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7646U -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7646U
CN217317646U CN202220054887.2U CN202220054887U CN217317646U CN 217317646 U CN217317646 U CN 217317646U CN 202220054887 U CN202220054887 U CN 202220054887U CN 217317646 U CN217317646 U CN 2173176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annular guide
station
bottom plat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548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engtong Industry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engtong Indust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engtong Industry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Fengtong Industry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548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76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76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76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包括:转动组件,包括环状导轨、链条及驱动件和多个工位,所述环状导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链条内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多个所述工位均固定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多个夹持组件,多个所述夹持组件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块、底板及至少一个夹持件,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部并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件均连接于所述底板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汽车零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设置有循环式加持结构,可以持续性的加持零件并完成零件的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是汽车批量生产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关系后续组装加工的效率,现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一般采用自动加工模式,其经常会应用到各种夹具。
例如,专利CN213796062U,其提供了一种便于角度调节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夹具,包括零件夹持部及调节角度的结构,可以夹持汽车零部件并调整适合的角度完成零件的加工。
但是,目前的夹具只能加持单个的零件,每次零件加工完成后都需要更换,夹具在更换零件时,加工装置只能闲置,无法持续工作,需要等待工作人员操作夹具加持和固定好零件,这样会浪费等待时间,不仅影响加工效率,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装置无法持续工作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包括:
转动组件,包括环状导轨、链条及驱动件和多个工位,所述环状导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链条内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多个所述工位均固定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
多个夹持组件,多个所述夹持组件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块、底板及两个夹持件,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部并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件均连接于所述底板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汽车零部件。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工位包括有起始工位及至少一个加工工位,所述起始工位和所述加工工位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为一次加工工位和二次加工工位且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的侧壁且位于所述一次加工工位和所述二次加工工位之间,所述调节杆的尾端位于所述环状导轨的上方并相对所述底板设置,以驱使所述底板及所述夹持件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连接于所述二次加工工位和所述起始工位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件包括支撑柱、夹爪及夹爪调节件,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夹爪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所述夹爪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并连接于所述夹爪,以驱使所述夹爪夹紧和松开汽车零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螺杆和转动把手,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另一端穿设所述底板的侧壁并延伸向外,所述螺杆的一端经两段外螺纹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柱,所述转动把手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以驱使所述螺杆带动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起始工位。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驱动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起始工位,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限位驱动件的输出轴,以供所述限位驱动件驱使所述限位杆转动并抵接所述滑块的侧壁。
