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0678A -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440678A CN112440678A CN201910820105.4A CN201910820105A CN112440678A CN 112440678 A CN112440678 A CN 112440678A CN 201910820105 A CN201910820105 A CN 201910820105A CN 112440678 A CN112440678 A CN 1124406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ehicle
- blade
- vane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叶片装置包括叶片组和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叶片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调节机构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叶片调节机构就能实现对两组叶片组的调节,实现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简化了结构设计,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空调的风管属于汽车的内饰系统,一般是布置在汽车驾驶舱内。其中空调出风口一般布置在仪表台表面,出风口外置有叶片组。当用户觉得驾驶舱内的温度需要调节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风就从空调出风口排出。另外,在需要调节出风方向时,驾乘人员需要手动调节外置叶片组的中叶片的方向,以对出风口的气流流向进行调节,调节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该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方便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叶片装置,用于车辆空调系统,其包括叶片组和叶片调节机构,所述叶片组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所述叶片调节机构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
可选地,所述叶片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转动盘,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所述转动盘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和第二弧形导槽,所述第一弧形导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导槽沿所述转动盘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动盘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叶片组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导槽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且所述第二叶片组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导槽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包括第一叶片连杆、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槽内;所述第二叶片组包括第二叶片连杆、以及多个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二叶片连杆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所述转动盘在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
可选地,所述第二叶片连杆包括依次相连且构造成Z字形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叶片组中的每个叶片相连,所述第三杆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叶片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叶片调节机构就能实现对两组叶片组的调节,实现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调节方便,也简化了结构设计,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包括出风管和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上述的叶片装置,所述叶片组设置于所述出风管内,所述出风管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连通,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通过开设于车辆上的风口与乘员舱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叶片组和所述第二叶片组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出风管具有主风道、以及第一导风支道和第二导风支道,所述主风道的进风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空调连通,所述主风道的出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端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端均与所述乘员舱连通,
所述气流调节件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出风管内部的第一风门,所述第一风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出风口处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第一导风斜面,用以将流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
可选地,所述出风管内部设置有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出风管内部通道的对应部分分隔为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所述隔板位于气体流动方向下游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L。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活动设置于所述主风道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交汇的位置,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风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且所述第一风门上形成有齿条结构,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转轴、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用于所述齿条结构配合的齿轮,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内且至少一端伸出所述主风道的管壁外,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风门调节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门运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进风口的进风量、以及分别调节所述第二导风支道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包括车辆空调、供风管、以及上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所述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通过所述供风管与所述车辆空调相连。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前后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车辆空调和仪表台;
