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5873U -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5873U
CN217145873U CN202220430390.6U CN202220430390U CN217145873U CN 217145873 U CN217145873 U CN 217145873U CN 202220430390 U CN202220430390 U CN 202220430390U CN 217145873 U CN217145873 U CN 2171458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support plate
fixing
buckle
connect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303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明桥
高金龙
王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tong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tong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tong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303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58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58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58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线束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和固定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线束连接器卡接固定的卡扣和固定支座,卡扣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与卡扣上下布置,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与支座与卡扣布置方向;扎带穿孔设置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扎带穿孔交叉设置。线束连接器卡接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架的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通过扎带穿孔将装配在一起的线束连接组件绑定在车体上,这样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线束连接器由插头和插座组成,连接器是汽车电路中线束的中继站,型号为AMP282系列的连接器在汽车中应用较多且标准统一。为降低线束连接器的插头和插座随车震动产生相对运动而引起的接触故障率,线束设计时需设计专用的结构对线束连接器进行有效固定,从而提升连接器的可靠性。
为实现线束连接器的固定,现有车辆中的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方案大多采用设计连接器固定用支架,并将连接器固定用支架焊接在车体上,造成线束连接器的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而且,部分连接器对接位置距离车体较远,为实现线束连接器固定需要加长线束,以将线束连接器引至车体处进行焊接固定,否则无法形成固定方式,增加了线束长度,且降低了管线路布置的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连接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束连接器需要采用固定支架焊接在车体上,造成线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组件的技术方案是:
线束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和固定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线束连接器卡接固定的卡扣和固定支座,卡扣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与卡扣上下布置,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与支座与卡扣布置方向;扎带穿孔设置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扎带穿孔交叉设置。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组件中,固定架包括卡扣和固定支座,线束连接器与卡扣卡接配合以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通过扎带穿孔将装配在一起的线束连接组件绑定在车体上,至少两个扎带穿孔交叉设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绑扎方式,这样,不需要过多考虑线束连接器绑定的位置,可以将固定支座通过扎带绑扎固定在车内合适的位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束连接器结构采用固定支架焊接在车体上,造成线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改进,固定支座上设有用于与扎带上的卡槽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通过限位凸起与扎带上的卡槽限位配合,防止扎带滑动。
进一步地改进,相交叉的扎带穿孔的交叉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交叉位置的限位凸起可与穿过交叉的扎带穿孔的扎带限位配合,减少限位凸起的数量。
进一步地改进,固定支座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和立柱,卡扣设置在上支板,下支板供扎带绑定在被绑物体上,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立柱之间形成所述的扎带穿孔。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减轻固定支座的重量。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上设有减重槽。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减轻固定支座的重量。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朝向上支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下支板背离上支板的一侧设有减重槽,限位凸起和减重槽沿下支板的厚度方向布置。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下支板处于减重槽与限位凸起之间的部分厚度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不同松紧程度的扎带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加大限位凸起与扎带之间的摩擦力,改善扎带的绑紧效果。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的棱边设有倒角。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防止下支板的棱边损伤扎带,以影响扎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改进,相交叉的两个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扎带可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扎带穿孔将线束连接器绑定在与线束连接器形成不同角度的被绑物体上,提升装配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改进,卡扣与固定支座为注塑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加工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技术方案是:
