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15505U -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15505U CN216915505U CN202120694707.2U CN202120694707U CN216915505U CN 216915505 U CN216915505 U CN 216915505U CN 202120694707 U CN202120694707 U CN 202120694707U CN 216915505 U CN216915505 U CN 2169155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supporting
- longitudinal beam
- engin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属于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设置于纵梁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使用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可以提升支撑组件整体的支撑强度,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的发动机的激振力时能够具有更小的形变,提升了支撑组件的使用寿命,也提升了整车的声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悬置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是车辆上的重要组成部件,为车辆提供行驶的动力。
传统的车辆中,纵梁上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发动机固定在发动机悬置上,发动机悬置固定水平的支撑板上,以实现发动机与纵梁之间的连接。
然而,由于发动机与发动机悬置的质量较大,会给予支撑板一个较大的向下压弯的力矩,使得支撑板在面对发动机长期的振动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导致支撑板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旨在减少支撑组件的形变量,提升支撑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纵梁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件与支撑件;
所述安装件位于所述支撑件的上方,所述安装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支撑板与倾斜支撑板,所述倾斜面为所述倾斜支撑板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件连接在所述纵梁的侧壁上,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水平支撑板之间通过加强板进行连接,所述加强板与所述水平支撑板平行。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呈U形,所述支撑件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板。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结构,所述至少两个导向结构用于抵触发动机悬置,以对所述发动机悬置进行限位。
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上周向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翻边结构固定至所述纵梁上。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纵梁,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支撑结构;
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纵梁相对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或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一种纵梁。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悬置支撑结构,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倾斜面,一方面可以将发动机悬置对支撑组件的向下压弯的压弯力进行分散,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质量的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发动机悬置到纵梁的间距,从而减少了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对支撑组件的向下压弯力矩,也能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质量的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支撑力。
并且,在提升了支撑组件整体的支撑强度之后,不仅可以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的激振力时能够具有更小的形变,提升支撑板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使得从发动机传递至车身上的振动更小,提升了整车的强度以及降噪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悬置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支撑组件组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支撑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展示加强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用于展示前减震器支架与支撑组件安装在纵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纵梁;2、支撑件;21、开口;22、通孔;3、安装件;31、水平支撑板;311、导向结构;32、倾斜支撑板;4、发动机悬置;41、安装板;5、翻边结构;6、前减震器支架;7、支撑板;8、加强板;9、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所示,在纵梁1上设置有水平的支撑板7,发动机悬置4被放置于水平的支撑板7上。由于发动机悬置4与发动机的质量较大,支撑板7在受到发动机长期的振动激励的情况下,会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无法对发动机悬置4与发动机进行良好地支撑。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参照图2所示,包括设置于纵梁1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4。
通过在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倾斜面,一方面可以将发动机悬置4对支撑组件的向下压弯的压弯力进行分散,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质量的发动机悬置4与发动机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发动机悬置4到纵梁1的间距,从而减少了发动机悬置4与发动机对支撑组件的向下压弯力矩,也能使得支撑组件在面对相同质量的发动机悬置4与发动机时,能够具有更强的支撑力。
相应地,在提升了支撑组件整体的支撑强度之后,不仅可以减少支撑组件的形变,提升支撑板7的使用寿命,也可以使得从发动机传递至车身上的振动更小,提升了整车的强度以及降噪性能。
