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91028U -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91028U
CN217191028U CN202220739916.9U CN202220739916U CN217191028U CN 217191028 U CN217191028 U CN 217191028U CN 202220739916 U CN202220739916 U CN 202220739916U CN 217191028 U CN217191028 U CN 217191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box
base
product collecting
protective cover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3991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武斌
丘凤娣
丘红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uicheng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uich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uicheng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uicheng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3991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91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91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91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轴承配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成品收集盒,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盒,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所述次品收集盒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送料筒,该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具备对滚珠的润滑程度进行半自动化检测目的,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内容,从而有效减少了人工在实际使用中的疲劳程度,以保证本装置对于滚珠其表面润滑程度的检测准确性,确保滚珠在后期使用中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配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滚动轴承是将两个运转状态下的零部件之间所产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零部件之间在转动过程中的摩擦损失,保证两者之间其回转精度,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而滚动轴承通常由内圈、外圈、滚珠和保持架四部分相组成。
在现有技术中滚动轴承在实际安装时,需要人工对滚珠其表面的润滑效果进行检测处理,以保证滚珠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滚动效果,然而,人工检测容易因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影响其实际的工作效率,从而对滚珠的检测精准性造成直接性影响,对产品的后期使用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人工检测容易因疲劳程度的增加而影响其实际的工作效率,从而对滚珠的检测精准性造成直接性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成品收集盒,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盒,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所述次品收集盒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送料筒,所述送料筒的输出端自前向后等距插接有四个出料管,且所述出料管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在所述防护罩的内腔顶部,四个所述出料管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料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辊轮,且所述驱动辊轮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轮,且所述从动辊轮的中心处高于所述驱动辊轮的中心处,所述驱动辊轮与所述从动辊轮的之间套接有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的外侧壁自前向后开设有四个输料槽,且所述输料槽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出料管的输出端正下方,四个所述输料槽的内侧壁一周均开设有卡槽。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一滑座,且所述第一滑座的顶部与所述成品收集盒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二滑座,且所述第二滑座的顶部与所述次品收集盒的底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所述送料筒和所述出料管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成品收集盒与所述次品收集盒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辊轮的左侧和所述从动辊轮的右侧,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电动气杆,且两个所述电动气杆的末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的连接端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高低不一的驱动辊轮与从动辊轮,并且在二者之间设置输送皮带,在使用时,滚珠通过自由落地掉入在输送皮带上的输料槽内,利用滚珠表面的润滑程度与输料槽内的摩擦程度而实现对滚珠的移出方向进行自行控制,当滚珠表面的润滑程度大于输料槽内的摩擦程度,则利用位置差所产生的下落力而将滚珠向左侧排出至成品收集盒内,当滚珠表面的润滑程度小于输料槽内的摩擦程度,则利用卡槽与滚珠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从而调动滚珠向右侧排出至次品收集盒内,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具备对滚珠的润滑程度进行半自动化检测目的,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内容,从而有效减少了人工在实际使用中的疲劳程度,以保证本装置对于滚珠其表面润滑程度的检测准确性,确保滚珠在后期使用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料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底座;110、第一滑槽;111、第一滑座;120、成品收集盒; 130、第二滑槽;131、第二滑座;140、次品收集盒;150、防护罩;151、电机; 160、送料筒;161、出料管;162、排料装置;170、第一支架;171、驱动辊轮; 180、第二支架;181、从动辊轮;190、输送皮带;191、输料槽;19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实现了本装置能够具备对滚珠的润滑程度进行半自动化检测目的,从根本上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工作内容,从而有效减少了人工在实际使用中的疲劳程度,以保证本装置对于滚珠其表面润滑程度的检测准确性,请参阅图1-4,包括底座100;
请再次参阅图1-4,底座10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成品收集盒120,底座100 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盒140,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成品收集盒120与次品收集盒140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50,防护罩150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51,防护罩150的顶部设置有送料筒160,送料筒160的输出端自前向后等距插接有四个出料管161,且出料管161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在防护罩150 的内腔顶部,四个出料管1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料装置162,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罩150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70,第一支架17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辊轮171,且驱动辊轮171的输入端与电机151的输出端相连接,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防护罩150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80,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轮181,且从动辊轮181的中心处高于驱动辊轮171的中心处,驱动辊轮171与从动辊轮181的之间套接有输送皮带190,输送皮带190的外侧壁自前向后开设有四个输料槽191,且输料槽191的输入端位于出料管161的输出端正下方,四个输料槽191的内侧壁一周均开设有卡槽192,底座100用于为各个零部件之间的使用进行底部支撑,确保本装置在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成品收集盒120用于对成品的滚珠进行收集处理,次品收集盒140用于对次品的滚珠进行收集处理,防护罩150用于对驱动辊轮171、从动辊轮181 和输送皮带190的使用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灰尘直接掉落在输送皮带190的表面,电机151用于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辊轮171内,使其为输送皮带190在驱动辊轮171 以及从动辊轮181两者之间进行转动而提供动力,送料筒160用于对外部待检测的滚珠进行储存,并且将滚珠依次输入至出料管161内,出料管161用于将送料筒160内的滚珠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排出,排料装置162用于对各个出料管161 的输出状态进行启闭控制,第一支架170用于对驱动辊轮171的使用进行支撑处理,第二支架180用于对从动辊轮181的使用进行支撑处理,驱动辊轮171与从动辊轮181用于对输送皮带190的使用进行支撑处理,并且带动输送皮带190在二者之间进行转动,输送皮带190用于对出料管161中所排出的滚珠进行收集处理,输料槽191用于为滚珠在输送皮带190内的滚珠状态进行定位处理,以保证滚珠不会发生偏移的现象,卡槽192用于对提高输料槽191与滚珠之间的摩擦阻力。