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61537U -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61537U
CN216961537U CN202122520666.8U CN202122520666U CN216961537U CN 216961537 U CN216961537 U CN 216961537U CN 202122520666 U CN202122520666 U CN 202122520666U CN 216961537 U CN216961537 U CN 216961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ous body
groove
atomizing
assembly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06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建国
金奇斌
侯贵平
卢音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Precision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06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61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61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61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子烟,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壳体、下底座、上盖组件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下底座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雾化芯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雾化芯上形成密封;所述雾化芯的多孔体具有朝向所述储液仓一侧的吸液面和朝向所述下底座一侧的雾化面,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形成有贯穿所述多孔体的凹槽,所述储液仓通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多孔体吸液面形成有贯穿所述多孔体的凹槽后,所述凹槽的底面以及侧面均可以作为吸液面的一部分,使得所述吸液面的面积显著增加,也就是增加了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提高了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面工作时的雾化量。

Description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烟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一般包括电源组件和雾化器。电源组件向雾化器供电后雾化器将烟液进行加热雾化形成烟雾被用户吸食。近年来电子烟以其吸食方便、对身体危害小等特点,得到消费者青睐。
雾化器一般包括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的雾化芯,雾化芯的吸液面将烟油输送至雾化面进行雾化,以便于用户吸食。但传统的雾化芯吸液面的面积较小,使得吸液面向雾化面的渗油量小,导致雾化芯的雾化面工作时雾化量小,难以满足用户的抽吸体验。
对此,有必要对电子烟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电子烟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壳体内具有储液仓,所述壳体上设有出气通道;
下底座,所述下底座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下底座上设置有进气通道;
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与下底座配合连接形成容纳腔;
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雾化芯组件与下底座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和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和雾化芯密封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雾化芯上以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雾化芯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所述多孔体具有朝向所述储液仓一侧的吸液面和朝向所述下底座一侧的雾化面,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形成有凹槽,以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至雾化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为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的通槽,所述储液仓通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凹槽连通。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正投影的外轮廓呈方形。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正投影的外轮廓呈长方形。
可选地,以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为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或者所述凹槽为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
可选地,所述凹槽为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的通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凹槽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为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相交。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正交。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 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
可选地,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 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
可选地,所述多孔体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0.5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中间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的两端的宽度。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最大宽度范围为0.3-3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范围为0.3-5mm。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
可选地,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的通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
可选地,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形成有接线槽,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伸入所述接线槽并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所述凹槽的底壁至少部分与所述接线槽的底壁相对,所述凹槽的底壁与接线槽的底壁相对的部分的深度为h1,所述凹槽的其他部分的深度为h2, 其中h1<h2。
可选地,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和上盖密封件,所述上盖密封件套设在所述上盖上,所述上盖密封件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上盖过盈配合。
可选地,所述上盖靠近所述下底座的一侧具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的侧壁设置有换气通道,所述雾化芯密封件夹设于所述雾化芯和所述装配槽之间;
