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7721U -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7721U
CN217457721U CN202220887780.6U CN202220887780U CN217457721U CN 217457721 U CN217457721 U CN 217457721U CN 202220887780 U CN202220887780 U CN 202220887780U CN 217457721 U CN217457721 U CN 217457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
rubber
baffle
glue
h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77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和平
张宝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le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ongl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ongle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ongle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77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57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7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7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包括:用于承装胶胚的料斗、倾斜设置于所述料斗中并用于将所述胶胚自动带出的上料传送模组及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上端并延伸出所述料斗的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胶胚选料翻料的凸起挡条。采用在料斗中设置倾斜的上料传送模组,并在上料传送带模组上端设置延伸至所述料斗外的出料槽,利用上料传送模组将料斗中的胶胚逐个带出料斗,并经出料槽排出料斗外,从而实现胶胚的自动上料,而通过设置在出料槽端部的凸起挡条可以将翻转状态送出的胶胚自动翻转回正,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且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只需人工将胶胚批量倒入料斗中即可。

Description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盒生产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烟包行业自动化包装设备目前使用的有两种方法进行胶坯上料:
1、振动盘;
2、手工码放。
而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会存在以下缺点:
1、振动盘上料噪音大,客户车间较难以接受;
2、振动盘上料体积大,设备站地空间很大;
3、振动盘容积做不了很大,人工给料频率高;
4、人工上料人员利用率低对于工厂来说不好合理安排员工工作。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承装胶胚的料斗、倾斜设置于所述料斗中并用于将所述胶胚自动带出的上料传送模组及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上端并延伸出所述料斗的出料槽,所述出料槽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胶胚选料翻料的凸起挡条。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料传送模组包括有倾斜支撑架、安装于所述倾斜支撑架上并用于传送所述胶胚的柔性传送件、设置于所述柔性传送件上并用于抵挡带动所述胶胚向上移动的上料挡板及用于驱动所述柔性传送件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出料槽呈S型,且所述出料槽呈入口大出口小状。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料斗中设置有用于打散所述胶胚的打散装置,所述倾斜支撑架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并用于所述胶胚进入所述上料传送模组中的进料挡料板,所述进料挡料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两个所述胶胚并列于所述上料挡板上的拦料挡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挡条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槽的出口端,该凸起挡条另一端向外伸出,且于末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U型隆起部;所述柔性传送件为两条并列设置的链条,若干块所述上料挡板间隔排列安装于两条所述链条上,并随所述链条环绕传递所述胶胚;所述打散装置包括有伸入所述料斗内的搅拌棒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搅拌棒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打散所述胶胚的叶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料槽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的第二送料机构,该第二送料机构包括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的第一传送带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一端并位于所述出料槽下方的接料挡板、设置于所述接料挡板旁侧并用于配合所述凸起挡条翻转所述胶胚的翻转挡板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上并用于调整所述胶胚方向的左右换向装置,所述翻转挡板位于所述接料挡板与所述出料槽之间,所述左右换向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中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为皮带传送模组,所述接料挡板为倾斜设置梯形槽板,并向上延伸以承接所述出料槽送出的胶胚;所述翻转挡板背对所述接料挡板设置,该翻转挡板的底板呈弧形,两侧成型有多条向中间翻折呈环抱状,以防止掉落于所述翻转挡板内的胶胚再次翻转。