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56000U -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56000U
CN217256000U CN202220549241.1U CN202220549241U CN217256000U CN 217256000 U CN217256000 U CN 217256000U CN 202220549241 U CN202220549241 U CN 202220549241U CN 217256000 U CN217256000 U CN 217256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valve body
spring
piece
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49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徐金海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eli Vehicle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49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56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56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56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包括动力源、操作杆和管套,所述管套内设置有拉力杆、弹簧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拉力杆外周且与所述拉力杆连接的拉脱件,所述拉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管套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脱件的一端相抵,所述拉脱件之间套设有伸缩带,所述拉力杆上设有锥角,所述拉脱件上设有与所述锥角相对设置的脱导面,所述锥角与所述脱导面形成联动配合,所述拉脱件上设置有钩角。本实用新型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能快速取出阀体产品中的密封圈座,不存在刮伤阀体自身的风险,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装配返工的效率大大提升,杜绝产品质量隐患的发生,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背景技术
阀类产品在生产前通常会对产品密封性进行检测,阀体上的密封圈座存在质量、尺寸不合格问题也是阀体返工的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对阀体内的密封圈座进行拆卸、更换。
传统的返工只能靠辅具及蛮力强行拆除,这样容易造成阀体内壁损伤,使本身可能合格的阀体由于拆卸不合理导致阀体直接报废,成本流失大;而且靠人力勉强拆出,也会造成巨大的人工成本流失,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包括动力源、操作杆和管套,所述管套内设置有拉力杆、弹簧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拉力杆外周且与所述拉力杆连接的拉脱件,所述拉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管套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脱件的一端相抵,所述拉脱件之间套设有伸缩带,所述拉力杆上设有锥角,所述拉脱件上设有与所述锥角相对设置的脱导面,所述锥角与所述脱导面形成联动配合,所述拉脱件上设置有钩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脱件靠近所述拉力杆的一侧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一侧设有第一联动部,所述拉力杆上设有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相对设置。第二联动部活动设置在活动腔内,为锥角与脱导面联动动作提供动作时间,同时第二联动部与第一联动部的配合实现拉力杆带动拉脱件的轴向移动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联动部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设有弹簧定位部,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定位部连接。弹簧定位部保证弹簧能稳定作用于拉脱件,实现拉脱件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有靠置部,所述活动腔的另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靠置部相对设置。管套由导向套和限位套两部分组成,方便拉力杆、拉脱件、弹簧的装配,同时限位套能限制拉脱件的活动行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脱件的外周设有凹槽,所述伸缩带连接在所述凹槽内。凹槽便于伸缩带的定位,伸缩带用于拉脱件进行收缩动作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导面设置在所述拉脱件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锥角设置在所述拉力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脱导面和锥角的位置设置能更好地使拉力杆与拉脱件进行联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脱件上设有拉脱槽,所述拉脱槽与所述钩角相邻设置。拉脱槽用于安置阀体内密封圈座的定位,防止在取出密封圈座的过程中密封圈座从拉脱件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拉力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安装板和底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动力源、所述操作杆和所述管套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力源为气缸。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的动作原理为:首先将阀体产品放置在限位套的靠置部,拉脱件会穿过阀体内的密封圈座,使密封圈座落入拉脱槽内,此时控制操作杆驱使气缸动作,气缸带动拉力杆进行收缩,在回缩过程中,拉力杆上的锥角与拉脱件的脱导面接触形成联动配合,拉脱件会被拉力杆撑开,伸缩带随之形变撑开,钩角会挂载在密封圈座上,拉力杆的第二联动部与拉脱件的第一联动部配合使拉脱件也进行收缩,弹簧不断被压缩,拉脱件的钩角将密封圈座从阀体产品内拆除;拆除密封圈座后复位操作杆,拉力杆进行伸展,拉脱件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展复位,拉力杆上的锥角与拉脱件的脱导面失去接触配合,拉脱件在伸缩带的作用下收缩,夹具复位到初始状态。
