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8899U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Google Patents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88899U CN216088899U CN202121980992.0U CN202121980992U CN216088899U CN 216088899 U CN216088899 U CN 216088899U CN 202121980992 U CN202121980992 U CN 202121980992U CN 216088899 U CN216088899 U CN 2160888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omizing core
- atomizing
- porous body
- core assembly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Electrostatic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该雾化芯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烟的壳体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组件,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多孔体的所述雾化面处;所述多孔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吸液面和所述雾化面;所述雾化芯组件开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从所述雾化面贯通至所述吸液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普遍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烟草对身体的危害。于是,电子烟的使用者日益剧增,电子烟是一种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其有着与卷烟类似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电子烟产品采用对烟油进行雾化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可抽吸的烟雾。电子烟与真烟产品相比,优点在于其对用户的健康危害大幅度下降;并且电子烟大多使用操作方便、外观精美且便于携带。
电子烟一般包括电源组件和雾化器,电源组件向雾化器供电后雾化器将烟液进行加热雾化形成烟雾被用户吸食。
现有的烟弹结构,储油腔的换气依靠雾化芯多孔体上的毛细结构,换气较为困难,因此容易出现烟油下液不畅及雾化芯干烧的问题,抽吸时会出现焦糊味,给用户带来较差的抽吸口感体验。此外,现有的电子烟内部构件较多、结构过于紧凑、装配过程复杂,这样不仅降低了电子烟生产制造的效率;并且,电子烟内部的零部件过于紧凑还容易造成吸油体体积过小而无法吸收足量的烟油,从而导致易漏油等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对电子烟的内部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电子烟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烟的壳体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体和发热体组件,所述多孔体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多孔体的所述雾化面处;所述多孔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吸液面和所述雾化面;所述雾化芯组件开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从所述雾化面贯通至所述吸液面。
可选地,所述换气通道为开设在所述多孔体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多孔体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密封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套设在所述多孔体的外侧;所述雾化芯密封件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形成相互挤压的密封配合。
可选地,所述多孔体的侧部开设有换气通槽,所述雾化芯密封件与所述换气通槽围合形成所述换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换气通道设置至少两个。
可选地,至少两个所述换气通道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上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覆盖于所述换气通槽处。
可选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凸筋,所述第一弹性凸筋抵接在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上。
可选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上形成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可选地,所述多孔体为椭圆柱体。
可选地,所述多孔体为椭圆柱体,所述换气通槽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换气通槽分别位于所述多孔体的椭圆长轴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通孔为椭圆形孔,所述雾化面的椭圆短轴与所述通孔的椭圆短轴相重合,所述雾化面的椭圆长轴相对于所述通孔的椭圆长轴偏移预定距离。
可选地,沿着所述椭圆短轴的方向,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所述雾化面具有第一侧区和第二侧区,所述第一侧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区的面积,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
可选地,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丝和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丝两端的两个接线盘,两个所述接线盘通过所述发热丝串联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热丝的电阻值大于所述接线盘的电阻值。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出气通道;
