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021821U -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021821U
CN217021821U CN202220476210.8U CN202220476210U CN217021821U CN 217021821 U CN217021821 U CN 217021821U CN 202220476210 U CN202220476210 U CN 202220476210U CN 217021821 U CN217021821 U CN 2170218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die
cylinder
upper die
vertical direction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621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宝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aha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aha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aha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aha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7621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0218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0218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0218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机架;压合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将产品压合;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压合机构;压合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治具以及底部治具,驱动机构包括顶部气缸以及底部气缸,顶部治具由顶部上模和顶部下模组成,顶部下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顶部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与顶部上模的高位端相连,顶部气缸驱动顶部上模在竖直方向上滑移;底部治具由底部上模和底部下模组成,底部上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底部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连接在底部下模的低位端,底部气缸驱动底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本申请中的贴合设备占用的装配空间较小,结构紧凑。

Description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贴合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加工工序中,为了将产品产品的多层零部件粘接黏合在一起,将多层零部件之间点胶初步粘接在一起之后,通常需要将二者通过贴合设备压紧安装在一起,为了提升贴合效率,现有的贴合设备通常为多工位同时进行贴合工作。
传统的多工位贴合设备中,为了上下合模将产品压紧,通常将产品放在治具的上下模之间,驱动气缸安装在治具底部,从而将治具的下模向上推动,以使得上下合模。但是该种技术方案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多个治具之间,每相邻的两个治具之间具有一个驱动气缸,从而导致该设备在竖直方向上,最上方治具的上模与最下方治具的下模之间的距离较远,即导致该贴合设备在竖直方向上的内部工作区域需要占据较大的装配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中多工位贴合设备的内部工作区域占用装配空间较大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采用如下的方案: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包括机架;压合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将产品压合;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压合机构;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治具以及底部治具,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顶部气缸以及底部气缸,所述顶部治具由顶部上模和顶部下模组成,所述顶部下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顶部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与所述顶部上模的高位端相连,所述顶部气缸驱动所述顶部上模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所述底部治具由底部上模和底部下模组成,所述底部上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底部气缸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连接在所述底部下模的低位端,所述底部气缸驱动所述底部下模在竖直方向上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竖直方向上,用于驱动顶部治具的顶部气缸和用于驱动底部治具的底部气缸分别位于顶部上模上方以及底部下模下方,即该驱动气缸能够安装在贴合设备机架的竖直方向的两端,以使得该机架内部的空间结构较为紧凑,从而使得压合机构中顶部治具以及底部治具之间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效的节约了整体贴合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
可选的,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顶部加热板、底部加热板以及处理器,所述顶部加热板安装在所述顶部上模的高位端,所述底部加热板安装在所述底部上模的高位端;所述处理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顶部加热板与所述底部加热板均与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顶部加热板以及所述底部加热板发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有顶部加热板以及底部加热板,能够分别对顶部治具以及底部治具进行加热;仅通过压合的方式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保证产品的粘接,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向治具加热,通过高温加快了产品粘接贴合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固定杆,所述顶部上模和所述底部下模上均固定设置有导滑套,所述导滑套滑移安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固定杆配合滑动套的方式,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使得顶部治具合模和底部治具合模时运动受到导向,其运动较为稳定,提升了贴合的精准度。
