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424U -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424U
CN217347424U CN202221794268.3U CN202221794268U CN217347424U CN 217347424 U CN217347424 U CN 217347424U CN 202221794268 U CN202221794268 U CN 202221794268U CN 217347424 U CN217347424 U CN 2173474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uide channel
air guide
wind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94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泽星
张姣飞
张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Qunying Automobi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94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74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4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4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包括用于安装至汽车立柱上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呈扁平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风通道被配置输出第一气流,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被配置为输出与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入口处的调节件和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的执行器,所述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能够用于汽车立柱上,而且出风范围大。

Description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通风系统的出风口通常布置在靠近仪表盘的位置,使得通风系统能够方便地对汽车前排的局部环境进行制热、制冷和通风换气,并能在低温环境下对前挡风玻璃进行除霜。然而,大部分低配置汽车在后排都没有设置出风口,导致通风系统出风不均匀,前后排温度存在差异,极大地降低了驾乘人员的使用体验。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发展出一种布置在车辆立柱上的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能够改善汽车后排空间与前排空间出风不均的情况。但是,该出风结构通过布置在立柱上的多个出风微孔进行出风,从出风微孔吹出的风会直吹乘客且出风范围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能够用于汽车立柱上,而且出风范围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包括用于安装至汽车立柱上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呈扁平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风通道被配置输出第一气流,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被配置为输出与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入口处的调节件和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的执行器,所述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通过将壳体设置为扁平状,从而能够将出风口安装至汽车的立柱上,再通过设置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使得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可以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打散的作用范围更大,从而增强打散的效果,而且通过调节件的转动,控制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从而实现风向的调节,使得最终出风的覆盖范围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执行器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传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分别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风门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或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所述第二风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通过上述改进,通过第一风门的转动,能够实现出风方向的调节,通过第二风门的转动,能够实现出风大小的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风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风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二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侧同时延伸的第二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时,仅仅带动所述第一风门进行转动,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同时进行转动。通过上述改进,能够通过一个执行器便能带动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风门连接的传动齿轮和与第二风门连接的拨叉,所述传动齿轮上设有与所述拨叉配合的推块,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配合,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且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拨叉外,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且所述推块伸入拨叉内,从而同时带动拨叉进行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位于第一导风通道内的第一导风叶片和位于第二导风通道内的第二导风叶片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进行转动的第二执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均为缝隙状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内分别设有用于将气流向出口处引导的导流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执行器、传动组件和调节件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齿轮、拨叉和推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执行器、齿轮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第一导风通道;1.2、第二导风通道;1.3、上壳;1.4、下壳;2、第一风门;3、第二风门;4、执行器;5、传动组件;5.1、传动齿轮;5.2、拨叉;5.3、推块;5.4、主动齿轮;6、第一导风叶片;7、第二导风叶片;8、第二执行器;9、齿轮组;9.1、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输出齿轮;10、导流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包括用于安装至汽车立柱上的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壳体1整体呈扁平状,能够适配立柱的形状,从而能够将壳体1顺利安装至汽车的立柱上。
参见图2所示,所述壳体1具有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就本实施例而言,壳体1由上壳1.3和下壳1.4相互扣合而形成,上壳1.3和下壳1.4之间形成有导风通道,并且上壳1.3和下壳1.4之间还设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导风通道分隔形成为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被配置输出第一气流A,第一气流的流出方向倾斜向外设置,所述第二导风通道1.2被配置为输出与第一气流A相交的第二气流B,并且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出口彼此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第一导风通道1.1的入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入口相邻且并排设置。即壳体1在安装至车上后,第一导风通道1.1的出口沿其高度方向的中心线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出口沿其高度方向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以便提高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在出风口的高度或长度方向上共同覆盖的范围。可以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打散的作用范围更大,从而增强打散的效果。在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共同覆盖的范围增大的情况下,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又被彼此打散,因此可以显著扩大送风范围,实现立体送风的效果。并且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出口均为缝隙状开口,从而适配立柱的形状,并且不易被用户察觉,以起到隐藏出风口的作用,进而实现隐藏式出风,同时也具有美化效果。
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内分别设有用于将气流由入口处向出口处引导的导流片10。由于本申请中,第一导风通道1.1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出口均为缝隙状开口,因此通过设置导流片10,能够减少气体在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内流动过程中的阻力,从而减少气流损失。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入口处的调节件和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的执行器4,所述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导风通道1.1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
