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28072B -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28072B
CN107328072B CN201710619582.5A CN201710619582A CN107328072B CN 107328072 B CN107328072 B CN 107328072B CN 201710619582 A CN201710619582 A CN 201710619582A CN 107328072 B CN107328072 B CN 107328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ir outlet
blades
air
swing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195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28072A (zh
Inventor
王永涛
王晓刚
闫宝升
尹晓英
李英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195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28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28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80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96665 priority patent/WO201901997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28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28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5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with parallel simultaneously tiltable lamella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3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electric 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每层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应用本发明,在保证送风距离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出风阻力,能够达到送风距离和出风风量的优化。

Description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器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较大出风口的空调器室内机,为了实现对出风方向的调节,在出风口处设置有调整上下出风方向的横向摆叶组和/或调整左右出风风向的竖向摆叶组。转动方向相同(如上下转动,或者为左右旋转)的摆叶组均为单层结构,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多个摆叶一般通过连杆联动,对出风进行所需方向的调整。
现有室内机中,不管是横向摆叶组或是竖向摆叶组,每个摆叶的宽度一般都比较大,以便在相邻两个摆叶之间形成相对较长的出风风道,保持出风静压,降低流体扩散,增加送风距离。但是,摆叶宽度大,出风阻力和压损大,出风风量损失大,出风风量小,影响空气调节效果。而且,所有摆叶的转动中心均是固定不变的,送风方式单一,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出风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室内机控制方法,在保证送风距离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出风阻力,以达到送风距离和出风风量的优化。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出风组件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室内机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每层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
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每层所述摆叶组中的多个所述摆叶均包括有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关闭;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全开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出风风量。
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至少一层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上形成有若干通风孔。
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摆叶组的数量相等的出风框,每层所述摆叶组各自形成在一个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出风框中至少存在一个移动出风框,所述移动出风框相对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改变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所述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有驱动所述移动出风框移动的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的出风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出风框的外侧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上述的室内机出风组件。
为实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室内机控制方法,所述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室内机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每层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的功能对应的送风过程。
如上所述的方法,每层所述摆叶组中的多个所述摆叶均包括有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关闭;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全开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出风风量;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关机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一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全开位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与同一所述摆叶组中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相等。
如上所述的方法,至少一层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上形成有若干通风孔;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二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至少一层形成有所述通风孔的所述摆叶所在的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未形成所述通风孔的所述摆叶所在的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处于除所述关闭位置之外的其余位置。