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0813U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10813U CN217210813U CN202123424197.6U CN202123424197U CN217210813U CN 217210813 U CN217210813 U CN 217210813U CN 202123424197 U CN202123424197 U CN 202123424197U CN 217210813 U CN217210813 U CN 2172108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ositioning column
- elastic member
- pressing
- tes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上第一孔和第二孔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工件包括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孔开设于第一部件上,第二孔开设于第二部件上,第一孔及第二孔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测试装置包括:机台,用于承载工件并具有用于放置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机台上设有视觉窗口;压持组件,设置在机台上,用于与第一表面配合以夹持第一部件;定位柱,穿设于机台,定位柱的穿设方向平行于第二孔所在的平面,定位柱的至少部分部位从视觉窗口露出,且定位柱的一端伸出第一表面,并用于伸入第一孔;其中定位柱的轴心穿过第一孔的中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工件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处于两个平面上的特征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件上,由于使用场景的需要,存在需要两个交错的平面上分别设置特征的情况,例如在一个工件的两个相互垂直的片状部上,分别开设开孔。在一些场景中,需要对分设于两个平面上的两个开孔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距离检测,例如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检测位于两个相互垂直的片状部上的开孔中心的距离。由于开孔位于两个不同的面上,因此通过常用的标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时,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测试装置,通过定位柱确定一个开孔的位置,并通过确定定位柱与另一开孔的在一预设方向上的间距,间接实现对两个开孔在一预设方向上间距的测量,提高测量操作的方便性。
本申请提供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上第一孔和第二孔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所述工件包括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所述测试装置包括:机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并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所述机台上设有视觉窗口;压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以夹持所述第一部件;定位柱,穿设于所述机台,所述定位柱的穿设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孔所在的平面,所述定位柱的至少部分部位从所述视觉窗口露出,且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表面,并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孔;其中所述定位柱的轴心穿过所述第一孔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件上的第二孔位于第二平面,所述机台具有第一侧面及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视觉窗口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可选地,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会抵接于所述机台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柱的轴线方向。
可选地,所述压持组件包括滑动部和压持部,所述机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持部设于所述滑动部上,以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压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及推动部,所述机台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压持部及所述推动部分别位于所述压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推动部,另一端用于抵推所述第二表面,以使所述压持部压紧所述第一部件。
可选地,所述压持部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滑动部以使所述第二孔从所述通槽露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视觉窗口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为观测所述视觉窗口提供光通道。
可选地,所述定位柱伸出第一表面一端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孔的内壁抵接,沿着所述穿设方向指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定位柱的所述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引导面呈锥形,所述引导面的锥角范围为19度-30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推动部。
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将不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孔的间距的测量转化为同一平面的定位柱的轴线与第二孔的最短距离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及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压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测试装置 100
工件 10
第一部件 11
第二部件 12
第一孔 13
第二孔 14
机台 20
第一表面 21
视觉窗口 22
收容槽 23
第一侧面 24
第二侧面 25
第一凹槽 26
第二表面 27
滑槽 28
第二凹槽 29
压持组件 30
滑动部 31
压持部 32
通槽 321
推动部 33
第二弹性件 34
定位柱 40
延伸部 41
引导面 42
第一弹性件 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工件10包括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均呈片状,第一部件11上开设有第一孔13,第二部件12上开设有第二孔14,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可均为通孔,且第一孔13与第二孔14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上。
可以理解,第一部件11位于第一平面(图中未展示)上,第二部件12位于第二平面(图中未展示)上,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也可以不相互垂直。
当需要确定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时,由于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 所在平面不同,因此通过常用的标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时,操作不便。
