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31780U -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31780U
CN217031780U CN202123164657.6U CN202123164657U CN217031780U CN 217031780 U CN217031780 U CN 217031780U CN 202123164657 U CN202123164657 U CN 202123164657U CN 217031780 U CN217031780 U CN 2170317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plate
plastic part
foamed
top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465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孔德强
李军平
杨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465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317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317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317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泡塑型件及冰箱,其中所涉及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供发泡料发泡的发泡腔,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发泡腔与所述壳体外部空间以供发泡料发泡时排出空气的排气孔,所述发泡塑型件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发泡腔内且配合至所述排气孔的防溢料机构,所述防溢料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壳体的固定板、柔性连接至所述固定板以在发泡料发泡时由发泡料驱转以闭合所述排气孔的转动板;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泡塑型件的设计结构,在发泡料发泡过程中,柔性连接至固定板的转动板能够较为容易实现排气孔的闭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溢料情况。

Description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箱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在居家、工作单位等各种场合的应用越来越多,就目前而言,冰箱制造的各种关键性技术已较为成熟,如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冰箱制作工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具体冰箱制作过程中,具有保温功能的箱体与门体等均是通过对相应发泡塑型件的发泡腔进行发泡后获取,其中所涉及的发泡料为聚氨酯,在发泡过程中分为3个阶段:乳白过程、胶化过程、固化过程。在具体发泡过程中,需要将发泡腔里面的空气排出来,如此在相应发泡塑型件上需要形成有与发泡腔联通的排气孔。现有技术在排气过程中,处于胶化过程的发泡料会通过排气孔溢出到发泡塑型件外面,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如此不但浪费人力,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还不易清理干净,从而影响门体的产品质量。
为减少发泡过程中发泡料从排气孔的溢出量,最常用的技术是将排气孔的孔径尺寸设置为较小值,通常设置孔径不大于1mm。但排气孔孔径尺寸过小会影响发泡料发泡过程中的排气效果,降低发泡均匀性。为解决该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711153477.3中国专利申请中,其在排气孔位置处设置弹片,以期通过弹片阻挡溢料。但分析可知,该专利申请中所涉及的弹片基于本身的特性,其在靠近排气孔的过程中还产生越来越大的弹性力,容易出现弹片不能完全遮挡闭合排气孔的情况,导致发泡料还是存在从排气孔溢出的风险。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泡塑型件,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发泡塑型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供发泡料发泡的发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发泡腔与所述壳体外部空间以供发泡料发泡时排出空气的排气孔,所述发泡塑型件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发泡腔内且配合至所述排气孔的防溢料机构,所述防溢料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壳体的固定板、柔性连接至所述固定板以在发泡料发泡时由发泡料驱转以闭合所述排气孔的转动板。
进一步,在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相应所述排气孔的后侧,所述转动板柔性连接至所述固定板靠近相应所述排气孔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发泡塑型件具有朝所述发泡腔内部凸伸的凸棱,所述凸棱具有顶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一致,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顶壁成型。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一体成型,且两者连接位置处的厚度小于两者其它位置处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具有第一减薄区,所述转动板具有第二减薄区,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减薄区连接至所述转动板的第二减薄区;在靠近所述第一减薄区与所述第二减薄区连接位置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减薄区与所述第二减薄区的厚度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进一步,所述转动板闭合所述排气孔时,所述第一减薄区朝向所述排气孔的表面、所述第二减薄区朝向所述排气孔的表面以及所述壳体供固定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
进一步,所述转动板朝向所述排气孔的一侧凸伸形成两挡条;所述转动板闭合所述排气孔时,两所述挡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棱延伸方向一致,且分别配合至所述顶壁位于所述排气孔两不同侧的区域。
进一步,所述防溢料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泡腔内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凸棱两侧的卡板,一对所述卡板相向凸伸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凸棱的顶壁配合以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凸起背离所述凸棱顶壁的一侧形成有供所述固定板朝所述凸棱方向滑动以卡入所述凸起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于所述发泡腔内,在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上,所述排气孔的分布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箱体及铰接至所述箱体的门体,其中,所述箱体与所述门体中的至少一个由以上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发泡后获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泡塑型件的设计结构,在发泡料发泡过程中,柔性连接至固定板的转动板能够较为容易实现排气孔的闭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溢料情况;而且由于设置有防溢料结构,可以将排气孔的尺寸设计得更大,提高发泡料发泡过程中发泡腔的排气效果,能够更好的确保发泡料中的发泡