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摆叶组的数量相等的出风框,每层所述摆叶组各自形成在一个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出风框中至少存在一个移动出风框,所述移动出风框相对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改变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所述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三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全开位置,且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移动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使得发生移动的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小于同一所述摆叶组中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四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至位于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全开位置之间的一个转动位置,且至少存在有两层摆叶组中的摆叶的转动位置的转动角度不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控制方法,通过在出风组件上设置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从而,前后多层摆叶组中的摆叶在前后方向上可以形成宽度较大的摆叶型线,宽度较大的摆叶型线形成相对较长的出风风道,降低出风扩散,保证所需的送风距离;而摆叶型线是由前后多段摆叶形成,而非一段式摆叶,与同宽度的一段式摆叶相比,多段摆叶能够有效降低送风时、尤其是摆叶摆动过程中送风时的出风阻力,出风风量损失小,出风风量大,从而,提升了应用该出风组件的室内机的整机出风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室内机出风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图1出风组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出风组件的后视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1中前层摆叶的结构图;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图8是在关机状态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在第一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在第二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在第三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在第四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7示出的基于本发明室内机出风组件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具体来说是前视方向的立体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二,具体来说是后视方向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该实施例的后视图;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图6是该实施例中前层摆叶的结构图;而图7是图6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出风组件包括有前层出风框1和后层出风框2。在前层出风框1上形成有多个前层摆叶11,多个前层摆叶11左右依次排列,构成前层摆叶组。在后层出风框2上形成有多个后层摆叶22,多个后层摆叶22左右依次排列,构成后层摆叶组。前层摆叶组中的所有前层摆叶11通过连杆联动,并在电机的驱动下左右转动;后层摆叶组中的所有后层摆叶21通过连杆联动,并在电机的驱动下左右转动。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的转动方向一致,均为左右转动。并且,前层摆叶11与后层摆叶21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在该实施例中,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前层出风框1上的前层摆叶11的排列密度与后层出风框2上的后层摆叶21的排列密度相同。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前层摆叶11为长板状结构,在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转轴12,利用转轴12对前层摆叶11在前层出风框1上的形成进行支撑及转动。前层摆叶11的横截面为图7所示的梭形结构,导风阻力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前层摆叶11的横截面还可以为矩形、椭圆形、跑道形等其他形状,具体可根据需要选择设定。后层摆叶21的形状与前层摆叶11基本相同,区别之处在于,后层摆叶21上形成有多个通风孔22,利用通风孔22可以对经过后层摆叶21的出风进行柔风处理,并能够实现室内机的不同送风模式,详见后续的描述。
结合图9在第一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前后方向上处于同一位置的前层摆叶11与后层摆叶21之间具有最小间距,该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例如,设定间距为2mm,则前层摆叶11与后层摆叶21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大于2mm,从而,使得两层摆叶之间的间隙较小。
同时,结合图8在关机状态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示,前层摆叶组中的所有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组中的所有后层摆叶21均包括有如图8示出的关闭位置和如图9所述的全开位置。在所有的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均处于关闭位置时,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均转至水平位置,每层摆叶组中相邻两个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参见图9)关闭,阻挡室内机内的风向出风口吹出。而在所有的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均处于全开位置时,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均转至垂直位置,每层摆叶组中相邻两个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出风风量。此时,出风风道引导室内机内部的风以直出风的方式从出风口吹出,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宽度。譬如,相邻两个前层摆叶11间的出风风道宽度为H1,相邻两个后层摆叶21间的出风风道宽度为H2,H1=H2,均为出风风道的最大宽度。也即,每个摆叶从关闭位置到全开位置,可以通过旋转90°来实现。
在该出风组件形成在室内机出风口处时,前层出风框1靠近出风口,后层出风框2相对于前层出风框1远离出风口,形成前层出风框1在前、后层出风框2在后的前、后两层摆叶组结构。并且,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的转动方向一致,均为左右转动,从而实现对出风口出风进行左右方向的调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出风组件形成在室内机出风口处时,前层摆叶和后层摆叶的转动方向一致,均为上下转动,从而实现对出风口出风进行上下方向的调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组件不局限于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两层摆叶组,还可以包括有大于两层的更多层摆叶组,但多层摆叶组均要满足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条件。
对于该实施例的出风组件,通过在出风组件上设置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从而,前后多层摆叶组中的摆叶在前后方向上可以形成宽度较大的摆叶型线,宽度较大的摆叶型线形成相对较长的出风风道,降低出风扩散,保证所需的送风距离;而摆叶型线是由前后多段摆叶形成,而非一段式摆叶,与同宽度的一段式摆叶相比,多段摆叶能够有效降低送风时、尤其是摆叶摆动过程中送风时的出风阻力,出风风量损失小,出风风量大,从而,提升了应用该出风组件的室内机的整机出风效率。
在该实施例中,后层出风框2为移动出风框,其能够相对于前层出风框1沿摆叶的排列方向、也即左右方向进行移动。后层出风框2移动时,将带动其上所有的后层摆叶21也进行左右方向的整体移动,从而能够改变后层摆叶21与前层摆叶11在左右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从而实现不同的送风模式。具体送风模式参见后续的描述。在该实施例中,后层出风框2的移动通过驱动机构的控制来实现。具体来说,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3、与驱动电机3驱动连接的齿轮4,以及与齿轮4啮合的齿条5。齿条5沿后层摆叶21的排列方向、也即左右方向形成在后层出风框2的外侧面上,在出风组件形成在出风口处时,驱动电机3固定在出风口附近的室内机结构上,例如,若出风组件装配在立式空调出风口处,则驱动电机3可固定在立式空调室内机的顶板上。控制驱动电机3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通过齿轮4与齿条5的啮合传动,后层出风框2将带动后层摆叶21相对于前层出风框1作左右方向上的移动,而后层摆叶21的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将改变与前层摆叶11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在该实施例中,后层出风框2的左右宽度小于前层出风框1的左右宽度,以方便后层出风框2的左右移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组件包括有大于两层的更多层的出风框及形成在每层出风框上的摆叶组,在这多层出风框中,至少有一个出风框为移动出风框;当然,也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风框为移动出风框。
