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7408U - 车辆用空调管道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管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7408U
CN217347408U CN202090000784.7U CN202090000784U CN217347408U CN 217347408 U CN217347408 U CN 217347408U CN 202090000784 U CN202090000784 U CN 202090000784U CN 217347408 U CN217347408 U CN 217347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ct
air
pipe
vehicl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78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衣斐修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Motor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Motor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7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7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具备:一端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4)连接,并且彼此隔开间隔地延伸设置的一对第一管道(1);以及一端与空调装置(4)连接,并且在平面观察时配置于一对第一管道(1)之间且延伸设置的第二管道(2)。第一管道(1)具有形成为将第二管道(2)嵌合在彼此之间的形状的一对承受部(5)。第二管道(2)具有朝向第一管道(1)侧突出地形成并且嵌合于一对承受部(5)之间的嵌合部(6)。由此,提高管道的安装状态的稳定性、组装操作性。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管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从车载的空调装置送出的空调风导向车室内的各处的车辆用空调管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与多个管道连接,并且每一个管道朝向车室内的各处而配线的管道构造。即,空调风的吹出口不仅形成于仪表板,还形成于座间储物箱(中央储物箱)、地板附近,通过单独的管道将每一个吹出口与空调装置之间连接起来(参照专利文献1)。近年来,市面上也有增加了不同于驾驶座、副驾驶座的吹出口的后部座椅专用的吹出口的车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44506号公报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应用了上述这样的管道构造的车辆中,为了不使每一个管道与其他管道干涉、接触,通过螺钉、螺栓、夹子等固定件来将管道牢固地固定于车身。但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在空调装置的附近,由于多个管道为章鱼脚状集中的状态,因此有在有限的空间内难以安装大量的固定件而难以提高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另外,由于多个管道集中在空调装置的附近,因此也有管道的组装的操作性容易下降(难以组装)的技术问题。
此外,可以想到通过应用多个管道被一体化而成的歧管(多分支歧管)构造,能够提高安装状态的稳定性、组装操作性。然而,与空调装置连接的管道的数量根据车辆的等级、种类而变化。因此,优选的是采用每一个管道能够单独地相对于空调装置装卸的构造,有难以应用多个管道被一体化而成的歧管构造的实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这样的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中的一个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安装状态下的稳定性和组装操作性的车辆用空调管道。此外,并不限定于该目的,能够将从后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所示的各结构导出的作用效果,即实现现有技术无法得到的作用效果定位成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在此公开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具备一对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连接,并且该第一管道彼此隔开间隔地延伸设置。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空调装置连接,并且在平面观察时配置于一对第一管道之间且延伸设置。另外,第一管道具有一对承受部,该一对承受部形成为将第二管道嵌合在彼此之间的形状。而且,第二管道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朝向第一管道侧突出地形成并且嵌合于一对承受部之间。
实用新型的效果
在每一个管道能够单独地相对于空调装置装卸的构造中,通过采用使第一管道中的一对承受部与第二管道的嵌合部嵌合的构造,能够提高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和组装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用空调管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放大表示第一管道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嵌合状态的仰视图(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从下方仰视第二管道的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图4的B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嵌合状态的剖视图(图4的C剖视图)。
图8是车辆用空调管道的侧视图(图3的D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结构]
图1所示的车辆用空调管道是用于将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4(HVAC单元)供给的空调风移送至车室内的各处的管道,并且具备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分别地形成并且各自的一端与空调装置4连接。另一方面,第三管道3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分别地形成,并且与第二管道2的下游侧连接。空调装置 4配置于车辆的仪表板的前方或座间储物箱9的内部。
在空调装置4的多个部位设置有作为用于吹出空调风的开口部的供给口。在图1中表示吹出向后部座椅的脚边供给的空调风的一对后侧脚部供给口22和吹出向后部座椅的上方供给的空调风的后侧上方供给口23。一对后侧脚部供给口22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地相邻配置。后侧上方供给口23相比一对后侧脚部供给口22配置于上方。省略关于其他供给口(例如,吹出向前部座椅的脚边、前部座椅的上方供给的空调风的供给口、吹出向挡风玻璃表面供给的空调风的供给口、吹出向侧边玻璃表面供给的空调风的供给口等)的说明。