本实用新型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能快速取出阀体产品中的密封圈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刮伤阀体自身的风险,同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装配返工的效率大大提升,无毛刺及碎屑产生,杜绝产品质量隐患的发生,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结合附图1至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包括底板10、安装板9、动力源1、操作杆2和管套,所述安装板9连接在所述底板10上,所述动力源1、所述操作杆2和所述管套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板9上,所述管套内设置有拉力杆3、弹簧4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拉力杆3外周且与所述拉力杆3连接的拉脱件5,所述拉力杆3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1连接,所述弹簧4设置在所述拉力杆3上,所述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管套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4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脱件5的一端相抵,所述拉脱件5之间套设有伸缩带6,所述拉力杆3上设有锥角31,所述拉脱件5上设有与所述锥角31相对设置的脱导面51,所述锥角31与所述脱导面51形成联动配合,所述拉脱件5上设置有钩角52和拉脱槽58,所述拉脱槽58与所述钩角52相邻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脱件5靠近所述拉力杆3的一侧设有活动腔53,所述活动腔53的一侧设有第一联动部54,所述拉力杆3上设有第二联动部32,所述第二联动部32设置在所述活动腔53内,所述第二联动部32与所述第一联动部5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联动部54靠近所述弹簧4的一侧设有弹簧定位部55,所述弹簧4与所述弹簧定位部5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7和限位套8,所述导向套7连接在所述安装板9上,所述限位套8上设有靠置部81,所述活动腔53的另一侧设有限位部56,所述限位部56与所述靠置部81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脱件5的外周设有凹槽57,所述伸缩带6连接在所述凹槽57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导面51设置在所述拉脱件5远离所述弹簧4的一端,所述锥角31设置在所述拉力杆3远离所述弹簧4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杆2采用的是手扳阀,所述手扳阀控制所述动力源1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源1为气缸;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动力源1也可以为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带6可以采用牛皮筋。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拉脱件5也可以设置有三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动作原理为:首先将阀体产品A放置在限位套8的靠置部81,拉脱件5会穿过阀体产品A内的密封圈座B,使密封圈座B落入拉脱槽58内,此时控制操作杆2驱使动力源1动作,动力源1带动拉力杆3进行收缩,在回缩过程中,拉力杆3上的锥角31与拉脱件5的脱导面51接触形成联动配合,拉脱件5会被拉力杆3撑开,伸缩带6随之形变撑开,钩角52会挂载在密封圈座B上,拉力杆3的第二联动部32与拉脱件5的第一联动部54配合使拉脱件5也进行收缩,弹簧4不断被压缩,拉脱件5的钩角52将密封圈座B从阀体产品A内拆除;拆除密封圈座B后复位操作杆,拉力杆3进行伸展,拉脱件5在弹簧4的作用下伸展复位,拉力杆3上的锥角31与拉脱件5的脱导面51失去接触配合,拉脱件5在伸缩带6的作用下收缩,夹具复位到初始状态。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操作杆和管套,所述管套内设置有拉力杆、弹簧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拉力杆外周且与所述拉力杆连接的拉脱件,所述拉力杆的一端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管套的内壁相抵,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拉脱件的一端相抵,所述拉脱件之间套设有伸缩带,所述拉力杆上设有锥角,所述拉脱件上设有与所述锥角相对设置的脱导面,所述锥角与所述脱导面形成联动配合,所述拉脱件上设置有钩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件靠近所述拉力杆的一侧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一侧设有第一联动部,所述拉力杆上设有第二联动部,所述第二联动部设置在所述活动腔内,所述第二联动部与所述第一联动部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部靠近所述弹簧的一侧设有弹簧定位部,所述弹簧与所述弹簧定位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向套和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上设有靠置部,所述活动腔的另一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靠置部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件的外周设有凹槽,所述伸缩带连接在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导面设置在所述拉脱件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锥角设置在所述拉力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脱件上设有拉脱槽,所述拉脱槽与所述钩角相邻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拉力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和底板,所述安装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动力源、所述操作杆和所述管套分别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气缸。
CN202220549241.1U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Active CN217256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241.1U CN21725600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49241.1U CN21725600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56000U true CN217256000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49241.1U Active CN217256000U (zh) 2022-03-14 2022-03-14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56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8928B (zh) 自动镶嵌圆柱镶件于模具内的夹具
CN106992475B (zh) 拉拔式环网柜电缆t型头拆卸器
CN217256000U (zh) 一种阀体拆密封圈座夹具
CN215037110U (zh) 一种盲孔轴承拉拨器
CN204195663U (zh) 一种多功能电极帽拆卸安装装置
CN209632920U (zh) 一种拆定位销套、钻套的工具
CN208215337U (zh) 一种自动化机器人
CN109249051A (zh) 定位涨紧装置
CN210819362U (zh) 一种发动机曲轴轴承盖拆卸工具
CN110253495B (zh) 拔销器
CN106181339B (zh) 发动机干式气缸套装配机床
CN203804900U (zh) 一种盲孔零件取出器
CN220498354U (zh) 一种方便连接的液压拉伸器
CN208543421U (zh) 开放式螺纹元件与芯轴维护调整平台
CN213808372U (zh) 一种内镶嵌外膨胀可拆卸铆钉
CN108063529B (zh) 一种高效电机定子装拆装置
CN2645854Y (zh) 抽油机曲柄孔衬套拆卸器
CN220348300U (zh) 一种缸套拉拔工具
CN211638911U (zh) 一种用于再制造的电磁开关总成拆解装置
CN210731771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杆状零件加工夹具
CN219994091U (zh) 一种线性同步升降器
CN215358219U (zh) 一种风机叶轮拆卸装置
JP3240435U (ja) 風力発電機破断ボルト引き抜き器
CN220480103U (zh) 一种辗环机锥辊更换装置
CN220593202U (zh) 一种多关节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