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9320U - 液压悬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液压悬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9320U
CN216969320U CN202122964758.5U CN202122964758U CN216969320U CN 216969320 U CN216969320 U CN 216969320U CN 202122964758 U CN202122964758 U CN 202122964758U CN 216969320 U CN216969320 U CN 216969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pring
supporting arm
bracket
hydraulic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47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发
曾肇豪
陈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47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9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9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9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及车辆,包括主簧组件、液压结构、外支架和托臂,主簧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一液室,液压结构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二液室;托臂的根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主簧组件硫化连接于托臂上,第一液室连通安装腔;液压结构固定于安装腔内,第二液室位于第一液室上方;外支架上设有侧部开口的容纳腔;托臂的根部、主簧组件和液压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自容纳腔的开口侧嵌于容纳腔内,主簧组件与外支架固定,外支架不需分成上、下支架,无需主簧支撑骨架,减少成本;托臂无需卡接于主簧内骨架内,避免应力集中,使托臂和外支架的强度容易保证,主簧组件的弹性中心位置布置更灵活。

Description

液压悬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悬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常包括悬置、抗扭拉杆、阻尼元件及相关联的支架等。悬置系统主要功能如下:
(1)支撑动力总成并确定动力总成位置;
(2)控制动力总成运动;
(3)隔离动力总成振动;
(4)作为一个额外的吸震器衰减路面不平引起的悬架传向车身的振动;
(5)承受动力总成输出扭矩及动载荷。
为实现上述功能,悬置一端通过外支架与车身或副车架连接,一端通过托臂与动力总成连接,托臂与外支架间通过橡胶主簧弹性连接。
理想的悬置,当低频大振幅振动时,为了尽快衰减由于发动机自身或路面的激励而引起的发动机振动,悬置应该具有大阻尼特性;当高频小振幅振动时,为了减少发动机的激励传递到车架或者车身的振动,悬置应该具有小刚度小阻尼特性。传统的橡胶悬置显然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而在橡胶结构基础上加入液体阻尼机构(液压结构)的液压悬置,由于具有良好频变幅变特性,目前在中高档轿车上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液压悬置,包括外支架、主簧组件、液压结构和托臂,外支架由上支架和下支架铆压组合构成,主簧组件通过主簧支撑骨架固定在上支架内,液压结构固定在下支架内,托臂卡接于主簧组件的主簧内骨架内,主簧组件的第一液室位于液压结构的第二液室上方,液压结构相对于车身是不动的,由托臂带动主簧组件压缩,实现悬置系统的前述功能;这种现有液压悬置存在以下问题:
1)因为装配和限位结构的原因,外支架需要由上支架和下支架铆压组合,影响外支架的刚性,同时需要多一套模具和铆压工装,制造成本较高;
2)托臂卡接于主簧组件的主簧内骨架内,导致应力集中,托臂承载力不高,进而导致对托臂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高,成本高;
3)需要设计主簧支撑骨架,增加装配误差和成本;
4)主簧组件的弹性中心位于外支架的结构中心,托臂的横向跨距较大,不适于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之间的横向跨距较近的车型;托臂的横向跨距设计得过大,会导致托臂的模态不达标,因此也不适于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之间的横向跨距较远的车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及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主簧组件、液压结构、用于连接车身的外支架、用于连接动力总成的托臂,所述主簧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一液室,所述液压结构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二液室;
所述托臂的根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
所述主簧组件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上,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安装腔;
所述液压结构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液室位于所述第一液室上方;
所述外支架上设有侧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托臂的根部、所述主簧组件和所述液压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自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侧嵌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主簧组件与所述外支架固定。
可选地,所述液压结构包括顶膜、顶膜骨架、盖板、流道和解耦膜;
所述顶膜套设于所述顶膜骨架上,所述第二液室设于所述顶膜内;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二液室下侧,所述盖板上设有允许减振液通过的过液孔;