一对第一管道1从空调装置4的后表面侧彼此隔开间隔地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一对第一管道1中的一侧的第一管道1发挥将空调风导向右侧后部座椅的脚边的功能,另一侧的第一管道1发挥将空调风导向左侧后部座椅的脚边的功能。每一个第一管道1的上端开口部10与后侧脚部供给口22独立地连接。第一管道1沿着座间储物箱9的内部、座间储物箱9的旁边的地板面板24配线。第一管道1的下端开口部11形成为分支的形状,并且配置于后部座椅的脚边的各处。
如图2所示,在一对第一管道1设置有形成为将另一管道嵌合在彼此之间的形状的承受部5。这里所谓的嵌合是指使多个管道的外周彼此嵌合而抑制相互移动地固定。例如,也可以是在某个管道的外周面形成突条,并且在另一管道的外周面形成与该突条对应的形状的槽,使突条与槽嵌合而将管道彼此固定。或者,也可以是在某个管道的外周面形成凸部,并且在另一管道的外周面形成凹部,使凹部与凸部嵌合而将管道彼此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管道1的相对于空调装置4的连接部位的附近配置有承受部 5。在第一管道1设置有从空调装置4朝向车辆的后方延伸的横架部1A、从横架部1A的后端朝向下方延伸的纵架部1B以及从纵架部1B进一步朝向后方延伸的第二横架部1C。承受部5的位置至少设置在横架部1A。优选的是,承受部5相比横架部1A朝向纵架部1B 弯曲的部位设置于前方。
第二管道2以成为被夹入一对第一管道1的状态的方式被嵌合固定。在一对第一管道 1的相对面上,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形成为以彼此接近的方式隆起的瘤(驼峰)状。由此,第二管道2被夹在两个承受部5之间而被固定。优选的是,两个承受部5形成为大致镜面对称形状(即,左右对称的形状)。由此,作用于一侧的第一管道1的负荷与作用于另一侧的第一管道1的负荷几乎相等,从而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稳定。
本实施方式的承受部5形成为在正面观察和仰视观察时具有三角形的轮廓的三角锥状。如图3所示,从前方观察第一管道1时的承受部5的形状几乎是三角形。另外,如图4所示,从下方观察第一管道1时的承受部5的形状也几乎是三角形。通过这样的形状,承受部5的刚性提高,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第二管道2和第三管道3从空调装置4的后表面侧向车辆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这些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配置于座间储物箱9的内部,并且发挥将空调风导向后部座椅的上方的功能。第二管道2的前端开口部14与空调装置4的后侧上方供给口23连接。第二管道2的后端开口部15与第三管道3的前端开口部20连接。第二管道2的后端开口部15 呈相对于第二管道2的延伸方向倾斜的平面,并且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的形状。另外,第三管道3的后端开口部21与形成于座间储物箱9的后表面侧的吹出口连接。
如图3所示,第二管道2在平面观察(俯视观察或者仰视观察)时配置于一对第一管道1之间。另外,在第二管道2设置有与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嵌合的嵌合部6。如图6 所示,在与第二管道2的延伸方向(在此,为车辆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中,嵌合部6形成为从上方嵌入于一对承受部5之间的锥形状(顶端变细的形状)。由此,嵌合部6成为不仅在上下方向上被支承,在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也被支承的状态,第二管道2 的固定状态稳定。嵌合部6的位置是与承受部5对应的位置,并且被设定在第二管道2相对于空调装置4的连接部位的附近。由此,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和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 6被固定在连接部位的附近,从而保持状态更稳定。
如图5所示,第二管道2被分类成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横向部16和在该横向部16的后方的纵向部18。横向部16是与空调装置4连接的部位(插入并固定于后侧上方供给口23的部位)。纵向部18是形成为从横向部16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和后方隆起的形状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嵌合部6形成为从横向部16的下表面17朝向下方突出的形状。
在承受部5形成有一对承受面12,该一对承受面12配合嵌合部6的锥形状而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向下方倾斜。另外,在第二管道2设置有抵接部7,该抵接部7在不同于承受部5与嵌合部6的接触部位(一对承受面12)的位置与承受部5抵接。抵接部7配置于朝向第二管道2(横向部16)的延伸方向的位置。优选的是,抵接部7配置于以不同于嵌合部6的角度与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接触的位置。如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抵接部7的位置被设定在纵向部18的前表面19。由此,成为向第二管道2的车辆长度方向 (前后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状态,从而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稳定。
如图6、图7所示,在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位夹装有海绵板状的绝缘体8。绝缘体8具有通过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接触来抑制噪声、振动的产生的功能。如图5所示,安装有绝缘体8的范围是从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6到抵接部7的矩形范围。优选的是,将绝缘体8至少粘贴在嵌合部6的下表面和抵接部7的前表面。如图7所示,嵌合部6由承受部5的承受面12支承于第一管道1。相对于此,抵接部7由承受部5的后侧13支承。
[2.作用、效果]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与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6嵌合,第二管道2被夹入并固定于两个第一管道1之间。这样,通过使单独形成的第一管道1与第二管道2嵌合的构造,能够采用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能够独立地相对于空调装置4 装卸的构造,并且能够在第一管道1之间稳定地保持第二管道2,从而能够在座间储物箱 9内的有限的空间提高管道的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另外,能够削减用于固定管道的托架、安装金属配件的数量,从而能够实现空间节省化、成本节省化。
