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6060U - 车身结构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916060U
CN216916060U CN202220266245.9U CN202220266245U CN216916060U CN 216916060 U CN216916060 U CN 216916060U CN 202220266245 U CN202220266245 U CN 202220266245U CN 216916060 U CN216916060 U CN 216916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structure
vehicle body
vehicle
mounting groove
rear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662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文豪
薛明
张加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aopeng Motor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662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916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916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916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的车身结构和车辆。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包括后地板和后纵梁。所述后地板具有安装槽。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如此,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的间隙可用于吸收后地板的热变形公差,便于后纵梁的后段与后地板的匹配安装从而提升后纵梁与后地板装配的工艺性。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部件的安装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身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轻量化成为必须关注的重点。越来越多电动车选用密度更低的铝作为车身结构材料,有的为了做出复杂的型面结构,后地板用上一体式铸铝结构。由于一体式铸铝结构的后地板结构复杂,型面热变形大,量产中后地板与后纵梁后段匹配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车身结构和车辆。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包括后地板和后纵梁。所述后地板具有安装槽。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此,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的间隙可用于吸收后地板的热变形公差,便于后纵梁的后段与后地板的匹配安装从而提升后纵梁与后地板装配的工艺性。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后地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地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板围成有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和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形成有所述间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连接件的厚度范围为9mm-20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后纵梁的后段设置在所述两个连接件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之间均形成有所述间隙。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的形状适配,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安装槽在垂直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和侧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85°-87°。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2mm-0.3m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地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可包括主体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截面示意简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车身结构10、后地板11、安装槽111、槽侧壁1111、侧面1112、底面1113、底板112、连接件113、后纵梁12、后段121、侧壁1211、底壁1212、间隙S、固定件13、车辆100、主体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与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10包括后地板11和后纵梁12。后地板11具有安装槽111。后纵梁12的后段121安装在安装槽111中并与后地板11连接,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1之间形成有间隙S。
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结构10可应用于车辆100。具体地,车辆100包括主体20和车身结构10,车身结构10设置在主体20上。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10和车辆100中,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1之间的间隙S可用于吸收后地板11的热变形公差,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的匹配安装从而提升后纵梁12与后地板11装配的工艺性。
具体地,后地板11可选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后地板11的强度与刚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地板11可由钢材料制成。优选地,后地板11可由铝制成,铝的密度较小,从而可减轻后地板11的质量,实现车辆100的轻量化。随着车辆100的质量减轻,车辆100的燃料消耗也会随着减少,从而可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后地板11可通过一体铸铝而成,使得后地板11的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
具体地,后纵梁12可选用金属材料制成,以保证后纵梁12的强度与刚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纵梁12可由钢材料制成。
优选地,后纵梁12可选用铝材料制成以减轻车身结构10的重量,实现车辆100的轻量化。后纵梁12可以为空腔的方形管状。在一个实施例中,铝制的后纵梁12在同等性能效果下相较于钢制的后纵梁12的重量降低60%。
其中,后纵梁12可通过铝挤的方式加工成型。铝挤成型的加工原理为将高温软化的铝锭在铝挤压机的强力挤压下流过铝挤型模具,从而形成符合要求形状的铝型材的产品。
通过铝挤的方式加工成型的后纵梁12,在不修改模具的前提下,可通过拉伸或缩短后纵梁12以改变后纵梁12的长度,从而使得后纵梁12能够适用不同长度等级的车辆100的车型开发,涵盖A级至C级车,从而可提升车身机构对不同等级车型的车辆100的通用性,还可减少模具费的投入,从而节省制作成本。
量产中的后地板11在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热变形的情况,后地板11上的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1与后纵梁12之间形成有间隙S,后地板11产生的热变形公差可被间隙S吸收。如此,即使后地板11发生热变形,仍然不影响后地板11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匹配连接,从而可避免由于后地板11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不匹配带来的后纵梁12的后段121或后地板11的材料浪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地板1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可满足用户对后地板11的型面结构的形状需求,使得后地板11的型面的形状多种多样。
请参阅图1与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可通过固定件13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拆卸与维修,可节省更换后纵梁12的后段121所消耗的时间与人力。
具体地,固定件1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通过多个固定件13可使得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纵梁12的后段121呈空腔的方形管状,可利用多个固件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底部和两个侧部与后地板11的安装槽111进行连接,通过三个面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连接可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避免后纵梁12的后段121出现晃动或是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件13可以为螺栓,螺栓连接的强度大,当受到较大的碰撞工况时,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不易从与后地板11处脱落,而且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后期拆卸维修。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间隙S的尺寸范围为0.2mm-0.3mm。如此,间隙S吸收后地板11的热变形公差,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的匹配安装。
具体地,间隙S的尺寸可以为0.2mm、0.21mm、0.23mm、0.25mm、0.27mm、0.29mm、0.3mm,或者,间隙S的尺寸可以为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界定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值。在一个示例中,间隙S的尺寸为0.25mm。
当间隙S的尺寸大于0.3mm时,不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安装。当间隙S的尺寸小于0.2mm时,间隙S可吸收的后地板11的热变形公差较小,当后地板11热变形较大时,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的匹配困难,难以安装。
