域,多个所述的限位槽均位于所述的放置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裁去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的导向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的下模压板上的导向孔、连接在所述的下模主体上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向孔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83426.6U CN217514455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83426.6U CN217514455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514455U true CN217514455U (zh) | 2022-09-30 |
Family
ID=8337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83426.6U Active CN217514455U (zh) | 2022-04-15 | 2022-04-15 |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514455U (zh) |
-
2022
- 2022-04-15 CN CN202220883426.6U patent/CN21751445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442216U (zh) | 冲床拉伸装置及冲床 | |
CN217514455U (zh) | 一种冲裁去胶装置 | |
CN103949535A (zh) | 一种后悬置安装支架的冲孔模具 | |
CN214391955U (zh) | 一种带有冲裁装置的冲压模具 | |
CN211938678U (zh) | 一种滑块机构成型的折弯模具 | |
CN210847937U (zh) | 端盖翻孔翻边复合模具 | |
CN212551214U (zh) | 一种数控铜板自动冲压机 | |
CN212400068U (zh) | 工业相机主板散热支架成型模具 | |
CN211164307U (zh) | 一种弹性压合冲切模具 | |
CN210847981U (zh) | 一种切断折弯一步成形的复合模具 | |
CN210358841U (zh) | 举升臂钢件左右件及其模具 | |
CN105834304A (zh) | 一种手机接口整形模具 | |
CN203184417U (zh) | 一种轿车后备箱锁扣的折弯成型模具 | |
CN214078740U (zh) | 不锈钢厚材精密冲压模具 | |
CN206509407U (zh) | 一种模内自动送料的冲压模具 | |
CN110227763A (zh) | 双动压力机、用于双动压力机的模架及安装模具组件方法 | |
CN220614816U (zh) | 手机壳水口剪除机 | |
CN220008675U (zh) | 一种蝴蝶式去废料机构 | |
CN212857393U (zh) | 一种拉伸裁断一次成型冲裁模 | |
CN217393486U (zh) | 一种锁扣的级进模 | |
CN219819979U (zh) | 一种pcb分板机 | |
CN218838530U (zh) | 一种新式切水口工装治具 | |
CN218693119U (zh) | 一种具有模内送料机构的模具 | |
CN217290081U (zh) | 一种具有侧压功能的冲压模具 | |
CN212598147U (zh) | 一种波纹板成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