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2869U -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2869U
CN217272869U CN202122713161.3U CN202122713161U CN217272869U CN 217272869 U CN217272869 U CN 217272869U CN 202122713161 U CN202122713161 U CN 202122713161U CN 217272869 U CN217272869 U CN 217272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heel
rotating shaft
pow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31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泽
赵宏恩
李春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31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2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2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2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飞轮壳包括:壳体,壳体中部形成有取力轮容纳腔,取力轮容纳腔的轴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转轴腔。在装配时可以将后取力结构的取力轮装配于取力轮容纳腔中,而将后取力结构的转轴的一端装配于第一转轴腔内,后取力结构可以被集成在飞轮壳内,无需额外增加一套固定在飞轮壳上的后取力总成装置,零件数量减少,降低了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化,悬臂缩短,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可以依靠发动机或者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液压油,将机械能转换成油液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对于矿用卡车等专用车辆,发动机需要装配液压泵,提供额外动力,实现举升作业。目前发动机大都是通过增加一套后取力装置与液压泵进行连接,后取力总成介于发动机与液压泵之间,前端安装固定在飞轮壳上,通过后取力齿轮系统将发动机曲轴输出的动力进行输出,后端法兰用于安装固定液压泵,直接通过齿轮轴上的花键套连接驱动液压泵工作。增加一套后取力总成装置,不仅增加开发成本,零部件数量增多,装配时长加长,而且由于轴承分布于后取力齿轮轴同侧,齿轮轴悬臂较长,导致发动机整体长度增加,发动机与后取力结合密封面漏油风险提高,影响整机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用于降低成本、减少零件数量、简化装配,且提高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飞轮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部形成有取力轮容纳腔,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轴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转轴腔。在装配时可以将后取力结构的取力轮装配于取力轮容纳腔中,而将后取力结构的转轴的一端装配于第一转轴腔内,后取力结构可以被集成在飞轮壳内,无需额外增加一套固定在飞轮壳上的后取力总成装置,零件数量减少,降低了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化,悬臂缩短,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腔沿所述轴向贯穿至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一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覆盖所述第一转轴腔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内径,以形成台阶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转轴腔。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轴腔沿所述轴向贯穿至所述壳体的表面;所述第二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覆盖所述第二转轴腔的出口。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轴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内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后取力结构、液压泵、传动组件、发动机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飞轮壳;其中,所述后取力结构包括取力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取力轮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取力轮位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内,所述转轴沿轴向设置,且一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转轴腔内;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取力轮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泵位于所述第一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且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所述的动力系统与上述的飞轮壳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转轴腔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二转轴腔内。