进一步的,还包括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环状导轨并靠近所述起始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包括有环状导轨及多个加持组件,多个加持组件可以加持多个零件,其全部安装在环状导轨上,可以构成一个循环的零件输送系统,零件加工设备可以安装在环状导轨的指定的位置,然后指定另一个位置为零件更换处,加持组件即可持续的输送零件至该加工设备的位置,让加工设备可以持续的工作,而加工设备工作的时候,则可以在零件更换处更换需要加工的零件,避免加工设备再闲置,浪费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中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包括零件加工设备,其包括转动组件1和多个夹持组件2,多个所述加持组件2均安装在转动组件1上,零件加工设备则安装在转动组件1的任意一处指定位置,然后指定另一个位置为零件更换处,多个加持组件2可以分别加持多个零件,转动组件1则可以使多个夹持组件2次转动至零件加工设备处,让零件加工设备可以持续的工作,而加工设备工作的时候,则可以在零件更换处更换需要加工的零件,避免加工设备再闲置,浪费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参照图2,所述转动组件1包括环状导轨11、链条12及驱动件13和多个工位14,所述环状导轨11开设有容纳槽111,所述链条12内置于所述容纳槽111,所述驱动件13安装在所述环状导轨11的底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12,用于驱使所述链条12所述环状导轨11转动,多个所述工位固定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其中,驱动件13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链条12转动连接,启动电机,即可控制链条12移动。
多个所述工位14包括有起始工位141及一次加工工位142和二次加工工位143,所述起始工位141、一次加工工位142及二次加工工位143均间隔设置。其中,一次加工工位142和二次加工工位143处均安装有零件加工设备,可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加工,起始工位141则用于夹持件更换零件,在环状导轨11较长时,还可以设置下料工位,将上料和下料分开进行,避免工人同时进行上料和下料操作时混淆。
该加工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组件2,多个所述夹持组件2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11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滑块21、底板22及两个夹持件23,所述滑块21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11并连接于所述链条12,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关闭,即可控制链条带动滑块21在环状导轨11上移动,所述底板22连接于所述滑块21的顶部并与所述滑块2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件23连接于所述底板22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汽车零部件。其中,加持组件2的数量可以根据环状导轨11的长度确定,多个夹持组件之间的距离与各工位之间的间隔距离保持一致,可以使得多个夹持组件2可以依次到达指定的工位处,让零件的加工和拆卸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以此提高零件加工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3,所述夹持件23包括支撑柱231、夹爪232及夹爪调节件233,所述支撑柱2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22,所述夹爪232连接于所述支撑柱231的另一端,所述夹爪调节件233安装于所述支撑柱231并连接于所述夹爪233,以驱使所述夹爪232夹紧和松开汽车零部件。其中,夹爪调节件233采用气缸,两个夹持件23相互配合,可以用来加持汽车零部件。
所述底板2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221,所述支撑柱231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柱231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221并与所述凹槽22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2还包括螺杆24和转动把手25,所述螺杆24的一端设置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螺杆24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221、另一端穿设所述底板22的侧壁并延伸向外,所述螺杆24的一端经两段外螺纹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柱231,所述转动把手25连接于所述螺杆24的另一端,以驱使所述螺杆24带动两个所述支撑柱231相对移动。其中,转动把手25还可以采用电机等代替,通过转动把手25可以控制螺杆24转动,因为两个支撑柱231上的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当螺杆24转动时,螺杆24上的两个支撑柱231可以朝相反的方向移动,即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则可以夹持不同尺寸的零件。
该加工装置还包括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安装于所述环状导轨1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一次加工工位142和所述二次加工工位143之间,所述调节杆3的尾端位于所述环状导轨11的上方并相对所述底板22设置,当滑块21沿环状导轨11从一次加工工位142移动至二次加工工位143经过调节杆3处时,滑块21上的底板22与调节杆3接触,滑块21继续移动直至底板转动180度,即可以驱使底板22上的夹持件23转动,从而调整夹持件23夹持的零件的位置,以便一次加工工位142处一次加工完成后再由二次加工工位143处完成二次加工,可以避免频繁的装夹零件。
该加工装置还包括复位杆4,所述复位杆4安装于所述二次加工工位143和所述起始141工位之间,用于零件二次加工后复位。其中,复位杆4和调节杆3的机构一致,其作用都是转动底板22以调节夹持件23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复位杆4和调节杆3均为U型结构。
该加工装置还包括定位传感器5,所述定位传感器5设置于所述起始工141位处,用于检测滑块21是否移动至指定的起始工位141处。其中,一次加工工位142和二次加工工位143处也可以安装定位传感器5,其配合零件加工设备,可以确定夹持件23的位置然后对零件进行加工。
该加工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驱动件61和限位杆62,所述限位驱动件61安装于所述起始工位141处,所述限位杆62连接于所述限位驱动件61的输出轴,以供所述限位驱动件61驱使所述限位杆62转动并抵接所述滑块的侧壁,用于阻挡滑块21移动,防止滑块21移动后。其中,限位驱动件61采用电机,一次加工工位142和二次加工工位143处也可以安装限位组件6,其配合零件加工设备,可以确定夹持件23的位置然后对零件进行加工。
