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8571U - 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8571U
CN217508571U CN202221436175.3U CN202221436175U CN217508571U CN 217508571 U CN217508571 U CN 217508571U CN 202221436175 U CN202221436175 U CN 202221436175U CN 217508571 U CN217508571 U CN 217508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requency converter
bottom wall
cavit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61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勋
马胡洋
张晶晶
黄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UNY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61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8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8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8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频器,变频器包括防护壳,防护壳包括端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形成有散热腔,且第一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散热口,散热口与散热腔连通,散热腔内安装有散热器;第二壳体安装于散热口处,且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散热口连通的散热通孔,第二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且第二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安装口,安装口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内安装有功能组件,端盖盖设于安装口处。变频器通过将散热器和功能组件分别安装于散热腔和安装腔内,以实现散热器与功能组件的分层隔离安装,有效提高了变频器的密封性及防护能力,且通过在安装口处盖设端盖,以提高维护便捷性,增加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且扩大了变频器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变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作为控制电机运转的设备在化工、纺织、电力工程、建筑施工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这些工作现场往往伴随着高温、湿度大、油污重、粉尘多等多种恶劣环境因素,从而严重影响了变频器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因此对变频器的防护等级及易维护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通用变频器通常不能达到上述工作环境的使用要求,变频器防护性差且使用寿命短、易损坏,而一些具有特殊设计的高防护等级变频器往往生产工艺复杂且维护难度大,极大地提高了变频器制作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变频器,旨在解决变频器防护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生产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频器,所述变频器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
端盖;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散热腔,且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腔内安装有散热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口处,且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口连通的散热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功能组件,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安装口处。
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及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底壁上,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及所述散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上下两侧并均与所述散热通孔对应设置。散热器安装于散热腔内对应散热通孔的位置并与第一底壁连接,功率模块安装于安装腔内对应散热通孔的位置并与第一底壁连接,以使散热器正对功率模块设置,大幅提高了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增加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夹设有第一防水圈。第一防水圈的两侧分别抵紧散热器和第一底壁,以实现散热器与第一底壁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电容板及多个电容,多个所述电容间隔布置于所述电容板上,所述第一底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电容穿过的过孔,所述过孔的数量与所述电容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电容自电容板向第一底壁的方向延伸并穿过与其对应设置的过孔伸入至散热腔内,不仅便于电容的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而且进一步节省了占用空间,有效减小了变频器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可选地,所述电容靠近所述电容板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电容板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密封圈的两侧分别抵紧电容板和第一底壁,以实现电容、电容板及第一底壁之间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端盖包括盖板及围板,所述围板围设于所述盖板的外周,所述第一侧壁上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安装台阶,所述围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台阶处,且所述围板与所述安装台阶之间夹设有第二防水圈。第二防水圈的两侧分别抵紧安装台阶和围板,以实现第二壳体与端盖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的密封性。
可选地,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外贴设有防水膜。防水膜起到防止键盘进水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供导电线穿过的防水接头,且多个所述防水接头间隔布置。防水接头用于供电源线或电缆进出线穿过并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变频器防护性能。
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二底壁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围成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散热口的方向弯折形成有连接片,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连接片连接。连接片用于与第一底壁连接,以起到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作用,安装方便快捷。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风孔,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散热腔的一侧设置有风扇,且所述风扇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多个通风孔均与散热腔连通并对应风扇设置以形成通风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变频器中,变频器的防护壳由端盖、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拼装形成,第一壳体内形成有散热腔,第二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通过将散热器和功能组件分别安装于散热腔和安装腔内,以实现散热器与功能组件的分层隔离安装,有效提高了密封性及防护能力,且通过在安装腔的安装口处盖设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端盖,以提高变频器的维护便捷性,增加了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变频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变频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变频器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变频器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变频器中电容板、电容及第一底壁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变频器 133 安装口