上述的出风组件应用在室内机出风口处,除了能够在保证送风距离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出风阻力,达到送风距离和出风风量优化的技术效果之外,还能够实现更多的送风功能。具体的,是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或者同时控制两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执行与控制指令的功能对应的送风过程。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摆叶组为多于两层的更多层,则实现更多的送风功能的方式为: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执行与控制指令的功能对应的送风过程。
下面以图1两层出风框、两层摆叶组的出风组件装配到室内机出风口的结构为例,结合附图8至12,描述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中,各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室内机的出风风向。
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关机指令,则将控制所有的前层摆叶11和所有的后层摆叶21均处于关闭位置,出风风道全关闭,不再出风。关机状态下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
室内机在开机或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第一送风模式指令,具体来说,该第一送风模式为直出风模式。那么,将控制所有的前层摆叶11和所有的后层摆叶21均处于全开位置,相邻前层摆叶11间的出风风道13具有最大的宽度H1和最大出风风量,相邻后层摆叶21间的出风风道23也具有最大的宽度H2和最大出风风量。并且,出风风道13的宽度H1与出风风道23的宽度H2相等,在前后方向上,前层摆叶11与后层摆叶21处于同一位置上,没有错位,从而,出风风道23和出风风道13形成前后贯通、宽度为H1或H2的出风风道,且出风方向为直出风,不进行风向改变,出风风量大。在第一送风模式下,出风组件呈现如图9所示的示意结构。
室内机在开机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第二送风模式指令,具体来说,该第二送风模式为风量小的柔风模式。那么,将形成有通风孔22的所有后层摆叶21处于关闭状态,而未形成有通风孔的所有前层摆叶11处于除关闭位置之外的其余位置,譬如,前层摆叶11处于全开位置,从而,形成如图10所示的结构。在该第二送风模式下,由于后层摆叶21处于关闭位置,相邻后层摆叶21之间的出风风道关闭,室内机内部的气流将从后层摆叶21上的通风孔22吹出,再经前层摆叶11吹至出风口外。在该送风模式下,风量损失大,出风风量较小,但是,气流被通风孔22完全打散,出风风速低,风感较弱,因而出风较为柔和。
室内机在开机或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第三送风模式指令,具体来说,该第三送风模式为风量大、摆叶交错式的柔风模式。那么,在进入该模式后,控制前层摆叶11和后层摆叶21均处于全开位置。同时,控制作为移动出风框的后层出风框2沿摆叶的排列方向向右移动,譬如,向右移动距离为H2/2,带动所有的后层摆叶21也均向右移动,使得移动后的后层摆叶21与相邻的前层摆叶在左右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为h,且h要小于相邻的两个前层摆叶11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H1,当然也小于相邻的两个后层摆叶21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H2。从而,形成如图11所示的结构。在该第三送风模式下,后层摆叶21移动后,与前层摆叶11在沿出风方向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交错结构,室内机内部的气流经后层摆叶21间的出风风道后分为两部分较小的气流,分别流向前层摆叶11间的出风风道。在出风风量几乎无损失的情况下将气流进行打散,使得最后出风口的出风更加柔和,实现了柔和送风。
室内机在开机或运行过程中,若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为第四送风模式指令,具体来说,该第四送风模式为广角度送风模式。那么,在进入该模式后,控制所有的后层摆叶21和所有的前层摆叶11转动至位于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之间的一个转动位置,并且,所有后层摆叶21的转动角度均相同,而所有前层摆叶11的转动角度均相同,但是,后层摆叶21的转动角度与前层摆叶11的转动角度是不相同的,呈现如图12示出的结构。在该送风模式下,利用转动角度不同的前后两层摆叶,出风范围大,实现广角度、大范围的送风。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室内机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每层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
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摆叶组的数量相等的出风框,每层所述摆叶组各自形成在一个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出风框中至少存在一个移动出风框,所述移动出风框相对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改变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所述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摆叶组中的多个所述摆叶均包括有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关闭;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全开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出风风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上形成有若干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有驱动所述移动出风框移动的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的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沿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形成在所述移动出风框的外侧面上。
6.一种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上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出风组件。
7.一种室内机控制方法,所述室内机包括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风口处形成有室内机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具有相同摆叶转动方向的至少两层摆叶组,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前后依次排列,每层摆叶组包括有多个摆叶,相邻两层摆叶组中摆叶的前后最小间距不大于设定间距;所述出风组件还包括有与所述摆叶组的数量相等的出风框,每层所述摆叶组各自形成在一个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出风框中至少存在一个移动出风框,所述移动出风框相对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所述移动改变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所述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的功能对应的送风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摆叶组中的多个所述摆叶均包括有关闭位置和全开位置,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关闭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关闭;在所述摆叶组中的所有所述摆叶均处于全开位置时,该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风道具有最大出风风量;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关机