所述流道位于所述盖板下侧,所述解耦膜设于所述流道内。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所述流道的下侧支撑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流道上,且下侧支撑于所述第二台阶上;
所述顶膜套设于所述顶膜骨架上;所述顶膜和所述顶膜骨架作为一个整体,压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抵接于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台阶的一侧上,以使所述盖板和所述流道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
可选地,所述主簧组件包括主簧橡胶、限位橡胶和主簧内骨架,所述主簧橡胶与所述限位橡胶一体设置;
所述主簧橡胶的上端嵌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托臂硫化连接;
所述限位橡胶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下侧、外周和上侧,并与所述外支架配合实现所述托臂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限位;
所述主簧内骨架硫化连接于所述主簧橡胶的下端,并与所述外支架固定。
可选地,所述限位橡胶包括绕所述主簧橡胶外周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下两端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外周,所述第二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上侧,所述第三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下侧;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背离所述托臂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
可选地,所述主簧内骨架与所述外支架卡接。
可选地,所述主簧内骨架包括骨架框和设于所述骨架框上侧的凸起;
所述骨架框的外周的露出所述凸起外的区域,以及所述凸起的露出所述骨架外的区域均与所述主簧橡胶硫化连接;
所述骨架框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其下框边的卡口,所述外支架的局部自所述卡口伸入所述骨架框内,并与所述骨架框卡接。
可选地,所述卡口包括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
所述第一卡接口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框边;
所述第二卡接口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框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第一卡接口;
所述外支架的局部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接口,局部卡嵌于所述第二卡接口,局部卡嵌于所述骨架框内。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液压悬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置及车辆,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主簧组件和液压结构集成到托臂上,托臂的根部、主簧组件和液压结构整体自容纳腔的开口侧嵌于容纳腔内,主簧组件连接于托臂和外支架之间,且液压结构相对于现有液压结构上下倒置,使第二液室位于第一液室上方,使用时液压结构随托臂运动,主簧组件被动接受压缩变形,以此实现液压悬置的功能,液压悬置更易解耦;
主簧组件和液压结构的承载结构集成在托臂的根部,外支架容纳托臂的根部、主簧组件和液压结构组成的整体,不需分成需铆接的上、下支架,减少模具,无需铆压,减少成本,提高液压悬置制造效率;
主簧组件硫化连接于托臂,托臂无需卡接于主簧内骨架内,因此托臂的根部可以设计得较宽大,避免应力集中,使托臂和外支架的强度容易保证,降低对托臂和外支架的材料、工艺要求,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
由于托臂和外支架的强度容易保证,主簧组件的弹性中心位置布置更灵活;对于不同类型的动力总成,托臂和主簧组件可不做变动,改变外支架,即可适用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之间的不同横向跨距,提高产品零部件的通用性;
主簧组件硫化连接于托臂,并与外支架固定,无需设置主簧支撑骨架,减少零件数量,减少成本,提高装配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液压悬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液压悬置的剖视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主簧组件;11、主簧橡胶;111、第一液室;
12、限位橡胶;121、限位件;1211、第一限位部;1212、第二限位部;1213、第三限位部;
13、主簧内骨架;131、骨架框;1311、第一卡接口;1312、第二卡接口;132、凸起;
2、液压结构;21、顶膜;211、第二液室;22、顶膜骨架;23、盖板;24、流道;241、惯性通道;25、解耦膜;26、钢珠;
3、外支架;31、容纳腔;
4、托臂;41、安装腔;411、第一台阶;412、第二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申请中的方向与车辆正常行驶时的方向一致,x向表示前后方向(即纵向),y向表示左右方向(即横向),z向表示上下方向(即竖向),图3中y向箭头指向右方,z向箭头指向上方,x向垂直于图纸。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置,包括主簧组件1、液压结构2、用于连接车身的外支架3、用于连接动力总成的托臂4,主簧组件1内设有用于容纳31减振液的第一液室111,液压结构2内设有用于容纳31减振液的第二液室211;
托臂4的根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41;
主簧组件1硫化连接于托臂4上,第一液室111连通安装腔41;
液压结构2固定于安装腔41内,第二液室211位于第一液室111上方;
外支架3上设有侧部开口的容纳腔31;托臂4的根部、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作为一个整体,自容纳腔31的开口侧嵌于容纳腔31内,主簧组件1与外支架3固定;图2中容纳腔31的开口侧位于右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悬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集成到托臂4上,托臂4的根部、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整体自容纳腔31的开口侧嵌于容纳腔31内,主簧组件1连接于托臂4和外支架3之间,且液压结构2相对于现有液压结构2上下倒置,使第二液室211位于第一液室111上方,使用时液压结构2随托臂4运动,主簧组件1被动接受压缩变形,以此实现液压悬置的功能,液压悬置更易解耦;