车辆,包括车体和扎带;还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线束连接组件,线束连接组件包括用于连接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和固定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线束连接器卡接固定的卡扣和固定支座,卡扣固定在固定支座上,固定支座与卡扣上下布置,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垂直与支座与卡扣布置方向;扎带穿孔设置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扎带穿孔交叉设置。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线束连接器与卡扣卡接配合以固定在固定架上,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通过扎带穿孔将装配在一起的线束连接组件绑定在车体上,至少两个扎带穿孔交叉设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的绑扎方式,这样,不需要过多考虑线束连接器绑定的位置,可以将固定支座通过扎带绑扎固定在车内合适的位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束连接器结构采用固定支架焊接在车体上,造成线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改进,固定支座上设有用于与扎带上的卡槽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通过限位凸起与扎带上的卡槽限位配合,防止扎带滑动。
进一步地改进,相交叉的扎带穿孔的交叉位置设置有限位凸起。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交叉位置的限位凸起可与穿过交叉的扎带穿孔的扎带限位配合,减少限位凸起的数量。
进一步地改进,固定支座包括上支板、下支板和立柱,卡扣设置在上支板,下支板供扎带绑定在被绑物体上,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立柱之间形成所述的扎带穿孔。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减轻固定支座的重量。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上设有减重槽。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减轻固定支座的重量。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朝向上支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下支板背离上支板的一侧设有减重槽,限位凸起和减重槽沿下支板的厚度方向布置。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下支板处于减重槽与限位凸起之间的部分厚度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不同松紧程度的扎带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加大限位凸起与扎带之间的摩擦力,改善扎带的绑紧效果。
进一步地改进,下支板的棱边设有倒角。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防止下支板的棱边损伤扎带,以影响扎带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改进,相交叉的两个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扎带可通过相互垂直的两个扎带穿孔将线束连接器绑定在与线束连接器形成不同角度的被绑物体上,提升装配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改进,卡扣与固定支座为注塑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加工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组件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线束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扎带穿在固定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线束连接器的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线束主干;12、线束分支;13、线束连接器;14、固定架;15、扎带;16、卡扣;17、固定支座;18、扎带穿孔;19、限位凸起;20、下支板;21、上支板;22、立柱;23、挡止面;24、滑板;25、弹性卡钩;26、减重槽;27、T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可能出现的术语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可能出现的术语如“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等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组件是针对型号为美国泰科电子公司生产的AMP282系列的线束连接器设计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车辆包括车体、扎带15、固定在车体上的线束连接组件,线束连接组件包括线束连接器13和固定架14,线束连接器13具有用于连接线束分支12的插口以连接两个线束分支12,线束连接器13通过固定架14固定在车体上的线束主干1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线束连接组件也可以固定在车体上的其他位置,比如线束主干可以能承载连接器组件且对线束本身无电气伤害的物体所代替,如型材、钢管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架14包括与线束连接器13卡接固定的卡扣16和固定支座17,卡扣16固定在固定支座17上,固定支座17与卡扣16上下布置。固定支座17包括上支板21、下支板20和立柱22,立柱22设置有四个,卡扣16固定在上支板21上,相邻立柱22之间形成两个扎带穿孔18,两个扎带穿孔18交叉设置且两个扎带穿孔18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扎带穿孔18供扎带15穿过以将下支板20绑定在线束主干11上。其中,下支板20的棱边均进行倒角,以防止损伤扎带15。本实施中,固定支座17和卡扣16为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下支板20朝向上支板21的一侧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凸起19,限位凸起19用于与扎带15上的卡槽限位配合,以防止扎带15将固定架14固定在线束主干11上时发生滑动。下支板20背离上支板21的一侧设有减重槽26,以减轻固定支座17的重量。而且,减重槽26和限位凸起19沿下支板20的厚度方向布置,这样设计,下支板20处于减重槽26与限位凸起19之间的部分厚度较薄,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对不同松紧程度的扎带15发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以使限位凸起19始终与卡带15的卡槽限位配合,改善扎带15的绑紧效果。
