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5685U -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35685U
CN217235685U CN202220361200.XU CN202220361200U CN217235685U CN 217235685 U CN217235685 U CN 217235685U CN 202220361200 U CN202220361200 U CN 202220361200U CN 217235685 U CN217235685 U CN 217235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limiting plate
induction cooker
electromagnetism stov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612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观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 Sta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e Sta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e Sta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e Star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612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35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35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35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该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包括电磁炉底座,所述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呈镜像方式设置在电磁炉底座内部的左右两侧,第二限位板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镜像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的定位柱,该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通过第二限位板形成风流通道,使第二限位板内部设置风扇工作抽取的气流得到聚集,并使气流可以集中流向电磁炉底座内部主要运行的电器元件,使电磁炉底座内部设置的电器元件可以更加高效的散热,并使风扇抽取的气流得到充分的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背景技术
电磁炉又称为电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电磁炉诞生于德国,1972年,美国开始生产电磁炉,20世纪80年代初电磁炉在欧美及日本开始热销,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目前的一些电磁炉是由电磁炉底座、电磁炉外壳和电器元件等组成,但是目前的一些电磁炉底座在通过散热风扇对外部环境与电磁炉底座内部的空气进行交换时,是直接使气流进行交换流动,从而易使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入电磁炉底座的内部后四处流动,使气流得到不充分的利用,使电器元件的散热效果得到一定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能够解决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入电磁炉底座的内部后四处流动,使气流得到不充分的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包括电磁炉底座,所述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呈镜像方式设置在电磁炉底座内部的左右两侧,第二限位板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镜像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的定位柱,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散热槽,第二散热槽位于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内部,第二限位板形成风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底座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散热槽。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
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电磁炉底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柱。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柱,第一安装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翼,加强翼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之间形成环流通道,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位于第一限位板的内部,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位于第二散热槽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所述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电磁炉底座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柱。
优选的,所述电磁炉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通过第二限位板形成风流通道,使第二限位板内部设置风扇工作抽取的气流得到聚集,并使气流可以集中流向电磁炉底座内部主要运行的电器元件,使电磁炉底座内部设置的电器元件可以更加高效的散热,并使风扇抽取的气流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对电器元件的损害,从而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2)、该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通过加强柱,使电磁炉底座内部结构的强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使支撑板得到一定的支撑,使支撑板对电磁炉顶盖的支撑强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使支撑板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并使电磁炉顶盖的顶部放置物体的重量得到一定增加,从而使操作者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装置。
(3)、该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通过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使第二散热槽的强度得到一定提升,使第二散热槽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同时通过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之间形成环流通道,使经过第二散热槽进入电磁炉底座内部的气流得到一定的聚集,从而使气流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外部环境中的气流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电磁炉底座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底座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磁炉底座左视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磁炉底座;2、防护框;3、第一限位板;4、第二限位板;5、支撑板;6、加强柱;7、定位柱;8、安装槽;9、第一安装柱;10、加强翼;11、底座;12、第一散热槽;13、第一加强环;14、第二散热槽;15、环流通道;16、第二加强环;17、支撑脚;18、风流通道;19、支撑柱;20、第二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包括电磁炉底座1,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呈镜像方式设置在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的内部均可以安装风扇,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第二限位板4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镜像的安装槽8,安装槽8的内部可以安装风扇的支撑板,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的定位柱7,通过两个定位柱7,可以使风扇安装的更加稳定牢固,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散热槽14,第二散热槽14的数量为多个,第二散热槽14位于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的内部,通过第二散热槽14可以将电磁炉底座1内部电器产生的热量与外部环境中的空气进行交换,从而使电磁炉底座1内部电磁产生的热量发散速度得到一定提升,第二限位板4形成风流通道18。