可以理解,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孔13中心和第二孔14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可以是圆孔,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的中心可以是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形成的圆心。
为了应对上述的情况,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通过一定位柱确定第一孔的位置,再通过定位柱与第二孔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即可实现对第一孔和第二孔间距的测量,提高测量的方便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测试装置100,测试装置100用于测量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可以理解,第一方向可以平行于第一平面的方向,具体可以是图1和图2中所示的X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测试装置100可以包括机台20、压持组件30和定位柱40。机台20用于承载工件10,机台20上具有用于放置第一部件11的第一表面21,机台20 上与第二部件12相对的一面上开设有视觉窗口22;压持组件30用于与第一表面21配合夹持、固定第一部件11,以实现工件10在机台20上的定位或固定设置,压持组件30与机台 20沿靠近或远离第一表面21的方向滑动连接;机台20内开设有收容槽23(图5中示出),定位柱40部分收容于收容槽23中,另一部分穿设机台20并伸出第一表面21,定位柱40用于伸入第一孔13,从而实现对第一孔13的定位,定位柱40的轴心穿过第一孔13的中心,定位柱40伸至少部分从视觉窗口22露出。
本实施例中,定位柱40穿设机台20的方向和压持组件30滑动的方向,均垂直于第一表面21的方向。在其他实施例中,例如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不垂直时,定位柱40的穿设方向也可以平行于第二孔14所在的平面,而无需与第一表面21垂直。
可以理解,定位柱40从视觉窗口22露出的部分为定位柱40伸出收容槽23的部分。
可以理解,视觉窗口22至少穿设机台20上与第二平面平行的一面,操作人员通过肉眼或借助观察工具从视觉窗口22穿设机台20的方向上,可以同时直观的观察定位柱40和第二孔14,因此当压持组件30压持于第一部件11且定位柱40一端伸入第一孔13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图像采集设备从视觉窗口22穿设机台20的方向进行图像采集,通过对采集的图像中定位柱40与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距离的测算,可以确定第一孔13与第二孔14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
可以理解,定位柱40与第二孔14之间的距离具体可以是定位柱40中心线和第二孔14 中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可以理解,图像采集设备具体可以是但不局限于摄像机、具有摄像头的手机等。
请一并参阅图4,另一实施例中,机台20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24和第二侧面25,第一侧面24、第二侧面25均与第二平面平行,视觉窗口22贯穿第一侧面24和第二侧面25,从而提供了光通道,使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中光影效果更加明显,定位柱40的所在位置更加清晰。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侧面25开设有第一凹槽26,第一凹槽26与视觉窗口22连通,所述第一凹槽26用于为观测视觉窗口22提供光通道,进一步提高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中光影效果,使定位柱40的所在位置更加清晰。
可以理解,第一凹槽26贯穿机台20上垂直于第二侧面25的两面设置,从而使光线可以从垂直于第二侧面25的两侧射入视觉窗口22。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6敞开设置;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侧面25上可以安装有用于遮挡第一凹槽26的透光遮挡物(图中未展示),透光遮挡物具体可以是但不局限于透光纸、玻璃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5,一些实施例中,测试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0,第一弹性件50收容于收容槽23中,第一弹性件50一端与收容槽23底壁固定或抵接,另一端与定位柱40远离第一表面21的一端连接,第一弹性件50的弹力方向平行于定位柱40的轴线穿方向。
可以理解,第一弹性件50具体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弹簧、拉簧等。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50与定位柱40和收容槽23内壁弹性抵接;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50与定位柱40和收容槽23内壁固定连接,连接的方法可以是但不局限于焊接固定、螺钉固定等。
举例说明,定位柱40远离第一表面21的一端可以延伸出延伸部41,其中延伸部41可以沿定位柱40的径向延伸,第一弹性件50可以是弹簧,第一弹性件50一端与收容槽23远离第一表面21的内壁弹性抵接,另一端套设在定位柱40底部,且与延伸部41远离第一表面21的一侧弹性抵接。其中,定位柱40的径向为定位柱40直径所在的方向。
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40伸出第一表面21的一端设有引导面42,本实施例中的引导面 42可以呈锥形,引导面42用于与第一孔13的内壁抵接,在沿着定位柱40穿设机台20并伸出第一表面21的方向上,定位柱40开设有引导面42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
可以理解,第一弹性件50的弹性形变后的弹力驱动定位柱40向伸出第一表面21的方向移动,使定位柱40设有引导面42的一端伸入第一孔13,对于不同孔径的第一孔13,引导面 42均可在第一弹性件50的驱动下进入第一孔13,增加了测试装置100可以测试的工件10的规格和种类。
可以理解,引导面42的锥角角度范围为19度-30度。
请一并参阅图6,一些实施例中,压持组件30可以包括滑动部31、压持部32、推动部33和第二弹性件34,机台20具有与第一表面21相对的第二表面27,机台20上沿第一表面 21和第二表面27相对的方向开设有滑槽28,滑槽28贯穿第一表面21和第二表面27,滑动部31部分收容于滑槽28中,且滑动部31与滑槽28沿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7的相对方向滑动连接,压持部32和推动部33分别固定于滑动部31在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7的相对方向上的两侧处,压持部32用于与第一表面21配合夹持、固定第一部件11,第二弹性件 34设于推动部33上,第二弹性件34与推动部33、第二表面27弹性抵接,第二弹性件34用于发生弹性形变以产生弹力,以驱动滑动部31滑动,使压持部32向靠近第一表面21的方向移动。
举例说明,第二弹性件34可以是弹簧,且第二弹性件34套设于滑动部31伸出第二表面 27的部位。
可以理解,推动部33的横截面积大于滑动部31的横截面积,压持部32的横截面积大于滑动部31的横截面积。
可以理解,滑动部31、压持部32和推动部33之间可以是一体连接的,也可以是拼接固定的,具体的拼接固定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螺钉固定,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压持部32上开设有通槽321,通槽321沿垂直于第二平面的方向贯穿压持部32,第二孔14从通槽321露出。
可以理解,通槽321的开设为第二孔14的提供光通道,从而使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图像中光影效果更加明显,第二孔14的所在位置更加清晰。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表面27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推动部33的第二凹槽29,第二凹槽29 为压持组件30的移动增加了行程距离,在第一表面21上放置工件10时压持部32可远离第一表面21,从而为操作人员对工件10的放置工作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操作的方便性。
以下结合图1-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测试装置100的对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进行检测的实施原理进行表述:
