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12109U - 一种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12109U
CN217412109U CN202220457975.7U CN202220457975U CN217412109U CN 217412109 U CN217412109 U CN 217412109U CN 202220457975 U CN202220457975 U CN 202220457975U CN 217412109 U CN217412109 U CN 217412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mold
mould
connecting block
pu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5797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强
李伟建
刘少龙
袁挺龙
柴国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ima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5797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412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12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12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nching Or Pier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下模、上模、第一冲头、连接块、第二冲头以及第一驱动块。下模用于固定车架管;上模能够相对于下模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而具有分离位置和加工位置;第一冲头固定连接于上模,连接块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下模滑动;第二冲头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第一驱动块设置于上模,驱动块具有第一斜面。当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一冲头能够在车架管上冲切出缺口,并能够通过第一斜面驱动连接块和第二冲头沿第二方向在车架管上冲切出消水孔,从而只需要一个驱动源,即可同时完成对两个冲头的驱动。当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冲头能够与车架管分离,第一斜面与连接块分离,且第二冲头与车架管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车架是电动车的组成部分,车架管的连接处需要具有相应的缺口以便于焊接,同时由于电动车的车架管需要进行电泳以使车架管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涂层,还需要在车架管靠近缺口的位置需开设有消水孔,以方便电泳液流入和流出。
由于对消水孔与缺口进行加工时冲孔的方向不一致,目前针对缺口和消水孔的加工方法需要两套模具,先通过缺口加工模具加工出缺口,再通过消水孔加工模具加工出消水孔。整个加工过程需要较多的模具,且步骤繁琐。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通过两套刀具能够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对板材进行加工,但存在的问题是,两套刀具分别需要单独的驱动源驱动,结构复杂。
因此,亟需一种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能够通过单一的驱动源,驱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沿两个方向对车架管冲切出缺口和消水孔。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具,用于加工车架管,包括:
下模,用于固定上述车架管;
上模,能够相对于上述下模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而具有分离位置和加工位置;
第一冲头,固定连接于上述上模,当上述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上述第一冲头能够在上述车架管上冲切出缺口,当上述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上述第一冲头与上述车架管分离;
连接块,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上述下模滑动,上述第二方向和上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第二冲头,固定连接于上述连接块;
第一驱动块,设置于上述上模,上述驱动块具有第一斜面,当上述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上述第一斜面抵接于上述连接块,且上述连接块能够推动上述第二冲头沿第二方向在上述车架管上冲切出消水孔,当上述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上述第一斜面与上述连接块分离,且上述第二冲头与上述车架管分离。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上述下模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上述连接块滑动设置于上述第一导杆。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上述下模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上述上模滑动设置于上述第二导杆。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上述连接块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当上述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上述第一滚轮与上述第一斜面滚动接触。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弹性件,上述第一弹性件沿第二方向设置于上述下模与上述连接块之间,当上述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上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上述连接块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上述第二冲头与上述车架管分离。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上述下模包括底板和固定设置于上述底板的定位块,上述定位块具有定位槽,上述定位槽用于定位上述车架管,上述模具还包括封闭块和第二驱动机构,上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述封闭块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封闭上述定位槽的开口,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上述上模的第二驱动块,上述封闭块具有第二斜面,当上述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上述第二驱动块与上述第二斜面分离,且上述封闭块打开上述定位槽的开口,当上述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上述第二驱动块与上述第二斜面接触,且上述封闭块封闭上述定位槽的开口。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上述第二驱动块的第二滚轮,当上述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上述第二滚轮与上述第二斜面滚动接触。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上述底板设置有滑轨,上述封闭块具有滑槽,上述滑轨与上述封闭块的上述滑槽滑动配合。