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能够对成品收集盒120的使用位置进行水平调节,底座100的顶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10,第一滑槽110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一滑座111,且第一滑座111的顶部与成品收集盒120的底部相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能够对次品收集盒140的使用位置进行水平调节,底座100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0,第二滑槽130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二滑座131,且第二滑座131的顶部与次品收集盒140的底部相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提高防护罩150、送料筒160和出料管161的耐腐蚀性以及耐久性,防护罩150、送料筒160和出料管161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减少滚珠掉落至成品收集盒120与次品收集盒140 内的冲击力,从而确保本装置对滚珠进行收集的稳定性,成品收集盒120与次品收集盒140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板。
请再次参阅图1-4,为了能够对驱动辊轮171以及从动辊轮181内所排出的滚珠的下落方向进行定向处理,第一支架170与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且两个限位板分别位于驱动辊轮171的左侧和从动辊轮181的右侧,两个限位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电动气杆,且两个电动气杆的末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70与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下方。
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将本装置输入端与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之间相接通,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本装置的运行状态,工作人员首先将成品收集盒 120与次品收集盒140分别移入至防护罩150的内部,并且将二者分别移入至驱动辊轮171以及从动辊轮181的正下方,然后将待检测的滚珠倒入至送料筒160 内,同时通过外部控制器启动电机151的运行开关,使其通电将动力输入至驱动辊轮171内,从而使驱动辊轮171受力而带动输送皮带190在驱动辊轮171与从动辊轮181之间进行转动,此时,工作人员通过外部控制器对排料装置162的工作频率进行控制,启动排料装置162使其按照设定的参数将出料管161内的滚珠进行排出,在重力的作用下,滚珠自由落体在输送皮带190上的输料槽191内,由于输送皮带190沿着驱动辊轮171与从动辊轮181之间进行反复转动,又因第二支架180的使用高度高于第一支架170的使用高度,若下落的滚珠其表面的润滑效果达到相应要求时,则直接利用位置差所产生的下落力而将滚珠向驱动辊轮 171的一侧进行排出,并且直接掉入至成品收集盒120内,若下落的滚珠其表面的润滑效果未达到相应要求时,则由于卡槽192与滚珠表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阻力,从而带动滚珠向从动辊轮181的一侧进行排出,并且掉落在次品收集盒140 的内部,即完成本装置对滚珠润滑效果的检测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6)

1.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侧设置有成品收集盒(12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次品收集盒(14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成品收集盒(120)与所述次品收集盒(140)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50),所述防护罩(150)的连接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机(151),所述防护罩(150)的顶部设置有送料筒(160),所述送料筒(160)的输出端自前向后等距插接有四个出料管(161),且所述出料管(161)的输出端贯穿连接在所述防护罩(150)的内腔顶部,四个所述出料管(16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排料装置(162),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罩(150)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70),所述第一支架(17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辊轮(171),且所述驱动辊轮(17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151)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防护罩(150)的内腔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80),所述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从动辊轮(181),且所述从动辊轮(181)的中心处高于所述驱动辊轮(171)的中心处,所述驱动辊轮(171)与所述从动辊轮(181)的之间套接有输送皮带(190),所述输送皮带(190)的外侧壁自前向后开设有四个输料槽(191),且所述输料槽(191)的输入端位于所述出料管(161)的输出端正下方,四个所述输料槽(191)的内侧壁一周均开设有卡槽(19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10),所述第一滑槽(110)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一滑座(111),且所述第一滑座(111)的顶部与所述成品收集盒(120)的底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右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0),所述第二滑槽(130)的内部滑行连接有第二滑座(131),且所述第二滑座(131)的顶部与所述次品收集盒(140)的底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50)、所述送料筒(160)和所述出料管(161)均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收集盒(120)与所述次品收集盒(140)的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70)与所述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板,且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驱动辊轮(171)的左侧和所述从动辊轮(181)的右侧,两个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电动气杆,且两个所述电动气杆的末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170)与所述第二支架(180)的连接端下方。
CN202220739916.9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Active CN217191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9916.9U CN21719102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39916.9U CN21719102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91028U true CN217191028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39916.9U Active CN217191028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91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12538A (zh) 自动铆压组装设备
CN101085441B (zh) 轴承沟道自动分选系统
CN111498441A (zh) 一种自动化物流用输送装置
CN217191028U (zh) 一种轴承滚珠润滑效果半自动检测装置
CN113522781B (zh) 一种基于势能的轴承制造用滚动自检式平整度连续检测装置
CN114435916B (zh) 一种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输送进料线
CN206952637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收料装置
CN109305509B (zh) 一种轴承滚子外观检验用运输装置
CN210682301U (zh) 一种应用于外观自动检测线的套圈定向翻面机构
CN211587555U (zh) 一种食品自动检测装置
CN101099968A (zh) 轴承沟道自动分选机
CN210476560U (zh) 轴承套圈磨削车间检测用等温箱
CN109513623B (zh) 一种铜套自动流线加工装置
CN210549973U (zh) 一种轴承定向上下料装置
CN208712527U (zh) 冷轧管机的上料装置
CN211027142U (zh) 一种轴承外圈不良品检测排除装置
CN218266862U (zh) 全自动球轴承装配机
CN208373219U (zh) 一种加球机
CN214107758U (zh) 一种自动分选机
CN111960113A (zh) 一种轴承加工收料装置
CN218118384U (zh) 一种轴承滚珠自动装填装置
CN212502715U (zh) 一种轴承套圈尺寸检测机的上料装置
CN217616122U (zh) 一种消毒液生产流水线的不良品剔除装置
CN215598285U (zh) 一种智能上料型向心球轴承检测装置
CN108069199A (zh) 一种轴承滚动体清洗出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