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接料挡板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两侧的第一支架板,所述翻转挡板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两侧的第二支架板,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两侧成型有若干并列分布并用于安装调节所述第一支架板和所述第二支架板位置的第一安装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换向装置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上的光纤支架、安装于所述光纤支架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胶胚方向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纤支架旁侧并罩设于所述胶胚上的转向槽板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槽板带动方向错误的所述胶胚转动换向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带动每个所述胶胚均从所述转向槽板中穿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换向装置一侧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传递定位的第一定位挡板,所述左右换向装置另一侧设置有两块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传递定位的第二定位挡板,其中,两块所述第一定位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之间的距离,且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胶胚的宽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右换向装置处设置有两块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挡板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并呈弧形的第三定位挡板,两块所述第三定位挡板对称位于所述转向槽板两侧,以防止所述转向槽板转动所述胶胚时将该胶胚甩出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料斗中设置倾斜的上料传送模组,并在上料传送带模组上端设置延伸至所述料斗外的出料槽,利用上料传送模组将料斗中的胶胚逐个带出料斗,并经出料槽排出料斗外,从而实现胶胚的自动上料,而通过设置在出料槽端部的凸起挡条可以将翻转状态送出的胶胚自动翻转回正,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且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只需人工将胶胚批量倒入料斗中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传送模组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槽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模具的分解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送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胶胚 102呈抽屉状,且胶胚102的一侧设置有透明亮点。
见图2至图5所示,为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包括:用于承装胶胚102的料斗51、倾斜设置于所述料斗51中并用于将所述胶胚102自动带出的上料传送模组52及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上端并延伸出所述料斗51的出料槽53,所述出料槽53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胶胚102选料翻料的凸起挡条54。采用在料斗51中设置倾斜的上料传送模组52,并在上料传送带模组52上端设置延伸至所述料斗51外的出料槽53,利用上料传送模组52将料斗51中的胶胚 102逐个带出料斗51,并经出料槽53排出料斗51外,从而实现胶胚102的自动上料,而通过设置在出料槽53端部的凸起挡条54可以将翻转状态送出的胶胚 102自动翻转回正,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且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只需人工将胶胚102批量倒入料斗51中即可。
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包括有倾斜支撑架521、安装于所述倾斜支撑架521 上并用于传送所述胶胚102的柔性传送件522、设置于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上并用于抵挡带动所述胶胚102向上移动的上料挡板523及用于驱动所述柔性传送件 522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524,所述出料槽53呈S型,且所述出料槽53呈入口大出口小状。将柔性传送件522采用倾斜的方式布局设置,不仅便于第一驱动装置524驱动工作时能够经上料挡板523将胶胚102向上带出,而且在上料挡板 523带动胶胚10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胶胚102不稳定掉落。而将出料槽53设置为入口大出口小的S型,是为了让柔性传送件522带出的胶胚102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在经过出料槽53后均纵向被送到第二送料机构2中。当胶胚 102以纵向的状态进入出料槽53后会直接沿着出料槽53滑到第二送料机构2中,而当胶胚102以横向的状态进入出料槽53后,由于出料槽53越来越窄并呈S型,导致胶胚102无法横着滑出,在胶胚102沿出料槽53滑出过程中势必会一端先触碰到出料槽53的侧壁,此时胶胚102会产生摆动,由横向状态摆动变为纵向状态,进而顺利沿出料槽53滑出,由此实现胶胚102的自动摆正,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效果好。所述出料槽53由上料传送模组52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向下倾斜,以便于胶胚102自动向下滑出,无需额外动力源驱动。
所述料斗51中设置有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打散装置55,所述倾斜支撑架521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并用于所述胶胚102进入所述上料传送模组 52中的进料挡料板525,所述进料挡料板52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两个所述胶胚102并列于所述上料挡板523上的拦料挡板526。采用在倾斜支撑架521两侧设置呈八字形分布的进料挡料板525,以方便胶胚102顺着进料挡料板525进入到柔性传送件522的上料挡板523上,从而实现胶胚102的快速连续上料;而通过在进料挡料板526上设置翘起的拦料挡板526,利用L型的拦料挡板526将并列位于上料挡板523上的两个胶胚102拦截重新掉入料斗51中,从而实现单个胶胚102的逐个上料。
所述凸起挡条54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槽53的出口端,该凸起挡条54另一端向外伸出,且于末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U型隆起部;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为两条并列设置的链条,若干块所述上料挡板523间隔排列安装于两条所述链条上,并随所述链条环绕传递所述胶胚102;所述打散装置55包括有伸入所述料斗51 内的搅拌棒551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551旋转的驱动电机552,所述搅拌棒551 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叶片。