图2是图1中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风门关闭第二导风支道时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6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风门关闭第一导风支道时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7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管段、叶片调节机构、第一叶片连杆和第二叶片连杆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转动盘的正视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中间集中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10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直吹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1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向左右两侧发散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其中,用箭头示出了气流的流动方向;
图1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无需吹风时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的沿车辆左右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出风管;11-第一导风支道;12-第二导风支道;13-主风道;14-隔板;21-第一风门;211-齿条结构;111-第一导风斜面;112-第二导风斜面;60-底座;70-叶片组;71-第一叶片组;711-第一叶片连杆;72-第二叶片组;721-第二叶片连杆;7211-第一杆;7212-第二杆;7213-第三杆;50-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1-第二电机;52-第二转轴;53-齿轮;80-叶片调节机构;81-第一电机;82-转动盘;821-第一弧形导槽;822-第二弧形导槽;01-第一点;02-第二点;03-第三点;04-第四点;L-预设距离;201-风口;200-仪表台;300-车辆空调;400-供风管;101-第一管段;102-第二管段;103-出风口;40-支撑导轨;41-滑槽;30-转轴支架;31-卡扣支撑柱;83-第一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通常指以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安装于车辆状态下的上、下、前、后为基准定义的,可与车辆正常行驶时的上、下、前、后的方向一致,具体可参考如图1和图3所示的方向。“左、右”方向可参考图3和图9-12所示的方向。另外,车辆的X方向即车辆的前后方向,车辆的Y方向即车辆的左右方向。“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下游”指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上游”指气体流动方向的上游。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使用的术语如“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
如图1至图1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叶片装置,该叶片装置包括叶片组70和叶片调节机构80,叶片组70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叶片调节机构80用于同时驱动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其中,第一叶片组71中的所有叶片的偏转方向相同,第二叶片组72中的所有叶片的偏转方向相同。在叶片调节机构80的驱动下,第一叶片组71中的所有叶片与第二叶片组72中的所有叶片的偏转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叶片组71中的所有叶片向左偏转,而第二叶片组72中的所有叶片向右偏转。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叶片调节机构80就能实现对两组叶片组70的调节,不仅能够使两组叶片组70朝相同的方向转动,而且能够使两组叶片组70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能够实现对车辆左右方向上的出风方向的自动调节,简化了结构设计,减小了所需的安装空间,减轻了叶片装置的重量。
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以叶片装置应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该叶片装置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调节气流方向的结构或系统中。
在下文中,以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以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沿其他所需的方向进行布置,可以是竖直布置,也可以是倾斜布置,例如,沿车辆的上下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等。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出风管10和气流调节件。气流调节件包括上述的叶片装置,叶片组70设置于出风管10内,出风管10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300连通,出风管10的出风端通过设置于内饰结构(如仪表台200)的风口201与车辆乘员舱连通,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布置,以实现对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上的流向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饰结构可以是除仪表台200外的其他内饰结构,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本公开对出风管1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制。可选地,如图1所示,出风管10可包括相连的第一管段101和第二管段102,第一管段101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300连通,可选地,可与供风管400相连,第二管段102的出风端用于向驾乘舱送风。
如图3和图7-12所示,在本公开中,叶片调节机构80包括第一电机81和转动盘82,转动盘82可转动地设置于出风管10内,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与转动盘82相连以驱动转动盘82转动,转动盘82上周向间隔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821和第二弧形导槽822,在转动盘82转动过程中,第一叶片组71的一端能够在第一弧形导槽821中滑动以转动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且第二叶片组72的一端能够在第二弧形导槽822中滑动以转动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通过转动盘82上的弧形导槽分别对相应的叶片组70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从而实现对叶片组70中叶片的倾斜方向进行调节。
如图3、图7和图9-12所示,可选地,第一叶片组71包括第一叶片连杆711、以及多个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第一叶片连杆711分别与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第一叶片连杆71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第一弧形导槽821内。第二叶片组72包括第二叶片连杆721、以及多个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第二叶片连杆721分别与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第二叶片连杆72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第二弧形导槽822内。