所述雾化芯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气通道相对的避让槽。
可选地,所述储液仓中的气压小于所述雾化腔中的气压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的部分靠近所述避让槽,以使所述避让槽避让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流,所述雾化腔中的气流通过所述换气通道流向所述储液仓。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源。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壳体、下底座、上盖组件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端,所述下底座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雾化芯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雾化芯上以形成密封配合。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多孔体吸液面形成有贯穿所述多孔体的凹槽后,所述凹槽的底面以及侧面均可以作为吸液面的一部分,使得所述吸液面的面积显著增加,也就是增加了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提高了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面工作时的雾化量,满足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侧视截面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正视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上盖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上盖仰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俯视图;
图9为图8的剖面图一;
图10为图8的剖面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密封件立体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密封件仰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俯视图;
图14为图13的剖面图一;
图15为图13的剖面图二;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二;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三;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四;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五;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芯立体图六。
其中:1、壳体;10、储液仓;11、出气通道;2、下底座;20、雾化腔;21、导电钉;22、进气通道;23、下底座密封件;3、上盖;31、装配槽;32、换气通道;4、上盖密封件;5、雾化芯;51、多孔体;501、凹槽; 502、避让槽;503、接线槽;52、发热体;6、雾化芯密封件;7、电连接件;8、吸油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包括:
壳体1、下底座2、上盖组件和雾化芯组件,所述壳体1具有开口端,所述壳体1内具有储液仓10,所述储液仓10用于存储烟油;所述壳体1 上设有出气通道11,所述出气通道11用户将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气流对外输出,以便于用户吸食。
所述下底座2盖设在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下底座2上设置有进气通道22,所述进气通道22用于将外部的空气输入至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以便于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内部的雾化气混合;所述上盖组件与下底座2配合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雾化芯组件与下底座2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20,所述雾化腔20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和所述进气通道22连通。
参见图1和图2,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5和雾化芯密封件6,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套设在所述雾化芯5上以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芯 5包括多孔体51和发热体52,所述多孔体51具有朝向所述储液仓10一侧的吸液面和朝向所述下底座2一侧的雾化面,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形成有凹槽501,以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至雾化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所述储液仓 10通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凹槽501连通,比如储液仓10与凹槽501的开口端连通,储液仓10中的烟油可以通过上盖组件的下液孔导流入凹槽 501内,以便于所述储液仓10中的烟油流向所述吸液面以及所述凹槽501 内。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可以沿所述吸液面所形成的平面延伸,比如沿所述吸液面的长度方向延伸,或者沿所述吸液面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50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501也可以交错设置于所述吸液面。所述储液仓10通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凹槽501连通后,所述凹槽 501的底面以及侧面均可以作为吸液面的一部分,用于吸收所述储液仓10 中的烟油,使得所述吸液面的面积显著增加,也就是增加了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提高了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面工作时的雾化量,满足了用户的抽吸体验。
可选地,参见图6和图7,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51正投影的外轮廓呈方形。
具体地,如图6所示,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竖直放置时,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至雾化面的延伸方向也就是竖直方向,此时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呈水平面,所述多孔体51在该水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呈方形时,所述多孔体51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在不小于传统椭圆形多孔体的基础上,通过四个角的位置来增加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51正投影的外轮廓呈长方形。
具体地,由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截面外形一般为宽度较窄的流线型设计,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截面可以为垂直于其轴向的截面,比如图 1和图2中的垂直于竖直方向的截面,以便于使用者握持和吸食。而所述多孔体51设置于所述上盖组件与下底座2之间时,可以沿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截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多孔体5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呈长方形时,所述多孔体51的长度方向可以平行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截面的长度方向,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可以平行于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截面的宽度方向,以充分发挥所述多孔体51在其长度方向增加的吸油面积,提高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面工作时的雾化量。