通过第二限位板4形成风流通道18,使第二限位板4内部设置风扇工作抽取的气流得到聚集,并使气流可以集中流向电磁炉底座1内部主要运行的电器元件,使电磁炉底座1内部设置的电器元件可以更加高效的散热,并使风扇抽取的气流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量对电器元件的损害,从而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进一步地,电磁炉底座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散热槽12,第一散热槽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散热槽12等距设置在电磁炉底座1的前侧,通过第一散热槽12使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热量可以更加快速的进行散发。
进一步地,电磁炉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2,通过防护框2可以对电磁炉底座1进行一定的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外部物体直接碰撞到电磁炉底座1的表面,使电磁炉底座1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使电磁炉底座1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进一步地,防护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撑板5呈矩形方式设置在防护框2的内壁上,支撑板5与电磁炉底座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柱6,通过加强柱6,使电磁炉底座1内部结构的强度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使支撑板5得到一定的支撑,使支撑板5对电磁炉顶盖的支撑强度得到一定的提升,使支撑板5的稳定性得到增强,并使电磁炉顶盖的顶部放置物体的重量得到一定增加,从而使操作者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装置。
进一步地,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柱9,第一安装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翼10,加强翼10的底部与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安装柱9,使电磁炉底座1可以更加顺利的与电磁炉顶盖进行连接,同时通过加强翼10,使第一安装柱9的强度得到一定的增强,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支撑柱19可以对电器元件进行支撑,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柱20,通过第二安装柱20可以使电器元件进行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电磁炉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位于第一限位板3的内部,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位于第二散热槽14的顶部,通过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使第二散热槽14的强度得到一定提升,使第二散热槽14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之间形成环流通道15,使经过第二散热槽14进入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气流得到一定的聚集,从而使气流的利用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使外部环境中的气流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电器元件进行散热。
请参阅图4,电磁炉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7,通过支撑脚17的设置,便于对电磁炉底座1进行支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8)

1.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包括电磁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呈镜像方式设置在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左右两侧,第二限位板(4)的内表面开设有两个镜像的安装槽(8),安装槽(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镜像的定位柱(7),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散热槽(14),第二散热槽(14)位于第一限位板(3)与第二限位板(4)的内部,第二限位板(4)形成风流通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的前侧开设有第一散热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框(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与电磁炉底座(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柱(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柱(9),第一安装柱(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翼(10),加强翼(10)的底部与底座(11)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之间形成环流通道(15),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位于第一限位板(3)的内部,第一加强环(13)与第二加强环(16)位于第二散热槽(1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9),电磁炉底座(1)内部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柱(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底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7)。
CN202220361200.XU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Active CN217235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1200.XU CN217235685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61200.XU CN217235685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35685U true CN217235685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5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61200.XU Active CN217235685U (zh) 2022-02-22 2022-02-22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356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35685U (zh) 一种双风扇高效散热的电磁炉底座
CN217066094U (zh) 一种电加热烹饪器具
CN203024199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磁炉
CN209170703U (zh) 一种加热模组
CN218510952U (zh) 一种热传递好的电磁炉
CN207716475U (zh) 台式炉散热结构及具有其的台式炉
CN211909213U (zh)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及电磁炉
CN209026877U (zh) 一种具有导风结构的电磁炉底座
CN211909212U (zh)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CN217843984U (zh) 一种电磁炉
CN218269197U (zh) 一种电磁炉线盘温度保护装置
CN211909211U (zh) 电磁感应加热系统及电磁炉
CN213395440U (zh) 一种电磁灶及其固定安装结构
CN213119198U (zh) 一种新型电磁炉
CN215725138U (zh) 一种中频电炉水冷系统
CN218954952U (zh) 一种电磁炉散热装置
CN210617204U (zh) 一种内置循环散热装置的电磁加热主控机芯
CN21185410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磁炉灶
CN217928902U (zh) 一种嵌入式灶具
CN207539959U (zh) 一种利于维持恒功率电磁炉
CN209246152U (zh) 电磁炉
CN212996006U (zh) 烹饪器具的底壳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1976996U (zh) 一种带有贯流风机的对流取暖器
CN217183507U (zh) 一种电磁炉的嵌入式电磁线圈安装结构
CN221076547U (zh) 一种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