由于胶胚102呈抽屉状,具有正反两个面,其中,底部朝下为正面,底部向下为反面,为了保证胶胚102始终以正面送出,通过设置在出料槽53端部的凸起挡条54将反面送出胶胚102翻转为正面。具体而言:当胶胚102以正向的方式沿出料槽53滑出时,由于胶胚102的底面朝下,胶胚102能够顺着凸起挡条54直接掉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而当胶胚102以反向的方式沿出料槽53滑出时,由于胶胚102的底面朝上,此时胶胚102的下方为镂空的,在胶胚102沿凸起挡条54滑出后会产生翻转,使得掉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的胶胚102变成底部朝下的正确方向,以此实现胶胚102的自动翻料,确保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的胶胚102始终为正向。因此该结构简单,只需在出料槽53末端设置延伸出的凸起挡条54即可实现将方向错误的胶胚102自动翻料,而并不会对方向正确的胶胚102产生影响,从而实现优质的选料拨正。
所述出料槽53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102的第二送料机构2,该第二送料机构2包括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102的第一传送带模组2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一端并位于所述出料槽53下方的接料挡板22、设置于所述接料挡板22旁侧并用于配合所述凸起挡条54翻转所述胶胚102的翻转挡板23 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并用于调整所述胶胚102方向的左右换向装置24,所述翻转挡板23位于所述接料挡板22与所述出料槽53之间,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中部。
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为皮带传送模组,所述接料挡板22为倾斜设置梯形槽板,并向上延伸以承接所述出料槽53送出的胶胚102;所述翻转挡板23背对所述接料挡板22设置,该翻转挡板23的底板呈弧形,两侧成型有多条向中间翻折呈环抱状,以防止掉落于所述翻转挡板23内的胶胚102再次翻转。
所述接料挡板22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 两侧的第一支架板221,所述翻转挡板23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的第二支架板231,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成型有若干并列分布并用于安装调节所述第一支架板221和所述第二支架板231位置的第一安装孔211。
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的光纤支架 241、安装于所述光纤支架24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胶胚102方向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纤支架241旁侧并罩设于所述胶胚102上的转向槽板242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槽板242带动方向错误的所述胶胚102转动换向的第三驱动装置243,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带动每个所述胶胚102均从所述转向槽板242中穿过。
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一侧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第一定位挡板244,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另一侧设置有两块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第二定位挡板245,其中,两块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4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且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胶胚102的宽度。
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处设置有两块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44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并呈弧形的第三定位挡板246,两块所述第三定位挡板246对称位于所述转向槽板242两侧,以防止所述转向槽板242转动所述胶胚102时将该胶胚102甩出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
见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而言: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包括:并列平行设置的第一送料机构1和第二送料机构2、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一端并用于自动排列送出面纸101的第一供料机构3、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料机构3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之间并用于向所述面纸101上滚刷胶水的刷胶机构4、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一端并用于自动排列送出胶胚102的第二供料机构5、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另一端并用于件所述胶胚102贴合于所述面纸101上的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及用于将所述胶胚102与所述面纸101组合件送出的出料机构7。采用第一供料机构3和第二供料机构5分别将面纸101和胶胚102逐个排列送出,由第一送料机构1和第二送料机构2分别将面纸101和胶胚102逐个转移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处,并由刷胶机构4在面纸101经过时刷上胶水,再通过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将胶胚102移动到与面纸101对位贴合,最后由出料机构 7将对位贴合后的面纸101和胶胚102移走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化将胶胚102与面纸101对位贴合,无需人工干预操作,效率高,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所述第二供料机构5包括有用于承装所述胶胚102的料斗51、倾斜设置于所述料斗51中并用于将所述胶胚102自动带出的上料传送模组52及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上端并延伸至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上方的出料槽53,所述出料槽53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胶胚102选料翻料的凸起挡条54。所述凸起挡条54 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槽53的出口端,该凸起挡条54另一端向外伸出,且于末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U型隆起部。当胶胚102以正向的方式沿出料槽53滑出时,由于胶胚102的底面朝下,胶胚102能够顺着凸起挡条54直接掉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而当胶胚102以反向的方式沿出料槽53滑出时,由于胶胚102的底面朝上,此时胶胚102的下方为镂空的,在胶胚102沿凸起挡条54滑出后会产生翻转,使得掉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的胶胚102变成底部朝下的正确方向,以此实现胶胚102的自动翻料,确保落到第二送料机构2上的胶胚102始终为正向。因此该结构简单,只需在出料槽53末端设置延伸出的凸起挡条54即可实现将方向错误的胶胚102自动翻料,而并不会对方向正确的胶胚102产生影响,从而实现优质的选料拨正。
