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48583U -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48583U
CN217048583U CN202220562535.8U CN202220562535U CN217048583U CN 217048583 U CN217048583 U CN 217048583U CN 202220562535 U CN202220562535 U CN 202220562535U CN 217048583 U CN217048583 U CN 217048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late
antiskid
skid brake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6253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anxues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anxues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anxues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anxues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6253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48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48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48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该升降防滑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防滑刹车板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升降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为了增加该升降防滑装置的安全性,避免防滑刹车板受到的摩擦力传递到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也受到向后的力,容易造成升降机构的损坏和影响刹车效果,甚至可能使得车辆发生侧翻,所以在升降防滑装置内配设了多个辅助防护机构,辅助防护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之间,使得防滑刹车板受到的摩擦力传递由防滑刹车板经过辅助防护机构传递到车辆上,减少升降机构受到的力,避免升降机构发生损坏,增加了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车辆发生侧翻。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2110426419.3的现有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升降防滑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防滑刹车板,升降机构设置在车辆的底部,防滑刹车板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底部,升降机构用于升降防滑刹车板,使得防滑刹车板接触路面以完成防滑、刹车。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该升降防滑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防滑刹车板,升降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底部,升降机构的底部则安装防滑刹车板;当需要使用该升降防滑装置进行防滑、刹车时,通过控制器启动该升降防滑装置中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则向下伸长将防滑刹车板推动到接触路面,防滑刹车板的底部接触到路面,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来阻止刹车失灵或者由于路面湿滑车辆滑动距离过长发生碰撞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是上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中升降机构直接驱动防滑刹车板接触到地面进行刹车的,防滑刹车板接触到地面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进而升降机构也受到向后的力,容易造成升降机构的损坏和影响防滑效果,甚至可能使得车辆发生侧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所述升降防滑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防滑刹车板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所述防滑刹车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升降所述防滑刹车板,使得所述防滑刹车板接触路面以完成防滑、刹车,所述辅助防护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辅助防护机构包括上防护板、下防护板、中间传动部,所述上防护板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所述下防护板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的上表面,所述中间传动部选择性地卡接在所述上防护板、下防护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上防护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凸起的下凸齿,所述下防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上凸起的上凸齿,所述中间传动部包括中间传动轮和传动架,所述传动架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下防护板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中间传动轮驱动至所述下凸齿、上凸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传动架包括上推组、下推组以及中间推杆,所述上推组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铰接,所述下推组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的上表面铰接,所述上推组的下端与下推组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中间传动轮设置在所述中间推杆的外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上推组包括第一上斜杆、第二上斜杆,所述下推组包括第一下斜杆、第二下斜杆,所述第一上斜杆的下端、第一下斜杆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第二上斜杆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中间推杆之间,所述第二下斜杆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的上表面、中间推杆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传动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下防护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连接,下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