可选地,参见图6、图7和图16,以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或者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
具体地,所述多孔体5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呈长方形时,所述凹槽501可以为沿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借助所述多孔体51在其长度方向较长的尺寸特点,所述凹槽501的尺寸也可以较长,通过所述凹槽501较长的底面和侧壁,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保证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效果。
或者,所述凹槽501也可以为沿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所述凹槽5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效果要求来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参见图20,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分别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的设置可以根据其底面以及侧面均可以作为吸液面的一部分,用于吸收所述储液仓10中的烟油,使得所述吸液面的面积显著增加。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01沿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分别贯通所述多孔体51时,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垂直时可以形成十字形的通槽,类似于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通槽和沿所述第三方向的通槽相互正交。另外,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也可以仅仅呈相交但不垂直的状态,比如形成X形的通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所述凹槽501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比如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 U形、V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或者是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 51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的横截面可以为垂直于所述凹槽501延伸方向的横截面,比如所述凹槽501的横截面呈方形时,所述凹槽501可以形成方形槽,方形槽的底面和侧面均可以作为吸液面,以保证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
可选地,所述多孔体5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半径R小于或者等于0.5mm。
具体地,由于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套设在所述雾化芯5上,具体为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套设在所述多孔体51上,为了便于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 与所述多孔体51之间的紧密配合,所述多孔体51的外轮廓可以具有倒角,但所述倒角的半径R不宜过大,比如所述倒角的半径R大于0.5mm时会损失较多的吸油面积,降低所述吸液面向所述雾化面的渗油量。
可选地,参见图19,所述凹槽501的中间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501 的两端的宽度。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可以沿所述多孔体51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可以沿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设置,为了避免在所述多孔体51的边缘开设较大的开口,保证所述多孔体51的结构稳固性,可以将所述凹槽501设置为两端小中间大的结构,以在保证所述多孔体51的结构稳定的基础上,增加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积。
可选地,所述凹槽501的最大宽度范围为0.3-3mm。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的最大宽度为其延伸方向的最大宽度,所述凹槽501的宽度越大,也就可以使得所述凹槽501具有较大面积尺寸的底面,通过较大尺寸的底面可以提高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积;而所述凹槽501 的宽度过大时,给所述多孔体51造成了过大的体积缺失,降低了所述多孔体51的结构强度。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凹槽501将其最大宽度控制在 0.3-3mm的范围内,以达到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能力和结构强度的有效平衡。另外,所述凹槽501的最大宽度范围优选0.5-2.5mm,以适应长度较窄的凹槽501结构。
可选地,所述凹槽501的最大深度范围为0.3-5mm。
具体地,所述凹槽501的最大深度为其延伸方向的最大深度,所述凹槽501的深度越大,也就可以使得所述凹槽501具有较大面积尺寸的侧面,通过较大尺寸的侧面可以提高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积;而所述凹槽501 的深度过大时,给所述多孔体51造成了过大的体积缺失,降低了所述多孔体51的结构强度。所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凹槽501将其最大深度控制在 0.3-5mm的范围内,优选0.6-4mm,以达到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能力和结构强度的有效平衡。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凹槽501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凹槽50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凹槽501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所述多孔体51的长度方向,在所述多孔体5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凹槽501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所述凹槽 501的数量增加时,可以通过所述凹槽501的底面和侧面来提高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量;而过多的凹槽501则容易降低所述多孔体51的结构强度。所述凹槽50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要求和强度综合选择。另外,所述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凹槽501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凹槽501可以间隔设置,比如多个所述凹槽501并排间隔设置。
可选地,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凹槽501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凹槽501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第三方向可以为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在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凹槽501的数量可以为1个或多个。所述凹槽 501的数量增加时,可以通过所述凹槽501的底面和侧面来提高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量;所述凹槽501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要求和强度来判断。
可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相交。