储液腔,所述储液腔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下盖,所述下盖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开口端,所述下盖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通道;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芯组件与所述壳体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多孔体的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多孔体的雾化面与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构成雾化腔,所述雾化腔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所述通孔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及所述雾化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所述导电钉穿设在所述下盖上,所述导电钉与所述发热体组件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所述导电钉与所述第一支撑筋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所述下盖上设置有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与所述第二支撑筋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
可选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密封件,所述雾化芯密封件上设置有顶持部,所述顶持部与所述第二支撑筋抵接以轴向固定所述雾化芯组件。
可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下盖通过卡扣卡接。
可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和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的靠近所述雾化腔的位置;
所述进气口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围绕所述进气管道的轴线分布在进气管道的侧部。
可选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内的吸油元件,所述吸油元件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的外周;所述吸油元件靠近所述雾化腔的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进气口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吸油元件的厚度为3mm-6mm。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和电源。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雾化芯的多孔体上开设的换气通槽可以帮助电子烟的储液腔中的烟油顺畅地从多孔体的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雾化面的雾化效果好,用户抽吸口感好。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雾化芯组件中的雾化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雾化芯组件中的雾化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雾化芯组件中的雾化芯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9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01-出气口,102-储液腔,11-出气通道,111-插接部,12-第一支撑筋,110-台阶面,2-下盖,20-雾化腔,21-进气通道,211-进气管道,212-进气口,22-第二支撑筋,23-固定柱,3-雾化芯,31-多孔体,301-换气通槽,311-第一通孔,32-发热丝,33-接线盘,4-雾化芯密封件,401-凸出部,41-顶持部,42-第一弹性凸筋,43-管状结构,431-密封沿,44-第二弹性凸筋,5-导电钉,6-吸油元件,7-下盖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烟的壳体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3,雾化芯3包括多孔体31和发热体组件,所述多孔体31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多孔体31的所述雾化面处;所述多孔体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贯通所述吸液面和所述雾化面;所述雾化芯组件开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从所述雾化面贯通至所述吸液面。
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雾化芯组件应用至电子烟时,烟油通过雾化芯3的多孔体31从其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从而电子烟中的储液腔的空气压力减小,同时空气从电子烟的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腔中,此时雾化腔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气体通过换气通道从雾化腔进入到储液腔,从而有效实现电子烟的储液腔和雾化腔的气压平衡,避免出现烟油难以顺畅地从多孔体31的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的情况发生,防止出现干烧而影响用户抽吸时的口感。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雾化芯组件应用至电子烟时,电子烟的储液腔中的烟油能够顺畅地从多孔体31的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雾化面的雾化效果好,用户抽吸口感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通道为开设在所述多孔体31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在所述多孔体31上间隔设置。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多孔体31上开设贯通雾化面和吸液面的第二通孔形成所述换气通道;例如第一通孔311开设在靠近多孔体31中心的位置处,第二通孔开设在靠近多孔体31侧边的位置处。
并且,第一通孔311与发热体组件间隔开布置。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密封件4,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套设在所述多孔体31的外侧;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形成相互挤压的密封配合。所述多孔体31的侧部开设有换气通槽301,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与所述换气通槽301围合形成所述换气通道。进一步具体地,多孔体31、雾化芯密封件4以及电子烟的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多孔体31、雾化芯密封件4、电子烟的壳体、电子烟的下盖围合形成所述雾化腔。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所述换气通道由多孔体31侧部开设的换气通槽301与雾化芯密封件4围合形成。当电子烟的雾化腔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时,雾化芯密封件4在雾化腔内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从而气体可以通过换气通槽301从雾化腔进入到储液腔;当储液腔与雾化腔的气压平衡后,雾化芯密封件4回落覆盖住换气通槽301,防止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流向雾化腔。雾化芯3与雾化芯密封件4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电子烟的储液腔与雾化腔在用户使用时的换气及密封。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通槽301设置至少两个。
