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10317U -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10317U
CN217510317U CN202123033330.5U CN202123033330U CN217510317U CN 217510317 U CN217510317 U CN 217510317U CN 202123033330 U CN202123033330 U CN 202123033330U CN 217510317 U CN217510317 U CN 217510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heat
sub
generating device
heat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3333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泽选
费玉敏
范隆纲
舒攀
邓雁青
林敏瑜
孙炎军
唐相伟
魏旭阳
肖志强
丁佳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3333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10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10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10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其中,该发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件;其中,在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中,至少存在两个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通过设置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使得发热装置在对任一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保证发热装置的简单结构、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灵活性。

Description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使同一表面的不同区域受热不同,相关技术中,采用在不同区域设计不同的单一加热源,或者使被加热表面按一定的程序移动,从而满足不同区域受热不同的需求。但是,上述方法需要使用的部件数量多、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发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发热装置,包括:发热元件,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件;其中,在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中,至少存在两个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设置有发热元件,该发热元件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发热件,并且,在这些子发热件中,至少有两个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
发热功率计算公式为P=U2/R,其中,P代表发热功率,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阻值。根据发热功率计算公式可知,同等电压下,改变电阻阻值即可改变发热功率。电阻阻值计算公式为R=ρL/S,其中,R代表电阻阻值,ρ代表电阻率,L代表电阻长度,S代表电阻横截面积。根据电阻阻值计算公式可知,改变电阻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即可改变其电阻阻值。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发热装置至少有两个子发热件的目标参数不相同,以保证发热装置的子发热件的电阻阻值不完全相同,从而保证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装置能够为锅具、烤盘等装置进行加热。
通过设置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使得发热装置在对任一表面(锅具、烤盘等装置的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保证发热装置的简单结构、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的灵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热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中,任意两个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发热装置的子发热件中,任意两个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发热装置的子发热件中,每个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均不相同。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加热表面的不同区域受热不同,从而满足特定的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串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的子发热件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使得发热装置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还包括:间隔件,设置于两个子发热件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还包括间隔件,设置在两个子发热件之间。该间隔件的发热功率要低于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使得间隔件的两端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示例性地,在利用发热装置为锅具进行加热时,使得锅具表面形成高低温差,从而使其内部食材出现滚动的效果,避免食材粘锅,能够达到更好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间隔件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间隔件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不相同,以保证间隔件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的电阻阻值不相同,也即发热功率不相同,从而保证间隔件的两端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该发热装置还包括:壳体,发热元件设置于壳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
该壳体能够起到保护发热元件的作用,避免发热元件受损,提高发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区域,任一发热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子发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发热区域,每一个发热区域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子发热件,使得发热装置的不同发热区域的发热情况不完全相同,在对加热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过渡区域,过渡区域位于相邻两个发热区域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过渡区域内设置有间隔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的相邻的两个发热区域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对应于子发热件之间的间隔件,也即过渡区域为加热温度较低的区域,使得发热装置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呈条状,并沿直线或曲线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为条状,并且能够沿直线或者沿曲线进行延伸。也即,发热装置可以为直的条状,或者为弧状。
通过设置发热装置为不同的形状,从而满足不同的加热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子发热件沿壳体的延伸方向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的至少两个子发热件,沿着发热装置的壳体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从而实现发热装置的不同区域的加热情况不完全相同,提高了加热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为发热丝。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为发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为发热管,发热元件为发热丝,也即电阻丝,发热丝按一定参数要求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长度的区间段,各区间段的发热丝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实现采用单一加热源(单根发热元件),即可满足同时段使加热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发热装置的加热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发热丝。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发热丝,也即发热元件的材质为石墨烯,使得发热装置的升温速度更快,加热效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因此该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普通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发热装置,102发热元件,104壳体,1022子发热件,1024间隔件,500石墨烯发热管,502发热区域,504过渡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发热装置10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热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该发热装置100包括发热元件102。
其中,该发热元件102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并且,在上述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中,至少存在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100设置有发热元件102,该发热元件102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并且,在这些子发热件1022中,至少有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不相同,也就是说,这些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
发热功率计算公式为P=U2/R,其中,P代表发热功率,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阻值。根据发热功率计算公式可知,同等电压下,改变电阻阻值即可改变发热功率。电阻阻值计算公式为R=ρL/S,其中,R代表电阻阻值,ρ代表电阻率,L代表电阻长度,S代表电阻横截面积。根据电阻阻值计算公式可知,改变电阻的电阻率、长度、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即可改变其电阻阻值。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发热装置100至少有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目标参数不相同,以保证发热装置100的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阻值不完全相同,从而保证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其中,目标参数包括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
需要说明的是,发热装置100能够为锅具、烤盘等装置进行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长度及横截面积外,还可以对子发热件1022使用不同电阻率的材料来实现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的效果。
通过设置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使得发热装置100在对任一表面(锅具、烤盘等装置的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保证发热装置的简单结构、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的灵活性。
而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发热管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整根沿长度方向上的单位长度内功率相同,其不能满足特定的加热要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发热元件102的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中,任意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发热装置100的子发热件1022中,任意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发热装置100的子发热件1022中,每个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均不相同。
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得加热表面的不同区域受热不同,从而满足特定的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的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102的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100的子发热件1022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连接,使得发热装置100的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实施例二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发热元件102还包括:间隔件1024,间隔件1024设置在两个子发热件1022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100的相邻两个子发热件1022之间设置有间隔件1024。该间隔件1024可以为导线,其发热功率要低于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1022的发热功率,使得间隔件1024的两端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示例性地,在利用发热装置100为锅具进行加热时,使得锅具表面形成高低温差,从而使其内部食材出现滚动的效果,避免食材粘锅,能够达到更好的烹饪效果。
实施例三
在该实施例中,间隔件1024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间隔件1024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中的至少一项不相同,以保证间隔件1024与其相邻的子发热件1022的电阻阻值不相同,也即发热功率不相同,从而保证间隔件1024的两端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实施例四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发热装置100还包括:壳体104,该壳体104内部设置有发热元件102。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104能够起到保护发热元件102的作用,避免发热元件102受损,提高发热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104设置有至少两个发热区域,任一发热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子发热件1022。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104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发热区域,每一个发热区域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子发热件1022,使得发热装置100的不同发热区域的发热情况不完全相同,在对加热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灵活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104还设置有过渡区域,过渡区域位于其相邻的两个发热区域之间。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任一过渡区域内设置有间隔件1024。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壳体104的相邻的两个发热区域之间,还设置有过渡区域,该过渡区域对应于子发热件1022之间的间隔件,也即过渡区域为加热温度较低的区域,使得发热装置100能够形成高低温差,提高加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104呈条状,并且能够沿直线或曲线进行延伸。
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104为条状,并且能够沿直线或者沿曲线进行延伸。也即,发热装置100可以为直的条状,或者为弧状。
通过设置发热装置100为不同的形状,从而满足不同的加热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沿壳体104的延伸方向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100的至少两个子发热件1022,沿着发热装置100的壳体104的延伸方向进行分布,从而实现发热装置100的不同区域的加热情况不完全相同,提高了加热的灵活性。
实施例五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元件102为发热丝。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装置为发热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装置100为发热管,发热元件102为发热丝,也即电阻丝,发热丝按一定参数要求划分为若干个不同长度的区间段,各区间段的发热丝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实现采用单一加热源(单根发热元件),即可满足同时段使加热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发热装置的加热灵活性。
在该实施例中,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发热丝。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发热丝,也即发热元件的材质为石墨烯,使得发热装置的升温速度更快,加热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以及图3为发热装置100的示意图,发热装置100包括的子发热件10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而并不限定为三个,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定。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石墨烯发热管,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图6为图5的石墨烯发热管的剖面图),石墨烯发热管500内部的石墨烯片可根据功率需求分割为多个发热区域502和多个过渡区域504,在不同发热区域502内石墨烯片的切型不同(相邻两个虚线之间的切型不同),即电阻不同,不同发热区域功率则不同。过渡区域504上的石墨烯片的发热功率远小于发热区域502内石墨烯片的发热功率,所以能够形成高低温差。
通过将石墨烯发热管进行功率分段设计,可满足单一发热管在同时段对同一表面的不同区域做不同加热的需求,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并且也无需设置特定移动程序,可靠性高。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除石墨烯外,其他材质也可实现功率分段的效果。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设备,该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烹饪设备可以为烤箱、烤炉、等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设备本体以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因此该烹饪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发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也即,当该烹饪装置放置有锅具或烤盘等装置,且需要对锅具或烤盘等装置进行加热时,通过设置子发热件的发热功率不完全相同,使得发热装置在对锅具或烤盘等装置的表面进行加热时,能够使得该表面的受热情况不同,在不增加成本的同时,能够满足特定加热要求,提高加热的灵活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包括至少两个子发热件;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中,至少存在两个所述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所述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串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子发热件中,任意两个所述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还包括:
间隔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子发热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隔件与其相邻的所述子发热件的电阻率和/或长度和/或横截面积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至少两个发热区域,任一所述发热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子发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还包括过渡区域,所述过渡区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热区域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任一所述过渡区域内设置有所述间隔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呈条状,并沿直线或曲线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子发热件沿所述壳体的延伸方向分布。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元件为发热丝。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元件为石墨烯发热丝。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装置为发热管。
14.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热装置。
CN202123033330.5U 2021-12-03 2021-12-03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217510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3330.5U CN217510317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33330.5U CN217510317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10317U true CN217510317U (zh) 2022-09-30

