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58187U -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58187U
CN216958187U CN202123351551.7U CN202123351551U CN216958187U CN 216958187 U CN216958187 U CN 216958187U CN 202123351551 U CN202123351551 U CN 202123351551U CN 216958187 U CN216958187 U CN 216958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gnosi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battery
wiring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515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云锋
曹楷
杨晓枫
陈英旗
侯敏
曹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uipu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515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58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58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包括:BMS、整车通讯口、整车通讯线束、诊断线束以及诊断转接线束;所述整车通讯口上连接有内部通讯线束,所述内部通讯线束与BMS连接;所述诊断转接线束包括箱体通讯口对插端、诊断接口以及通讯接口,所述诊断接口和通讯接口均与箱体通讯口对插端连接,所述箱体通讯口对插端与整车通讯口对插配合,所述诊断接口与诊断线束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与整车通讯线束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箱体上的诊断口可以取消,内部通讯线束上的节点减少,同时也不需要接二极管,降低了线束的复杂程度,提升了线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系统对外电气连接口主要包含放电口、充电口、整车通讯口、诊断口等,如下图1所示,诊断口主要用于当电池系统出现故障时,在不拆包的情况下对电池系统运行故障进行诊断,诊断口中包含的电源及信号线都是从整车通讯口的内部通讯线束上分出的,即通讯接口与诊断接口并联设置。为了防止串电现象,在电源以及部分通讯线束上增加了二极管,这增加了内部通讯线束很多节点,节点的增多会增加线束的复杂性,同时也会降低线束的可靠性,线束所占体积也会相应增加,在PACK内部空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这对线束的走向布局设计增加一定的难度;另外,动力电池系统的防水等级一般要求IP67或以上,在箱体上安装诊断接口会增加整个系统IP67防水等级失效的概率;同时PACK内部通讯线束的成本会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包括:BMS、整车通讯口、整车通讯线束、诊断线束以及诊断转接线束;
所述整车通讯口上连接有内部通讯线束,所述内部通讯线束与BMS连接;所述诊断转接线束包括箱体通讯口对插端、诊断接口以及通讯接口,所述诊断接口和通讯接口均与箱体通讯口对插端连接,所述箱体通讯口对插端与整车通讯口对插配合,所述诊断接口与诊断线束连接,所述通讯接口与整车通讯线束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部通讯线束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内部CANH、内部CANL、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和CC2。
优选的,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线与内部通讯线束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诊断接口的信号线中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
优选的,所述诊断接口和通讯接口均采用密封性插座。
优选的,所述诊断接口的型号为477259010-Molex,所述诊断线束上的接口型号为160074-6006-Molex,所述通讯接口的型号为RT071619PNHEC03-Amphenol,所述整车通讯线束上的接口型号为RT061619SNHEC03-Amphenol。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系统,包含上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箱体上的诊断口可以取消,增加箱体IP67防水等级的可靠度;
2、箱体上的诊断口取消可以减少整个PACK系统装配时间;
3、PACK内部通讯线束上的节点减少,同时也不需要接二极管,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线束的复杂程度,提升了线束的可靠性;
4、减小了PACK箱体内部线束的体积,为系统的排布增加了有效空间;
5、降低了PACK箱体内部线束的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电池诊断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池诊断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通讯线束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放电口1 整车通讯线束6
充电口2 诊断转接线束7
整车通讯口3 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
外壳4 诊断接口9
诊断线束5 通讯接口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参照图1至图3,该系统包括外部接口,分别有放电口1、充电口2以及整车通讯口3,外部接口均安装在外壳4上,在该系统内部设置有与整车通讯口3对应连接的整车通讯线束、在整车通讯线束的另一端则连接有接收信号的BMS系统。在该系统的外部还设置有诊断线束5、整车通讯线束6以及诊断转接线束7。
内部通讯线束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内部CANH、内部CANL、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和CC2。
诊断转接线束7包括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诊断接口9以及通讯接口10,所述诊断接口9和通讯接口10均与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连接,所述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与整车通讯口3对插配合。所述通讯接口10的信号线与内部通讯线束一一对应设置。
诊断接口9的信号线中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
诊断接口9和通讯接口10均采用密封性插座,其中,诊断接口9的型号为477259010(Molex),所述通讯接口10的型号为RT071619PNHEC03(Amphenol)。对应的,与诊断接口9对应连接的诊断线束5上的诊断插头采用160074-6006(Molex),与通讯接口10对应连接的整车通讯线束6上的通讯插头型号为RT061619SNHEC03(Amphenol)。这两对插件在满PIN接线对插的情况下满足IP67的防水的等级。
当电池系统发生故障或需要与其它部件进行联调时,可以将整车通讯线束6的插头从箱体上的整车通讯口3上拔出,然后将诊断转接线束7上的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插到整车通讯口3上,再将整车通讯线束6上的插头插到诊断转接线束7上的通讯接口10上,诊断线束5上的插头插到诊断转接线束7上的诊断接口9上便可进行诊断和联调工作了。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池系统,包含上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可用于汽车电池领域。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7)