10 防护壳 134 第一底壁
11 端盖 135 第一侧壁
111 盖板 136 过孔
112 围板 137 安装台阶
113 第二防水圈 138 防水接头
12 第一壳体 139 风扇接头
121 散热腔 20 散热器
122 散热口 21 第一防水圈
123 第二底壁 30 功能组件
124 第二侧壁 31 功率模块
125 连接片 32 电容板
126 通风孔 33 电容
127 风扇罩 331 密封圈
13 第二壳体 40 键盘
131 散热通孔 41 防水膜
132 安装腔 50 风扇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的描述以图1和图2所示的方位为基准,仅用于解释在图1和图2所示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频器。
本实施例的一种变频器100,变频器100包括防护壳10,防护壳10包括端盖11、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3,第一壳体12内形成有散热腔121,该第一壳体12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散热口122,散热口122与散热腔121连通,散热腔121内安装有散热器20;第二壳体13安装于散热口122处,且第二壳体13上开设有与散热口122连通的散热通孔131,第二壳体13内形成有安装腔132,第二壳体13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安装口133,安装腔132与安装口133连通,且安装口133与散热通孔131相对设置,安装腔132内安装有功能组件30,端盖11盖设于安装口133处。
如图1至图4所示,变频器100包括散热器20、功能组件30及防护壳10,防护壳10包括第一壳体12,第一壳体12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散热器20的散热腔121,且第一壳体12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散热口122,散热口122与散热腔121连通,防护壳10还包括第二壳体13及端盖11,第二壳体13与第一壳体12上下层叠设置,且第二壳体13上对应散热口122的位置开设有散热通孔131,第二壳体13内形成有用于安装功能组件30的安装腔132,散热腔121与安装腔132之间通过散热通孔131连通,安装腔132具有安装口133,安装口133与散热通孔131相对设置,且端盖11盖设于安装口133处以用于关闭或打开安装口133。
本实施例的变频器100中,变频器100的防护壳10由端盖11、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3拼装形成,第一壳体12内形成有散热腔121,第二壳体13内形成有安装腔132,通过将散热器20和功能组件30分别安装于散热腔121和安装腔132内,以实现散热器20与功能组件30的分层隔离安装,有效提高了密封性及防护能力,且通过在安装腔132的安装口133处盖设与第二壳体13可拆卸连接的端盖11,以提高变频器100的维护便捷性,增加了变频器100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3包括第一底壁134及第一侧壁135,第一侧壁135围设于第一底壁134的外周,且第一侧壁135与第一底壁134之间围成安装腔132,第一底壁134上开设有散热通孔131,功能组件30包括安装于安装腔132内的功率模块31,功率模块31及散热器20分别设置于第一底壁134的上下两侧,且功率模块31及散热器20均对应散热通孔131设置。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侧壁135沿第一底壁134的外周延伸并与第一底壁134之间围成用于安装功能组件30的安装腔132,第一底壁134背离安装腔132的一侧与第一壳体12连接,且第一底壁134上开设有连通散热腔121与安装腔132的散热通孔131,散热器20安装于散热腔121内对应散热通孔131的位置并与第一底壁134连接,功率模块31安装于安装腔132内对应散热通孔131的位置并与第一底壁134连接,以使散热器20正对功率模块31设置,大幅提高了功率模块31的散热性能,增加了变频器100的使用寿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端盖11、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3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钣金工艺制件,以在确保防护壳10密封性的同时实现制作工艺的大幅简化,并且,端盖11、第一壳体12及第二壳体13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材质制件,使得防护壳10具有抗氧化、耐盐雾的优良性能,且能直接对防护壳10的外表面进行冲洗,维护方便快捷;另外,第二壳体13的第一侧壁135折弯处形成有边缝,对边缝处进行焊接或填胶密封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第二壳体13的防水密封性。防护壳10的IP(INGRESS PROTECTION)防护等级达到IP66,即防护壳10能完全防止外物、灰尘侵入,且能承受猛烈的水流冲击,防护壳10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进而使得变频器100能适用于在多种恶劣环境中工作。
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0与第一底壁134之间夹设有第一防水圈21。如图1至图4所示,第一防水圈21沿散热器20的周向延伸,且第一防水圈21的两侧分别抵紧散热器20和第一底壁134,以实现散热器20与第一底壁134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100的密封性,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防水圈2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泡棉制件,具有环保、粘接性好、防水防尘、耐高温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变频器100中,功能组件30还包括电容板32及多个间隔布置于电容板32上的电容33,第一底壁134上开设有过孔136,过孔136用于供电容33穿过第一底壁134,过孔136的数量与电容33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如图2和图5所示,电容板32设置于安装腔132内并通过紧固件连接于第一底壁134上,电容板32上朝向第一底壁134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电容33,第一底壁134上对应各电容33的位置均开设有一个过孔136,以使电容33自电容板32向第一底壁134的方向延伸并穿过与其对应设置的过孔136伸入至散热腔121内,不仅便于电容33的散热,提升了散热效果,而且进一步节省了占用空间,有效减小了变频器100的体积,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电容33靠近电容板32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331,密封圈331设置于安装腔132内,且密封圈331夹设于电容板32和第一底壁134之间。如图5所示,各电容33外均套设有密封圈331,且密封圈331的两侧分别抵紧电容板32和第一底壁134,以实现电容33、电容板32及第一底壁134之间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100的密封性,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密封圈331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丁腈橡胶制件,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端盖11包括盖板111及围板112,围板112围设于盖板111的外周并与盖板111连接,第一侧壁135上形成有安装台阶137,且安装台阶137向远离盖板111的方向凹陷形成,安装台阶137用于与围板112配合以使围板112抵接于安装台阶137处,且围板112与安装台阶137之间夹设有第二防水圈113。如图1和图2所示,围板112沿盖板111的外周延伸并与盖板111连接,盖板111对应安装口133设置以打开或关闭安装口133,围板112用于与安装台阶137连接以密封安装腔132,结构设计合理,装配方便快捷,并且,第二防水圈113沿安装台阶137的周向延伸,第二防水圈113的两侧分别抵紧安装台阶137和围板112,以实现第二壳体13与端盖11的密封连接,提高了变频器100的密封性,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防水圈11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泡棉制件,具有环保、粘接性好、防水防尘、耐高温且密封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变频器100中,如图1所示,盖板111上设置有键盘40,且键盘40位于盖板111上背离安装腔132的一侧,键盘40外贴设有防水膜41,即盖板111上对应键盘40的位置贴合有用于防护键盘40的防水膜41,防水膜41起到防止键盘40进水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性能;并且,第一侧壁135背离安装腔13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供导电线穿过的防水接头138,且多个防水接头138间隔布置,即第一侧壁135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防水接头138,防水接头138用于供电源线或电缆进出线穿过并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性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包括第二底壁123及第二侧壁124,第二侧壁124围设于第二底壁123的外周,且第二侧壁124与第二底壁123之间围成散热腔121,第二侧壁124向散热口122的方向弯折形成有连接片125,第二壳体13与连接片125连接。