换气通槽301可以只设置一个,一个换气通槽301便可以起到对电子烟的储液腔和雾化腔进行换气以保持气压平衡的作用。在该具体的例子中,设置至少两个换气通槽301可以更好地保持电子烟的储液腔与雾化腔之间的气压平衡。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换气通槽301均匀分布。
当设置多个换气通槽301时,换气通槽301可以为对称的均匀排布,也可以为非均匀排布;在该具体的例子中,至少两个换气通槽301均匀分布可以使气流更加均衡,提高电子烟的储液腔与雾化腔之间的气压平衡效果。此外,多个换气通槽301可以设置为相同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形状。所述均匀分布是指换气通槽301相对于多孔体3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设置有凸出部401,所述凸出部401覆盖于所述换气通槽301处。
进一步地,凸出部401覆盖于换气通槽301靠近电子烟的储液腔的一端。雾化芯密封件4上设置有凸出部401与换气通槽301相对应,当电子烟的储液腔与雾化腔之间的气压平衡时,凸出部401覆盖住换气通槽301靠近储液腔的一端,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有效防止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流向雾化腔;当气压不平衡时,例如当烟油通过多孔体31从其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从而电子烟中的储液腔的空气压力减小,同时空气从电子烟的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腔中,此时雾化腔内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雾化芯密封件4在雾化腔内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从而气体可以通过换气通槽301从雾化腔进入到储液腔,实现气压平衡,防止出现烟油下液不畅及雾化芯干烧的问题。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凸筋42,所述第一弹性凸筋42抵接在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上。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弹性凸筋42在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与雾化芯3的多孔体31之间实现过盈配合,从而对多孔体31的外壁面进行密封,也对电子烟的壳体的内侧壁进行密封,提高了雾化芯密封件4与电子烟的壳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烟油从电子烟的储液腔漏油到雾化腔。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11相匹配的管状结构43,所述管状结构43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内。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雾化芯密封件4上的管状结构43插接在多孔体31的第一通孔311中,对第一通孔311的周沿进行密封以防止电子烟的储液腔中的烟油漏出,管状结构43的设置提高了雾化芯密封件4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体31为椭圆柱体。
由于电子烟的壳体的截面形状多为椭圆形,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雾化芯3的多孔体31设置为椭圆柱体,多孔体31的形状与电子烟的壳体的形状相互匹配,这样在装配时,多孔体31可以更好地与电子烟的壳体内壁相贴合;并且可以在适配电子烟的壳体的情况下,将多孔体31的体积做到最大,从而使电子烟的储液腔中的液态基质能够更加顺畅地从多孔体31的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进而提高多孔体31的雾化效率,使用户的抽吸口感更佳。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换气通槽30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换气通槽301分别位于所述多孔体31的椭圆长轴的两端。
换气通槽301还可以设置在多孔体31的其他位置;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换气通槽301设置于多孔体31的椭圆长轴的两端,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开设换气通槽301影响多孔体31的强度。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311为椭圆形孔,所述雾化面的椭圆短轴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椭圆短轴相重合,所述雾化面的椭圆长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椭圆长轴偏移预定距离。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多孔体31上开设的第一通孔311相对于多孔体31为偏心设置,偏心设置的第一通孔311在电子烟中为一个偏孔,这样可以帮助改善电子烟中的气流的流动气路,帮助改善外界进入电子烟的空气与电子烟内产生的烟雾之间混合的均匀度。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椭圆短轴的方向,在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两侧,所述雾化面具有第一侧区和第二侧区,所述第一侧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区的面积,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进一步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以第一通孔311的椭圆长轴为基准,在图1所示的方位中,第一通孔311的椭圆长轴以下的区域为所述第一侧区,第一通孔311的椭圆长轴以上的区域为所述第二侧区。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通孔311在多孔体31上沿椭圆短轴方向朝向一侧偏移,而发热体组件则在雾化面上沿椭圆短轴方向朝向另一侧偏移,即将发热体组件相对于第一通孔311进行单边布设,可以提高发热体组件的发热效能,使雾化面发热稳定高效,提高雾化面的雾化效果;并且可以将多孔体31在发热体组件这侧的孔边宽度设计最大化,从而改善雾化芯3的强度。