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40263U -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40263U
CN217140263U CN202220519563.1U CN202220519563U CN217140263U CN 217140263 U CN217140263 U CN 217140263U CN 202220519563 U CN202220519563 U CN 202220519563U CN 217140263 U CN217140263 U CN 217140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modified asphalt
automatic feeding
feeding function
universal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95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金禹
朱洪志
孙荣
李颖
鲍发凯
孙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gh Speed Material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Shandong
Original Assignee
High Speed Material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Shando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gh Speed Material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Shandong filed Critical High Speed Material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Co ltd Shandong
Priority to CN2022205195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40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40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402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预混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包括Z形座,所述Z形座下侧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侧面与Z形座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Z形座上侧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该装置通过气缸带动万向球秆上移时,通过两个绞龙输送机将不同的原料同时输送到输送箱内,然后通过输送箱将不同的原料输送到框体内,然后通过在气缸下移时关闭绞龙输送机,且在气缸带动框体下移时通过滑块对螺旋槽进行限位,使得万向球秆在上移时逆时针转动,使得万向球秆侧面的搅拌杆转动对不同的两种原料进行预混合,保证装置后续对混合机体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预混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沥青是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摩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惨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制成沥青结合料,改性沥青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预混合。
现有的装置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时,不便对原料进行预混合,影响装置对改性沥青预混的效率;现有的装置在对沥青进行预混时,需要对其改性沥青的原料进行称重,该方式较为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装置在对原料进行混合时,不便对原料进行预混合,影响装置对改性沥青预混的效率;现有的装置在对沥青进行预混时,需要对其改性沥青的原料进行称重,该方式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包括Z形座,所述Z形座下侧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绞龙输送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所述输送箱的侧面与Z形座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Z形座上侧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球秆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螺旋槽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套,且滑套的侧面与Z形座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侧面与螺旋槽内壁的侧面搭接;
所述万向球秆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万向球秆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侧面与Z形座竖板的左侧滑动连接;
所述框体的下侧铰接有两个挡板,且挡板的上侧与搅拌杆的下侧搭接,所述挡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簧,且压簧远离挡板的一端与框体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Z形座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体。
优选的,所述输送箱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输送箱在滑套的正上侧。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块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滑套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框体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持板,且支持板前后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板相对的一侧搭接。
优选的,所述混合机体在框体的正下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缸带动万向球秆上移时,通过两个绞龙输送机将不同的原料同时输送到输送箱内,然后通过输送箱将不同的原料输送到框体内,然后通过在气缸下移时关闭绞龙输送机,且在气缸带动框体下移时通过滑块对螺旋槽进行限位,使得万向球秆在上移时逆时针转动,使得万向球秆侧面的搅拌杆转动对不同的两种原料进行预混合,保证装置后续对混合机体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直径不同绞龙输送机,以保证绞龙输送机对不同原料输送的量不同,将不同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输送到输送箱内后在输送到框体内,然后在框体下移到混合机体的上侧后,促使挡板与混合机体上侧进行抵触,使得挡板偏转,将框体内部的原料投放到混合机体内,不需多次对原料进行称重配比,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Z形座;2、绞龙输送机;3、输送箱;4、气缸;5、万向球秆;6、螺旋槽;7、滑套;8、滑块;9、搅拌杆;10、框体;11、挡板;12、压簧;13、混合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包括Z形座1,Z形座1下侧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绞龙输送机2,两个绞龙输送机2的内壁的直径不同,以保证绞龙输送机2对不同原料输送的量不同,绞龙输送机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3,输送箱3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Z形座1上侧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4,气缸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球秆5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6,螺旋槽6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套7,且滑套7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滑套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侧面与螺旋槽6内壁的侧面搭接;