作为一种模具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弹性件,上述第二弹性件沿第三方向设置于上述封闭块与上述底板之间,当上述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上述第二弹性件用于驱动上述封闭块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使上述封闭块打开上述定位槽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下模固定车架管,上模能够相对于下模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而具有分离位置和加工位置。当上模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一冲头能够在车架管上冲切出缺口,并通过连接块推动第二冲头沿第二方向在车架管上冲切出消水孔,从而只需要一个驱动源,即可同时完成对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的驱动,从而通过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沿两个方向对车架管冲切出待加工孔,操作简单。当上模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冲头与车架管分离,第一斜面与连接块分离,且第二冲头与车架管分离,以完成第一冲头和第一驱动块的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
100、车架管;101、缺口;102、消水孔;
1、下模;11、底板;12、定位块;121、定位槽;13、第一导杆;14、第二导杆;141、定位套;15、滑轨;161、凸起;162、凸起连接件;
2、上模;
3、第一冲头;
4、第二冲头;41、连接块;411、第一滚轮;
5、第一驱动块;51、第一斜面;
6、第二驱动块;61、第二滚轮;
7、封闭块;71、第二斜面;72、滑槽;73、封闭块本体;74、盖板;
8、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车架是电动车的组成部分,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架管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车架管100的连接处需要具有相应的缺口101以便于焊接,同时由于电动车的车架管100需要进行电泳以使车架管100金属表面形成保护涂层,还需要在车架管100靠近缺口101的位置需开设有消水孔102,以方便电泳液流入和流出。由于对消水孔102与缺口101进行加工时冲孔的方向不一致,目前针对缺口101和消水孔102的加工方法需要两套模具,先通过缺口加工模具加工出缺口101,再通过消水孔加工模具加工出消水孔102。整个加工过程需要较多的模具,且步骤繁琐。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通过两套刀具能够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对板材进行加工,但存在的问题是,两套刀具分别需要单独的驱动源驱动,结构复杂。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能够通过单一的驱动源,驱动第一冲头和第二冲头沿两个方向对车架管100冲切出缺口101和消水孔102,可用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图4中A-A截面的剖面示意图;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的侧视示意图。参照图1-图6,模具用于加工车架管100,具体包括下模1、上模2、第一冲头3、连接块41、第二冲头4以及第一驱动块5。下模1用于固定车架管100;上模2能够相对于下模1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而具有分离位置和加工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上模2为可移动的板状结构。上模2用于安装第一冲头3、第一驱动块5等结构,具体为第一冲头3固定连接于上模2,第一驱动块5设置于上模2,驱动块5具有第一斜面51。下模1上安装有连接块41,连接块41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下模1滑动;第二冲头4固定连接于连接块41。其中,第一斜面51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呈夹角设置,第一冲头3用于沿第一方向对车架管100冲切出缺口101,第二冲头4用于沿第二方向对车架管100冲切出消水孔102,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应根据缺口101和消水孔102的实际方向确定,当缺口101的加工方向与消水孔102的方向垂直时,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也仅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平行于水平面为例进行说明,图中,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
继续参照图1-图6,以下介绍第一冲头3与第二冲头4在进行冲切加工时的具体驱动过程。当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一冲头3能够在车架管100上冲切出缺口101,连接块41能够推动第二冲头4沿第二方向在车架管100上冲切出消水孔102,从而只需要一个驱动源,即只需要通过手动控制或使用气缸、液压缸等结构驱动上模2运动,即可同时完成对第一冲头3和第二冲头4的驱动,从而通过第一冲头3和第二冲头4沿两个方向对车架管100冲切出缺口101和消水孔102,操作简单。
继续参照图2-图6,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冲头3与车架管100分离,第一斜面51与连接块41分离,且第二冲头4与车架管100分离。由于第一冲头3是直接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当上模2朝向分离位置运动时即可带动第一冲头3复位,并同时带动第一驱动块5复位,而对于连接块41以及第二冲头4的复位,可采用以下结构:模具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沿第二方向设置于下模1与连接块41之间,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连接块41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第二冲头4与车架管100分离。从而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通过第一弹性件能够驱动第二冲头4完成复位。此外,在完成加工后,上模2仍位于加工位置时,当上模2不受外力时,通过第一弹性件还能够在驱动连接块41以及第二冲头4复位的同时,连接块41能够通过第一斜面51驱动第一驱动块5运动,进而带动上模2复位至分离位置。