可选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深沟球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深沟球轴承配合于所述第一转轴腔内;当所述壳体连接有第一盖板,且形成台阶状结构时,所述深沟球轴承沿所述轴向上的一侧面与所述台阶状结构抵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盖板抵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动力系统。
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动力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壳体的示意图。
图标:1-飞轮壳;2-第一盖板;3-液压泵;4-金属骨架硫化橡胶垫片;5- 螺钉;6-骨架油封;7-轴用弹性挡圈;8-深沟球轴承;9-取力轮;10-第二转轴腔;11-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2-轴用弹性挡圈;13-第二盖板;14-O形橡胶密封圈;15-空心螺栓;16-中间齿轮;17-曲轴齿轮;18-曲轴;19-第二转轴腔;20- 壳体;21-第一转轴腔;22-取力轮容纳腔;23-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中的有关名词解释如下:
液压泵:为液压传动提供加压液体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的功能是把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
后取力总成装置:后取力总成装置一般位于发动机和整车液压泵之间,通过一套齿轮系将发动机动力进行输出,广泛用于混凝土搅拌车、工程机械、收获机等用途。后取力外部可以通过驱动轴驱动液压泵,也可以通过后取力后端直接驱动液压泵。
结合图1和图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轮壳1包括:壳体20,壳体20中部形成有取力轮容纳腔22,取力轮容纳腔22的轴向A上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转轴腔21。在装配时可以将后取力结构的取力轮9装配于取力轮容纳腔22中,而将后取力结构的转轴23的一端装配于第一转轴腔21内,后取力结构可以被集成在飞轮壳1 内,便于与液压泵3直接连接,无需额外增加一套固定在飞轮壳1上的后取力总成装置,零件数量减少,降低了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化,悬臂缩短,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转轴腔21沿轴向A贯穿至壳体20的表面;第一转轴腔21背离取力轮容纳腔22的一侧设有与壳体20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板2,第一盖板2覆盖第一转轴腔21的出口。第一盖板2通过螺钉5(具体可以为内六角圆柱头)固定在壳体20的输出端(即靠近液压泵3的一端),第一盖板2上钻有通孔,用于将液压泵3定位直接安装在飞轮壳1上,液压泵3 的转轴23内的花键与液压泵3配合,进行扭矩输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转轴腔21的内径大于取力轮容纳腔22的内径,以形成台阶状结构,以便于沿轴向A经第一转轴腔21向取力轮容纳腔22 内装设取力轮9。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取力轮容纳腔22的轴向A上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转轴腔19,以便于转轴23的另一端转动配合于第二转轴腔19,具体可以通过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1进行上述转动连接,双列圆柱滚子轴承11主要用来承受径向载荷,内圈与转轴23过渡配合,外圈与壳体20过渡配合,轴承11右端靠套在转轴23上的轴用弹性挡圈12定位,左端通过孔用弹性挡圈10定位,具体可以在第二转轴腔10的内壁设置孔槽,孔用弹性挡圈10卡接在该孔槽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转轴腔19沿轴向A贯穿至壳体20的表面,以便于留出窗口对后取力结构进行检测;第二转轴腔19背离取力轮容纳腔22 的一侧设有与壳体20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盖板13,第二盖板13覆盖第二转轴腔 19的出口,以对该出口进行密封,避免灰尘等干扰,同时又便于拆卸来进行检测,第二盖板13具体可以通过空心螺栓15与壳体20连接。可以利用外接管路从发动机(图中未示出)取润滑油,通过空心螺栓15及液压泵第二盖板13 的小孔将油液引入飞轮壳1内,对包括后取力结构在内的系统进行润滑。第二盖板13通过O形橡胶密封圈14与第二转轴腔19的内壁进行径向密封,液压泵后盖板2与壳体20采用金属骨架硫化橡胶垫片4进行密封;为防止液压泵3 吸油,在转轴23的输出端与液压泵3的结合面设有骨架油封6,保证润滑油密封在整个壳体20内,防止漏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转轴腔19的内径小于取力轮容纳腔22的内径,可对取力轴9进行轴向定位。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后取力结构、液压泵3、传动组件、发动机和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飞轮壳1;其中,后取力结构包括取力轮9(具体可以是齿轮)和转轴23,转轴23与取力轮9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取力轮9位于取力轮容纳腔22内,转轴23沿轴向A设置,且一端转动配合于第一转轴腔21内;发动机通过传动组件与取力轮9传动连接,液压泵3位于第一转轴腔21背离取力轮容纳腔22的一侧,且与转轴23传动连接。后取力结构可以被集成在飞轮壳1内,便于与液压泵3 直接连接,无需额外增加一套固定在飞轮壳1上的后取力总成装置,零件数量减少,降低了成本,装配也更加简化,悬臂缩短,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传动组件包括曲轴齿轮17、曲轴18和中间齿轮16;其中,曲轴齿轮17 通过定位销安装在曲轴18上,以接收来自曲轴输出的动力,曲轴18具体通过发动机驱动,中间齿轮16分别与曲轴齿轮17和取力轮9啮合,将动力传递给转轴23,进而驱动液压泵3。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壳体20形成有第二转轴腔19时,转轴23的另一端转动配合于第二转轴腔19内,以便于对转轴23的两端均进行转动支撑,使其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受力平衡,解决只有一个转动支撑点时的悬臂过长的问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动力系统包括深沟球轴承8,转轴23通过深沟球轴承8配合于第一转轴腔21内;当壳体20连接有第一盖板2,且形成台阶状结构时,深沟球轴承8沿轴向A上的一侧面与台阶状结构抵接,另一侧面与第一盖板2抵接。