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04680U -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04680U
CN217504680U CN202221938774.5U CN202221938774U CN217504680U CN 217504680 U CN217504680 U CN 217504680U CN 202221938774 U CN202221938774 U CN 202221938774U CN 217504680 U CN217504680 U CN 217504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vertical plate
battery pack
detection model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87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蕾
孙国安
张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idai Ru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idai Ru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idai Ru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idai Ruic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87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04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04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04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包括工作台、透明的立板、显像板、激光发射器、检测模型和定位组件,显像板竖直安装于工作台上端,其一面朝向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立板竖直安装于显像板和激光发射器之间,并与显像板平行,检测模型为框形的构件,立板靠近激光发射器的一面设有与检测模型的内孔适配的定位边条,检测模型嵌套于定位边条外围,并与立板可拆卸连接,检测模型边框上设有与电池包上盖边缘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检测通孔,定位组件设置于立板侧端,用于将检测模型与电池包上盖边缘固定住,激光发射器发射端用于发射多束一一对应的穿过检测通孔的激光束。优点: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激光对孔检测方式,检测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能量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对环境无污染的纯电动汽车日益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但是动力电池系统需要很多零部件组成,上盖作为最主要的防护零件、其关键尺寸尤为重要。
目前,现有的检测手段绝大部分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检测,检测效率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包括工作台、透明的立板、显像板、激光发射器、检测模型和定位组件,上述显像板竖直安装于上述工作台上端,其一面朝向上述激光发射器的发射端,上述立板竖直安装于上述显像板和激光发射器之间,并与上述显像板平行,上述检测模型为框形的构件,上述立板靠近上述激光发射器的一面设有与上述检测模型的内孔适配的定位边条,上述检测模型嵌套于上述定位边条外围,并与上述立板可拆卸连接,上述检测模型边框上设有与电池包上盖边缘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检测通孔,上述定位组件设置于上述立板侧端,用于将上述检测模型与电池包上盖边缘固定住,上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端用于发射多束一一对应的穿过上述检测通孔的激光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定位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上述立板两侧侧端的夹子。
进一步,上述检测模型的边框上嵌装有多个第一磁体,上述立板靠近上述激光发射器的一面嵌装有多个与上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的第二磁体,上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上述第二磁体吸附连接。
进一步,上述工作台上设有位移调节机构,上述立板装配于上述位移调节机构上。
进一步,上述位移调节机构为电动十字滑台。
进一步,上述工作台下端设有移动支架。
进一步,上述移动支架包括支撑架和设置在上述支撑架底部的多个行走轮。
进一步,上述行走轮为福马轮。
进一步,上述定位边条内侧设有法兰边,上述法兰边通过螺丝与上述立板连接。
进一步,上述立板为亚克力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激光对孔检测方式,检测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中立板及检测模型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工作台;2、立板;3、显像板;4、激光发射器;5、定位边条;6、检测模型;7、定位组件;8、位移调节机构;9、移动支架;61、检测通孔;91、支撑架;92、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包括工作台1、透明的立板2、显像板3、激光发射器4、检测模型6和定位组件7,上述显像板3竖直安装于上述工作台1上端,其一面朝向上述激光发射器4的发射端,上述立板2竖直安装于上述显像板3和激光发射器4之间,并与上述显像板3平行,上述检测模型6为框形的构件,上述立板2靠近上述激光发射器4的一面设有与上述检测模型6的内孔适配的定位边条5,上述检测模型6嵌套于上述定位边条5外围,并与上述立板2可拆卸连接,上述检测模型6边框上设有与电池包上盖边缘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检测通孔61,上述定位组件7设置于上述立板2侧端,用于将上述检测模型6与电池包上盖边缘固定住,上述激光发射器4发射端用于发射多束一一对应的穿过上述检测通孔61的激光束。