继续参照图2-图6,为了增加连接块41沿下模1滑动的稳定性,下模1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13,连接块41滑动设置于第一导杆13。第一导杆13沿第二方向延伸,通过第一导杆13能够引导连接块41使其仅能沿第二方向运动,使连接块41与下模1之间的滑动连接更加稳定。可选地,第一导杆13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导杆13沿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能够在引导连接块41稳定滑动的同时防止连接块41相对于第一导杆13发生转动。
继续参照图2-图6,可选地,下模1包括底板11和固定设置于底板11的定位块12,定位块12用于固定车架管100,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杆13是沿平行于水平面的第二方向延伸的,而底板11与上模2也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为了使连接块41能够穿设于第一导杆13以增加其连接的稳定性,底板11的上表面还凸设有第一导杆13的连接结构,即凸起161。第一导杆13设置于定位块12和凸起161之间。可选地,底板11的上表面还凸设有凸起连接件162,凸起连接件162用于连接定位块12和凸起161,以增加凸起161与底板11连接的结构强度。凸起连接件16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优选为两个,两个凸起连接件162分别设置于凸起161的两侧。
继续参照图2-图6,为了保证上模2能够稳定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下模1,下模1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14,具体为第二导杆14固定设置于底板11,上模2滑动设置于第二导杆14。第二导杆14沿第二方向延伸,通过第二导杆14能够引导上模2使其仅能沿第一方向运动。可选地,第二导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导杆14沿水平面平行且间隔设置,能够在提升上模2与第二导杆14的滑动配合的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上模2相对于第二导杆14发生转动。
继续参照图2-图6,为了使上模2与第二导杆14能够滑动配合,需要在上模2上开孔,并且需要保证第二导杆14相对于底板11的垂直度,为了便于装配,第二导杆14还套设有定位套141,定位套141固定设置于底板11,同时定位套141还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增加第二导杆14与底板11连接的结构强度。
继续参照图2-图6,连接块41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411,当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一滚轮411与第一斜面51滚动接触。从而通过第一滚轮411使连接块41与第一斜面51之间滚动配合,以有效降低连接块41与第一斜面51之间的摩擦阻力。
继续参照图2-图6,定位块12具有定位槽121,定位槽121用于定位车架管100,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模具还包括封闭块7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封闭块7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封闭定位槽121的开口,从而使冲压加工过程中,安装车架管100能够稳定放置于定位槽121内,防止其从定位槽121中脱落。其中第三方向为封闭块7打开或封闭定位槽121开口的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图中的Z方向即为第三方向。
具体地,底板11设置有滑轨15,滑轨15沿第三方向延伸,封闭块7具有滑槽72,滑轨15与封闭块7的滑槽72滑动配合,以增强底板11与封闭块7之间的滑动配合的稳定性。更具体地,封闭块7包括封闭块本体73和固定设置于封闭块本体73的盖板74,滑槽72设置于封闭块本体73。
继续参照图2-图6,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模2的第二驱动块6,封闭块7具有第二斜面71,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二驱动块6与第二斜面71分离,且封闭块7打开定位槽121的开口,当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二驱动块6与第二斜面71接触且封闭块7封闭定位槽121的开口。从而通过上模2在驱动第一冲头3运动、通过第一驱动块5驱动连接块41以及第二冲头4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同时通过第二驱动块6驱动封闭块7运动,从而通过单一的驱动源即可同时驱动第一冲头3、第二冲头4在车架管100上冲孔,并驱动封闭块7封闭定位槽121的开口,防止车架管100从定位槽121脱落。
作为一种可替代方案,第二驱动机构还可以是单独的气缸或液压缸等可伸缩的结构,气缸或液压缸的本体固定设置于底板11,伸缩端固定设置于封闭块7,并能够相对于本体沿第三方向伸缩,进而驱动封闭块7沿第三方向往复运动以打开或封闭定位槽121的开口。
继续参照图2-图6,为了使封闭块7在封闭定位槽121的开口后能够复位,模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第二弹性件8沿第三方向设置于封闭块7与底板11之间,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第二弹性件8用于驱动封闭块7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使封闭块7打开定位槽121的开口。与第一弹性件类似地,当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通过第二弹性件8能够驱动封闭块7完成复位,此外,在完成加工后,上模2仍位于加工位置时,当上模2不受外力时,通过第二弹性件8同样能够在驱动封闭块7复位的同时,封闭块7能够驱动第二驱动块6运动,进而带动上模2复位至分离位置。
继续参照图2-图6,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于第二驱动块6的第二滚轮61,当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第二滚轮61与第二斜面71滚动接触。从而通过第二滚轮61使第二斜面与第二驱动块6之间滚动配合,有效降低第二斜面与第二驱动块6之间的摩擦阻力。
继续参照图2-图6,当车架管100具有两个消水孔102需要加工时,第二冲头4、第二驱动块6以及封闭块7均设置有两个,且定位块12开设有两个定位槽121,分别用于固定车架管100的两侧,两个第二冲头4用于在车架管100上冲切出两个消水孔102,第二驱动块6与封闭块7对称设置,当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能够通过两个第二驱动块6分别驱动两个封闭块7相向运动以封闭两个定位槽121的开口。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模具,用于加工车架管(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1),用于固定所述车架管(100);