该加工装置还包括计数传感器7,所述计数传感器7安装于所述环状导轨11并靠近所述起始工位141处,其位于二次加工工位143与起始工位141之间,用于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计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有控制终端及其显示设备,控制终端与加工装置中的电机、气缸以及传感器等均电性连接,显示设备也设置在起始工位处,电机及气缸的控制开关可以设置在该显示设备上,方便工作人员观看数据和操作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装置设置有多个夹持结构,其通过环状的导轨构成一个循环式加工系统,可以让加工设备持续的工作,避免夹持机构拆装零件的时候加工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影响加工效率;其在使用时,首先在起始工位将待加工的汽车零部件装载至夹持件上,启动电机,控制链条转动,从而带动滑块移动,将零件运输至一次加工工位,关闭电机,让一次加工工位处的加工设备对零件进行加工,然后继续启动电机,将零件运输至二次加工工位,关闭电机,让二次加工工位处的加工设备对零件进行加工,一次加工工位和二次加工工位之间安装有调节杆,可以调整零件的位置,加工完成后的零件,继续沿环状导轨移动,从而回到起始工位,工作人员即可拆卸零件,重新装载需要加工的零件,在二次加工工位和起始工位之间还安装有复位杆,用于零件加工完成后复位,方便拆卸零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组件,包括环状导轨、链条及驱动件和多个工位,所述环状导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链条内置于所述容纳槽,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多个所述工位均固定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
多个夹持组件,多个所述夹持组件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且间隔设置;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滑块、底板及两个夹持件,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并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滑块的顶部并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件均连接于所述底板且间隔设置,以夹持汽车零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工位包括有起始工位及至少一个加工工位,所述起始工位和所述加工工位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工位的数量为两个,其分别为一次加工工位和二次加工工位且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连接于所述环状导轨的侧壁且位于所述一次加工工位和所述二次加工工位之间,所述调节杆的尾端位于所述环状导轨的上方并相对所述底板设置,以驱使所述底板及所述夹持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连接于所述二次加工工位和所述起始工位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支撑柱、夹爪及夹爪调节件,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所述夹爪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所述夹爪调节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柱并连接于所述夹爪,以驱使所述夹爪夹紧和松开汽车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并与所述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螺杆和转动把手,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两段螺纹方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凹槽、另一端穿设所述底板的侧壁并延伸向外,所述螺杆的一端经两段外螺纹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柱,所述转动把手连接于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以驱使所述螺杆带动两个所述支撑柱相对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传感器,所述定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起始工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驱动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起始工位,所述限位杆连接于所述限位驱动件的输出轴,以供所述限位驱动件驱使所述限位杆转动并抵接所述滑块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计数传感器,所述计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环状导轨并靠近所述起始工位。
CN202220054887.2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Active CN2173176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4887.2U CN2173176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54887.2U CN2173176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7646U true CN21731764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93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54887.2U Active CN217317646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76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17646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装置
CN113146308A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可旋转钻孔件夹具
CN210702590U (zh) 一种自动上件座
KR20220110229A (ko) 공작물 교환 장치와 방법
JPH0477079B2 (zh)
JPS6044237A (ja) ねじ部品の自動螺装装置
CN212858732U (zh) 一种外卡式自动上下料夹具
CN211361052U (zh) 全自动管件切割机
KR20150141819A (ko) 작동 위치보정 기능을 갖는 머시닝센터의 자동 공구교환장치
CN202502984U (zh) 引线框架导向装置
KR100381210B1 (ko) 공작기계의 오토로더
KR20040045223A (ko) 머시닝센터의 자동공구 교환장치
CN220992852U (zh) 一种自定心卡具
CN110883423A (zh) 激光切割机的机架
SU1315227A1 (ru) Загрузо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1203743B (zh) 利用夹具的机器人桌台跟踪进行的连续加工
CN214490633U (zh) 机械手爪
CN221047846U (zh) 一种数控机床加工台面加工工装
KR100492010B1 (ko) 공작기계용 클램프장치, 소재이송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상가공장치와 3 차원 선상(線狀) 가공 장치
CN114406780B (zh) 一种斜腕臂生产系统的控制方法
JP2018079551A (ja) 工具欠損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工作機械
CN212371724U (zh) 一种进出料装置
CN218698907U (zh) 夹持装置及机械手
CN219210722U (zh) 智能无损探伤机
CN217617758U (zh) 一种加工五金件的自动车床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