具体地,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可以呈相交的状态,也就使得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相交,比如形成X形的通槽,以在提高所述多孔体51吸液量的同时,通过交叉的通槽结构来保证所述多孔体 51的结构稳定。优选地,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可以正交,比如形成十字形的通槽。
可选地,参见图7和图17,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还包括电连接件7,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形成有接线槽503,所述电连接件7的一端伸入所述接线槽503并与所述发热体52电连接;
所述凹槽501的底壁至少部分与所述接线槽503的底壁相对,所述凹槽501的底壁与接线槽503的底壁相对的部分的深度为h1,所述凹槽501 的其他部分的深度为h2,其中h1<h2。
具体地,所述电连接件7一端在伸入所述接线槽503后,在所述凹槽 501的底壁至少部分与所述接线槽503的底壁相对的情况下,所述凹槽501 中与所述电连接件7一端相对部分的深度h1小于所述凹槽501中与所述电连接件7一端未相对部分的深度h2,使得所述凹槽501可以避免所述电连接件7的伸入,避免所述储液仓10中的烟油对所述电连接件7的直接接触,保证所述电连接件7对发热体52和外部电源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7和图18,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通槽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具体地,所述通槽的数量为两个时,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所述多孔体 51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可以为所述多孔体51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凹槽501沿宽度方向延伸,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贯穿所述多孔体51,以充分发挥所述多孔体51在其宽度方向增加的吸油面积,提高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雾化面工作时的雾化量。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3和上盖密封件4,所述上盖密封件4套设在所述上盖3上,所述上盖密封件4分别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上盖3过盈配合。
具体地,述上盖密封件4套设在所述上盖3上之后,可以对所述上盖 3进行平稳固定;而且所述上盖密封件4的周缘与所述壳体1抵接后,可以将所述储液仓10和雾化腔20分开,避免所述储液仓10中的烟油泄漏到雾化腔20中,保证了所述电子烟雾化组件的内部结构之间的稳定配合。
可选地,参见图4和图5,所述上盖3靠近所述下底座2的一侧具有装配槽31,所述装配槽31的侧壁设置有换气通道32,所述雾化芯密封件 6夹设于所述雾化芯5和所述装配槽31之间;
所述雾化芯5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气通道32相对的避让槽502。
具体地,所述换气通道32可以将外部进入的空气输送到所述储液仓 10中,以保证所述储液仓10中的气压平衡。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夹设于所述雾化芯5和所述装配槽31之间的情况下,在所述换气通道32不需要进行换气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可以对所述换气通道32进行封堵,避免所述储液仓10中烟油的渗漏;在所述换气通道32需要进行换气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的部分结构可以靠近并嵌入所述避让槽502,保证所述换气通道32的顺畅换气。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雾化芯5与所述下底座2之间有形成所述雾化腔20;所述储液仓10中的气压小于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压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的部分靠近所述避让槽502,以使所述避让槽502避让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流,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流通过所述换气通道32 流向所述储液仓10。
具体地,所述雾化腔20通过所述进气通道22与外部连通,外部空气进入到所述雾化腔20中后,可以在所述储液仓10中的气压过低时,通过所述换气通道32对所述储液仓10补充空气,保证所述储液仓10中下液的顺畅性。
另外,所述下底座2上穿设有导电钉21,所述导电钉21伸入所述下底座2的一端与所述电连接件7的另一端抵接。参见图1和图2,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下底座2的周向设置有下底座密封件23,所述下底座密封件23与壳体1的内壁抵接,并在下底座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下底座2上还设有吸油体8,所述吸油体8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通道22的外周设置,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却后的液体随烟雾被用户吸入或从进气通道22漏出的问题发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发热体52通过所述电连接件7电连接至所述导电钉21,所述导电钉21具有暴露在电子烟雾化组件外部的端面,外部电源可以通过所述导电钉21给所述发热体52供电,实现发热体52上电能和热能的转换,进而对烟油进行雾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包括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源。
具体地,当用户抽吸电子烟时,用户通过出气通道11抽吸。外部空气经进气通道22进入雾化腔20。电子烟内的传感器被触发,电源与发热体52之间的电连接导通并向发热体52供电,以加热雾化储液仓10中的液体形成烟雾,空气进入雾化腔20带动烟雾经由出气通道11和出气口被用户吸入。同时空气经进气通道22进入到雾化腔20,进入雾化腔20的冷空气与雾化腔20中的加热烟雾混合。混合后烟雾经过上盖3上的管道进入到出气通道11,最终进入用户嘴里。
随着烟雾的生成,烟油逐渐被陶瓷吸附到雾化面一侧,储液仓10一侧的气压下降,形成负压。雾化腔20一侧的气压较高,空气会在高低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所述换气通道32流通到储液仓10中,实现气压平衡,使得雾化芯组件上能够吸附充足的烟油,保证烟雾的生成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1)

1.一种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开口端,所述壳体(1)内具有储液仓(10),所述壳体(1)上设有出气通道(11);
下底座(2),所述下底座(2)盖设在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下底座(2)上设置有进气通道(22);
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与下底座(2)配合连接形成容纳腔;
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雾化芯组件与下底座(2)之间的空间形成雾化腔(20),所述雾化腔(20)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和所述进气通道(22)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5)和雾化芯密封件(6),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套设在所述雾化芯(5)上以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雾化芯(5)包括多孔体(51)和发热体(52),所述多孔体(51)具有朝向所述储液仓(10)一侧的吸液面和朝向所述下底座(2)一侧的雾化面,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形成有凹槽(501),以所述多孔体(51)的吸液面至雾化面的延伸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垂直于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所述储液仓(10)通过所述上盖组件与所述凹槽(50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51)正投影的外轮廓呈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所述多孔体(51)正投影的外轮廓呈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以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或者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三方向贯穿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所述凹槽(50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凹槽(50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长方形的宽度方向为第三方向,所述凹槽(501)为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分别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正交。