具体而言,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所述第一风门2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1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风门3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1上的第二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侧同时延伸的第二叶片。其中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安装于第一导风通道1.1的入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入口之间,并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的连接线与第一导风通道1.1的入口的中心线、第二导风通道1.2的入口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使得当第一风门2转动时,只能与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中的一个进行配合,从而调整其中第一导风通道1.1或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当第二风门3转动时,能够同时与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进行配合,使得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同时减小。
所述执行器4通过传动组件5与所述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传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分别进行转动,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与所述第一风门2连接的传动齿轮5.1和与第二风门3连接的拨叉5.2,所述传动齿轮5.1上设有与所述拨叉5.2配合的推块5.3,传动组件5还包括与所述执行器4的输出端连接的主动齿轮5.4,所述主动齿轮5.4与传动齿轮5.1相啮合,执行器4通过传动齿轮5.1带动主动齿轮5.4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风门2转动。执行器4的输出端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5.1转动,且所述推块5.3位于所述拨叉5.2外,此时仅仅第一风门2转动,而第二风门3保持不动,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的进气量或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从而使得调整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之间的配比,从而在横向上调整最终的出风方向,使得出风覆盖范围广,当执行器4的输出端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5.1转动,且所述推块5.3伸入所述拨叉5.2外,带动拨叉5.2同步进行转动,此时第一风门2和第二风门3均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风门3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1.1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从而使得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同时都会减小,能够实现最终出风大小的调节。
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位于第一导风通道1.1内的第一导风叶片6和位于第二导风通道1.2内的第二导风叶片7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6和第二导风叶片7进行转动的第二执行器8。具体而言,第一导风叶片6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叶片以及将第一叶片进行联动的第一连杆,第二导风叶片7若干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叶片以及将第二叶片进行联动的第二连杆,第二执行器8通过齿轮组9带动第一导风叶片6和第二导风叶片7进行转动,齿轮组9包括与其中一个第一叶片连接的第一齿轮9.1、与其中一个第二叶片上连接的与第一齿轮9.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2、以及与第二执行器8的输出端连接的输出齿轮9.3,输出齿轮9.3与第二齿轮9.2相啮合,使得第二执行器8带动输出齿轮9.3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一齿轮9.1和第二齿轮9.2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导风叶片6和第二导风叶片7同时进行摆动,在竖向实现风向调节。并且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能够实现线性输出,使得扫风角度与速度均匀变化,吹风感受更加,整体占用空间更小。
本实用新型的出风口,通过将壳体1设置为扁平状,从而能够将出风口安装至汽车的立柱上,再通过设置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使得第一导风通道1.1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出口配置成彼此间隔且相互平行,可以使第一气流和第二气流相互打散的作用范围更大,从而增强打散的效果,而且通过调节件的转动,控制第一导风通道1.1和第二导风通道1.2的进气量,从而实现风向的调节,使得最终出风的覆盖范围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包括用于安装至汽车立柱上的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调节组件,所述壳体整体呈扁平状,所述壳体具有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彼此间隔设置并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导风通道被配置输出第一气流,所述第二导风通道被配置为输出与第一气流相交的第二气流,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入口处的调节件和驱动所述调节件转动的执行器,所述调节件通过转动调节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执行器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传动配合,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分别进行转动,所述第一风门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或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所述第二风门在转动的过程中,同时调节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进气量和第二导风通道的进气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一转轴的一侧延伸的第一叶片,所述第二风门包括转动安装于壳体上的第二转轴和第二转轴的两侧同时延伸的第二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时,仅仅带动所述第一风门进行转动,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同时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风门连接的传动齿轮和与第二风门连接的拨叉,所述传动齿轮上设有与所述拨叉配合的推块,所述执行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齿轮传动配合,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且所述推块位于所述拨叉外,执行器的输出端在第二角度范围内转动时,带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且所述推块伸入拨叉内,从而同时带动拨叉进行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位于第一导风通道内的第一导风叶片和位于第二导风通道内的第二导风叶片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第二导风叶片进行转动的第二执行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的出口和第二导风通道的出口均为缝隙状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通道和第二导风通道内分别设有用于将气流向出口处引导的导流片。
CN202221794268.3U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Active CN2173474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268.3U CN217347424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94268.3U CN217347424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424U true CN217347424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3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94268.3U Active CN217347424U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74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412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5412A (zh) * 2022-09-16 2022-10-18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CN115195412B (zh) * 2022-09-16 2022-12-23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空调出风口的吹风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37245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217347424U (zh) 一种扁平式隐藏型双通道出风口
CN109795290A (zh) 一种隐藏式自动出风口结构
CN110126589A (zh) 一种空调出风口结构及机动车
CN110239312A (zh) 一种无前部叶片式的汽车空调出风口机构
CN111559226A (zh) 汽车出风口结构
CN111731076B (zh) 一种导风机构及使用其的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09552882U (zh) 一种连杆传动的隐藏式出风口
CN103847462A (zh) 车辆的后部空调
CN107328072B (zh)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445562U (zh) 空调器
CN218906854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
CN209558507U (zh) 出风框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984503U (zh) 车辆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空调系统
CN112440678A (zh)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09250003A (zh) 具有双空气导流装置的汽车及运行空气导流装置的方法
CN209634226U (zh) 一种双通道自动出风口结构
CN213007498U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0617791U (zh) 一种汽车空调导风结构
CN208920316U (zh) 空调器
CN21070679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口总成
CN208108320U (zh) 空调柜机
CN113619357A (zh) 出风结构、立柱及车辆
CN113459769B (zh) 一种具有四风区的空调出风口
CN109340917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