的上表面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升降防滑装置内还配设有复位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支撑座、复位滑杆、复位弹簧,所述防滑刹车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复位支撑座,所述复位支撑座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下防护板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复位滑杆,所述下防护板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复位滑杆位于所述滑孔内,所述复位滑杆上设置有抵顶下防护板的复位弹簧,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复位拉绳,所述复位拉绳的下端穿过所述滑动槽的槽壁与所述下防护板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该升降防滑装置包括升降机构、防滑刹车板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升降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为了增加该升降防滑装置的安全性,避免防滑刹车板受到的摩擦力传递到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也受到向后的力,容易造成升降机构的损坏,使得车辆发生侧翻,所以在升降防滑装置内配设了多个辅助防护机构,辅助防护机构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之间,使得防滑刹车板受到的摩擦力传递由防滑刹车板经过辅助防护机构传递到车辆上,减少升降机构受到的力,避免升降机构发生损坏和影响刹车效果,增加了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车辆发生侧翻。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架处于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架处于收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中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复位机构中复位弹簧处于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1,所述升降防滑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2、防滑刹车板3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所述防滑刹车板3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2用于升降所述防滑刹车板3,使得所述防滑刹车板3接触路面以完成防滑、刹车,所述辅助防护机构4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3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包括:升降防滑装置1,具体地,该升降防滑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2、防滑刹车板3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4,这里升降机构2安装在车辆100的底部,升降机构2的底部则安装了防滑刹车板3,该升降防滑装置1由驾驶人员控制,在车辆的驾驶室内配设控制传动机构,可以理解,该控制传动机构可以为电控控制传动机构,亦或者类似车辆的脚踏板结构的机械控制传动机构,这样适合不同人群、配置的车辆使用;当需要使用该升降防滑装置1进行防滑、刹车时,通过控制器启动该升降防滑装置1中的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则向下伸长将防滑刹车板3推动到接触路面,这样防滑刹车板3的底部接触到路面,进而产生摩擦阻力来阻止刹车失灵或者由于路面湿滑车辆滑动距离过长发生碰撞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这里为了增加该升降防滑装置1的安全性,避免防滑刹车板3受到的摩擦力传递到升降机构2上,升降机构2也受到向后的力,容易造成升降机构2的损坏,使得车辆100发生侧翻,所以在升降防滑装置1内配设了多个辅助防护机构4,辅助防护机构4安装在车辆100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3之间,使得防滑刹车板3受到的摩擦力传递由防滑刹车板3经过辅助防护机构4传递到车辆100上,减少升降机构2受到的力,避免升降机构2发生损坏,增加了该车辆防滑刹车设备的安全性,避免车辆100发生侧翻。
需要说明的是,升降防滑装置1中的升降机构2可以设计有多个,以使得防滑刹车板3平稳接触路面;以及防滑刹车板3的大小和厚薄和传动机构的类型可以依据不同车型底盘大小和底盘与摩擦面的距离批量生产,也可以根据不同客户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定制化生产。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升降机构2可以选择为液压杆、电动伸缩杆或气动杆等实现快速伸缩的部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防护机构4包括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中间传动部43,所述上防护板41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所述下防护板42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所述中间传动部43选择性地卡接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辅助防护机构4的具体机构,该结构的辅助防护机构4包括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中间传动部43,这里该上防护板41安装在车辆100的底部,下防护板42则安装在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而中间传动部43则根据需要可以卡接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此时防滑刹车板3受到的摩擦力则通过上述的下防护板42、中间传动部43、上防护板41传递到车辆100的底部,进而较少了升降机构2受力;当需要再次起到车辆时,中间传动部43则从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脱离出来,这样该车辆防护刹车设备则向上升起以离开地面,这样车辆100可以继续行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防护板4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凸起的下凸齿411,所述下防护板4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上凸起的上凸齿421,所述中间传动部43包括中间传动轮44和传动架45,所述传动架45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中间传动轮44驱动至所述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具体结构,这里在上防护板41的下表面开设多个向下凸起的下凸齿411,同时在下防护板42的上表面开设多个向上凸起的上凸齿421,而中间传动部43则包括中间传动轮44和传动架45,这里传动架45安装在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一侧,最好位于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内侧而远离车辆的轮胎,当升降机构2驱动防滑刹车板3向下移动至接触到地面时,在这个过程中传动架45也驱动中间传动轮44至