使用过程如下:
先将检测模型6嵌套在定位边条5外围,具体地,由于检测模型6为框形构件,并且,定位边条5的外形轮廓与检测模型6的内孔轮廓相适配,因此,检测模型6在嵌套于定位边条5外围后,在与立板2贴合的一面平面内不会移动,接下来,该检测模型6与立板2装配后,即可使得检测模型6不会发生位移,之后,将电池包上盖扣合于定位边条5上,电池包上盖边缘扣于定位边条5外围(由于电池包上盖边缘与定位边条5位置上的配合,因此,电池包上盖在立板2所在的平面方向上不移动),并贴合于检测模型6上(电池包上盖的外轮廓与检测模型6的轮廓一致,也就是电池包上盖的多个通孔在其设计标准后是处在与检测模型6上的检测通孔61重合状态),接下来,通过定位组件7将电池包上盖与检测模型6固定住,使得电池包上盖牢固的固定住,接下来,打开激光发射器4,激光发射器4发出多束对应检测通孔61的光束,若所有的光束均穿过检测通孔61及对应的电池包上盖对应的通孔,则说明电池包上盖的通孔的孔径与对应检测通孔61的位置及孔径一致,若有光束不能穿过,则表示电池包上盖的通孔设计不规范(并且具体为没有光束穿过的通孔设计不规范),同时,工作人员通过观察电池包上盖边沿线与检测模型6边沿线的相对位移来判断电池包上盖的轮廓设计是否达标,此外,还能人为的判断电池包上盖表面的平整度,从而综合判断电池包上盖的产品质量,整个设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整个检测过程仅需人工装配电池包上盖,然后观察光束在显像板3上是否显示即可,操作过程规范、标准,能实现对电池包上盖通孔的有效检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检测完毕后,解除定位组件7对电池包上盖的定位固定状态,然后,取下电池包上盖即可进行下一个产品的检测,或是待机。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定位边条5的尺寸型号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的选择使用,同时,检测模型6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包上盖的尺寸来正确的匹配,从而使得整个电池包上盖检测设备可以检测绝大多数的电池包上盖,提升整个设备的通用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显像板3的作用仅仅是用于激光光束打在其上显示即可,所以,该显像板3采用不透光的板材即可,通过判断激光光束是否在其一面(照射)显示,即可判定激光光束是否穿过检测通孔61和对应的电池包上盖的通孔,也就是检测电池包上盖通孔尺寸是否规范。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定位组件7包括多个设置于上述立板2两侧侧端的夹子。
上述实施方案中,定位组件7采用市面上常规的夹子即可,主要是用于将电池包上盖与检测模型6夹紧定位,防止电池包上盖发生位移。
当然,可以在工作台1上对应立板2两侧的位置设置架体,在架体上设置手动快速夹钳,通过手动快速夹钳将电池包上盖压紧在检测模型6上即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检测模型6的边框上嵌装有多个第一磁体,上述立板2靠近上述激光发射器4的一面嵌装有多个与上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的第二磁体,上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上述第二磁体吸附连接。
上述实施方案中,检测模型6的一面通过嵌装第一磁体,在立板2上匹配设置第二磁体,通过第一磁体与第二磁体吸附的方式实现检测模型6在立板2一面的装配,在克服第二磁体与第一磁体的相互吸附力后能够快速的拆除检测模型6,整个设计非常简单、合理,易于检测模型6的快装、快拆,以及检测模型6的稳定装配。
当然,检测模型6也可以采用螺丝连接的方式装配于立板2的一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工作台1上设有位移调节机构8,上述立板2装配于上述位移调节机构8上。
上述实施方案中,通过位移调节机构8能够微调立板2的方位,从而对检测模型6上的检测通孔61与激光发射器4发出的光束方位进行校对,从而确保电池包上盖的通孔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激光发射器4采用现有技术的激光器,具体的,可以是集成多个激光发射元件的组合件,如:多个激光笔的组合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位移调节机构8为电动十字滑台。
上述实施方案中,位移调节机构8采用现有技术的电动十字滑台,使用时,接入控制器实现自动化的调节,操作简单、快捷。
本实施例中,电动十字滑台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合理的选择适配的型号即可,其他不做赘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工作台1下端设有移动支架9。
上述实施方案中,如图3所示,在工作台1的下端配置有移动支架9,通过该移动支架9可以带动整个装置在地面进行行走,方便整个装置的搬移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移动支架9包括支撑架91和设置在上述支撑架91底部的多个行走轮92。
上述实施方案中,移动支架9结构设计简单,具体地,在工作台1下端安装支撑架91,然后支撑架91的底端配置多个行走轮92,通过行走轮92即可使得整个装置沿着地面方便的行走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行走轮92为福马轮。
上述实施方案中,该福马轮可以调整高度,切换固定或行走的状态,使用非常方便。
当然,为了使得整个装置更佳智能化,效率更高,可以在装置附近配置一个多轴机器人,在多轴机器人的自由端连接用于吸附电池包上盖的吸盘或是机械爪,通过该多轴机器人获取电池包上盖,然后移动扣于立板2一面的检测模型6处,然后通过定位组件7将电池包上盖与检测模型6固定住。
当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定位组件7可以采用在立板2的两侧侧端设置自动夹具的方式,实现自动化的对立板2、检测模型6、电池包上盖三者边缘的夹紧定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定位边条5内侧设有法兰边(图中a指代),上述法兰边通过螺丝与上述立板2连接。