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发泡塑型件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发泡塑型件去除盖板部后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结构沿A-A'位置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所示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6所示结构沿一经过排气孔的平面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9所示图8所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9所示结构中转动板闭合排气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所示,其展示了一种发泡塑型件的整体结构,具体于该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泡塑型件为构成冰箱的门体;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泡塑型件也可以是构成冰箱的门体或者其它需要在内部进行发泡填充的器件。以下将结合冰箱一种门体的具体结构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内容进行详细展开。
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泡塑型件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部形成有供发泡料发泡的发泡腔10。具体于该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主体部11以及盖合于该主体部11一侧的盖板部12,主体部11与盖板部12共同围设形成发泡腔10,发泡料在该发泡腔10内发泡即可形成与发泡腔10形状匹配的发泡层(图中未展示),该发泡层使得相应的相应的门体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理解,在发泡过程中,发泡层的形状由发泡塑型件的发泡腔10的形状决定,即发泡塑型件的发泡腔形状可以实现发泡层的塑形。
结合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壳体100上形成有连通发泡腔10与壳体100外部空间以供发泡料发泡时排出空气的排气孔130。参考图2、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泡塑型件还具有配合至排气孔130的防溢料机构14。进一步地,参考图4、图6所示,防溢料机构14具有固定至壳体100的固定板141、柔性连接至固定板141以在发泡料发泡时由发泡料驱转以闭合排气孔130的转动板142。
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发泡塑型件的设计结构,在发泡料发泡过程中,柔性连接至固定板141的转动板142能够较为容易实现排气孔130的闭合,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溢料情况;而且由于设置有防溢料结构,可以将排气孔130的尺寸设计得更大,提高发泡料发泡过程中发泡腔的排气效果,能够更好的确保发泡料中的发泡均匀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排气孔130孔径尺寸不小于3mm,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排气孔130孔径尺寸设置为8mm,其远大于现有技术中不大于1mm的尺寸,可以确保排气的顺利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结构中,结合图2、图3所示,该具体实施例中,壳体100的一端形成有两个供发泡料注入的注料孔110,在发泡料发泡时,由两个注料孔110注入发泡腔10的发泡料会在各自对应的区域内发泡以填充发泡腔10;在发泡腔10内,两个注料孔110分别对应有第一发泡方向d1、第二发泡方向d2。结合图4、图6所示,在发泡料的第一发泡方向d1上,相应注料孔110所对应的区域内,固定板141固定于相应排气孔130的后侧,转动板142柔性连接至固定板141靠近相应排气孔130的一侧。可以理解,在发泡料的第二发泡方向d2上,相应注料孔110所对应的区域内,固定板141也固定于相应排气孔130的后侧(图中未展示),转动板142柔性连接至固定板141靠近相应排气孔130的一侧。
结合图2、图3、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中,发泡塑型件具有朝发泡腔10内部凸伸的凸棱13,凸棱13具有顶壁131以及位于顶壁131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至壳体100的侧壁。更为具体地,顶壁13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侧壁132与第二侧壁133,第一侧壁132与第二侧壁133均连接至壳体100的主体部11。
进一步如图中所示,凸棱13的延伸方向与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一致,排气孔130贯穿顶壁131成型。本实施例中凸棱13的设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从而使得发泡过程中发泡料的实际发泡方向能够与理论发泡方向具有更好的重合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141与转动板142一体成型,且两者连接位置处的厚度小于两者其它位置处的厚度。通常,固定板141与转动板142采用PVC、PP等具有较好柔韧性的塑胶材质制作成型。由于固定板141与转动板142连接位置处的厚度小于两者其它位置处的厚度,转动板142在受到一定压力后即可相对固定板141沿两者的连接位置处转动,进而实现排气孔130的闭合。
结合图8、图9所示,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固定板141具有第一减薄区1410,转动板142具有第二减薄区1420,固定板141通过第一减薄区1410连接至转动板142的第二减薄区1420。在靠近第一减薄区1410与第二减薄区1420连接位置处的方向上,第一减薄区1410与第二减薄区1420的厚度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如图中所示,第一减薄区1410与第二减薄区1420相连接的两侧均呈尖角状。
优选地,参考图10所示,当转动板142闭合排气孔130时,第一减薄区1410朝向排气孔130的表面、第二减薄区1420朝向排气孔130的表面以及壳体11供固定固定板141的表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15。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凸棱13构成壳体11的一部分,壳体11供固定固定板141的表面即指的是凸棱13的顶壁131。
在转动板142转动至闭合排气孔130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部分发泡料从转动板142背离排气孔130的一侧溢流至转动板142朝向排气孔13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收容空间15的存在,溢流至转动板142朝向排气孔130一侧的发泡料会被挤压至收容空间15内,进而避免影响转动板142与凸棱13顶壁131的贴合,确保转动板142对排气孔130闭合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参考图6、图7所示,转动板142朝向排气孔130的一侧凸伸形成两挡条,具体于该实施例中,两档条包括第一挡条1421与第二挡条1422。转动板142闭合排气孔130时,第一挡条1421与第二挡条1422的延伸方向与均与凸棱13延伸方向一致,且分别配合至顶壁131位于排气孔130两不同侧的区域。由于设置有第一挡条1421与第二挡条1422,在转动板142转动至对排气孔130形成闭合时,可以使得更好的避免发泡料从转动板142与顶壁131之间溢流至排气孔1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防溢料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发泡腔10内用于固定固定板141的锁止部。参考图6、图7所示,锁止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于凸棱13两侧的卡板,即第一卡板143与第二卡板144;第一卡板143与第二卡板144相向分别凸伸形成有第一凸起1430与第二凸起1440,第一凸起1430、第二凸起1440与凸棱13的顶壁131配合以固定固定板141。具体而言,固定板141贴合于顶壁131上,第一凸起1430、第二凸起1440均抵接于固定板141背离顶壁131的一侧表面以对固定板141形成固定。