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侧壁124沿第二底壁123的外周延伸并与第二底壁123之间围成用于安装散热器20的散热腔121,且第二侧壁124上对应散热口122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片125,连接片125用于与第一底壁134连接,以起到连接第一壳体12与第二壳体13的作用,安装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第二侧壁124上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6,多个通风孔126间隔布置,第二侧壁124背离散热腔121的一侧设置有风扇50,风扇50与通风孔126相对设置。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二侧壁124上开设有与散热腔121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处背离散热腔121的一侧安装有风扇50,且第二侧壁124上与风扇50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通风孔126,多个通风孔126通过散热腔121与安装孔连通以形成通风通道,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并且,第二底壁123及第二侧壁124向远离散热腔121的方向延伸形成有风扇罩127,风扇罩127罩设于风扇50外,起到防护风扇50的作用;另外,第一底壁134上连接有供风扇50电源线穿过的风扇接头139,且风扇接头139设置于安装腔132内,起到防水密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包括:
端盖;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形成有散热腔,且所述第一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与所述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腔内安装有散热器;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散热口处,且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口连通的散热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有安装腔,且所述第二壳体具有朝向上侧开口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功能组件,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安装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一底壁及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一底壁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底壁上,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功率模块,所述功率模块及所述散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壁的上下两侧并均与所述散热通孔对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第一底壁之间夹设有第一防水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组件还包括电容板及多个电容,多个所述电容间隔布置于所述电容板上,所述第一底壁上开设有供所述电容穿过的过孔,所述过孔的数量与所述电容的数量一致且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靠近所述电容板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夹设于所述电容板和所述第一底壁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盖板及围板,所述围板围设于所述盖板的外周,所述第一侧壁上向远离所述盖板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安装台阶,所述围板安装于所述安装台阶处,且所述围板与所述安装台阶之间夹设有第二防水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键盘,所述键盘外贴设有防水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背离所述安装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供导电线穿过的防水接头,且多个所述防水接头间隔布置。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二底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围设于所述第二底壁的外周并与所述第二底壁之间围成所述散热腔,所述第二侧壁向所述散热口的方向弯折形成有连接片,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连接片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风孔,所述第二侧壁背离所述散热腔的一侧设置有风扇,且所述风扇与所述通风孔相对设置。
CN202221436175.3U 2022-06-09 2022-06-09 变频器 Active CN217508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6175.3U CN217508571U (zh) 2022-06-09 2022-06-09 变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6175.3U CN217508571U (zh) 2022-06-09 2022-06-09 变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8571U true CN217508571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60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6175.3U Active CN217508571U (zh) 2022-06-09 2022-06-09 变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8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08571U (zh) 变频器
CN210927867U (zh) 一种用于rtu物联网网关的防护外壳
CN211880789U (zh) 一种防水透气装置、电动车控制器及电动车
CN211822834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089454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的电子仪器检测箱
CN210693197U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箱的防水透气机构
CN101175381A (zh) 具有防泼水及排水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5121412U (zh) 一种电动车控制器的安装壳体
CN216114393U (zh) 电控盒、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CN220775641U (zh) 一种全密封变频器外壳结构
CN219640416U (zh) 隔板总成、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9687518U (zh) 一种车用仪表装置及摩托车
CN219759369U (zh) 电抗器组件、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2851301U (zh) 一种电控盒及轨道车辆空调
CN217485623U (zh) 电池包
CN211530538U (zh) Smc箱体
CN218103990U (zh) 域控制器的外壳、域控制器以及车辆
CN219678983U (zh) 一种线缆辐照束下箱体顶盖防水结构
CN217363464U (zh) 一种汽车用电子油泵电机控制器及汽车电子油泵
CN220798884U (zh) 一种通用电子设备控制箱
CN214800207U (zh) 一种用于安装探测器的装置
CN214123630U (zh) 一种电抗器组件及逆变设备
CN209982970U (zh) 电气设备的散热风道和散热装置
CN219248439U (zh) 一种滤波器
CN213905527U (zh) 隔热板固定结构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