实施例一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纵梁1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4。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支撑组件上的倾斜面朝靠近纵梁1的方向弯折,发动机悬置4倾斜地安装在倾斜面上。
其中,在利用本申请中的支撑组件的倾斜面对发动机悬置4进行支撑时。一方面发动机悬置4并非如图1所示的直接给予支撑组件一个垂直向下的压弯力,而是如图2所示,会通过倾斜面将支撑组件向下压弯的压弯力向水平方向上进行分解,从而作用在支撑组件上的压弯力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在面对同样长度的支撑组件时,弯折后的支撑组件的端部到纵梁1之间的间距,相较于未弯折的支撑组件的端部到纵梁1之间的间距更小,从而使得发动机悬置4到纵梁1之间的间距更小,减少了发动机悬置4对支撑组件的向下压弯力矩。
基于上述悬置支撑结构,本申请提供以下一些具体可实施方式的示例,在互不抵触的前提下,各个示例之间可任意组合,以形成一种新的悬置支撑结构,应当理解的,对于由任意示例所组合形成的新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件3与支撑件2;所述安装件3位于所述支撑件2的上方,所述安装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支撑板31与倾斜支撑板32,所述倾斜面为所述倾斜支撑板3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件2连接在所述纵梁1的侧壁上,所述支撑件2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板31。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件2呈U形,支撑件2的开口21端朝向水平支撑板31,支撑件2的开口21两端用于支撑水平支撑板31;支撑件2上设置有贯穿支撑件2的通孔22,通孔22的方向与支撑件2开口21端的方向垂直,通孔22的一端与倾斜支撑板32的下表面连接,通孔22的另一端与纵梁1的侧壁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参照图2与图5所示,支撑件2的开口21被水平支撑板31封堵,支撑件2的通孔22的两端分别被倾斜支撑板32与纵梁1封堵,从而使得支撑件2、纵梁1、水平支撑板31与倾斜支撑板32共同围合成密闭的腔体结构。
通过支撑件2呈U形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撑安装件3的强度,进而提升支撑发动机悬置4的强度;另一方面,支撑件2可以与纵梁1和安装件3之间形成密闭的腔体结构,在安装件3受到发动机的激振时,可以利用支撑件2的各个侧面来对安装件3进行支撑,从而提升了安装件3的强度,能够减少安装件3在受到发动机的激振时所产生的振动。
其中,为了提升整个支撑组件的强度,本申请还至少作出了以下改进:
结构1:参照图3所示,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水平支撑板31之间通过加强板8进行连接,所述加强板8与所述水平支撑板31平行。
本结构中,由于支撑件2开口21的两端与水平支撑板31之间连接面积较小,并且水平支撑板3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发动机悬置4的螺栓孔,所以会导致水平支撑板31与支撑件2的开口21端的强度较低。
为了加强水平支撑板31与支撑件2的强度,在支撑件2与水平支撑板31之间设置有加强板8,加强板8的两侧可以分别与支撑件2的开口21端和水平支撑板31进行连接。
通过加强板8的设置,可以实现一个加强板8,同时对支撑件2与水平支撑板31进行加强,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支撑件2与水平支撑板31的强度。
结构2:参照图2与图3所示,所述支撑组件上周向设置有翻边结构5,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翻边结构5固定至所述纵梁1上。
本结构中,安装件3与支撑件2的周边均设置有翻边结构5,在支撑件2上设置有翻边结构5,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撑件2本身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支撑件2与纵梁1和安装件3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强支撑件2的连接强度。在安装件3上设置有翻边结构5,一方面可以提升安装件3本身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安装件3与纵梁1和支撑件2的连接面积,增强安装件3的连接强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所述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用于抵触发动机悬置4,以对所述发动机悬置4进行限位。
本实施方式中,发动机悬置4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时,需要反复调整发动机悬置4的位置,以使得发动机悬置4上的螺栓孔与支撑组件上的螺栓孔对齐,再进行发动机悬置4与支撑组件之间的连接。而由于发动机悬置4的质量较重,所以工作人员在将发动机悬置4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时,会反复将质量较大的发动机悬置4进行位置的调整,费时费力。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悬置4安装在支撑组件上,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所述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用于抵触发动机悬置4,以对所述发动机悬置4进行限位,导向结构311可以通过模具冲压得到。
其中,参照图2所示,发动机悬置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安装板41,两块安装板41可以通过螺栓安装在水平支撑板31上。在通过导向结构311对发动机悬置4进行限位时,可以对发动机悬置4上的安装板41进行限位,且当导向结构311对发动机悬置4进行限位时,发动机悬置4安装板41上的螺栓孔与水平支撑板31上的螺栓孔对齐。
具体地,将导向结构311突出设置于水平支撑板31上,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安装板41之间的间距,以将两个安装板41限位在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之间;或参照图2所示,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之间的间距小于两个安装板41之间的间距,以将两个安装板41限位在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的两侧。
示例地,在将发动机悬置4安装在安装件3上时,可以将发动机悬置4的中心部位与倾斜支撑板32贴附,再调整发动机悬置4的位置以使得两个安装板41被限位在水平支撑板31上的导向结构311的两侧或导向结构311之间;最后将螺栓拧入安装板41与水平支撑板31上,实现发动机悬置4与安装件3之间的连接。
通过导向结构311的设置,可以将发动机悬置4预定位在安装板41上的螺栓孔与水平安装板41上的螺栓孔对齐的位置,从而不必工作人员反复调整发动机悬置4的位置,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并在装配的过程中,导向结构311也可以避免发动机悬置4在支撑组件上任意移动,提升了工作人员装配发动机悬置4的装配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纵梁,纵梁上设置有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悬置支撑结构。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与图5所示,所述纵梁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纵梁1相对的加强结构9,所述加强结构9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1的两侧。