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这样实现了防滑刹车板3接触地面的同时,中间传动轮44也正好啮合到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这样防滑刹车板3受到摩擦力时,可以通过下凸齿411、中间传动轮44、上凸齿421传递到车辆100,减少升降机架2的受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架45包括上推组46、下推组47以及中间推杆48,所述上推组46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铰接,所述下推组47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铰接,所述上推组46的下端与下推组47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中间传动轮44设置在所述中间推杆48的外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传动架45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传动架45包括上推组46、下推组47以及中间推杆48,具体地,该上推组46的上端与车辆100的底部铰接,下推组47的下端与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铰接,上推组46的下端与下推组47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而中间传动轮44则安装在中间推杆48的外端,所以当升降机构2推动防滑刹车板3向下移动至地面的过程中,上述传动架45也逐渐地展开,即,上推组46、下推组47相互伸开,进而将中间推杆48向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推动,随着防滑刹车板3的下降,使得中间推杆48将中间传动轮44推动至啮合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以此实现了辅助防护机构4的工作状态,将摩擦力传递至车辆100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推组46包括第一上斜杆461、第二上斜杆462,所述下推组47包括第一下斜杆471、第二下斜杆472,所述第一上斜杆461的下端、第一下斜杆471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第二上斜杆462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中间推杆48之间,所述第二下斜杆472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中间推杆48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上推组46、下推组47的具体结构,该结构的上推组46包括第一上斜杆461、第二上斜杆462,下推组47包括第一下斜杆471、第二下斜杆472,具体地,第一上斜杆461的下端、第一下斜杆471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而第二上斜杆462则安装在车辆的底部、中间推杆48之间,第二下斜杆472安装在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中间推杆48之间,所以当升降机构2推动防滑刹车板3向下移动至地面的过程中,上述的第一上斜杆461、第一下斜杆471逐渐地相互展开,进而第二上斜杆462、第二下斜杆472则辅助第一上斜杆461、第一下斜杆471将中间推杆48向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推动,使得中间推杆48将中间传动轮44推动至啮合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以此实现了辅助防护机构4的工作状态,将摩擦力传递至车辆100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架45包括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所述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45a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连接,下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44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b的上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44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传动架45的另一种具体结构,该结构的传动架45包括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这里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分别安装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两侧,具体地,第一弹簧45a的上端与车辆100的底部连接,下端与中间传动轮44的一侧连接,而第二弹簧45b的上端与中间传动轮44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连接,所以当升降机构2推动防滑刹车板3向下移动至地面的过程中,上述的防滑刹车板3带动第二弹簧45b向下移动,进而第二弹簧45b带动中间传动轮44向下移动,进而将中间传动轮44拉动至啮合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防滑装置1内还配设有复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支撑座31、复位滑杆33、复位弹簧,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复位支撑座31,所述复位支撑座31上设置有滑动槽32,所述下防护板42设置在所述滑动槽32内,所述滑动槽32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复位滑杆33,所述下防护板42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复位滑杆33位于所述滑孔内,所述复位滑杆33上设置有抵顶下防护板42的复位弹簧,所述升降机构2上设置有复位拉绳,所述复位拉绳的下端穿过所述滑动槽32的槽壁与所述下防护板42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了使得辅助防护机构4较好地复位,所以本实施例中在升降防滑装置1内还配设有复位机构,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支撑座31、复位滑杆33、复位弹簧,在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安装了复位支撑座31,复位支撑座31与下防护板42是配合的,这里在复位支撑座31上开设了滑动槽32,滑动槽32内安装有多个复位滑杆33,对应地在下防护板42上设置有滑孔,下防护板42通过滑孔安装在复位滑杆33上,使得下防护板42可以在滑动槽32内左右滑动,这里在复位滑杆33上设置有抵顶下防护板42的复位弹簧34,当升降机构2推动防滑刹车板3向下移动至地面的过程中,拉绳35通过导轮部36拉动下防护板42在滑动槽32内滑动,进而对复位弹簧34压缩,复位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使得下防护板42位于上防护板41的下方;当升降机构2带动防滑刹车板3向上收缩离开地面的过程中,复位弹簧34在弹力的作用下推动下防护板42在滑动槽32内滑动,复位弹簧34处于伸展状态,进而下防护板42与上防护板41错位,同时下防护板42也与中间传动轮44脱离,然后辅助防护机构4可以回复至原位置,这样防滑刹车板3可以向上移动离开地面,而后车辆100可以再次启动行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8)