操作人员先往上推动推动部33,压持部32与第一表面21分离,将第一部件11放置于第一表面21上,并使定位柱40穿过第一孔13,以实现对工件10的定位。再松开推动部33,压持部32在第二弹性件34的弹力下靠近第一表面21,并压紧第一部件11,从而使压持部 32与第一表面21配合夹持、固定第一部件11。操作人员通过影像采集设备从设有第二侧面 25采集图像,通过光影成像,定位柱40从视觉窗口22露出的部位从图像上显现,且第二孔 14在图像上显现,操作人员通过该图像即可测量定位柱40的显像部分和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进而可获知第一孔13和第二孔14在第一方向上的间距。
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100将不在同一平面的两个孔的间距的测量转化为同一平面的定位柱40的轴线与第二孔14的最短距离的测量,提高了测量的便捷性及准确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用于检测工件上第一孔和第二孔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所述工件包括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孔开设于所述第一部件上,所述第二孔开设于所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孔及第二孔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平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包括:
机台,用于承载所述工件并具有用于放置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表面,所述机台上设有视觉窗口;
压持组件,设置在所述机台上,用于与所述第一表面配合以夹持所述第一部件;
定位柱,穿设于所述机台,所述定位柱的穿设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孔所在的平面,所述定位柱的至少部分部位从所述视觉窗口露出,且所述定位柱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表面,并用于伸入所述第一孔,所述定位柱的轴心穿过所述第一孔的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上的第二孔位于第二平面,所述机台具有第一侧面及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所述视觉窗口贯穿所述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或抵接于所述机台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定位柱的轴线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包括滑动部和压持部,所述机台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滑槽且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压持部设于所述滑动部上,以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及推动部,所述机台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压持部及所述推动部分别位于所述压持组件的相对两侧,所述滑动部穿设于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接所述推动部,另一端用于抵推所述第二表面,以使所述压持部压紧所述第一部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持部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滑动部以使所述第二孔从所述通槽露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视觉窗口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用于为观测所述视觉窗口提供光通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伸出第一表面一端设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孔的内壁抵接,沿着所述穿设方向指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所述定位柱的所述一端的横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呈锥形,所述引导面的锥角范围为19度-30度。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收容所述推动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4197.6U CN217210813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测试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24197.6U CN217210813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测试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10813U true CN217210813U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88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24197.6U Active CN217210813U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测试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10813U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23424197.6U patent/CN2172108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648961B (zh) | 孔深检测装置、孔深检测装置的归零方法及检测方法 | |
KR20150126787A (ko) | 회전 대칭 몸체의 위치 결정 및 정렬 장치 | |
CN217210813U (zh) | 测试装置 | |
CN210268603U (zh) | 一种发动机锁板平行度检测设备 | |
CN110823908A (zh) | 一种柱面内壁检测设备 | |
KR102039088B1 (ko) | 시편 고정 장치 | |
CN111664771A (zh) | 用于管类零件内孔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CN217560573U (zh) | 一种摆动检测装置 | |
CN106468529B (zh) | 一种玻璃检具 | |
EP3088864A1 (en) | Optical probe | |
CN106826606A (zh) | 一种极片毛刺的检测夹具和检测装置 | |
CN217277922U (zh) | 表面缺陷检测装置及表面缺陷检测设备 | |
CN213209886U (zh) | 光学检测装置 | |
CN209802273U (zh) | 一种留置针同轴度检测工装 | |
CN210570451U (zh) | 一种轴类零件外圆表面粗糙度检测用的划痕式辅助装置 | |
CN210465424U (zh) | 一种具有高位检测功能的便携式金属探伤仪 | |
CN113959294A (zh) | 一种用于减震器盖检测的量具 | |
CN108895949B (zh) | 平板玻璃弯曲度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
CN210603136U (zh) | 一种能快速检测工件夹角的检具 | |
CN212274798U (zh) | 模组检具 | |
CN220541898U (zh) | 一种尺寸检验装置 | |
CN101283637A (zh) | 用于检验工件的装置 | |
CN217786013U (zh) | 一种检测平面用面检销及检具 | |
CN106153598B (zh) | 用于快速检测的薄片固定装置及快速检测拉曼光谱仪 | |
CN109405704A (zh) | 一种汽车天窗框扣子的位置度检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450016 standard workshop No.7, Henan Zhengzhou export processing zone, 9th Street, Zh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taihua precision electronics (Zhengzhou) Co.,Ltd.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