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丝32和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丝32两端的两个接线盘33,两个所述接线盘33通过所述发热丝32串联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发热丝32主要起到发热的作用,而接线盘33负责与电子烟的导电钉接触并且电性导通。进一步具体地,导电钉设置有两个,两个导电钉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相应地,接线盘33也设置有两个,同样地,两个接线盘33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进一步具体地,两个接线盘33分别连接在发热丝32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丝32的电阻值大于所述接线盘33的电阻值。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发热丝32为细长的长条状,其电阻值大、因此通电之后发热能量较高;而接线盘33为近似于圆盘状,其电阻值较小、通电之后发热能量很小。因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发热体组件中,接线盘33不太发热,热量集中于发热丝32处,发热丝32的发热效果较好、发热能量较高、发热能量易于调节。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参照图4-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10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壳体1内具有与所述出气口101相连通的出气通道11,出气通道11用于供混合了雾化烟气的空气从雾化组件中流出;还包括储液腔102,所述储液腔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储液腔102用于容纳烟油等液态基质;该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下盖2及如上所述的雾化芯组件,所述下盖2盖设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下盖2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通道21;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雾化芯组件与所述壳体1形成密封配合;所述多孔体31的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102连通,所述多孔体31的雾化面与所述下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雾化腔20,所述雾化腔20与所述进气通道2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11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及所述雾化腔20连通。在实际应用中,空气从进气通道21进入壳体1内的雾化腔20、经过雾化芯3,最后通过出气通道11流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存储在电子烟储液腔102中的烟油不断渗透至多孔体31的吸液面,吸液面吸收烟油传导至雾化面;当用户使用该电子烟雾化装置抽吸时,内部的传感器被触发,从而发出信号驱使设置在雾化面上的发热体组件对烟油进行加热产生气溶胶,烟油在雾化腔20中被加热雾化,外界气流经由下盖2的进气通道21进入,带走雾化腔20中的烟雾,再经过壳体1内的出气通道11,最终从出气口101进入到用户口腔中。
相比于现有传统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首先,只采用壳体1与下盖2配合的形式对雾化芯3和雾化芯密封件4等结构进行限位,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上支架、上支架密封圈及下支架,大大简化了电子烟雾化装置内部的结构,从而节约了零件制造成本和装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该电子烟雾化装置的结构为储液腔102、雾化腔20留出了更多的空间,这样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用于存储烟油的储液腔102的体积及烟雾形成的空间——雾化腔20的体积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做到更大。并且,现有技术中,在雾化芯组件与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上支架,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雾化芯组件直接紧贴壳体1的内壁,因此可以将雾化芯组件中的雾化芯3的体积做得更大,烟油从吸液面到雾化面的面积更大,在用户抽吸时,渗油量增大,从而烟雾量增大,抽吸的口感更好。
参照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5,所述导电钉5穿设在所述下盖2上,所述导电钉5与所述发热体组件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该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5,所述导电钉5穿设在所述下盖2上,所述导电钉5抵接在所述多孔体31的雾化面设置有发热体组件的位置处,所述导电钉5与所述发热体组件接触并形成电连接。所述导电钉3用于将雾化芯与其它的供电器件形成电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导电钉5直接与设置在雾化芯3的雾化面上的发热体组件接触导通形成电连接,其连接关系简单、安装方便、易于装配操作。
此外,发热体组件与多孔体3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进一步具体地,该发热体组件的制成工艺为:先对多孔体31进行烧结,再在多孔体31上采用金属粉末印刷发热体组件,最后通过烧结工艺将发热体组件与多孔体31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第一通孔311与发热体组件间隔开布置。该一体成型形成的发热体组件在多孔体31上结合紧密、可靠,并且发热体组件不会额外占用电子烟内部的空间;发热体组件与导电钉5接触时,相当于导电钉5与多孔体31之间形成面与面的抵接关系,这样的连接简单、稳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12,所述导电钉5与所述第一支撑筋12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支撑筋12从雾化芯密封件4的上端面处对雾化芯密封件4进行过盈预压,导电钉5从雾化芯密封件4的下端面处对雾化芯密封件4进行过盈预压,确保连接的紧密可靠性。