9.根据权利要求4、6-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横截面呈方形、U形、V形、半圆形、椭圆形或者梯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5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具有倒角,所述倒角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0.5mm。
12.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的中间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凹槽(501)的两端的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的最大宽度范围为0.3-3mm。
14.根据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01)的最大深度范围为0.3-5mm。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二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贯通所述多孔体(51)的通槽的数量为1个或多个;
所述通槽的数量为多个的情况下,多个所述通槽间隔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件(7),所述多孔体(51)的雾化面形成有接线槽(503),所述电连接件(7)的一端伸入所述接线槽(503)并与所述发热体(52)电连接;
所述凹槽(501)的底壁至少部分与所述接线槽(503)的底壁相对,所述凹槽(501)的底壁与所述接线槽(503)的底壁相对的部分的深度为h1,所述凹槽(501)的其他部分的深度为h2,其中h1<h2。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盖(3)和上盖密封件(4),所述上盖密封件(4)套设在所述上盖(3)上,所述上盖密封件(4)分别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上盖(3)过盈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3)靠近所述下底座(2)的一侧具有装配槽(31),所述装配槽(31)的侧壁设置有换气通道(32),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夹设于所述雾化芯(5)和所述装配槽(31)之间;
所述雾化芯(5)上设置有与所述换气通道(32)相对的避让槽(50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仓(10)中的气压小于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压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6)的部分靠近所述避让槽(502),以使所述避让槽(502)避让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流,所述雾化腔(20)中的气流通过所述换气通道(32)流向所述储液仓(10)。
21.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组件和电源。
CN202122520666.8U 2021-10-19 2021-10-19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Active CN216961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0666.8U CN216961537U (zh) 2021-10-19 2021-10-19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0666.8U CN216961537U (zh) 2021-10-19 2021-10-19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61537U true CN216961537U (zh) 2022-07-15

Family

ID=82344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0666.8U Active CN216961537U (zh) 2021-10-19 2021-10-19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615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874A1 (en) 2022-11-04 2024-05-10 Shanghai QV Technologies Co., Ltd. An atomiz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3874A1 (en) 2022-11-04 2024-05-10 Shanghai QV Technologies Co., Ltd. An atomiz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4464B2 (en) Atomizing hea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CN215736927U (zh) 雾化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5075542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292995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3712276A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1407000A (zh) 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8272142A (zh) 一种具有雾化功能的抽吸装置及电子烟
CN216961537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3215334U (zh) 电子烟
CN216701628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以及电子烟
CN216088865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088899U (zh)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6293058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7429266U (zh)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20044931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7771463U (zh)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装置和电子烟
CN217429248U (zh) 雾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电子烟
CN216961539U (zh) 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CN216293059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113455713A (zh) 可补气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3215336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100486A (zh) 雾化结构、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6292998U (zh)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6059198U (zh) 可补气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2260480U (zh) 电子烟的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