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包括有倾斜支撑架521、安装于所述倾斜支撑架521 上并用于传送所述胶胚102的柔性传送件522、设置于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上并用于抵挡带动所述胶胚102向上移动的上料挡板523及用于驱动所述柔性传送件 522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524,所述出料槽53呈S型,且所述出料槽53呈入口大出口小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为链条。所述上料挡板523设置有若干块并间隔排列安装于所述链条上,随链条环绕传递胶胚10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524为电机。将柔性传送件522采用倾斜的方式布局设置,不仅便于第一驱动装置524驱动工作时能够经上料挡板523将胶胚102向上带出,而且在上料挡板523带动胶胚102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也能够避免胶胚102不稳定掉落。而将出料槽53设置为入口大出口小的S型,是为了让柔性传送件522带出的胶胚102 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在经过出料槽53后均纵向被送到第二送料机构2中。当胶胚102以纵向的状态进入出料槽53后会直接沿着出料槽53滑到第二送料机构2 中,而当胶胚102以横向的状态进入出料槽53后,由于出料槽53越来越窄并呈 S型,导致胶胚102无法横着滑出,在胶胚102沿出料槽53滑出过程中势必会一端先触碰到出料槽53的侧壁,此时胶胚102会产生摆动,由横向状态摆动变为纵向状态,进而顺利沿出料槽53滑出,由此实现胶胚102的自动摆正,无需人工干预,效率高,效果好。
所述料斗51中设置有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打散装置55,所述倾斜支撑架521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并用于所述胶胚102进入所述上料传送模组 52中的进料挡料板525,所述进料挡料板52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两个所述胶胚102并列于所述上料挡板523上的拦料挡板526。所述打散装置55包括有伸入所述料斗51内的搅拌棒551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551旋转的驱动电机552,所述搅拌棒55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叶片。
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与所述出料槽53之间并用于传递所述胶胚102的第一传送带模组2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一端并位于所述出料槽53下方的接料挡板22、设置于所述接料挡板 22旁侧并用于配合所述凸起挡条54翻转所述胶胚102的翻转挡板2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并用于调整所述胶胚102方向的左右换向装置24,所述翻转挡板23位于所述接料挡板22与所述出料槽53之间,所述左右换向装置 24位于所述接料挡板22与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为皮带传送模组,所述接料挡板22为倾斜设置梯形槽板,并向上延伸以承接所述出料槽53送出的胶胚102。所述翻转挡板23背对所述接料挡板22设置,该翻转挡板23的底板呈弧形,两侧成型有多条向中间翻折呈环抱状,以防止掉落于所述翻转挡板23内的胶胚102再次翻转。所述接料挡板22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的第一支架板221,所述翻转挡板23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的第二支架板231,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成型有若干并列分布并用于安装调节所述第一支架板221和第二支架板231位置的第一安装孔211。
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的光纤支架 241、安装于所述光纤支架24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胶胚102方向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纤支架241旁侧并罩设于所述胶胚102上的转向槽板242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槽板242带动方向错误的所述胶胚102转动换向的第三驱动装置243,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带动每个所述胶胚102均从所述转向槽板242中穿过。
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一侧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第一定位挡板244,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另一侧设置有两块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和第二定位挡板245,其中,两块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4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且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胶胚102的宽度。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 中部,且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处设置有两块对接第一定位挡板244和第二定位挡板245并呈弧形的第三定位挡板246,两块所述第三定位挡板246对称位于转向槽板242两侧,以防止转向槽板242转动胶胚102时将胶胚102甩出第一传送带模组21。所述转向槽板242两端开口处成型有向两侧外翻的进料斜板。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43为电机或旋转气缸。