上述实施方案中,定位边条5采用内侧通过螺丝与立板2连接的方式装配,安装结构简单、快捷。
当然,可以在法兰边上嵌装磁体,在立板2一面嵌装与该磁体吸附的磁片后金属片,通过吸附使得定位边条5与立板2一面贴合安装。
本实施例中,上述立板2采用现有技术的亚克力板即可,主要能够满足激光光速的穿透即可,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材质的板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透明的立板(2)、显像板(3)、激光发射器(4)、检测模型(6)和定位组件(7),所述显像板(3)竖直安装于所述工作台(1)上端,其一面朝向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发射端,所述立板(2)竖直安装于所述显像板(3)和激光发射器(4)之间,并与所述显像板(3)平行,所述检测模型(6)为框形的构件,所述立板(2)靠近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一面设有与所述检测模型(6)的内孔适配的定位边条(5),所述检测模型(6)嵌套于所述定位边条(5)外围,并与所述立板(2)可拆卸连接,所述检测模型(6)边框上设有与电池包上盖边缘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的检测通孔(61),所述定位组件(7)设置于所述立板(2)侧端,用于将所述检测模型(6)与电池包上盖边缘固定住,所述激光发射器(4)发射端用于发射多束一一对应的穿过所述检测通孔(61)的激光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立板(2)两侧侧端的夹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型(6)的边框上嵌装有多个第一磁体,所述立板(2)靠近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一面嵌装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磁体一一对应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体吸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位移调节机构(8),所述立板(2)装配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8)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机构(8)为电动十字滑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下端设有移动支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架(9)包括支撑架(9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架(91)底部的多个行走轮(9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92)为福马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边条(5)内侧设有法兰边,所述法兰边通过螺丝与所述立板(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2)为亚克力板。
CN202221938774.5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Active CN217504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8774.5U CN217504680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8774.5U CN217504680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04680U true CN217504680U (zh) 2022-09-27

Family

ID=8334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8774.5U Active CN217504680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04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504680U (zh) 一种电池包上盖快检装置
CN208214589U (zh) 激光切割装置
CN211856756U (zh) 一种通用点灯检测设备
CN217667608U (zh) 手机通用组装平台设备
CN218481608U (zh) 一种用于检测pcb板的测试治具
CN216132943U (zh) 胶路检测装置
CN214308616U (zh) 一种pcb板线宽线距测量装置
CN213957168U (zh) 一种自动化弧焊生产线检测设备
CN213022235U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检测装置
CN213336751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外设鼠标使用寿命测试装置
CN115072110A (zh) 一种背光板的撕贴膜装置及方法
CN109228300A (zh) 一种真空贴膜装置
CN215894990U (zh) 一种扰流板胶条检测装置
CN217639844U (zh) 一种车载液晶显示屏贴合组装装置
CN112179843A (zh) 触摸屏粘贴可靠性测试设备及作业方法
CN211728929U (zh) 一种车身三坐标测量室的快速切换检测支架
CN220119979U (zh) 一种重卡车架横梁检测工装
CN214212866U (zh) 一种可用于螺丝装配或光学检测的自动化设备
CN218313266U (zh) 一种玻璃自动贴附设备
CN219416098U (zh) 一种极耳高度测量装置
CN215572762U (zh) 一种便携式平整度测量设备
CN210894115U (zh) 一种荧光膜检测设备
CN215727751U (zh) 一种mask自动检测设备
CN214407345U (zh) 一种pcb板线宽线距测量原点复位系统
CN219714312U (zh) 一种电池冷却板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