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的承载结构集成在托臂4的根部,外支架3容纳31托臂4的根部、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组成的整体,不需分成需铆接的上、下支架,减少模具,无需铆压,减少成本,提高液压悬置制造效率;
主簧组件1硫化连接于托臂4,托臂4无需卡接于主簧内骨架13内,因此托臂4的根部可以设计得较宽大,避免应力集中,使托臂4和外支架3的强度容易保证,降低对托臂4和外支架3的材料、工艺要求,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具体可用便宜的压铸代替挤压铸造或重力铸造制造外支架3;
托臂4的强度容易保证,使得液压悬置的NVH调校更为容易,有利于调校工作的进行,达到更优NVH性能;
由于托臂4和外支架3的强度容易保证,主簧组件1的弹性中心位置布置更灵活;对于不同类型的动力总成,托臂4和主簧组件1可不做变动,改变外支架3,即可适用动力总成与车身纵梁之间的不同横向跨距,提高产品零部件的通用性;
主簧组件1硫化连接于托臂4,并与外支架3固定,无需设置主簧支撑骨架,减少零件数量,减少成本,提高装配精度,提高产品合格率。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液压结构2包括顶膜21、顶膜骨架22、盖板23、流道24和解耦膜25;顶膜21套设于顶膜骨架22上,第二液室211设于顶膜21内;
盖板23位于第二液室211下侧,盖板23上设有允许减振液通过的过液孔;
流道24位于盖板23下侧,解耦膜25设于流道24内。
其为现有包括底膜、底膜骨架、盖板23、流道24和解耦膜25的液压结构2的上下倒置后的结构,且由于液压结构2倒置后底膜位于顶部,因此将底膜和底膜骨架的名称对应改为顶膜21和顶膜骨架22,以便与液压悬置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保持一致,且实施例中液压结构2仅为现有液压结构2的倒置,流道24上设置惯性通道241,液压悬置抽真空、充入液体和打入钢珠26封闭顶膜21上的注液孔实现液体的密封,工作原理不变,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采用现有液压结构2倒置安装于安装腔41内,有利于降低开发周期和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安装腔41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台阶411和第二台阶412;
流道24的下侧支撑于第一台阶411上;
盖板23盖设于流道24上,且下侧支撑于第二台阶412上;
顶膜21套设于顶膜骨架22上;顶膜21和顶膜骨架22作为一个整体,压装于安装腔41内,并抵接于盖板23的背离第二台阶412的一侧上,以使盖板23和流道24固定于安装腔41内。
结构简单,简化液压结构2在安装腔41内的安装,且保证液压结构2与托臂4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簧组件1包括主簧橡胶11、限位橡胶12和主簧内骨架13,主簧橡胶11与限位橡胶12一体设置;
主簧橡胶11的上端嵌于安装腔41内,并与托臂4硫化连接;
限位橡胶12硫化连接于托臂4的下侧、外周和上侧,并与外支架3配合实现托臂4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限位;
主簧内骨架13硫化连接于主簧橡胶11的下端,并与外支架3固定。
结构简单,保证主簧组件1连接托臂4和外支架3的可靠性,可靠隔离发动机振动及限制发动机位移。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限位橡胶12包括绕主簧橡胶11外周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件121;
限位件121包括第一限位部1211,以及分别设于第一限位部1211上下两端的第二限位部1212和第三限位部1213;第一限位部1211硫化连接于托臂4的外周,第二限位部1212硫化连接于托臂4的上侧,第三限位部1213硫化连接于托臂4的下侧;
第二限位部1212的背离托臂4的一侧抵接于容纳腔31的腔壁。
该限位橡胶12间于托臂4与外支架3之间,能够可靠地限制发动机的位移,同时避免限位过程中过硬限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主簧内骨架13与外支架3卡接,便于托臂4、主簧组件1和液压结构2组成的整体结构在外支架3上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簧内骨架13包括骨架框131和设于骨架框131上侧的凸起132;
骨架框131的外周的露出凸起132外的区域,以及凸起132的露出骨架外的区域均与主簧橡胶11硫化连接;
骨架框131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其下框边的卡口,外支架3的局部自卡口伸入骨架框131内,并与骨架框131卡接。
便于主簧内骨架13与外支架3的拆装,保证主簧内骨架13与主簧橡胶1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以及主簧内骨架13与外支架3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卡口包括第一卡接口1311和第二卡接口1312;
第一卡接口1311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下框边;
第二卡接口1312沿上下方向贯通下框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连通第一卡接口1311;
外支架3的局部卡嵌于第一卡接口1311,局部卡嵌于第二卡接口1312,局部卡嵌于骨架框131内,以此实现外支架3与骨架框131之间在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保证主簧内骨架13与外支架3之间固定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液压悬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主簧组件、液压结构、用于连接车身的外支架和用于连接动力总成的托臂,所述主簧组件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一液室,所述液压结构内设有用于容纳减振液的第二液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的根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安装腔;
所述主簧组件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上,所述第一液室连通所述安装腔;
所述液压结构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二液室位于所述第一液室上方;