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卡扣16包括两个相对的滑板24和弹臂,弹臂的一端设有弹性卡钩25,对应地,线束连接器13上设有T形滑槽27,滑板24为L形,两个滑板24插入T形滑槽27并与T形滑槽27导向滑动配合。当滑板24插入T形滑槽27内到位后,弹性卡钩25弹起钩住线束连接器13。在滑板24的滑动方向上,弹性卡钩25限制滑板24后退,T形滑槽27内设置有与滑板24挡止配合而限制其前进的挡止面23,使得线束连接器13固定在线束连接组件14后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当型号为AMP282系列的线束连接器需要固定在车辆上时,将线束连接器13卡入固定架14的卡扣16上,将装配好的线束连接器13沿车体上线束主干11的轴向放置,将扎带15穿过沿垂直于线束连接器1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扎带穿孔18,并将扎带15绑定在线束主干11上,限位凸起19与扎带15的卡槽限位配合,这样,线束连接器13就牢固地固定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中,固定架包括卡扣和固定支座,卡扣与线束连接器卡接配合以构成线束连接组件,固定支座上设有扎带穿孔,扎带通过扎带穿孔将装配在一起的线束连接组件绑定在车体上,这样,不需要过多考虑线束连接组件绑定的位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束连接器采用固定支架焊接在车体上,造成线束连接器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下支板朝向上支板的一侧防止有摩擦布,以增加下支板与扎带的摩擦力,防止扎带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交叉的扎带穿孔的不交叉位置设置限位凸起,此时,需要在各个扎带穿孔的孔壁上将限位凸起。其他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仅依靠扎带自身的扎紧作用对固定支座固定,不需要设置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4;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支座为正方体,正方体的侧面上均加工有扎带穿孔。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5;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相交叉的两个扎带穿孔的延伸方向为锐角,例如60°。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实施例6;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卡扣粘接在固定支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线束连接组件的实施例:线束连接组件与上述车辆的实施例1至6中的任一项中的线束连接组件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线束的线束连接器和固定线束连接器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与线束连接器(13)卡接固定的卡扣(16)和固定支座(17),卡扣(16)固定在固定支座(17)上,固定支座(17)与卡扣(16)上下布置,固定支座(17)上设有扎带穿孔(18),扎带穿孔(18)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支座与卡扣(16)布置方向;扎带穿孔(18)设置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扎带穿孔(18)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7)上设有用于与扎带(15)上的卡槽限位配合的限位凸起(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相交叉的扎带穿孔(18)的交叉位置设置有所述的限位凸起(1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17)包括上支板(21)、下支板(20)和立柱(22),所述卡扣(16)设置在上支板(21),下支板(20)供扎带(15)绑定在被绑物体上,立柱(22)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立柱(22)之间形成所述的扎带穿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20)上设有减重槽(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20)朝向上支板(21)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19),下支板(20)背离上支板(21)的一侧设有减重槽(26),限位凸起(19)和减重槽(26)沿下支板(20)的厚度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板(20)的棱边设有倒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交叉的两个扎带穿孔(18)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16)与固定支座(17)为注塑一体成型。
10.车辆,包括车体、扎带(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车体上的线束连接组件,该线束连接组件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束连接组件。
CN202220430390.6U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Active CN2171458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0390.6U CN217145873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0390.6U CN217145873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5873U true CN21714587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22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30390.6U Active CN217145873U (zh) 2022-03-01 2022-03-01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58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45873U (zh) 一种线束连接组件及车辆
CN1122612C (zh) 用于连接两个组件的连接件
CN212267378U (zh) 一种线束安装卡扣及车辆
CN206884935U (zh) 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及汽车
CN215600937U (zh) 线扎座及线扎组件
AU2021232676A1 (en) Equipment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CN213753867U (zh) 线束保护装置及车辆
CN211579506U (zh) 线束导向和分线支架
CN206180504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线束保护导线线槽
CN210050401U (zh) 管路固定管夹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8747324U (zh) 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4626150U (zh) 汽车线束固定夹
CN209748084U (zh) 用于电池包的线束固定支架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3692976U (zh) 一种高压线束固定装置
CN218124180U (zh) 一种高强度卡扣
CN214450756U (zh) 一种汽车线束固定器
CN217215317U (zh) 线束辅助捆绑结构
CN211981378U (zh) 线扣
CN216886565U (zh) 汽车线束fakra固定结构及车辆
CN219739496U (zh) 一种多个连接器安装固定件
CN219857058U (zh) 一种汽车钣金线束固定结构
CN218788554U (zh) 连接结构、连接组件以及电池包
CN212386428U (zh) 一种应用在变速箱与发动机螺接处线束支架
CN220884284U (zh) 一种新型固定件
CN217768657U (zh) 一种电池包的铜排转接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