1.一种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BMS、整车通讯口(3)、整车通讯线束(6)、诊断线束(5)以及诊断转接线束(7);
所述整车通讯口(3)上连接有内部通讯线束,所述内部通讯线束与BMS连接;所述诊断转接线束(7)包括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诊断接口(9)以及通讯接口(10),所述诊断接口(9)和通讯接口(10)均与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连接,所述箱体通讯口对插端(8)与整车通讯口(3)对插配合,所述诊断接口(9)与诊断线束(5)连接,所述通讯接口(10)与整车通讯线束(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通讯线束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内部CANH、内部CANL、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1-、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充电插座温度检测T2-和CC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10)的信号线与内部通讯线束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接口(9)的信号线中包括:电源正极、GND、ON档唤醒、整车CANH、整车CANL、充电CANH、充电CANL、唤醒信号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接口(9)和通讯接口(10)均采用密封性插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接口(9)的型号为477259010-Molex,所述诊断线束(5)上的接口型号为160074-6006-Molex,所述通讯接口(10)的型号为RT071619PNHEC03-Amphenol,所述整车通讯线束(6)上的接口型号为RT061619SNHEC03-Amphenol。
7.一种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诊断测试系统。
CN202123351551.7U 2021-12-28 2021-12-28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Active CN216958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1551.7U CN216958187U (zh) 2021-12-28 2021-12-28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51551.7U CN216958187U (zh) 2021-12-28 2021-12-28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58187U true CN216958187U (zh) 2022-07-12

Family

ID=8231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51551.7U Active CN216958187U (zh) 2021-12-28 2021-12-28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58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8677A (zh) 一种电动车车用电池组系统测试装置及其测试连接方法
WO2024061319A1 (zh) 一种具有数据无线传输模块的连接器
CN216958187U (zh) 电池诊断测试系统及电池系统
CN201178232Y (zh) 汽车诊断系统诊断插座的电源转接器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2861166U (zh) 一种电池包集成式高低压执行总成
CN211405514U (zh) 一种带有集成电路的直流充电座
CN208690674U (zh) 一种车载自动诊断系统接头
CN111641091B (zh) 集成连接器、电池包以及车辆
CN211126379U (zh) 接线盒
CN210296788U (zh) 一种线束接插装置
CN217846516U (zh) 汽车can总线测试装置
CN207753125U (zh) 一种新型电池管理系统架构及汽车
CN208889997U (zh) 一种充电设备
CN220569948U (zh) 一种eps通用转换测试线束
CN217823466U (zh) 一种带有柔性连接装置的充电接口
CN219717155U (zh) 一种预充回路线束安装盒和电池包高压配电盒
CN217740067U (zh) 智能化汽车故障设置器
CN215155259U (zh) 座管、电池以及电子设备的一体式结构以及自行车
CN214589617U (zh) 一种线束接插件防水工具盒
CN217306860U (zh) 一种轨道车辆一体式车载连接器
CN214428678U (zh) 动力电池模组
CN216834235U (zh) 水下推进器和推进器装置
CN210270612U (zh) 汽车控制器网络诊断测试用接线盒
CN220797333U (zh) 电池充放电接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