如图8-1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转动盘82在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在第二位置,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即车辆的Y向)布置;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在第三位置,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在第四位置,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以关闭出风管10内风道的右侧区域;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以关闭出风管10内风道的左侧区域。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位置,第一叶片连杆71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弧形导槽821的第一点01,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第二叶片连杆72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弧形导槽822的第四点04,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
在第二位置,如图8和图10所示,第一叶片连杆71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弧形导槽821的第二点02,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第二叶片连杆72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弧形导槽822的第三点03,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
在第三位置,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叶片连杆71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弧形导槽821的第三点03,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第二叶片连杆72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弧形导槽822的第二点02,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
在第四位置,如图8和图12所示,第一叶片连杆711的第一端位于第一弧形导槽821的第四点04,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以关闭出风管10内风道的右侧区域;第二叶片连杆721的第一端位于第二弧形导槽822的第一点01,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以关闭出风管10内风道的左侧区域。
其中,第一弧形槽的第一点01、第二点02、第三点03和第四点04依次远离转动盘82的旋转中心,第二弧形槽的第一点01、第二点02、第三点03和第四点04依次远离转动盘82的旋转中心。
这样,当需要调节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的流向时,可启动两个第二电机51,第二电机5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从而推动第一叶片连杆711在第一弧形导槽821中滑动,第二叶片连杆721在第二弧形导槽822中滑动,从而带动叶片连杆左右移动,带动叶片组70的叶片偏转,进而可根据需要单独调节车辆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的流向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以及下文出现的“左侧区域”是指以车辆的左右方向(车辆的X向)的中轴线为基准,如图9至图12的图面方向所示位于左侧的区域,“右侧区域”则指位于右侧的区域。
这样,当需要调节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的流向时,可启动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从而推动第一叶片连杆711在第一弧形导槽821中滑动,第二叶片连杆721在第二弧形导槽822中滑动,从而带动叶片连杆左右移动,带动叶片组70的叶片偏转,进而可根据需要调节车辆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气流在车辆左右方向的流向调节。
具体地,当需要气流整体直接输送至驾乘舱时,可启动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使得转动盘82处于第二位置,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偏转至如图10所示的位置,即可使得从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出来的气流能够直接吹入驾乘舱内。
当需要不需要输送气流时,可启动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使得转动盘82处于第四位置,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偏转至如图12所示的位置,即可关闭出风管10内的风道,使得从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出来的气流无法吹入驾乘舱内。
当需要气流向两侧避开乘员时,可启动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使得转动盘82处于第三位置,使得位于右侧的叶片组70的叶片朝右偏转,位于左侧的叶片组70的叶片朝左偏转,偏转至如图11所示的位置。这样,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右侧区域出来的气流朝向右偏转,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左侧区域出来的气流朝向左偏转,也就说是,从出风口103出来的风朝着左右方向发散,中间乘员处于无气流区域,从而使气流能够避开驾乘人员。
当需要气流向中间区域凝聚时,第一电机81带动转动盘82转动,使得转动盘82处于第一位置,使得位于右侧的叶片组70的叶片朝左偏转,位于左侧的叶片组70的叶片朝右偏转,偏转至如图9所示的位置。这样,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右侧区域出来的气流朝向左偏转,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左侧区域出来的气流朝向右偏转,也就说是,从出风口103出来的风朝着中间部位凝聚,中间乘员处于气流增强区域。
并且,当第一电机81同时驱动两个叶片组70中的叶片在左右方向来回偏转时,则可实现气流在车辆左右上的自动摆风。
如图7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结构还包括固定于出风管10的底座60,转动盘82通过第一转轴83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60,第一电机81设置于底座60,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转轴83传动连接以带动转动盘82在底座60上转动。底座60可以设置于出风管10的管壁上。第一电机81转动时通过第一转轴83带动转动盘82相对于底座60转动。
为避免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之间产生干涉,如图9-12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叶片连杆721包括依次相连且构造成Z字形的第一杆7211、第二杆7212和第三杆7213,第一杆7211与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相连,第三杆721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与第一叶片连杆711间隔设置以避让第一叶片组71。如此设置,便能够使转动盘82在同时驱动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同时转动时,不会相互干涉,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凑。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出风管10具有主风道13、以及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主风道13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300连通,主风道13的出风端分别与第一导风支道11的进风端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封端相连,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端和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端均与风口连通。