请参阅图1和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地板11包括底板112和与底板112连接的连接件113,连接件113和底板112围成有安装槽111,连接件113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和固定件13连接,连接件113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形成有间隙S。
如此,可通过连接件113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设置在底板112上。具体地,底板112和连接件113为一体铸铝制作而成。连接件113设置在底板112上,连接件113用于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连接。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沿车辆100的宽度方向Y,连接件113的厚度D范围为9mm-20mm。如此,提升了连接件113的强度,连接件113配合铝挤制成的后纵梁12的后段121可以充当吸能零件,从而可降低发生碰撞后连接件113发生塑性变形导致的车辆100报废的风险。
具体地,连接件113的厚度D可以为9mm、12mm、14mm、16mm、18mm、20mm,或者,连接件113的厚度D可以为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界定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值。沿车辆100的宽度方向Y,当连接件113的厚度D小于9mm时,连接件113的强度较低,当车辆100发生碰撞时连接件113容易产生塑性变形;当连接件113的厚度D大于20mm时导致连接件113占用地板的空间较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113的厚度D范围设置在9mm-20mm中,连接件113配合铝挤制成的后纵梁12的后段121充当吸能零件,在25km/h追尾工况下,一体式铸铝的后地板11的应变率小于5%,从而可避免后地板11的塑性变形以降低车辆100的报废风险。
请参阅图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件113沿车辆100的宽度方向Y间隔设在底板112上,后纵梁12的后段121设置在两个连接件113之间。如此,可通过两个连接件113对后纵梁12的后段121进行固定限位,可使得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后纵梁12的后段1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1211,侧壁1211与连接件113一一对应,每个侧壁1211与对应的连接件113之间均形成有间隙S。如此,两个间隙S均可吸收后地板11的热变形公差,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的匹配安装。
具体地,后纵梁12的后段121还包括底壁1212,底壁1212连接两个侧壁1211。后段121的侧壁1211与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1连接,底壁1212与底板112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侧壁1211和底壁1212上均设置有固定件13,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底壁1212和侧壁1211分别与底板112和安装槽111的槽侧壁1111进行连接,从三个方向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与后地板11连接可使得二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请参阅图4和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1的形状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形状适配,沿安装槽111的深度方向,安装槽111在垂直于车辆100的长度方向X上的尺寸减小。如此,在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放入安装槽111时更加容易,从而便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安装。
具体地,后纵梁12的后段121还包括底壁1212,底壁1212连接两个侧壁1211,沿安装槽111的深度方向,两个侧壁1211之间的距离在垂直于车辆100的长度方向X上的尺寸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安装槽111的深度方向,安装槽111在车辆100的宽度方向Y上的尺寸减小,安装槽111和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截面为V字型,在安装后纵梁12的后段121时,可沿车辆100的高度方向Z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放入安装槽111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安装槽111的深度方向,安装槽111在车辆100的高度方向Z上的尺寸减小,在安装后纵梁12的后段121时,可沿车辆100的宽度方向Y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放入安装槽111中。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槽111的底面1113和侧面1112之间形成有夹角θ,夹角θ的范围为85°-87°。如此,沿安装槽111的深度方向,夹角θ的设置可使得安装槽111在垂直于车辆100的长度方向X上的尺寸减小,从而便于后纵梁12的安装。
具体地,夹角θ的尺寸可以为85°、85.5°、86°、86.5°、87°,或者,夹角θ的尺寸可以上述任意两个数值所界定的数值范围内的任意值。在一个示例中,夹角θ的尺寸为87°。
当夹角θ的尺寸小于85°时,会降低连接件113的强度,当车辆100发生碰撞时连接件113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由于安装槽111的形状与后纵梁12的后段121的形状适配,当夹角θ的尺寸大于87°时,不便于将后纵梁12的后段121安装在安装槽11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地板,所述后地板具有安装槽;和
后纵梁,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后地板连接,所述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安装槽的槽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与所述后地板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底板围成有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和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形成有所述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连接件的厚度范围为9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后纵梁的后段设置在所述两个连接件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连接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侧壁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之间均形成有所述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与所述后纵梁的后段的形状适配,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所述安装槽在垂直于车辆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和侧面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85°-8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尺寸范围为0.2mm-0.3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和
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所述车身结构设置在所述主体上。
CN202220266245.9U 2022-02-09 2022-02-09 车身结构和车辆 Active CN216916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6245.9U CN216916060U (zh) 2022-02-09 2022-02-09 车身结构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66245.9U CN216916060U (zh) 2022-02-09 2022-02-09 车身结构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916060U true CN216916060U (zh) 2022-07-08

Family

ID=8226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66245.9U Active CN216916060U (zh) 2022-02-09 2022-02-09 车身结构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9160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71A (zh) * 2022-08-30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7971A (zh) * 2022-08-30 2022-11-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后地板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12816B1 (ko) 보강된 화이트바디 및 이것을 위한 보강재
CN216916060U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371053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蓄能器壳体组件
US20120228888A1 (en) Modular bumper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CN110171376B (zh) 前机舱碰撞吸能结构
CN110233216B (zh) 电池包以及车辆
KR101214593B1 (ko) 판상체
CN211045542U (zh) 一种铝合金热成形电池下壳体、电池及汽车
CN215771380U (zh) 电池包下壳体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6980733U (zh) 电池包组件及车辆
CN211828928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模组外壳结构
CN112670647B (zh) 电池托盘、电池包和电动汽车
CN212709797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底盘车架
CN111293244B (zh) 具有成型在盆状件的侧壁中的台阶部的电池承载件
CN220065946U (zh) 电池箱
CN220243157U (zh) 防撞梁和车辆
CN221102257U (zh) 动力电池箱体、动力电池组及新能源车辆
CN219821365U (zh) 散热器格栅和车辆
CN216994534U (zh) 车身组件和车辆
CN220021398U (zh) 一种铝型材底板式轻量化电池箱体结构
CN220130215U (zh) 车辆门槛结构及车辆
CN219295351U (zh) 一种吸能盒以及防撞机构
CN220549111U (zh) 前端框架、车身及车辆
CN219371230U (zh) 电池装置
CN217009410U (zh) 电池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