参照图4、图9、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12,所述下盖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筋22,所述第一支撑筋12与所述第二支撑筋22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筋12及第二支撑筋22均沿着壳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一支撑筋12从雾化芯密封件4的上端面处对雾化芯密封件4进行过盈预压,第二支撑筋22从雾化芯密封件4的下端面处对雾化芯密封件4进行过盈预压,第一支撑筋12及第二支撑筋22均对软胶材质的雾化芯密封件4的端面具有一定的压缩量,确保连接的紧密可靠性,从而确保雾化芯组件在壳体1内得到可靠、稳定的定位和固定,壳体1以及下盖2之间也无需再设置其它用于固定雾化芯组件的相关结构,简化了电子烟的内部结构,雾化芯密封件4在壳体1与雾化芯3之间形成有效密封。并且还能够确保导电钉5与发热体组件抵接连通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筋12能够避免雾化芯密封件4向储液腔102一侧偏离,第二支撑筋22能够避免雾化芯密封件4向雾化腔20一侧偏移,这样使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参照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密封件4,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设置有顶持部41,所述顶持部41与所述第二支撑筋22抵接以轴向固定所述雾化芯组件。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顶持部41是设置在雾化芯密封件4上的倒扣结构,即顶持部41从雾化芯3的底部对雾化芯3进行轴向固定;装配后,顶持部41与下盖2上设置的第二支撑筋22的位置相对应,顶持部41与第二支撑筋22相互抵接以对雾化芯3进行轴向定位,确保雾化芯组件能够较为稳固地固定于壳体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与所述下盖2通过卡扣卡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壳体1与下盖2之间采用卡扣卡接的连接方式装配起来操作比较方便容易,当壳体1与下盖2卡接到位后,导电钉5与发热体组件抵接到位,这样的装配方式有利于对导电钉5和发热体组件进行定位及固定。
参照图6-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通道21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211和进气口212,所述进气口21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211的靠近所述雾化腔20的位置;所述进气口212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212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212围绕所述进气管道211的轴线分布在进气管道211的侧部。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将位于进气管道211与雾化腔20之间的进气口212设置在进气管道211的侧部,并且设置至少两个相互隔离的进气口212,当外界大气气流从进气管道211流入到进气口212时,气流可以侧向进入到至少两个分支通道内,即侧向进入到至少两个进气口212内,至少两个进气口212可以对气流进行分流,气流流动的轨迹不会发生明显改变,气流不会产生涡流,气流会以一个较为缓和的状态进行流动进而进入到雾化腔20内,进入雾化腔20中的空气气流与发热体组件加热雾化产生的烟雾充分混合后,通过出气通道11进入到用户口腔中。
参照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内的吸油元件6,所述吸油元件6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211的外周;所述吸油元件6靠近所述雾化腔20的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进气口212的端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雾化腔20的体积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做到更大,进而能够将吸油元件6的体积设置到更大,提高吸油元件6的吸油能力,保障雾化腔20内的液体能够被吸油元件6吸收,以避免出现漏油的现象。另一方面,没有被吸出的烟雾气溶胶在冷却后会形成冷凝液滴,由于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内部空间得到增大,所以可以设置用于收集冷凝液滴的部件,降低冷凝液滴从电子烟上漏出的可能性。
例如,进气通道21进入的空气与雾化腔20内的烟雾相遇,会存在部分烟雾未被吸出,进而冷凝为液滴。如图1所示,冷凝液滴可以被设置在下盖2上的吸油元件6吸收,避免液滴从进气通道21处漏出。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吸油元件6靠近雾化腔20的端面低于进气口212所在一侧的端面,这样使吸油元件6上的液体不会从进气口212流入到进气通道21中,避免了从进气通道21漏油的问题。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元件6的厚度为3mm-6mm。
现有技术中,由于壳体1内还设置有上支架、下支架及上支架密封件,其占据了壳体1内很大的空间,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吸油元件的厚度只能设置为1.5mm左右。而在本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由于雾化腔20的体积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做到更大,进而能够将吸油元件6的体积设置到更大,吸油元件6的厚度可以达到3mm-6mm,吸液量可以增加2-4倍,从而可以将烟弹生命周期内产生的冷凝液都储存在吸油元件6中,避免过多的冷凝液从下盖2的进气通道21溢出,或者从出气通道11进入到用户口中。
参照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多孔体31、雾化芯密封件4以及所述壳体1合围形成所述储液腔102。雾化芯密封件4在壳体1的内壁与多孔体31之间形成密封作用。多孔体31对壳体1内的空间形成划分作用。如图1所示,位于壳体1内、雾化芯密封件4上方的区域可以作为储液腔102。雾化芯密封件4上可以留有孔洞,以便储液腔102内的烟油与多孔体31接触。储液腔102的烟油能够被多孔体31吸入,进而使烟油流通至发热体组件处。发热体组件发热能够对烟油进行雾化。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311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及所述雾化腔20连通。第一通孔311将出气通道11与雾化腔20连通。雾化腔20内的烟雾经第一通孔311进入到出气通道11后经由出气口101被用户吸入。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腔20内的烟雾进入出气通道11的路径变短,提高了烟雾吸入的效率。例如,空气经进气通道21进入雾化腔20后,带着烟雾经第一通孔311进入出气通道11。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11相匹配的管状结构43,所述管状结构43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内,且所述出气通道11和雾化腔20通过所述管状结构43连通;所述壳体1在所述出气通道11远离所述出气口101的端口处形成有插接部111,所述插接部111插接固定在所述管状结构43内。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雾化芯密封件4上的管状结构43插接在第一通孔311中,对第一通孔311的周沿进行密封以防止储液腔102中的烟油漏出;同时管状结构43又使得出气通道11与雾化腔20通过管状结构43形成连通,即雾化腔20中的气雾与空气的混合物可以通过管状结构43进入出气通道11,进而被用户吸食。为了提高对储液腔102的密封效果,降低液体外漏的风险。管状结构43的设计可以对第一通孔311起到一定程度的密封作用,将第一通孔311与储液腔102隔开,这样,储液腔102中的液体不易从第一通孔311处泄漏。管状结构43在第一通孔311与插接部111之间形成密封,以避免管状结构43与第一通孔311之间出现漏油的问题。将出气通道11的插接部111插接固定在管状结构43中,也能够提高雾化芯密封件4以及雾化芯3两者整体的固定、定位可靠性。通过上述插接配合关系,出气通道11直接通过管状结构43以及第一通孔311与雾化腔20连通,这种气路结构顺畅、弯折较少,有助于雾化后的气体向外流出,降低其冷却形成冷凝液滴的可能性。