气流调节件还包括活动设置于出风管10内部的第一风门21,第一风门21用于调节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量,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口处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第一导风斜面111,用以将流经第一导风支道11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第二导风支道12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112,用于将流经第二导风支道12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
在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中,从车辆空调300输出的气流输送至出风管10后,通过第一风门21的作用,能够调节气流进入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气流大小,并通过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12的配合,对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气流进行向下、向上导向调节,实现在车辆上下方向扫风。因此,在本公开中,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需求,对空调出风结构在车辆上下方向上进行方向及大小控制。
而且,在本公开中,以风口开设在仪表台200上为例,由于将空调出风结构设置于仪表台200内部且仅需在仪表台200上设置一个风口,通过将风口设置于仪表台200上的合适位置,能够将风口隐藏在驾乘人员的视野之外。而且,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12对气流进行引导,从而能够使风口的尺寸(尤其是宽度尺寸)做到尽可能的小,使得风口的隐藏性更好,有利于提升仪表台200的外观简洁性。而且,由于车辆出风结构内置与仪表台200的内部,因此不会干涉影响到仪表台200上其他模块的布置。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中,出风管10内部设置有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的隔板14,隔板14将出风管10内部通道的对应部分分隔为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隔板14位于气体流动方向下游的一端与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所在的平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L。即,如图1、5和图6所示,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出风端交汇后共用一段风道才从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排出,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12被设置为该段共用风道的内壁。通过预留出一定长度的预设距离L,能够防止隔板14影响第一导风斜面111和第二导风斜面112对气流的导向性能。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风斜面111和/或第二导风斜面121在水平面上的前后方向的投影长度与预设距离L等长,以使得两个导风斜面能够充分发挥其导向性能,具有较好的导风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对上述预设距离L的具体数值不作限制,可以根据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大小及其出风方向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数值。
另外,在本公开中的其他实施方式,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也可以由其他方式构造而成,例如可以在出风管10内设置两根独立管道以此形成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
在本公开中,第一风门21既可以设置在主风道13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内,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可选地,第一风门21活动设置于主风道13与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交汇的位置,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用于驱动第一风门21运动以改变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由于将第一风门21设置在主风道13、第一导风支道11及第二导风支道12的交汇处,设置一个第一风门21即可同时控制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量,相较于分别在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内设置第一风门21的方案,能够减少第一风门21的数量。同时,也能相应减少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的数量,有利于简化空调出风结构的结构且有利于节约成本。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分别在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内设置一个第一风门21,并设置对应的驱动机构以驱动其运动。
本公开对第一风门21的运动形式不作限制,可以做滑动运动,也可以做转动运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第一风门21可滑动地设置于主风道13内,且第一风门21上形成有齿条结构211,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转轴52、以及套设于第二转轴52上用于齿条结构211配合的齿轮53,第二转轴52可转动地设置于主风道13内且至少一端伸出主风道13的管壁外,第二电机51用于驱动第二转轴52周向转动以带动第一风门21移动,从而通过第一风门21调节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口的进风量。齿条齿轮53配合结构传动可靠且结构简单。其中,可选地,第二转轴52的至少一端可伸出主风道13的管壁外以便于与第二电机51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增大出风管10吹向驾乘室下部的气流时,可启动第二电机51,通过齿轮53齿条结构211的作用,将第一风门21从图1所示的位置朝着图5所示的位置滑动,第一风门21在滑动过程中逐渐减小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量,从减小第二导风支道12的气流,增大第一导风支道11内的气流,气流经过第一导风斜面111的导向,即可增大吹向驾乘室下部的气流。反之,当需要增大出风管10吹向驾乘室上部的气流时,可启动第二电机51,通过齿轮53齿条结构211的作用,将第一风门21从图5所示的位朝着图6所示的位置滑动,第一风门21在滑动过程中逐渐减小第一导风支道11的进风量,从而减小第一导风支道11的气流,增大第二导风支道12内的气流,气流经过第二导风斜面112的导向,即可增大吹向驾乘室上部的气流。
而且,当第二电机51驱动第一风门21在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之间来回滑动时,可实现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的气流在车辆上下方向自动摆风。
在本公开中,如图2所示,出风管10内沿车辆的左右方向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第二转轴52的转轴支架30,用以为转轴提供支撑,防止转轴出现断裂的风险,其中转轴支架30上设置有供第二转轴52穿设的过孔。
如图3和图4所示,出风管10内还设置有支撑导轨40,转轴沿车辆左右方向穿设于支撑导轨40,支撑导轨40与转轴支架30一起为第二转轴52提供支撑。另外,如图4所示,支撑导轨40上还设置有的滑槽41,可选地,滑槽41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第一风门21的两端插入该滑槽41内并能够在滑槽41内滑动。支撑导轨40能够为第一风门21提供支撑及导向作用。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门21的两端可直接滑动设置于出风管10的内壁上,例如直接在出风管10内壁上开设出滑槽41结构,以用于对第一风门21进行导向。