所述外支架上设有侧部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托臂的根部、所述主簧组件和所述液压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自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侧嵌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主簧组件与所述外支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结构包括顶膜、顶膜骨架、盖板、流道和解耦膜;
所述顶膜套设于所述顶膜骨架上,所述第二液室设于所述顶膜内;
所述盖板位于所述第二液室下侧,所述盖板上设有允许减振液通过的过液孔;
所述流道位于所述盖板下侧,所述解耦膜设于所述流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一台阶和第二台阶;
所述流道的下侧支撑于所述第一台阶上;
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流道上,且下侧支撑于所述第二台阶上;
所述顶膜套设于所述顶膜骨架上;所述顶膜和所述顶膜骨架作为一个整体,压装于所述安装腔内,并抵接于所述盖板的背离所述第二台阶的一侧上,以使所述盖板和所述流道固定于所述安装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组件包括主簧橡胶、限位橡胶和主簧内骨架,所述主簧橡胶与所述限位橡胶一体设置;
所述主簧橡胶的上端嵌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托臂硫化连接;
所述限位橡胶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下侧、外周和上侧,并与所述外支架配合实现所述托臂在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限位;
所述主簧内骨架硫化连接于所述主簧橡胶的下端,并与所述外支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橡胶包括绕所述主簧橡胶外周间隔分布的多个限位件;
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上下两端的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外周,所述第二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上侧,所述第三限位部硫化连接于所述托臂的下侧;
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背离所述托臂的一侧抵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内骨架与所述外支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簧内骨架包括骨架框和设于所述骨架框上侧的凸起;
所述骨架框的外周的露出所述凸起外的区域,以及所述凸起的露出所述骨架外的区域均与所述主簧橡胶硫化连接;
所述骨架框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其下框边的卡口,所述外支架的局部自所述卡口伸入所述骨架框内,并与所述骨架框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包括第一卡接口和第二卡接口;
所述第一卡接口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框边;
所述第二卡接口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下框边,沿左右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第一卡接口;
所述外支架的局部卡嵌于所述第一卡接口,局部卡嵌于所述第二卡接口,局部卡嵌于所述骨架框内。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悬置。
CN202122964758.5U 2021-11-29 2021-11-29 液压悬置及车辆 Active CN216969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4758.5U CN216969320U (zh) 2021-11-29 2021-11-29 液压悬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4758.5U CN216969320U (zh) 2021-11-29 2021-11-29 液压悬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9320U true CN216969320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4758.5U Active CN216969320U (zh) 2021-11-29 2021-11-29 液压悬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9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90655Y (zh) 活动解耦膜式防撞液压阻尼悬置
JP4135915B2 (ja) ストッパ機構付き防振装置
JP5933984B2 (ja) 防振装置
KR20130020195A (ko) 서브프레임용 롤로드의 구조
CN107250600B (zh) 防振装置及缓冲装置
EP1035352B1 (en) Vibration isolator
JP3404548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17155754A (ja) 防振装置
CN107878176B (zh) 一种分段式后悬置软垫总成
CN216969320U (zh) 液压悬置及车辆
EP0669484A1 (en) Fluid-filled mount
JP5061080B2 (ja) 防振ブッシュ
JP2008248898A (ja) 筒型防振装置
JP4854698B2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ユニット及び液封入式防振装置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211371121U (zh) 一种液压悬置
CN108327508B (zh) 安装部件构造体
CN213007585U (zh) 一种抗扭拉杆及包括其的汽车
CN219345359U (zh) 液压悬置以及车辆
CN210101306U (zh) 一种液压悬置及汽车
CN115123390A (zh) 使用组件集成式后下部的车身框架
CN212643409U (zh) 降低高频动特性的液压悬置
CN209521760U (zh) 一种汽车前副车架
CN216975626U (zh) 衬套及车辆
CN220320189U (zh) 悬置结构及车辆
CN219119701U (zh) 液压变速器悬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