另外,通过使管道彼此嵌合,能够防止因彼此的干涉而引起的破损、噪声产生,从而能够提高车辆的产品品质。而且,由于管道的组装工序被简单化,能够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这样,通过采用使第二管道嵌合在第一管道之间的构造,能够提高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和组装操作性。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承受部5和嵌合部6形成于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与空调装置4的连接部位附近。这样,通过在连接部位附近固定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例如即使产生车身振动、空调装置4的振动,该振动难以放大至到达承受部5与嵌合部6 的嵌合部。因此,能够抑制承受部5与嵌合部6的松动、嵌合脱离,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状态的稳定性。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锥形状的嵌合部6从一对承受部5的上方嵌入并被固定。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抑制第二管道2的上下方向的摇晃。一对承受部也能够抑制排列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辆宽度方向)的摇晃。此外,成为两个承受部5从下方支承一个嵌合部6的构造也较大地有助于稳定性的提高。而且,由于剖面形状是锥形状,因此能够提高嵌合部6的刚性。因此,能够使管道的固定状态进一步稳定。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承受部5形成有一对承受面12。一对承受面12配合嵌合部6的锥形状而成为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向下方倾斜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使从一对承受面12给予嵌合部6的负荷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嵌合部6向一对承受面12的中央 (即,嵌合部6最稳定的位置)移动的方向。由此,能够提高嵌合部6的稳定性。此外,通过使用一对承受面12,能够在两个第一管道1这双方支承第二管道2。换而言之,能够不使单侧的第一管道1承受过多负担地稳定地固定第二管道2。因此,能够使管道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5)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承受部5形成为在正面观察和仰视观察时具有三角形的轮廓的三角锥状。由此,能够提高承受部5的刚性,从而能够使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更稳定。另外,如图6所示,承受部5能够在嵌合部6的下方牢固地支承锥形状的嵌合部6,从而能够提高管道的安装状态的稳定性。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不同于嵌合部6的位置与承受部5抵接的抵接部7设置于第二管道2。通过在多个部位设置相对于承受部5的第二管道2的接触点,能够使管道的固定状态更稳定。另外,能够抑制第二管道2的旋转方向上的摇晃(以第二管道2与空调装置4的连接部位为中心的转动)。由此,在如图8的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第二管道2难以进行移动,从而能够使管道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第二管道2设置有横向部16和纵向部18。横向部16与空调装置4的后表面连接且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纵向部18形成为从横向部16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及后方隆起的形状。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使第二管道2的重心向前方且下方移动。因此,能够减小作用于第二管道2与空调装置4的连接部位的力的力矩,从而能够使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稳定。
另外,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6形成为从横向部16的下表面17朝向下方突出的形状。这样,通过在横向部16的下表面17配置嵌合部6,能够在接近第二管道2与空调装置4 的连接部位的位置使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与该嵌合部6嵌合来支承第二管道2。因此,能够使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而且,第二管道2的抵接部7设置于纵向部18的前表面19。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限制第二管道2的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由于抵接部7相比嵌合部6配置于后方且下方,因此能够通过第二管道2的自重来使第二管道2与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抵接。因此,能够使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更稳定。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与第三管道3连接的第二管道2的后端开口部15形成为朝向斜上方开口的形状。由此,在将第三管道3组装于第二管道2时,能够使第三管道3的前端开口部20相对于第二管道2的后端开口部15以从上方覆盖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能够提高第二管道2与第三管道3的组装操作性。
(9)如图1所示,设置有承受部5的第一管道1是将空调风导向车辆的后部座椅的管道。另一方面,设置有嵌合部6、抵接部7的第二管道2是将空调风导向车辆的后部座椅的上方的管道。这样,通过在用于向后部座椅供给空调风的两种管道设置承受部5、嵌合部6、抵接部7,能够不追加其他固定用托架、固定件等地使这些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的固定状态稳定。此外,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通常成对地装配,几乎不在车辆仅搭载任一方的管道。因此,可以说使这些第一管道1和第二管道2嵌合的构造是合理的。
[3.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例示,并不意味着排除本实施方式未明示的各种变形、技术的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各结构能够在不脱离这些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另外,能够根据需要适当地进行取舍选择,或者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第二管道2设置了嵌合部6和抵接部7,但是能够省略抵接部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车辆用空调管道的最低限度的结构是具备具有承受部5的第一管道1和具有嵌合部6的第二管道2的结构。此外,与抵接部7、第三管道3、横向部 16、纵向部18等相关的结构是彼此独立且能够附加在最低限度的结构的要素。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第一管道1配置于第二管道2的下方的构造,但是也可以是将第二管道2配置于第一管道1的下方的构造。在该情况下,使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6相对于第一管道1的承受部5从下方朝向上方嵌合即可。通过形成至少第一管道1 的承受部5与第二管道2的嵌合部6嵌合的构造,能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获得同样的效果。
符号说明
1 第一管道
1A 横架部
1B 纵架部
1C 第二横架部
2 第二管道
3 第三管道
4 空调装置
5 承受部
6 嵌合部
7 抵接部
8 绝缘体
9 座间储物箱
12 承受面。

Claims (9)

1.一种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具备:
一对第一管道,该一对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搭载于车辆的空调装置连接,并且该一对第一管道彼此隔开间隔地延伸设置;以及
