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902753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902753U CN216902753U CN202123339723.9U CN202123339723U CN216902753U CN 216902753 U CN216902753 U CN 216902753U CN 202123339723 U CN202123339723 U CN 202123339723U CN 216902753 U CN216902753 U CN 2169027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tton
- switching
- circuit breaker
- inner handle
- output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包括方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方形壳体内的按钮、内手柄、合分闸机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按钮经内手柄驱动合分闸机构合闸或分闸,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分别与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按钮位于方形壳体的第一表面,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位于方形壳体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按钮和内手柄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依次设置的方向分布,合分闸机构位于内手柄和输出端子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将各结构集成于方形壳体内,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能够安装于较小的空间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配电盒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或塑料壳体中的配电装置。配电盒的功能区元件通常与断路器连接,以实现外部电源的接入、分配、保护等功能,并实现负载的供电及供电线路的保护功能。
现有的断路器,体积较大,且上方手柄为摇杆式,操作时需要的活动空间较大,不适用于体积较小的配电盒,尤其是需要并排插入多个断路器的配电盒,预留给断路器的操作空间和安装空间会更小。而且,现有的断路器不具备信号输出结构,无法在控制台判断断路器的通断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断路器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断路器,其包括方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方形壳体内的按钮、内手柄、合分闸机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按钮经内手柄驱动合分闸机构合闸或分闸,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分别与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按钮位于方形壳体的第一表面,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位于方形壳体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按钮和内手柄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依次设置的方向分布,合分闸机构位于内手柄和输出端子之间。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按钮与内手柄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转动连接,内手柄和合分闸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按钮为平板按钮,平板按钮的表面在合闸状态下与方形壳体的表面平行。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平板按钮的旋转角度为5°-30°。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平板按钮在分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与平板按钮在合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mm-8mm。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按钮为船型按钮,船型按钮包括相互连接的船型本体和延伸部,船型本体转动设置在方形壳体内,延伸部与内手柄连接,船型本体的第一表面伸出于方形壳体且第一表面的中部凹陷设置,延伸部位于船型本体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还包括用于判断合分闸机构工作状态的信号输出机构,信号输出机构和按钮位于方形壳体的同侧并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信号输出机构包括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信号端口、弹簧、第一导电针和第二导电针,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针连接、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与第二导电针接触,合分闸机构合闸,按钮驱动弹簧与第二导电针分离。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合分闸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组件和静触头组件,输入端子与静触头组件连接,输出端子与动触头组件连接,动触头组件位于方形壳体一侧的上部,静触头组件位于方形壳体的中部,静触头组件和动触头组件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还包括用于驱动合分闸机构分闸的短路保护机构和过载保护机构,合分闸机构呈L型,短路保护机构位于内手柄和合分闸机构围合的区域内,过载保护机构的一端延伸至合分闸机构的中部、另一端与输出端子连接,过载保护机构发热弯曲,驱动合分闸机构分闸。
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还包括灭弧室和引弧板,引弧板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另一端延伸至合分闸机构,按钮、内手柄、合分闸机构、灭弧室和引弧板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灭弧室和引弧板位于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断路器,包括方形壳体以及设置于方形壳体内的按钮、内手柄、合分闸机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按钮经内手柄驱动合分闸机构合闸或分闸,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分别与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按钮位于方形壳体的第一表面,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位于方形壳体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按钮和内手柄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依次设置的方向分布,合分闸机构位于内手柄和输出端子之间。