安装时,第二转轴52可位于第一风门21的下方也可位于第一风门21的上方,只要不对第一风门21的运动造成影响即可,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风门21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向间隔布置,第一风门调节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第一风门21运动以分别调节第一导风支道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进风口的进风量、以及分别调节第二导风支道12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进风口的进风量。这样,在一个出风口103内的左右两侧区域能够单独调节气流的流向,独立送风,从而使得气流流向调节更为灵活且可以覆盖更大的人体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风口201设置于车辆仪表台200,仪表台200上设置风口201的平面大致位于车辆的竖直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种车辆空调系统,该车辆空调系统包括车辆空调300、供风管400、以及上述的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该空调出风结构通过供风管400与车辆空调300相连。并且空调出风结构的出风口103与例如开设于仪表台200上的风口201对应,以通过风口201将空调风送入驾乘舱内。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3)
1.一种叶片装置,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叶片组(70)和叶片调节机构(80),所述叶片组(70)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叶片组(71)和第二叶片组(72),所述叶片调节机构(80)用于同时驱动所述第一叶片组(71)和所述第二叶片组(72)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节机构(80)包括第一电机(81)和转动盘(82),所述第一电机(81)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转动盘(82)相连以驱动所述转动盘(82)转动,所述转动盘(82)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弧形导槽(821)和第二弧形导槽(822),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和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沿所述转动盘(82)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动盘(82)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叶片组(71)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且所述第二叶片组(72)的一端能够在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中滑动以转动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71)包括第一叶片连杆(711)、以及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弧形导槽(821)内;所述第二叶片组(72)包括第二叶片连杆(721)、以及多个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分别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相连以使该多个叶片联动,且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的一端带阻尼地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弧形导槽(8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71)和所述第二叶片组(7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方向沿车辆的左右方向,所述转动盘(82)在沿逆时针转动过程中依次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及第四位置,
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
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置;
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右;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倾斜向左;
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第一叶片组(71)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依次搭靠。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片连杆(721)包括依次相连且构造成Z字形的第一杆(7211)、第二杆(7212)和第三杆(7213),所述第一杆(7211)与所述第二叶片组(72)中的每个叶片相连,所述第三杆(7213)在车辆上下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叶片连杆(711)间隔设置以避让所述第一叶片组(71)。
6.一种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管(10)和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叶片装置,所述叶片组(70)设置于所述出风管(10)内,所述出风管(10)的进风端用于与车辆空调(300)连通,所述出风管(10)的出风端通过开设于车辆上的风口(201)与乘员舱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71)和所述第二叶片组(72)沿车辆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出风管(10)具有主风道(13)、以及第一导风支道(11)和第二导风支道(12),所述主风道(13)的进风端用于与所述车辆空调(300)连通,所述主风道(13)的出风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进风端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端相连,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端和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端均与所述乘员舱连通,
所述气流调节件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出风管(10)内部的第一风门(21),所述第一风门(21)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出风口处的上侧壁具有向下倾斜第一导风斜面(111),用以将流经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下的方向导向,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出风口的下侧壁具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导风斜面(112),用于将流经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气流朝着倾斜向上的方向导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0)内部设置有沿气流流动方向延伸的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所述出风管(10)内部通道的对应部分分隔为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所述隔板(14)位于气体流动方向下游的一端与所述出风管(10)的出风口(103)所在的平面之间间隔有预设距离(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21)活动设置于所述主风道(13)与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交汇的位置,所述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还包括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风门(21)运动以改变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13)内,且所述第一风门(21)上形成有齿条结构(211),所述第一风门调节机构(50)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转轴(52)、以及套设于所述第二转轴(52)上用于所述齿条结构(211)配合的齿轮(53),所述第二转轴(5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主风道(13)内且至少一端伸出所述主风道(13)的管壁外,所述第二电机(5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轴(52)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风门(21)移动,从而通过所述第一风门(21)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和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21)为两个且沿车辆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第一风门调节结构为两个且分别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第一风门(21)运动以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导风支道(11)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进风口的进风量、以及分别调节所述第二导风支道(12)的左侧区域和右侧区域的进风口的进风量。