1.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防滑装置(1),所述升降防滑装置(1)包括升降机构(2)、防滑刹车板(3)以及多个辅助防护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车辆的底部,所述防滑刹车板(3)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2)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2)用于升降所述防滑刹车板(3),使得所述防滑刹车板(3)接触路面以完成防滑、刹车,所述辅助防护机构(4)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与防滑刹车板(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防护机构(4)包括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中间传动部(43),所述上防护板(41)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底部,所述下防护板(42)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所述中间传动部(43)选择性地卡接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板(4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下凸起的下凸齿(411),所述下防护板(42)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向上凸起的上凸齿(421),所述中间传动部(43)包括中间传动轮(44)和传动架(45),所述传动架(45)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一侧,用于将所述中间传动轮(44)驱动至所述下凸齿(411)、上凸齿(4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45)包括上推组(46)、下推组(47)以及中间推杆(48),所述上推组(46)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铰接,所述下推组(47)的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铰接,所述上推组(46)的下端与下推组(47)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中间传动轮(44)设置在所述中间推杆(48)的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推组(46)包括第一上斜杆(461)、第二上斜杆(462),所述下推组(47)包括第一下斜杆(471)、第二下斜杆(472),所述第一上斜杆(461)的下端、第一下斜杆(471)的上端、以及中间推杆(48)的内端之间铰接,所述第二上斜杆(462)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中间推杆(48)之间,所述第二下斜杆(472)设置在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中间推杆(48)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架(45)包括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所述第一弹簧(45a)、第二弹簧(45b)分别设置在所述上防护板(41)、下防护板(42)的两侧,所述第一弹簧(45a)的上端与所述车辆的底部连接,下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44)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b)的上端与所述中间传动轮(44)的另一端连接,下端与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防滑装置(1)内还配设有复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防滑刹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支撑座(31)、复位滑杆(33)、复位弹簧,所述防滑刹车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所述复位支撑座(31),所述复位支撑座(31)上设置有滑动槽(32),所述下防护板(42)设置在所述滑动槽(32)内,所述滑动槽(32)内设置有多个所述复位滑杆(33),所述下防护板(42)上设置有滑孔,所述复位滑杆(33)位于所述滑孔内,所述复位滑杆(33)上设置有抵顶下防护板(42)的复位弹簧,所述升降机构(2)上设置有复位拉绳,所述复位拉绳的下端穿过所述滑动槽(32)的槽壁与所述下防护板(42)连接。
CN202220562535.8U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Active CN217048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535.8U CN217048583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62535.8U CN217048583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48583U true CN217048583U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92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62535.8U Active CN217048583U (zh) 2022-03-15 2022-03-15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48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02873B1 (en) A device for moving a wheeled vehicle
CN217048583U (zh) 一种车辆防滑刹车设备
EP1447312A1 (en) Manoeuvring device for non-driven vehicles
CN112900311B (zh) 一种道路桥梁安防限高装置
US2113056A (en) Automobile and bus quick-stopping safety device
CN103847621A (zh) 可进行驻车追尾防护的汽车和驻车追尾防护方法
CN212002540U (zh) 一种具有升降和横移机构的多层停车库
CN210554429U (zh) 一种机动车转移装置
CN209989005U (zh) 车辆脱困装置
KR100914760B1 (ko) 완충수단이 구비된 다용도 견인차
CN212154320U (zh) 一种可限位保护的立体停车设备用防坠安全器
US3523697A (en) Antiskid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109467019B (zh) 杠杆式事故车辆举升装置
KR101344192B1 (ko) 견인 차량 보조바퀴 승하강 장치
CN214985042U (zh) 一种可选择性升降拖车车架的结构
US3870179A (en) Spare wheel carrier for logging trucks
CN115056703B (zh) 一种平衡器组件
CA3097283A1 (en) Jack and tow module for towing a trailer with a truck
CN220602946U (zh) 用于机动车检测的检测平台
CN218201987U (zh) 一种安全型汽车维修升降装置
KR102170239B1 (ko) 모터사이클 휠 분리장치
CN211110661U (zh) 一种车桥用升降结构
CN210707347U (zh) 钢刷式汽车辅助刹车装置
KR101417683B1 (ko) 견인차량의 붐대 승하강 구조
KR20120011384A (ko) 견인차량용 차량 적재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