上述断路器将各结构集成于方形壳体内,空间利用率高,体积小,能够安装于较小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分闸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合闸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按钮在两种状态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第一视角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在第二视角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断路器;110-方形壳体;120-按钮;130-内手柄;141-动触头组件;142-静触头组件;151-输入端子;152-输出端子;161-线路板;162-信号端口;163-弹簧;164-第一导电针;165-第二导电针;171-短路保护机构;172-过载保护机构;181-灭弧室;182-引弧板;191-第一连杆;192-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断路器1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方形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方形壳体110内的按钮120、内手柄130、合分闸机构、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按钮120经内手柄130驱动合分闸机构合闸或分闸,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分别与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按钮120位于方形壳体110的第一表面,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位于方形壳体110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按钮120和内手柄130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依次设置的方向分布,合分闸机构位于内手柄130和输出端子152之间。
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分别与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按钮120和内手柄130驱动连接,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驱动连接,如此,能够通过外力驱动按钮120,使得按钮120经内手柄130驱动合分闸机构进行合闸或分闸,实现导电回路的接通或断开。按钮120在转动时,能够驱动内手柄130转动,内手柄130进而带动合分闸机构转动,实现断路器100的合闸或分闸。具体地,如图1所示,此时断路器100处于分闸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断路器100处于合闸状态。在需要合闸时,如图1所示,驱动按钮120逆时针转动,按钮120带动内手柄130逆时针转动,内手柄130进而带动合分闸机构顺时针转动,直至如图2所示位置,实现断路器100的合闸;在需要分闸时,如图2所示,驱动按钮120顺时针转动,按钮120带动内手柄130顺时针转动,内手柄130进而带动合分闸机构逆时针转动,直至如图1所示位置,实现断路器100的分闸。
在布设时,可以使得按钮120和内手柄130均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同一侧,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则均位于方形壳体110相对的另一侧,按钮120和内手柄130沿第一方向a依次排布,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布,第一方向a(高度方向)和第二方向b(长度方向)垂直,示例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按钮120和内手柄130均位于方形壳体110的上侧(用户侧),且内手柄130位于按钮120的正下方,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均位于方形壳体110的下侧边缘,且输入端子151位于输出端子152的左侧,合分闸机构与内手柄130并排设置并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右上侧。如此,能够使得断路器100形成后进后出的接线形式,有效减小断路器1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同时,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均采用卡接的接线形式,还能够减小断路器100在长度方向的尺寸,便于实现断路器100的小型化。方形壳体110可以为正方体,也可以为长方体,断路器100整体呈方形结构,更加节省安装空间。
可选的,方形壳体110用于固定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的一侧密封设置。如此,一方面可以增加正负极之间的电气绝缘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方形壳体110强度。
可选的,按钮120与内手柄130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91转动连接,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92转动连接。
按钮120、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均转动设置于方形壳体110,第一连杆191的两端分别与按钮120和内手柄130转动连接,如此,按钮120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91驱动内手柄13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同理,第二连杆192的两端分别与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转动连接,如此,在内手柄130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能够带动合分闸机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进而实现分闸或合闸。
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按钮120、第一连杆191、内手柄130、第二连杆192和合分闸机构共同形成双四连杆结构,按钮120只需旋转较小的角度(10°-40°),即可实现合分闸机构正常的分合操作,并且能够保证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开距l满足断路器的设计要求,有利于动、静触头间的电气隔离。
可选的,如图2所示,按钮120为平板按钮120,平板按钮120的表面在合闸状态下与方形壳体110的表面平行,如此,可以减小操作合分闸所需的空间,并使断路器100的体积更小。
可选的,平板按钮120的旋转角度为5°-30°。
如图3所示,平板按钮120在分闸状态时表面处于倾斜状态(图3中的实线),在合闸状态时表面处于水平状态(图3中的虚线)。平板按钮120在分闸状态时表面所在的平面与平板按钮120在合闸状态时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30°。如此,在操作平板按钮120合分闸的过程中,在第一方向a上所需的空间较小,减小了断路器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断路器100的小型化。
可选的,如图3所示,平板按钮120在分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与平板按钮120在合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d为3mm-8mm,如此,在操作平板按钮120合分闸的过程中,在第一方向a上所需的空间较小,减小了断路器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有利于断路器100的小型化。