可选的,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若干根用于连接顶部治具与底部治具的连接杆,单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顶部下模与所述底部上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杆将顶部下模与底部上模相连,从而将顶部治具和底部治具相连,联动支撑的效果,以使得顶部治具和底部治具在合模的过程中,运动能够互相支撑,提升了运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治具的合模进行导向对位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柱以及承载台,所述顶部上模以及所述底部下模上分别安装有导向柱,对应的,所述顶部下模与所述底部上模上分别设置有承载台;导向柱具有曲面形状的导向头,所述承载台上具有插接槽,所述导向头能够与所述插接槽开口碰撞并卡入所述插接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有导向柱和承载台,将导向柱和承载台分别安装在上模与下模上,并在导向柱上设置弧面的导向头,以使得当上模与下模之间具有微小的对位偏差时,导向头能够与插接槽相碰撞,并带动导向柱插入插接槽中,保证上下模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了贴合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具有多组,所述顶部上模与所述顶部下模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所述底部上模与所述底部下模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四组导向组件设置,一方面,周向环绕的四组导向组件同步进行位置校正,以使得上下模之间的对位使得压合的压力更加精准;另一方面,四组导向组件能够起到一定的承托以及限位作用,上下模之间合模时,多组导向组件能够保持上模的水平,防止上模歪斜而贴合效果不佳。
可选的,还包括校正件,所述顶部下模与所述底部下模上均安装有校正件,所述顶部下模以及顶部下模上均具有一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压合槽;校正件包括校正气缸和推料块,所述校正气缸位于所述压合槽的外周且输出轴朝向所述压合槽,所述推料块安装在该所述校正气缸的输出轴上,所述推料块用于将产品滑移抵推至远离所述校正气缸的压合槽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推料件能够进行抵压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保证产品在压合槽中位置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了该贴合设备的贴合精度。
可选的,所述推料块具有第一抵压面,所述顶部上模和所述底部上模均具有与所述对应的第一抵压面相对的限位面;所述第一抵压面能够与所述限位面贴合抵触;所述限位面在竖直方向上与产品上靠近推料块的端面平齐,所述限位面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压合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一方面,限位面的平齐限位能够有效防止推料块对产品的压力过大而将产品抵压坏,限位面会将推料件抵触限位而阻止推料块压坏产品;另一方面,限位面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压合槽中,即使得合模时的产品与压合槽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以便于产品在脱模时,机械爪能够伸入该压合槽与产品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产品顺利的拿起。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至少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在竖直方向上,用于驱动顶部治具的顶部气缸和用于驱动底部治具的底部气缸分别位于顶部上模上方以及底部下模下方,即该驱动气缸能够安装在贴合设备机架的竖直方向的两端,以使得该机架内部的空间结构较为紧凑,从而使得压合机构中顶部治具以及底部治具之间所占用的空间较小,有效的节约了整体贴合设备内部所占用的空间;
2.设置有导向柱和承载台,将导向柱和承载台分别安装在上模与下模上,并在导向柱上设置弧面的导向头,以使得当上模与下模之间具有微小的对位偏差时,导向头能够与插接槽相碰撞,并带动导向柱插入插接槽中,保证上下模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进一步提升了贴合的效果;
3.一方面,限位面的平齐限位能够有效防止推料块对产品的压力过大而将产品抵压坏,限位面会将推料件抵触限位而阻止推料块压坏产品;另一方面,限位面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压合槽中,即使得合模时的产品与压合槽之间具有一定的缝隙,以便于产品在脱模时,机械爪能够伸入该压合槽与产品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将产品顺利的拿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为展示压合机构所做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11、固定杆;12、导滑套;13、顶部动板;14、顶部定板;15、底部动板;16、底部定板;
2、压合机构;21、顶部治具;211、顶部上模;212、顶部下模;22、底部治具;221、底部上模;222、底部下模;23、连接杆;24、压合槽;
3、驱动机构;31、顶部气缸;32、底部气缸;
4、加热机构;41、顶部加热板;42、底部加热板;43、处理器;
5、导向组件;51、导向柱;52、承载台;
6、校正件;61、校正气缸;62、推料块;621、第一抵压面;622、限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参照图1和图2,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包括:机架1、压合机构2、驱动机构3以及加热机构4。压合机构2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产品压合;驱动机构3固定在机架1上且与该压合机构2相连,用于驱动压合机构2;加热机构4与压合机构2相连,用于对产品加热。
机架1上包括底部动板15以及顶部动板13,顶部动板13与底部动板15的厚度方向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压合机构2位于底部动板15与顶部动板13之间,驱动机构3包括顶部气缸31以及底部气缸32,顶部气缸3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其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顶部动板13向下;底部气缸3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且其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贯穿底部动板15向上。