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一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全开位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与同一所述摆叶组中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层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上形成有若干通风孔;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二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至少一层形成有所述通风孔的所述摆叶所在的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未形成所述通风孔的所述摆叶所在的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处于除所述关闭位置之外的其余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三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均处于所述全开位置,且控制至少一个所述移动出风框沿所述摆叶组中的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移动,使得发生移动的所述移动出风框上的所述摆叶与相邻的一个出风框上的摆叶组中的相邻摆叶在沿所述摆叶的排列方向上的出风间隙的宽度小于同一所述摆叶组中相邻摆叶间的出风间隙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控制指令时,控制所述至少两层摆叶组中的其中一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其中多层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或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具体还包括:
在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为第四送风模式指令时,控制所有摆叶组中的所有摆叶转动至位于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全开位置之间的一个转动位置,且至少存在有两层摆叶组中的摆叶的转动位置的转动角度不相同。
CN201710619582.5A 2017-07-26 2017-07-26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328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582.5A CN1073280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PCT/CN2018/096665 WO2019019973A1 (zh) 2017-07-26 2018-07-23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19582.5A CN1073280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8072A CN107328072A (zh) 2017-11-07
CN107328072B true CN107328072B (zh) 2020-09-25

Family

ID=60200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19582.5A Active CN107328072B (zh) 2017-07-26 2017-07-26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28072B (zh)
WO (1) WO20190199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072B (zh) * 2017-07-26 2020-09-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81515B (zh) * 2019-04-30 2021-01-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08015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南华大学 涡流送风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4294A (ja) * 2005-02-25 2006-09-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熱交換換気装置
CN203857647U (zh) * 2014-06-05 2014-10-01 上海显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的联动式双层格栅出风口
CN104121681A (zh) * 2013-12-19 2014-10-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出风口
CN205097880U (zh) * 2015-10-26 2016-03-23 滁州舜宇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双层风门的车载空调出风口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8072B (zh) * 2017-07-26 2020-09-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4294A (ja) * 2005-02-25 2006-09-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ンパ装置及びダンパ装置を備えた熱交換換気装置
CN104121681A (zh) * 2013-12-19 2014-10-2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车载空调出风口
CN203857647U (zh) * 2014-06-05 2014-10-01 上海显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的联动式双层格栅出风口
CN205097880U (zh) * 2015-10-26 2016-03-23 滁州舜宇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双层风门的车载空调出风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28072A (zh) 2017-11-07
WO2019019973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8072B (zh)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EP2574484A1 (en) Grille shutter device
CN111559226B (zh) 汽车出风口结构
JP2015031452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1813364A (zh) 空调机
KR101631565B1 (ko)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CN105066391A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204404472U (zh) 送风装置及其空调
CN101196335A (zh) 柜式空调器
CN113739271A (zh) 导风部件、出风组件及空调器
CN20501449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822551B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440676B (zh)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13432287A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3083095U (zh) 空调器
JP2016020797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822552B (zh)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KR101592949B1 (ko) 액티브 에어 플랩
CN216557386U (zh) 出风机构及空调室内机
CN107621006B (zh) 出风组件及具有该出风组件的壁挂式空调器
CN215951723U (zh) 导风组件、空调室内机
CN103608627B (zh) 空气调节机
WO2019007385A1 (zh)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KR20070060879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7084492B (zh) 利用空调器导风结构送风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30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