可选的,按钮120为船型按钮120,船型按钮120包括相互连接的船型本体和延伸部,船型本体转动设置在方形壳体110内,延伸部与内手柄130连接,船型本体的第一表面伸出于方形壳体110且第一表面的中部凹陷设置,延伸部位于船型本体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按钮120还可以为船型按钮120,船型按钮120包括船型本体和连接在船型本体下表面(第二表面)的延伸部,船型本体上表面(第一表面)的中部凹陷设置,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船型结构。船型本体转动设置于方形壳体110,其上表面位于方形壳体110外部,以供合分闸操作,下表面与延伸部固定连接,延伸部与内手柄连接,船型本体通过延伸部驱动内手柄130转动,进而带动合分闸机构合闸或者分闸。示例地,延伸部连接在船型本体下表面的中部。
可选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用于判断合分闸机构工作状态的信号输出机构,信号输出机构和按钮120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同侧并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信号输出机构包括线路板161、设置在线路板161上的信号端口162、弹簧163、第一导电针164和第二导电针165,弹簧16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针164连接、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与第二导电针165接触,合分闸机构合闸,按钮120驱动弹簧163与第二导电针165分离。
信号输出机构和按钮120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同侧,并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布。示例地,如图1所示,信号输出机构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左上部。断路器100后进后出的接线形式,使得方形壳体110的上部不设置接线端子,因此,可以使得信号输出机构充分利用该部分空间与按钮120共同设置在方形壳体110的上部,进而减小断路器1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便于断路器100的小型化。
具体地,信号输出机构包括线路板161、信号端口162、弹簧163、第一导电针164和第二导电针165,第一导电针164和第二导电针165分别通过线路板161内的铜丝与信号端口162实现电连接,弹簧163为使第一导电针164和第二导电针165电连接或断开的媒介,使形成的信号电路导通或断开。如图1所示,断路器100处于分闸状态时,弹簧16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针164固定连接、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不受外力的状态)下与第二导电针165接触,此时,信号电路导通,信号端口162将断路器100的分闸信号输出到控制台;如图2所示,断路器100处于合闸状态时,弹簧16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针164固定连接、另一端在按钮120的驱动下与第二导电针165分离,此时,信号电路断开,信号端口162将断路器100的合闸信号输出到控制台。
布设时,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使信号端口162位于方形壳体110上部的边缘,按钮120的左侧,并使信号端口162露出于方形壳体110的外部;线路板161位于方形壳体110内部的左上角,按钮120的左侧;第一导电针164、弹簧163和第二导电针165均位于线路板161上,其中,第二导电针165位于线路板161的右上角接近按钮120的位置,第一导电针164位于第二导电针165的下方,弹簧163位于第一导电针164的左侧,弹簧163用于与第二导电板接触的端部延伸至按钮120的下方,如此,按钮120逆时针转动时,即可下压该端部。
可选的,信号端口162内设有地址线,用以判断合分闸信号属于哪一个断路器100。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合分闸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组件141和静触头组件142,输入端子151与静触头组件142连接,输出端子152与动触头组件连接141,动触头组件141位于方形壳体110一侧的上部,静触头组件142位于方形壳体110的中部,静触头组件142和动触头组件141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输入端子151与静触头组件142连接,输出端子152与动触头组件141连接,如此,在动触头组件141与静触头组件142接触时,导电回路接通;在动触头组件141与静触头组件142分离时,导电回路断开。动触头组件141位于方形壳体110的右上角,静触头组件142位于方形壳体110的中部,且静触头组件142和动触头组件141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布。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驱动合分闸机构分闸的短路保护机构171和过载保护机构172,合分闸机构呈L型,短路保护机构171位于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围合的区域内,过载保护机构172的一端延伸至合分闸机构的中部、另一端与输出端子152连接,过载保护机构172发热弯曲,驱动合分闸机构分闸。
合分闸机构呈L型,与内手柄130呈U型分布,在布设时,可以将短路保护机构171设置在方形壳体110中部,内手柄130和合分闸机构共同围合形成的区域内。示例地,合分闸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组件141和静触头组件142,动触头组件141和静触头组件142呈L型分布,动触头组件141与内手柄130连接,静触头组件142与内手柄130分别靠近动触头组件141相对的两侧,短路保护机构171位于内手柄130和静触头组件142之间,动触头组件141的左侧。
输出端子152经过载保护机构172与合分闸机构连接,过载保护机构172和按钮120分别位于合分闸机构相对的两侧,且过载保护机构172位于合分闸机构和输出端子152之间,以提高布局的合理性。过载保护机构172的上端提高至合分闸机构的中部,上端受热弯曲后推动合分闸机构分闸,使得力臂变短,并进一步压缩了断路器100在高度方向的空间。示例地,过载保护机构172通过软连接线与合分闸机构和输出端子152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灭弧室181和引弧板182,引弧板182的一端延伸至灭弧室181、另一端延伸至合分闸机构,按钮120、内手柄130、合分闸机构、灭弧室181和引弧板182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灭弧室181和引弧板182位于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之间。
在布设时,可以使得合分闸机构、灭弧室181、和引弧板182沿第一方向a依次排布,输入端子151、灭弧室181和输出端子152沿第二方向b依次排布,合分闸机构和引弧板182共同形成了跑弧通道,使合分闸机构中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的电弧沿跑弧通道顺利进入灭弧室181。