压合机构2包括顶部治具21以及底部治具22,顶部治具21与底部治具22沿竖直方向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将竖直方向上的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顶部动板13、顶部治具21、底部治具22以及底部动板15定义为一个治具组,治具组的数量为两组,以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具有四个压合工位,两组治具组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于机架1上,以下仅针对单个治具组进行描述:
顶部动板13的下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四根固定杆11,四根固定杆11环绕在该顶部动板13的下表面侧缘;固定杆11上远离顶部动板13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顶部定板14。顶部治具21包括顶部上模211以及顶部下模212,顶部下模212固定安装在该顶部定板14上,以使得该顶部下模212与机架1之间相对固定。顶部上模211固定安装在顶部动板13上,顶部动板13的周向侧缘上具有多个导滑套12,导滑套12与顶部上模211之间相对固定。顶部动板13的高位端面与该顶部气缸31的输出轴相连,每个导滑套12滑移安装在对应的一根固定杆11上,顶部气缸31能够驱动顶部动板13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杆11向顶部定板14方向运动,从而带动顶部上模211向顶部下模212合模。
底部动板15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有四根固定杆11,四根固定杆11环绕在该底部动板15的上表面侧缘;固定杆11上远离底部动板15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底部定板16。底部治具22包括底部上模221以及底部下模222,底部上模221固定安装在该底部定板16上,以使得该顶部上模211与机架1之间相对固定。底部下模222固定安装在底部动板15上,底部动板15的周向侧缘上具有多个导滑套12,导滑套12与底部下模222之间相对固定。底部动板15的低位端面与该底部气缸32的输出轴相连,每个导滑套12滑移安装在对应的一根固定杆11上,底部气缸32能够驱动底部动板15上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固定杆11向底部定板16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底部下模222向底部上模221合模。
值得一提的是,底部下模222以及顶部下模212中均具有用于承载产品的压合槽24,本申请实施例中压合槽24在竖直方向上截面大于该产品的截面,以使得产品安装该压合槽24中后,产品与压合槽24的侧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以便于对产品进行安放和拆装。
加热机构4包括顶部加热板41、底部加热板42以及处理器43,顶部加热板41和底部加热板42均与处理器43耦接,处理器43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处理器43用于控制顶部加热板41以及底部加热板42发热。顶部加热板41固定连接顶部上模211与顶部动板13,顶部加热板41能够向顶部上模211加热;底部加热板42固定连接底部上模221与底部定板16,底部加热板42能够向底部上模221加热。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顶部上模211和底部上模221均为导热的金属钢材质,以使得热量能够分别通过顶部上模211和底部上模221传递至产品上表面以对产品加热。
压合机构2还包括连接杆23,连接杆23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底部定板16与顶部顶板之间,连接杆23的高位端与顶部定板14固定连接,连接杆23的低位端与底部定板16固定连接,以使得顶部定板14与底部定板16之间相对固定,稳定性较佳。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个治具组中连接杆23的数量为四根,所有的连接杆23并列设置于顶部定板14与底部定板16之间。
还包括多组导向组件5,每组导向组件5包括导向柱51和承载台52,顶部上模211以及所述上模上分别安装有导向柱51,对应的,顶部下模212与底部下模222上分别设置有承载台52;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导向柱51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顶部动板13的下表面,顶部定板1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台52,以使得导向柱51间接的连接在顶部上模211上、承载台52间接的连接在顶部下模212上。导向柱51与承载台52之间在竖直方向上正对设置,且导向柱51上靠近承载台52的一端设置有曲面形状的导向头,承载台52上对应设置有插接槽,导向头能够向插接槽运动并与插接槽开口碰撞,以使得导向头能够卡入插接槽中,以实现对于顶部治具21合模时的对位。类似的,底部动板15的上表面与导向柱51固定连接,底部动板15的下表面与承载台52固定连接,以实现对于顶部治具21合模时的对位。本申请实施例中,顶部上模211与顶部下模212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5,底部上模221与底部下模222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5。
还包括校正件6,顶部下模212与底部下模222上均安装有校正件6;校正件6包括校正气缸61以及推料块62。对于顶部治具21而言,校正气缸61固定安装在顶部下模212上,且该校正气缸61位于压合槽24外周,校正气缸61的输出轴指向压合槽24,推料块62安装在该校正气缸61的输出轴上,以使得推料块62能够受校正气缸61驱动而压合槽24运动。值得一提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压合槽24的形状为四方形的凹槽,校正件6有四个,四个校正件6均分为两组,两组校正件6分别安装在该压合槽24相邻两周向侧壁外,推料块62能够将产品滑移抵推至远离校正气缸61的压合槽24侧壁上。推料块62具有用于与产品抵触的第一抵压面621,顶部上模211的周向端面上具有避让于该推料块62的避让槽,避让槽的槽底具有用于与第一抵压面621贴合抵触的限位面622,推料块62能够滑移于该避让槽中,且第一抵压面621能够与限位面622抵触以对推料块62进行限位。限位面622在竖直方向上与产品上靠近推料块62的轴向侧壁平齐,以使得第一抵压面621能够同时与产品以及限位面622抵触。值得一提的是,限位面62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压合槽24内,以使得当推料块62与限位面622抵触时,产品与压合槽24的侧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对于底部治具22而言,底部下模222上同样安装有两组校正件6,以实现对于底部治具22中的产品校正定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的实施原理为:在多个工位的贴合设备中,竖直方向上具有顶部治具21以及底部治具22,顶部上模211滑移与机架1滑移连接,顶部下模212与机架1固定连接,顶部气缸31位于顶部上模211上方,以驱动顶部上模211向顶部下模212运动合模。底部治具22的下模与机架1滑移连接,顶部气缸31位于顶部下模212的下方,以驱动底部下模222向底部上模221运动合模。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压合机构(2),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将产品压合;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压合机构(2);