参照图2、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管状结构43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弹性凸筋44,所述第二弹性凸筋44与所述插接部111相抵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第二弹性凸筋44紧紧地抵接住插接部111,在雾化芯3的第一通孔311与插接部111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即第二弹性凸筋44对雾化芯3的内壁面进行密封,也对壳体1的出气通道11的外侧壁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烟油从储液腔102漏油到雾化腔20。
参照图2、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在所述插接部111的周围形成有台阶面110;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形成有密封沿431,所述密封沿431位于所述管状结构43的一端,所述台阶面110与所述密封沿431抵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所述密封沿431位于所述多孔体31的吸液面上并且环绕在所述第一通孔311周围,密封沿431在台阶面110与多孔体31的吸液面之间形成密封,以对管状结构43与第一通孔311之间形成进一步的密封效果。密封沿431与台阶面110的配合结构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液体穿过出气通道11与多孔体31之间的缝隙进而泄漏到第一通孔311、雾化腔20以出气通道11中。密封沿431的一部分环绕吸液面的边沿设置,并且有一部分环绕在第一通孔311的周围设置。密封沿的环绕第一通孔311的部分在台阶面110与吸液面之间形成密封。具体地,密封沿431在第一通孔311的孔口外侧的吸液面部分与台阶面110之间形成密封作用。
参照图4、图5所示,进一步地,在本申请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中,还包括下盖密封件7,所述下盖密封件7与壳体1的内壁抵接,并在下盖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壳体1与雾化芯密封件4以及多孔体31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102,雾化芯密封件4套设在多孔体31上,雾化芯密封件4、壳体1以及多孔体31之间过盈配合。储液腔102中的液体,例如烟油,被传导至多孔体31的吸液面,并经多孔体31的毛细作用传导至多孔体31的雾化面,经设置在雾化面上的发热体组件加热雾化形成烟雾。雾化面与下盖2之间形成雾化腔20,烟雾位于雾化腔20中,雾化腔20与下盖2上的进气通道21连通,用户在出气口101的抽吸作用,带动外界空气从进气通道21进入雾化腔20中,携带雾化腔20的烟雾导出至出气通道11,供用户吸食。随着烟雾的生成,烟油逐渐被多孔体31吸附到其雾化面一侧,储液腔102一侧的气压下降,形成负压;而雾化腔20一侧的气压较高,空气会通过多孔体31的微孔从雾化面向其吸液面渗透到储液腔102,并且,雾化芯密封件4在雾化腔20气压的作用下被顶开,气体通过换气通槽301从雾化腔20进入到储液腔102,从而有效实现气压平衡;与此同时,使得雾化芯组件上能够吸附充足的烟油保持烟雾的生成效果。经发热体组件加热形成的烟雾遇雾化腔20中的冷空气易冷却形成烟油,通过在下盖2的进气通道21周围设置吸油元件6,且吸油元件6靠近出气通道11的一端的端面低于进气口212的端面,该吸油元件6能够吸收经冷凝形成的烟油,且该烟油不会从进气通道21漏出,防止了漏油。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取消了三个零件(上支架、上支架密封件、下支架),下盖2中设置的用于固定导电钉的固定柱23可以成倍加高,加高后的固定柱23的结构强度增加,从而改善铆接装配导电钉时,下盖铆接孔开裂、影响到雾化腔中的冷凝液从导电钉孔开裂区域漏液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烟,该电子烟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和电源。
该电子烟可通过设置于雾化芯3多孔体31上的换气通槽301实现储液腔和雾化腔的气压平衡,避免出现烟油难以顺畅地从多孔体31的吸液面渗透到雾化面的情况发生,防止出现干烧而影响用户抽吸时的口感。
该电子烟内部的零部件较少,装配更加简单,生产效率较高。同时,该电子烟的容纳腔具有更大的空间,能够设置更大体积的吸油元件6,从而提高雾化腔20内吸液体的吸液能力。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却后的液体随烟雾被用户吸入或从进气通道21漏出的问题发生。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在用户使用电子烟时,用户通过出气口101抽吸。外部空气经进气通道21进入雾化腔20。电子烟内的传感器感测到用户抽吸的动作,电源与发热体组件之间的电连接导通并向发热体组件供电,以加热雾化储液腔102中的液体形成烟雾,空气进入雾化腔20带动烟雾经由出气通道11被用户吸入。
进入雾化腔20内的空气会导致烟雾冷凝并形成冷凝液被吸油元件6吸收,避免液体被烟雾带走被用户抽吸或者液体积攒过多造成漏液。
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5)
1.一种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被配置为用于与电子烟的壳体形成密封配合;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体(31)和发热体组件,所述多孔体(31)具有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于所述多孔体(31)的所述雾化面处;所述多孔体(3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通孔(311)贯通所述吸液面和所述雾化面;所述雾化芯组件开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从所述雾化面贯通至所述吸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为开设在所述多孔体(31)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311)在所述多孔体(31)上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雾化芯密封件(4),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套设在所述多孔体(31)的外侧;