为方便固定板141装配至与顶壁131贴合,第一凸起1430、第二凸起1440背离凸棱13顶壁131的一侧还形成有供固定板141朝凸棱13方向滑动以卡入两凸起与顶壁131之间的导向斜面(图中未标识)。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板141的两侧还分别形成有供第一卡板143与第二卡板144配合以限制固定板141沿凸棱13长度方向移动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于发泡腔10内,在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上,排气孔130的分布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参考图2、图3所示,在第一发泡方向d1对应的发泡区域内,排气孔130在第一发泡方向d1上的分布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相应的,在第二发泡方向d2对应的发泡区域内,排气孔130在第二发泡方向d2上的分布密度也呈逐渐增大趋势。
基于排气孔130的以上分布方式,在发泡塑型件内部发泡过程中,当先发泡区域所对应的排气孔130被活动挡板140遮挡闭合后,不会对后续发泡过程中的排气效果造成过大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箱体及铰接至箱体的门体,其中,箱体与门体中的至少一个由以上的发泡塑型件发泡后获取。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发泡塑型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供发泡料发泡的发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发泡腔与所述壳体外部空间以供发泡料发泡时排出空气的排气孔,所述发泡塑型件还具有设置于所述发泡腔内且配合至所述排气孔的防溢料机构,所述防溢料机构包括固定至所述壳体的固定板、柔性连接至所述固定板以在发泡料发泡时由发泡料驱转以闭合所述排气孔的转动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上,所述固定板固定于相应所述排气孔的后侧,所述转动板柔性连接至所述固定板靠近相应所述排气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塑型件具有朝所述发泡腔内部凸伸的凸棱,所述凸棱具有顶壁以及位于所述顶壁相对两侧且分别连接至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凸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一致,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顶壁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转动板一体成型,且两者连接位置处的厚度小于两者其它位置处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具有第一减薄区,所述转动板具有第二减薄区,所述固定板通过第一减薄区连接至所述转动板的第二减薄区;在靠近所述第一减薄区与所述第二减薄区连接位置处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减薄区与所述第二减薄区的厚度均呈逐渐减小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闭合所述排气孔时,所述第一减薄区朝向所述排气孔的表面、所述第二减薄区朝向所述排气孔的表面以及所述壳体供固定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之间围设形成有一收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朝向所述排气孔的一侧凸伸形成两挡条;所述转动板闭合所述排气孔时,两所述挡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凸棱延伸方向一致,且分别配合至所述顶壁位于所述排气孔两不同侧的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料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发泡腔内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板的锁止部,所述锁止部包括一对相对设置且分别固定于所述凸棱两侧的卡板,一对所述卡板相向凸伸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凸棱的顶壁配合以固定所述固定板,所述凸起背离所述凸棱顶壁的一侧形成有供所述固定板朝所述凸棱方向滑动以卡入所述凸起与所述顶壁之间的导向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发泡腔内,在所述发泡料的发泡方向上,所述排气孔的分布密度呈逐渐增大趋势。
10.一种冰箱,包括箱体及铰接至所述箱体的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与所述门体中的至少一个由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泡塑型件发泡后获取。
CN202123164657.6U 2021-12-14 2021-12-14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Active CN2170317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4657.6U CN217031780U (zh) 2021-12-14 2021-12-14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4657.6U CN217031780U (zh) 2021-12-14 2021-12-14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31780U true CN217031780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41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4657.6U Active CN217031780U (zh) 2021-12-14 2021-12-14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317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2207B2 (en)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interi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y
KR102025177B1 (ko) 냉장고 및 그 내부 도어의 제조 방법
EP2730868B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inner door thereof
US10823485B2 (en) Refrigerator
CN108151429B (zh) 发泡板及具有该发泡板的冰箱
CN217031780U (zh) 发泡塑型件及冰箱
KR200487776Y1 (ko) 단열패널용 단부마감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열패널
US6635328B2 (en) Integral skin foam molded article
CN106766608B (zh) 内胆组件、制冷设备用箱体及制冷设备
JP3391731B2 (ja) 断熱箱体及び断熱箱体の製造方法
JP5722014B2 (ja) 貯蔵庫の断熱扉
CN114413558A (zh) 发泡塑型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JP2015031447A (ja) 断熱パネル
CN112382810B (zh) 电芯及电池模组
CN217330383U (zh) 箱门和冰箱
JP2978610B2 (ja) 冷蔵庫の扉のハンド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64491B2 (ja) 冷蔵庫
KR100519400B1 (ko) 압축수납팩과 그 제조방법
CN215638275U (zh) 用于冰箱门体的竖梁组件及冰箱
CN112577252A (zh) 制冷器具及其门体
JP3980142B2 (ja) 表皮一体発泡成形型
CN220624506U (zh) 制冷设备
CN220653006U (zh) 一种电容应急启动电源
CN221040897U (zh) 一种手柄及载具
CN220689472U (zh) 一种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