深沟球轴承8既可以用来承受径向载荷,还可以承受轴向载荷,深沟球轴承8的内圈与转轴23过渡配合,外圈与壳体20过渡配合,深沟球轴承8的右端与上述壳体20所形成的台阶状结构接触进行定位,同时也与转轴 23和取力轮9形成的阶梯状结构抵接定位,左端靠套在转轴23上的轴用弹性挡圈7进行轴向A上的定位。第一盖板2通过螺钉5与壳体20连接后,第一盖板2也在轴向A上与深沟球轴承8抵接进行定位。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动力系统,该车辆的有益效果参考前文动力系统的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飞轮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部形成有取力轮容纳腔,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轴向上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转轴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腔沿所述轴向贯穿至所述壳体的表面;
所述第一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覆盖所述第一转轴腔的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腔的内径大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内径,以形成台阶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轴向上的另一侧形成有第二转轴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腔沿所述轴向贯穿至所述壳体的表面;
所述第二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覆盖所述第二转轴腔的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轮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腔的内径小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内径。
7.一种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取力结构、液压泵、传动组件、发动机和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飞轮壳;其中,
所述后取力结构包括取力轮和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取力轮同轴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取力轮位于所述取力轮容纳腔内,所述转轴沿轴向设置,且一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一转轴腔内;
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取力轮传动连接,所述液压泵位于所述第一转轴腔背离所述取力轮容纳腔的一侧,且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二转轴腔时,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配合于所述第二转轴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深沟球轴承,所述转轴通过所述深沟球轴承配合于所述第一转轴腔内;
当所述壳体连接有第一盖板,且形成台阶状结构时,所述深沟球轴承沿所述轴向上的一侧面与所述台阶状结构抵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盖板抵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系统。
CN202122713161.3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217272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3161.3U CN217272869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3161.3U CN217272869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2869U true CN21727286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3161.3U Active CN217272869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2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4658A (en) Planetary final drive
CN217272869U (zh) 一种飞轮壳、动力系统及车辆
CN218733555U (zh) 一种摆线马达的止口式加强型端盖
CN103382891B (zh) 一种发动机后端取力器
CN210397601U (zh) 家用电器传动装置
CN201953966U (zh) 驱动桥中桥强制润滑结构
CN213776297U (zh) 一种紧急转向取力器
CN201198878Y (zh) 输入轴
CN210629243U (zh) 一种叉车牵引电机
CN109802522B (zh) 大传动比轮毂电机
CN113756942A (zh) 一种发动机后端动力输出传动机构
JP2013103672A (ja) インホイール型モータ内蔵車輪用軸受装置
CN112524206A (zh) 一种汽车轮边内置减速器驱动单元
CN214707418U (zh)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减速系统
CN217761940U (zh) 乘用车后桥用贯穿式驱动电机总成
CN111186288B (zh) 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
CN212343568U (zh) 一种与电机一体式行星减速机
CN215751917U (zh) 一种后桥减速箱
CN212429688U (zh) 一种减速机的卸荷组件
CN218408508U (zh) 密封装置、转向驱动桥和两栖车辆
CN210680284U (zh) 一种半挂车用车轴隔油套
CN210397642U (zh) 电器装置变速机构
CN215521894U (zh) 变速箱总成和工程机械
CN220956629U (zh) 一种起重机用输出轴双轴承支撑取力器
CN216382495U (zh) 动力输出组件、发动机和工程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