12.一种车辆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空调(300)、供风管(400)、以及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所述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通过所述供风管(400)与所述车辆空调(200)相连。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空调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20105.4A CN112440678B (zh) | 2019-08-31 | 2019-08-31 |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20105.4A CN112440678B (zh) | 2019-08-31 | 2019-08-31 |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40678A true CN112440678A (zh) | 2021-03-05 |
CN112440678B CN112440678B (zh) | 2022-10-18 |
Family
ID=74735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20105.4A Active CN112440678B (zh) | 2019-08-31 | 2019-08-31 |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440678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4217A (zh) * | 2022-06-30 | 2022-08-02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装置 |
WO2023247635A1 (en) * | 2022-06-21 | 2023-12-28 |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 Vent assembly and hvac system for a vehicle cabi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47432A (ja) * | 2003-07-30 | 2005-02-24 | Kojima Press Co Ltd | 車両用空気吹出口装置 |
CN105066401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205818852U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口摆风机构 |
CN107599790A (zh) * | 2017-08-25 | 2018-01-1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
CN207433198U (zh) * | 2017-09-20 | 2018-06-01 |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的双口调节组件 |
-
2019
- 2019-08-31 CN CN201910820105.4A patent/CN1124406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047432A (ja) * | 2003-07-30 | 2005-02-24 | Kojima Press Co Ltd | 車両用空気吹出口装置 |
CN105066401A (zh) * | 2015-08-19 | 2015-11-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风阀及具有其的空调机组 |
CN205818852U (zh) * | 2016-07-26 | 2016-12-2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空调出风口摆风机构 |
CN107599790A (zh) * | 2017-08-25 | 2018-01-1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出风口结构和车辆 |
CN207433198U (zh) * | 2017-09-20 | 2018-06-01 |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出风的双口调节组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47635A1 (en) * | 2022-06-21 | 2023-12-28 | Jaguar Land Rover Limited | Vent assembly and hvac system for a vehicle cabin |
CN114834217A (zh) * | 2022-06-30 | 2022-08-02 | 宁波均胜群英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空调出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440678B (zh) | 2022-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40677B (zh) | 叶片组结构、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及车辆 | |
JP3758286B2 (ja) | 送風ユニット | |
CN105682958B (zh) | 空气喷嘴 | |
US20130319630A1 (en) |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
CN107813674A (zh) | 用于分离控制内部/外部空气的流动的车辆空调系统 | |
KR102120773B1 (ko) |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 |
EP3590744B1 (en) | Adjustable air vent | |
ES2836529T3 (es) | Salida de aire | |
CN112440678B (zh) | 叶片装置、车辆空调的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和车辆 | |
KR102088275B1 (ko) |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 |
CN114056057B (zh) | 用于交通工具的通风口装置 | |
CN114786974A (zh) | 汽车用细长型通风口的风向调节装置 | |
EP2821717B1 (en) | Wind direction controller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same | |
JP2016020128A (ja) | 空気吹出装置 | |
CN112440681A (zh) |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12895850B (zh) | 一种风道隐藏式出风口调节装置及汽车 | |
EP3335918B1 (en) | Air blowing device | |
KR20210108594A (ko) | 자동차용 에어벤트 장치 | |
EP1518730B1 (en) | Air conditioner, a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 control method for an air conditioner | |
JP2006206008A (ja) | 吹出口装置 | |
CN112440679B (zh) | 车辆的空调出风结构、车辆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112440676B (zh) | 车辆的空调出风口结构、空调系统和车辆 | |
CN109228821A (zh) | 用于车辆后排的空调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 |
KR20110037755A (ko) | 차량용 에어 벤트 | |
CN111703272A (zh) | 车辆后排空调装置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