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端部并用于对所述面纸101定位的定位模具61、设置于所述定位模具61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上方的第一行程槽板62、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行程槽板62上并横跨于所述定位模具61与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上方的第一导轨63、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导轨63上并用于抓取所述胶胚102的第一取料吸爪64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取料吸爪64沿所述第一导轨63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65。
所述第一行程槽板62上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第一U型行程槽621,所述第一导轨63上设置有第一滑动座66,该第一滑动座66上竖直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第二导轨67,所述第一取料吸爪64安装于所述第二导轨67下端,所述第二导轨67上端设置有穿过所述第一U型行程槽621的第一行程导向棍641,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5上安装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行程导向棍641沿所述第一U型行程槽621移动的第一推料杆651,所述第一行程导向棍641贯穿所述第一推料杆651,且所述第一推料杆651上成型有用于供所述第一行程导向棍641活动的第一条形槽652,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5为电机。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5与所述第一导轨63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行程槽板62 的两侧,所述第一U型行程槽621的两端及中部均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行程导向棍641位置的第一检测装置68,所述第一滑动座66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63和第二导轨67匹配的第一滑块661和第二滑块662,所述第一推料杆651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65的输出轴上,并由第二驱动装置65驱动其摆动,以带动第一行程导向棍641沿第一U型行程槽621往复运动。由于第一U型行程槽621呈开口向下的U型,当第一推料杆651推动第一行程导向棍 641沿第一U型行程槽621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首先会推动第二导轨 67带动第一取料吸爪64向上移动,再推动第一滑动座66沿第一导轨63带动第一取料吸爪64水平移动,最后推动第二导轨67带动第一取料吸爪64向下移动,以此实现由第一取料吸爪64从第二送料机构2上抓取胶胚102平稳移动到第一送料机构1上。
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包括有设置于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与所述刷胶机构4之间并用于传递所述面纸101的第二传送带模组11、呈八字形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模组11一端并用于对所述面纸101传递进行定位的第三定位挡板 12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模组11另一端并向下倾斜与所述刷胶机构4对接的调节支架13,所述第三定位挡板12由所述刷胶机构4一端向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一端逐渐缩口。
所述第二传送带模组11均为负压皮带传输装置,所述出料机构7位于所述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旁侧,且所述出料机构7与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结构一样,所述出料机构7旁侧设置有排料槽7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料机构5中并列设置有两组上料传送模组52,所述出料槽53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送料机构2并列设置有两条并与两个出料槽53一一对应,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并列设置有两条并位于两条第二送料机构2外侧,所述第一供料机构3和刷胶机构4及出料机构7均对应设置有两个,所述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对应设置有两个并通过T字形支架82连接支撑。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机架8,该机架8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第二送料机构2、第一供料机构3、刷胶机构4、第二供料机构5、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及出料机构7的中间支撑台81,以及罩设于所述第一送料机构1、第二送料机构2、第一供料机构3、刷胶机构4、第二供料机构5、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及出料机构7上的机罩8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首先由人工将若干面纸101堆叠放置于第一供料机构3中,并将若干胶胚102倒入到第二供料机构5的料斗51中,由打散装置55将胶胚101逐个打散开;进一步,由第一供料机构3将面纸101逐个排列向第一送料机构1传送,并经过刷胶机构4往面纸101上涂抹胶水,与此同时,第二供料机构5中的上料传送模组52将胶胚102逐个从料斗51向上带出并经出料槽53传递给第二送料机构2;进一步,由第一送料机构1将面纸101逐个送至另一端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的定位模具61中,并由第二送料机构2将胶胚102逐个送至另一端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处,再通过胶胚面纸对位贴合机构6将第二送料机构2上的胶胚102抓取转移到定位模具61上与面纸101对位贴合,经胶水将面纸101与胶胚102紧密粘合为一个整体;进一步,由出料机构 7将定位模具61上的胶胚102和面纸101整体抓取转移到排料槽70中,完成胶胚面纸整体的出料。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装胶胚(102)的料斗(51)、倾斜设置于所述料斗(51)中并用于将所述胶胚(102)自动带出的上料传送模组(52)及设置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上端并延伸出所述料斗(51)的出料槽(53),所述出料槽(53)端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胶胚(102)选料翻料的凸起挡条(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包括有倾斜支撑架(521)、安装于所述倾斜支撑架(521)上并用于传送所述胶胚(102)的柔性传送件(522)、设置于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上并用于抵挡带动所述胶胚(102)向上移动的上料挡板(523)及用于驱动所述柔性传送件(522)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524),所述出料槽(53)呈S型,且所述出料槽(53)呈入口大出口小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51)中设置有