上模(2),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模(1)沿第一方向远离或靠近而具有分离位置和加工位置;
第一冲头(3),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2),当所述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一冲头(3)能够在所述车架管(100)上冲切出缺口(101),当所述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冲头(3)与所述车架管(100)分离;
连接块(41),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所述下模(1)滑动,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第二冲头(4),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1);
第一驱动块(5),设置于所述上模(2),所述驱动块(5)具有第一斜面(51),当所述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51)抵接于所述连接块(41),且所述连接块(41)能够推动所述第二冲头(4)沿第二方向在所述车架管(100)上冲切出消水孔(102),当所述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斜面(51)与所述连接块(41)分离,且所述第二冲头(4)与所述车架管(10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固定安装有第一导杆(13),所述连接块(41)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固定安装有第二导杆(14),所述上模(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杆(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1)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411),当所述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一滚轮(411)与所述第一斜面(51)滚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下模(1)与所述连接块(41)之间,当所述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块(41)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冲头(4)与所述车架管(100)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包括底板(11)和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11)的定位块(12),所述定位块(12)具有定位槽(121),所述定位槽(121)用于定位所述车架管(100),所述模具还包括封闭块(7)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封闭块(7)沿第三方向运动以打开或封闭所述定位槽(121)的开口,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2)的第二驱动块(6),所述封闭块(7)具有第二斜面(71),当所述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块(6)与所述第二斜面(71)分离,且所述封闭块(7)打开所述定位槽(121)的开口,当所述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二驱动块(6)与所述第二斜面(71)接触,且所述封闭块(7)封闭所述定位槽(121)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设置所述第二驱动块(6)的第二滚轮(61),当所述上模(2)位于加工位置时,所述第二滚轮(61)与所述第二斜面(71)滚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设置有滑轨(15),所述封闭块(7)具有滑槽(72),所述滑轨(15)与所述封闭块(7)的所述滑槽(72)滑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8),所述第二弹性件(8)沿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封闭块(7)与所述底板(11)之间,当所述上模(2)位于分离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8)用于驱动所述封闭块(7)沿第三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封闭块(7)打开所述定位槽(121)的开口。
CN202220457975.7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模具 Active CN217412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7975.7U CN217412109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57975.7U CN217412109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12109U true CN217412109U (zh) 2022-09-13

Family

ID=83178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57975.7U Active CN217412109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121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14244B (zh) 一种多方位角铁切断冲孔模具及角铁切断冲孔加工工艺
CN205519197U (zh) 侧冲精控模具
CN217412109U (zh) 一种模具
CN214349019U (zh) 一种不锈钢管自动冲孔、拔孔、平头装置
CN209830429U (zh) 切割装置
CN112846784A (zh) 一种不锈钢管自动冲孔、拔孔、平头装置
CN110842079A (zh) 一种斜楔浮动冲孔机构
CN210877650U (zh) 一种复合叶片生产用钻孔装置
CN111902224B (zh) 加工滑轨行程挡点的制造设备
CN210010355U (zh) 一种吊挂式大角度侧冲模具
CN210847915U (zh) 一种侧冲模具
CN110116895B (zh) 离合器竖向定位翻转装置
KR200153875Y1 (ko) 금형의 캠 구조
CN211683543U (zh) 一种超声波焊接工位升降装置
CN114472656A (zh) 一种用于圆管内凸的成型模具
CN209792389U (zh) 一种三通管件自动冲孔翻边平口一体机
CN211679632U (zh) 一种扳手防反铆合模具
CN211679516U (zh) 天窗导轨侧边冲槽装置
CN218964608U (zh) 一种铜圈压入装置
CN209633677U (zh) 流道自动剪切装置
CN207788171U (zh) 插板组夹料装置
CN215785975U (zh) 一种自动装夹冲锻工装
CN214391928U (zh) 一种管材二次冲切装置及使用其的冲切机
CN218051201U (zh) 一种五金冲压模内铆接结构
CN215587694U (zh) 一种带升降的视窗翻边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