所述压合机构(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顶部治具(21)以及底部治具(22),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顶部气缸(31)以及底部气缸(32),所述顶部治具(21)由顶部上模(211)和顶部下模(212)组成,所述顶部下模(212)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顶部气缸(31)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与所述顶部上模(211)的高位端相连,所述顶部气缸(31)驱动所述顶部上模(211)在竖直方向上滑移;所述底部治具(22)由底部上模(221)和底部下模(222)组成,所述底部上模(221)固定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底部气缸(32)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连接在所述底部下模(222)的低位端,所述底部气缸(32)驱动所述底部下模(222)在竖直方向上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机构(4),所述加热机构(4)包括顶部加热板(41)、底部加热板(42)以及处理器(43),所述顶部加热板(41)安装在所述顶部上模(211)的高位端,所述底部加热板(42)安装在所述底部上模(221)的高位端;所述处理器(43)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顶部加热板(41)与所述底部加热板(42)均与所述处理器(43)耦接,所述处理器(43)用于控制所述顶部加热板(41)以及所述底部加热板(42)发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顶部上模(211)和所述底部下模(222)上均固定设置有导滑套(12),所述导滑套(12)滑移安装在所述固定杆(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2)还包括若干根用于连接顶部治具(21)与底部治具(22)的连接杆(23),单个连接杆(2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顶部下模(212)与所述底部上模(2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治具的合模进行导向对位的导向组件(5),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导向柱(51)以及承载台(52),所述顶部上模(211)以及所述底部下模(222)上分别安装有导向柱(51),对应的,所述顶部下模(212)与所述底部上模(221)上分别设置有承载台(52);导向柱(51)具有曲面形状的导向头,所述承载台(52)上具有插接槽,所述导向头能够与所述插接槽开口碰撞并卡入所述插接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具有多组,所述顶部上模(211)与所述顶部下模(212)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5),所述底部上模(221)与所述底部下模(222)之间环绕安装有四组导向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正件(6),所述顶部下模(212)与所述底部下模(222)上均安装有校正件(6),所述顶部下模(212)以及顶部下模(212)上均具有一个用于承载产品的压合槽(24);校正件(6)包括校正气缸(61)和推料块(62),所述校正气缸(61)位于所述压合槽(24)的外周且输出轴朝向所述压合槽(24),所述推料块(62)安装在该所述校正气缸(61)的输出轴上,所述推料块(62)用于将产品滑移抵推至远离所述校正气缸(61)的压合槽(24)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块(62)具有第一抵压面(621),所述顶部上模(211)和所述底部上模(221)均具有与所述对应的第一抵压面(621)相对的限位面(622);所述第一抵压面(621)能够与所述限位面(622)贴合抵触;所述限位面(622)在竖直方向上与产品上靠近推料块(62)的端面平齐,所述限位面(62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压合槽(24)中。
CN202220476210.8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Active CN2170218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6210.8U CN217021821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6210.8U CN217021821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021821U true CN217021821U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5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6210.8U Active CN217021821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0218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50599B (zh) 一种窗帘杆金属件冲压步进模
CN107984223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机前盖的智能装配设备
CN110695199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大中型机床异形板件冲压设备
CN217021821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多工位高温贴合设备
CN111817107A (zh) 一种接线端子弯曲装置及折弯方法
CN117046946A (zh) 一种用于电力铁附件的折弯设备及其铁附件
CN113369862A (zh) 一种滚珠丝杠副轴承自动压装系统及装配方法
CN113103188A (zh) 一种低压开关柜钣金成型自动化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CN110497496B (zh) 一种竹框部件冲压装置及冲压方法
CN108656613B (zh) 一种自动出料压片机及压片方法
CN111906243B (zh) 一种链条装配机链板上料机构
CN210253758U (zh) 一种管件液压成形压力机
CN218946004U (zh) 一种用于一次冲裁门角柱外的冲模
CN216462855U (zh) 一种用于不同定子铁芯装配的夹紧装置
CN220639044U (zh) 一种压力机行程调节机构
CN219985991U (zh) 一种托杆变换装置
CN217667662U (zh) 一种法兰盘和齿轮的热压装置
CN111842762B (zh) 一种精铸热压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CN220388567U (zh) 头壳自动组装设备
CN215032761U (zh) 双根同步穿角码机
CN219378674U (zh) 显示器中框折弯夹具
US20130302463A1 (en) Press molding apparatus
CN114362463B (zh) 电机装配一体机
CN210702250U (zh) 一种芯片引脚校直装置
CN112659530B (zh) 一种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自动封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