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打散装置(55),所述倾斜支撑架(521)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八字形分布并用于所述胶胚(102)进入所述上料传送模组(52)中的进料挡料板(525),所述进料挡料板(525)的中部设置有用于防止两个所述胶胚(102)并列于所述上料挡板(523)上的拦料挡板(5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挡条(54)一端固定于所述出料槽(53)的出口端,该凸起挡条(54)另一端向外伸出,且于末端成型有向上翘起的U型隆起部;所述柔性传送件(522)为两条并列设置的链条,若干块所述上料挡板(523)间隔排列安装于两条所述链条上,并随所述链条环绕传递所述胶胚(102);所述打散装置(55)包括有伸入所述料斗(51)内的搅拌棒(551)及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棒(551)旋转的驱动电机(552),所述搅拌棒(55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打散所述胶胚(102)的叶片。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槽(53)下方设置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102)的第二送料机构(2),该第二送料机构(2)包括有用于传递所述胶胚(102)的第一传送带模组(21)、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一端并位于所述出料槽(53)下方的接料挡板(22)、设置于所述接料挡板(22)旁侧并用于配合所述凸起挡条(54)翻转所述胶胚(102)的翻转挡板(23)及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并用于调整所述胶胚(102)方向的左右换向装置(24),所述翻转挡板(23)位于所述接料挡板(22)与所述出料槽(53)之间,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为皮带传送模组,所述接料挡板(22)为倾斜设置梯形槽板,并向上延伸以承接所述出料槽(53)送出的胶胚(102);所述翻转挡板(23)背对所述接料挡板(22)设置,该翻转挡板(23)的底板呈弧形,两侧成型有多条向中间翻折呈环抱状,以防止掉落于所述翻转挡板(23)内的胶胚(102)再次翻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挡板(22)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的第一支架板(221),所述翻转挡板(23)的两侧成型有向下延伸用于安装到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的第二支架板(231),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成型有若干并列分布并用于安装调节所述第一支架板(221)和所述第二支架板(231)位置的第一安装孔(2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上的光纤支架(241)、安装于所述光纤支架(241)上并用于检测所述胶胚(102)方向的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光纤支架(241)旁侧并罩设于所述胶胚(102)上的转向槽板(242)及用于驱动所述转向槽板(242)带动方向错误的所述胶胚(102)转动换向的第三驱动装置(243),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带动每个所述胶胚(102)均从所述转向槽板(242)中穿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一侧设置有两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第一定位挡板(244),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另一侧设置有两块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两侧并用于对所述胶胚(102)传递定位的第二定位挡板(245),其中,两块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44)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且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胶胚(102)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换向装置(24)处设置有两块对接所述第一定位挡板(244)和所述第二定位挡板(245)并呈弧形的第三定位挡板(246),两块所述第三定位挡板(246)对称位于所述转向槽板(242)两侧,以防止所述转向槽板(242)转动所述胶胚(102)时将该胶胚(102)甩出所述第一传送带模组(21)。
CN202220887780.6U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Active CN217457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7780.6U CN2174577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7780.6U CN2174577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7721U true CN217457721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6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7780.6U Active CN217457721U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77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3229A (zh) 一种油漆刷自动化植毛系统
CN109436862A (zh) 小蚕饲育自动化生产线总成
CN209534508U (zh) 自动制证机
CN111570817B (zh) 碳化钨加热还原炉自动上料机构
CN107369844A (zh) 一种全自动电池包装设备
CN113353344B (zh) 一种物料包装生产线
CN217457721U (zh) 一种胶坯自动有序上料机构
CN212474111U (zh) 双工位纤维卫生抽纸装袋机构
CN103818760A (zh) 可与糊盒机连线的检品机用成品收集输送机及检品机
CN109466190A (zh) 自动制证机
CN210028140U (zh) 食品落料装盒机构
CN109110194B (zh) 平移旋转中转传送装置
CN217532066U (zh) 一种胶坯与面纸自动对位贴合机构
CN110492179A (zh) 一体化模叠输送系统
CN212172679U (zh) 理片装置及包装设备
CN114683617A (zh) 一种贴片裱衬装置
CN111392118A (zh) 理片装置及包装设备
CN114701203B (zh) 一种全自动胶坯面纸对位机
CN207876966U (zh) 一种电池铝膜送料装置
JP6995456B2 (ja) 組合せ計量装置
CN212172680U (zh) 堆码装置及包装设备
CN216944917U (zh) 面包双面粘肉松机的回收机构
CN219295766U (zh) 一种芦笋加工用自动包装设备
CN216443093U (zh) 充电器硅胶垫自动贴合设备
CN109465908A (zh) 裁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