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被配置为用于与所述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形成相互挤压的密封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31)的侧部开设有换气通槽(301),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与所述换气通槽(301)围合形成所述换气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通道设置至少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换气通道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设置有凸出部(401),所述凸出部(401)覆盖于所述换气通槽(301)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弹性凸筋(42),所述第一弹性凸筋(42)抵接在电子烟的壳体的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通孔(311)相匹配的管状结构(43),所述管状结构(43)插接于所述第一通孔(31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31)为椭圆柱体。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体(31)为椭圆柱体,所述换气通槽(301)设置两个,两个所述换气通槽(301)分别位于所述多孔体(31)的椭圆长轴的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1)为椭圆形孔,所述雾化面的椭圆短轴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椭圆短轴相重合,所述雾化面的椭圆长轴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311)的椭圆长轴偏移预定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椭圆短轴的方向,在所述第一通孔(311)的两侧,所述雾化面具有第一侧区和第二侧区,第一通孔(311)所述第一侧区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区的面积,所述发热体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组件包括发热丝(32)和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丝(32)两端的两个接线盘(33),两个所述接线盘(33)通过所述发热丝(32)串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32)的电阻值大于所述接线盘(33)的电阻值。
16.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出气口(10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壳体(1)内具有与所述出气口(101)相连通的出气通道(11);
储液腔(102),所述储液腔(10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
下盖(2),所述下盖(2)盖设于所述壳体(1)的开口端,所述下盖(2)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进气通道(21);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雾化芯组件与所述壳体(1)形成密封配合;
所述多孔体(31)的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102)连通,所述多孔体(31)的雾化面与所述下盖(2)之间的空间构成雾化腔(20),所述雾化腔(20)与所述进气通道(21)连通;所述第一通孔(311)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11)及所述雾化腔(20)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导电钉(5),所述导电钉(5)穿设在所述下盖(2)上,所述导电钉(5)与所述发热体组件接触并形成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12),所述导电钉(5)与所述第一支撑筋(12)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支撑筋(12),所述下盖(2)上设置有第二支撑筋(22),所述第一支撑筋(12)与所述第二支撑筋(22)分别从所述雾化芯组件的两侧对所述雾化芯组件形成限位抵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雾化芯密封件(4),所述雾化芯密封件(4)上设置有顶持部(41),所述顶持部(41)与所述第二支撑筋(22)抵接以轴向固定所述雾化芯组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下盖(2)通过卡扣卡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1)包括相互连通的进气管道(211)和进气口(212),所述进气口(21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道(211)的靠近所述雾化腔(20)的位置;
所述进气口(212)设置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212)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进气口(212)围绕所述进气管道(211)的轴线分布在进气管道(211)的侧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盖(2)内的吸油元件(6),所述吸油元件(6)环绕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211)的外周;所述吸油元件(6)靠近所述雾化腔(20)的一端的端面低于所述进气口(212)的端面。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元件(6)的厚度为3mm-6mm。
25.一种电子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烟包括如权利要求16-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烟雾化装置和电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80992.0U CN216088899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PCT/CN2021/122911 WO2023019703A1 (zh) | 2021-08-19 | 2021-10-09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80992.0U CN216088899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88899U true CN216088899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27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80992.0U Active CN216088899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88899U (zh) |