第二管道,该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空调装置连接,并且在平面观察时配置于一对所述第一管道之间且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管道具有一对承受部,该一对承受部形成为将所述第二管道嵌合在彼此之间的形状,
所述第二管道具有嵌合部,该嵌合部朝向所述第一管道侧突出地形成并且嵌合于一对所述承受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和嵌合部形成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的与所述空调装置连接的连接部位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相比一对所述承受部配置于上方,
所述嵌合部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剖面中随着朝向下方而顶端变细的锥形状,并且从上方嵌合于一对所述承受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具有一对承受面,该一对承受面配合所述嵌合部的所述锥形状且朝向彼此接近的方向而下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朝向该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并且在所述承受部的不同于所述承受面的部位与所述承受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受部形成为在正面观察和仰视观察时具有三角形的轮廓的三角锥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道具有横向部和纵向部,该横向部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与所述空调装置连接,该纵向部形成为从所述横向部的后端部朝向下方及后方隆起的形状,
所述嵌合部从所述横向部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地形成,
所述抵接部形成于所述纵向部的前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管道,该第三管道固定于所述车辆的座间储物箱,并且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
与所述第三管道连接的所述第二管道的端面呈相对于所述第二管道的延伸方向倾斜的平面且形成为朝向上方开口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道沿着所述车辆的地板面板配线并将空调风导向所述车辆的后部座椅的脚边,
所述第二管道配置于所述车辆的座间储物箱内并将空调风导向所述车辆的后部座椅的上方。
CN202090000784.7U 2019-08-05 2020-01-23 车辆用空调管道 Active CN21734740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3943 2019-08-05
JP2019143943 2019-08-05
PCT/JP2020/002262 WO2021024514A1 (ja) 2019-08-05 2020-01-23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7408U true CN217347408U (zh) 2022-09-02

Family

ID=7450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784.7U Active CN217347408U (zh) 2019-08-05 2020-01-23 车辆用空调管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06459B2 (zh)
CN (1) CN217347408U (zh)
WO (1) WO202102451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85608U (zh) * 1985-05-10 1986-11-19
JPH0732860A (ja) * 1993-07-20 1995-02-03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3104037A (ja) * 2001-09-28 2003-04-0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3923892B2 (ja) * 2002-12-26 2007-06-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部品の配設構造
JP2010023640A (ja) * 2008-07-18 2010-02-0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5044506A (ja) * 2013-08-28 2015-03-12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ベントダクト連結構造
JP6647174B2 (ja) * 2016-08-05 2020-02-1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24514A1 (ja) 2021-02-11
JP7306459B2 (ja) 2023-07-11
JPWO2021024514A1 (zh)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7958B2 (en) Vehicle seat
CN110550115B (zh) 车辆下部构造
JP5991237B2 (ja) 車載用機器の取付け構造
JP5991238B2 (ja) 表示ユニットの取付け構造
US6633089B2 (en) Engine room harness routing structure
KR102586934B1 (ko) 자동차의 전방 차체 구조
US20130057027A1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7347408U (zh) 车辆用空调管道
JP639180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支持部材構造
KR20170050099A (ko) 여객용 상용차의 에어컨 유닛 지지구조
JP2020093607A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4064673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2013252800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13071313A (zh) 车辆的仪表板结构
JP2008105465A (ja) ベントダクトの固定構造
CN115195876B (zh) 一种仪表板横梁结构及车辆
JP7460956B2 (ja) 車両後部構造
JP2009101820A (ja) コックピットモジュールの床支持部構造
JP3971154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取付け構造
CN217582337U (zh) 空滤器安装结构和车辆
JP4094875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2023034839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支持構造
CN109204553B (zh) 车辆
JP4498801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サポートメンバ構造
JP2016097724A (ja) ステアリング支持部材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