其中,加强结构9可以为与纵梁1侧壁平行的加强板8或加强块,且加强结构9设置在前减震器支架6的下方,前减震器支架6、支撑组件与发动机悬置4位于纵梁的同一区域。
通过加强结构9的设置,不仅提升纵梁1局部位置的强度,使得纵梁1在受到前减震器的振动激励或者是发动机的振动激励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从而提升了纵梁1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纵梁1的维修次数。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纵梁1局部位置的强度,参照图4所示,图4中虚线所表示的部分为加强结构9,所述加强结构9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加强结构9的长度大于支撑组件的长度。
通过加强结构9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支撑组件的高度,且加强结构9的长度大于支撑组件的长度的设置,可以使得加强结构9能够覆盖整个支撑组件,从而提升与支撑组件连接的纵梁1的局部面积的强度。
实施例三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支撑结构,或包括如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纵梁1。
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在纵梁1以及支撑组件整体的强度提高后,可以提升整车的强度,也可以使得发动机与前减震器所产生的噪音能更小地传递至车内,提升了车内的声品质,给乘客带来良好的乘坐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悬置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纵梁(1)上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用于安装发动机悬置(4);所述支撑组件上的所述倾斜面朝靠近所述纵梁(1)的方向弯折,其中,所述发动机悬置(4)倾斜地安装在所述倾斜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安装件(3)与支撑件(2);
所述安装件(3)位于所述支撑件(2)的上方,所述安装件(3)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支撑板(31)与倾斜支撑板(32),所述倾斜面为所述倾斜支撑板(32)的上表面;
所述支撑件(2)连接在所述纵梁(1)的侧壁上,所述支撑件(2)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板(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与所述水平支撑板(31)之间通过加强板(8)进行连接,所述加强板(8)与所述水平支撑板(3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呈U形,所述支撑件(2)的两端用于支撑所述水平支撑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所述至少两个导向结构(311)用于抵触发动机悬置(4),以对所述发动机悬置(4)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上周向设置有翻边结构(5),所述支撑组件通过所述翻边结构(5)固定至所述纵梁(1)上。
7.一种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
所述纵梁(1)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纵梁(1)相对的加强结构(9),所述加强结构(9)与所述支撑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纵梁(1)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纵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9)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支撑结构,或包括如权利要求7与8所述的纵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94707.2U CN216915505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94707.2U CN216915505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15505U true CN216915505U (zh) | 2022-07-08 |
Family
ID=822235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94707.2U Active CN216915505U (zh) | 2021-04-06 | 2021-04-06 |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15505U (zh) |
-
2021
- 2021-04-06 CN CN202120694707.2U patent/CN2169155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15505U (zh) | 一种悬置支撑结构、纵梁与车辆 | |
CN105090338B (zh) | 用于装配减振垫的支架、减振组件及空调机组 | |
CN106827960B (zh) | 一种汽车后桥与纵梁的安装结构 | |
CN212401377U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接头、后纵梁及汽车 | |
CN111845939B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横梁 | |
CN215398059U (zh) | 一种后减震器支架与汽车车架 | |
CN215663388U (zh) | 一种汽车用abs安装支架组件 | |
CN219312864U (zh) | 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17022164U (zh) | 电机组件安装结构及车辆 | |
CN219583891U (zh) | 一种长度可调节的减震器连接支架 | |
CN215213644U (zh) | 消音器支架和工程机械 | |
CN215553582U (zh) | 一种仪表板加强梁及汽车 | |
CN214165122U (zh) | 一种前纵梁及车架 | |
CN220199047U (zh) | 一种纵置发动机后悬置支架结构 | |
CN215883234U (zh) | 一种汽车弹簧座板 | |
CN221292960U (zh) |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安装总成及车辆 | |
CN21373488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前防撞梁总成安装结构 | |
CN220947560U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总成 | |
CN215207954U (zh) | 轿底结构、轿厢及电梯 | |
CN220336973U (zh) | 一种挖掘机发动机和压缩机支撑结构 | |
CN214267777U (zh) | 一种轻量化冷弯成型边梁 | |
CN219115191U (zh) |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安装结构 | |
CN213478459U (zh) | 一种装配式后处理器安装支架 | |
CN221213466U (zh) | 一种驱动电机安装支座及新能源矿车 | |
CN218662063U (zh) | 车身前端结构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