WO (1) | WO202301970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07743A1 (zh) * | 2022-07-04 | 2024-01-11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
WO2024007744A1 (zh) * | 2022-07-04 | 2024-01-11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9516A1 (zh) * | 2023-02-28 | 2024-09-06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337599U (zh) * | 2015-10-22 | 2016-06-29 | 深圳麦克韦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和雾化元件 |
EP3753426B1 (en) * | 2018-02-13 | 2024-10-09 |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heating assembly and heating member thereof |
WO2020125666A1 (zh) * | 2018-12-18 | 2020-06-25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雾化片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
CN209498585U (zh) * | 2018-12-28 | 2019-10-18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烟弹及电子烟 |
CN212345301U (zh) * | 2020-01-17 | 2021-01-15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雾化组件 |
CN111264907A (zh) * | 2020-02-20 | 2020-06-12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发热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
CN215958309U (zh) * | 2020-06-16 | 2022-03-08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雾化器的密封元件和电子烟雾化器 |
CN112790432B (zh) * | 2021-01-19 | 2023-05-02 | 深圳市沁园春科技有限公司 | 多孔陶瓷加热组件及雾化组件 |
-
2021
- 2021-08-19 CN CN202121980992.0U patent/CN216088899U/zh active Active
- 2021-10-09 WO PCT/CN2021/122911 patent/WO2023019703A1/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07743A1 (zh) * | 2022-07-04 | 2024-01-11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
WO2024007744A1 (zh) * | 2022-07-04 | 2024-01-11 |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芯、用于电子烟的烟弹和电子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19703A1 (zh) | 2023-0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088899U (zh)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0929638U (zh) |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6292995U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EP3888476A1 (en) | Atomizing cor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ing device | |
CN109875126B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
CN216088865U (zh) |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09628633U (zh) | 电子烟雾化器及包含该电子烟雾化器的电子烟 | |
CN113545527A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0782921U (zh) | 雾化头、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6293059U (zh) |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113712276A (zh) |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 |
EP4005408B1 (en) |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113100487A (zh) | 一种双口味双油仓雾化电子烟弹及电子烟 | |
CN216493517U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CN216088866U (zh) | 电子烟雾化装置的壳体、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6088898U (zh)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2545544U (zh) |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1838771A (zh) |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 |
CN219125369U (zh) |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6088883U (zh) | 雾化芯组件、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8185200U (zh) | 一种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5381439U (zh) | 一种双口味双油仓雾化电子烟弹及电子烟 | |
CN213215336U (zh) | 雾化器及电子烟 | |
WO2023279573A1 (zh) | 电子烟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 |
CN214854366U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气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