示例地,灭弧室181位于输入端子151的右侧,短路保护机构171的下方,引弧板182在方形壳体110的底部沿第二方向b延伸至靠近输出端子152的位置,引弧板182的端部上抬,以靠近合分闸机构的动触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110)以及设置于所述方形壳体(110)内的按钮(120)、内手柄(130)、合分闸机构、输入端子(151)和输出端子(152),所述按钮(120)经所述内手柄(130)驱动所述合分闸机构合闸或分闸,所述输入端子(151)和所述输出端子(152)分别与所述合分闸机构连接以形成导电回路,所述按钮(120)位于所述方形壳体(110)的第一表面,所述输入端子(151)和所述输出端子(152)位于所述方形壳体(110)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按钮(120)和所述内手柄(130)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依次设置的方向分布,所述合分闸机构位于所述内手柄(130)和所述输出端子(15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20)与所述内手柄(130)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91)转动连接,所述内手柄(130)和所述合分闸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9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20)为平板按钮(120),所述平板按钮(120)的表面在合闸状态下与所述方形壳体(110)的表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按钮(120)的旋转角度为5°-3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按钮(120)在分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与所述平板按钮(120)在合闸状态下表面的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mm-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20)为船型按钮(120),所述船型按钮(120)包括相互连接的船型本体和延伸部,所述船型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方形壳体(110)内,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内手柄(130)连接,所述船型本体的第一表面伸出于所述方形壳体(110)且所述第一表面的中部凹陷设置,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船型本体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判断所述合分闸机构工作状态的信号输出机构,所述信号输出机构和所述按钮(120)位于所述方形壳体(110)的同侧并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所述信号输出机构包括线路板(161)、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61)上的信号端口(162)、弹簧(163)、第一导电针(164)和第二导电针(165),所述弹簧(16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针(164)连接、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导电针(165)接触,所述合分闸机构合闸,所述按钮(120)驱动所述弹簧(163)与所述第二导电针(165)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分闸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动触头组件(141)和静触头组件(142),所述输入端子(151)与所述静触头组件(142)连接,所述输出端子(152)与所述动触头组件(141)连接,所述动触头组件(141)位于所述方形壳体(110)一侧的上部,所述静触头组件(142)位于所述方形壳体(110)的中部,所述静触头组件(142)和所述动触头组件(141)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合分闸机构分闸的短路保护机构(171)和过载保护机构(172),所述合分闸机构呈L型,所述短路保护机构(171)位于所述内手柄(130)和所述合分闸机构围合的区域内,所述过载保护机构(17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合分闸机构的中部、另一端与输出端子(152)连接,所述过载保护机构(172)发热弯曲,驱动所述合分闸机构分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弧室(181)和引弧板(182),所述引弧板(18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室(18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合分闸机构,所述按钮(120)、所述内手柄(130)、所述合分闸机构、所述灭弧室(181)和所述引弧板(182)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灭弧室(181)和所述引弧板(182)位于所述输入端子(151)和所述输出端子(152)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39723.9U CN216902753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断路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339723.9U CN216902753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断路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902753U true CN216902753U (zh) | 2022-07-05 |
Family
ID=8220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339723.9U Active CN216902753U (zh) | 2021-12-27 | 2021-12-27 | 一种断路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902753U (zh) |
-
2021
- 2021-12-27 CN CN202123339723.9U patent/CN2169027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902753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1208317U (zh) | 隔离真空断路器 | |
CN216902754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6902747U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
US7026906B2 (en) | Circuit breaker | |
CN213936096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16698245U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
CN216902752U (zh)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
CN211150471U (zh) | 液磁断路器 | |
CN207651438U (zh) | 断路器 | |
CN216902745U (zh) | 一种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 |
CN113451085B (zh) | 一种智慧微型断路器 | |
CN219759494U (zh) | N极可断式断路器 | |
CN221125814U (zh) | 一种基于无弧开关的电气保护设备 | |
CN214848428U (zh) | 触头系统及断路器 | |
CN218939562U (zh) | 断路器 | |
CN221176120U (zh) | 一种塑壳断路器 | |
CN219476586U (zh) | 断路器 | |
CN219873377U (zh) | 断路器 | |
CN216528492U (zh) | 一种开关 | |
CN212322851U (zh) | 一种带缓冲的接触式送电装置 | |
CN217485323U (zh) | 一种引弧装置和断路器 | |
CN219553546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103843101B (zh) | 漏电断路器 | |
CN217387058U (zh) | 一种触头回路及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