万向球秆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万向球秆5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框体10,框体10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滑动连接;
框体10的下侧铰接有两个挡板11,且挡板11的上侧与搅拌杆9的下侧搭接,挡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簧12,且压簧12远离挡板11的一端与框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
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体13。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输送箱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输送箱3在滑套7的正上侧,防止输送箱3内壁左右两侧原料掺杂在一起的可能,保证改性沥青内原料配比的精准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滑块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块8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滑套7的内壁上,通过滑块8对螺旋槽6进行限位,保证万向球秆5在上下移动时转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搅拌杆9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通过搅拌杆9跟随万向球秆5旋转对框体10内的原料进行混合。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框体10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持板,且支持板前后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板11相对的一侧搭接,通过两个挡板11偏转便于促使框体10内的原料下落到混合机体13内。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混合机体13在框体10的正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通过气缸4带动万向球秆5上移时,通过两个绞龙输送机2将不同的原料同时输送到输送箱3内,然后通过输送箱3将不同的原料输送到框体10内,然后通过在气缸4下移时关闭绞龙输送机2,且在气缸4带动框体10下移时通过滑块8对螺旋槽6进行限位,使得万向球秆5在上移时逆时针转动,使得万向球秆5侧面的搅拌杆9转动对不同的两种原料进行预混合,保证装置后续对混合机体13的效率;
两个直径不同绞龙输送机2,以保证绞龙输送机2对不同原料输送的量不同,将不同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输送到输送箱3内后在输送到框体10内,然后在框体10下移到混合机体13的上侧后,促使挡板11与混合机体13上侧进行抵触,使得挡板11偏转,将框体10内部的原料投放到混合机体13内,不需多次对原料进行称重配比,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包括Z形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Z形座(1)下侧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绞龙输送机(2),所述绞龙输送机(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输送箱(3),所述输送箱(3)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所述Z形座(1)上侧横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万向球秆(5)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滑套(7),且滑套(7)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套(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块(8),且滑块(8)的侧面与螺旋槽(6)内壁的侧面搭接;
所述万向球秆(5)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所述万向球秆(5)的下侧转动连接有框体(10),所述框体(10)的侧面与Z形座(1)竖板的左侧滑动连接;
所述框体(10)的下侧铰接有两个挡板(11),且挡板(11)的上侧与搅拌杆(9)的下侧搭接,所述挡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压簧(12),且压簧(12)远离挡板(11)的一端与框体(10)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Z形座(1)竖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混合机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箱(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且输送箱(3)在滑套(7)的正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8)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滑块(8)等距离呈环状分布在滑套(7)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9)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0)内壁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支持板,且支持板前后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挡板(11)相对的一侧搭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体(13)在框体(10)的正下侧。
CN202220519563.1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Active CN217140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563.1U CN217140263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9563.1U CN217140263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40263U true CN217140263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9563.1U Active CN217140263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402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80837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混合输送机构及操作方法
CN208179922U (zh) 一种卧式干粉砂浆混合搅拌装置
CN110524737B (zh) 一种塑管生产用自动上料机构
CN217140263U (zh) 一种具有自动上料功能的改性沥青预混装置
CN108854661B (zh) 一种建筑用粉状化学原料搅拌混合装置
CN210552262U (zh) 一种橡塑生产用密炼机的密炼室
CN109621817B (zh) 一种多功能混合搅拌系统
CN209865967U (zh) 一种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自动配料计量装置
CN212328165U (zh) 一种药物混粉装置
CN209321688U (zh) 一种集储存输送搅拌于一体的干粉砂浆储料罐
CN112454711A (zh) 一种化工生产用物料搅拌下料装置
CN203020953U (zh) 散料与液体智能混合搅拌连续输送一体机
CN209126003U (zh) 一种pe塑料实壁管生产专用捏合装置
CN113771227B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混凝土混拌设备
CN205288152U (zh) 四轴式搅拌机
CN216458596U (zh) 一种搅拌机用加料装置
CN219618226U (zh) 一种可降解塑料生产线自动上料配料系统
CN212636214U (zh) 一种热塑性弹性体生产用原料配比装置
CN213703977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型搅拌站
CN209601672U (zh) 一种轻烧粉自动上料设备
CN219518515U (zh) 一种胶粉沥青生产的加胶粉装置
CN211963797U (zh) 一种石料混合料搅拌设备
CN219631141U (zh) 一种卧式金属混料装置
CN217093139U (zh) 一种复合菌剂的混配装置
CN218872083U (zh) 一种干粉砂浆生产用原料预混输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