Family

ID=83366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33330.5U Active CN217510317U (zh) 2021-12-03 2021-12-03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10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30205A1 (en) Heating element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CN203493464U (zh) 一种电烤箱
CN113453599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加热组件
CN217510317U (zh) 发热装置和烹饪设备
CN109407575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烹饪器具
CA1077113A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nvector heater
EP2336650B1 (en) Fan oven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hot air to a fan oven
US20220400898A1 (en) Electric Grill Using Heating Paint
CN210540791U (zh) 具有双热风对流功能的蒸汽烹饪器
CN215529359U (zh) 一种磁条、磁条装配结构和电加热设备
CN214760672U (zh) 石墨烯电烤装置
CN213309153U (zh) 用于烤箱的加热装置和烤箱
CN218390788U (zh) 远红外多炉煎烤机
KR100805380B1 (ko) 면상발열체를 이용한 전기쿡탑
CN211211164U (zh) 一种烘烤机的陶瓷发热结构
CN220173431U (zh) 加热装置及烹饪设备
JP2015077266A (ja) 調理器用のヒーター構造
CN216565645U (zh) 一种线圈与磁条组装配结构及电加热设备
CN213721536U (zh) 一种风道结构及烤箱器具
CN217464551U (zh) 灶具
CN113597034A (zh) 一种磁条、磁条装配结构和电加热设备
CN216491125U (zh) 一种电热结构
CN220256321U (zh) 烹饪箱体和烹饪器具
CN117297355A (zh) 空气炸锅
CN220852234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