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50471U - 液磁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液磁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150471U
CN211150471U CN201922205748.6U CN201922205748U CN211150471U CN 211150471 U CN211150471 U CN 211150471U CN 201922205748 U CN201922205748 U CN 201922205748U CN 211150471 U CN211150471 U CN 211150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reaker
contact
button
hyd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057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娜
赵小苇
潘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057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150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150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150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磁断路器,属于电气技术领域。液磁断路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出气孔和液磁脱扣器;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按钮和驱动端,按钮和出气孔分别位于壳体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按钮与驱动端所连成的直线与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按钮与壳体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驱动端转动连接于壳体上,动触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且与驱动端传动连接,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的接触端转动路径上,灭弧室位于静触头和出气孔之间,且灭弧室与出气孔连通,液磁脱扣器位于按钮和灭弧室之间。该液磁断路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较高,便于进行小型化设计。

Description

液磁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磁断路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用电安全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用电中的关注点。断路器,因为其具有接通、承载以及分断正常电路电流和对异常电路的电流进行自动分断的功能,在用电电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的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灭弧室、动触头、静触头、出气孔以及脱扣器等,通过操作机构能够带动动触头运动以与静触头接合或断离,从而使分别与静触头和动触头连接的电路导通或断开。灭弧室能够对动触头和静触头断离时产生的电弧进行灭弧处理,并且从出气孔排出。脱扣器能够在动触头和静触头接入的回路过载或短路等异常状态时,通过吸附衔铁使衔铁转动从而能够对操作机构设置的锁扣进行脱扣操作,以使静触头和动触头断离。但是,目前的断路器内部结构布局不够紧凑,断路器壳体内部的空间浪费相对较大,不利于断路器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磁断路器,内部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较高,便于进行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液磁断路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出气孔和液磁脱扣器;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按钮和驱动端,按钮和出气孔分别位于壳体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按钮与驱动端所连成的直线与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按钮与壳体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驱动端转动连接于壳体上,动触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且与驱动端传动连接,静触头设置于动触头的接触端转动路径上,灭弧室位于静触头和出气孔之间,且灭弧室与出气孔连通,液磁脱扣器位于按钮和灭弧室之间,衔铁与壳体转动连接且相对两端分别与操作机构和液磁脱扣器对应设置。
可选地,液磁脱扣器包括油杯、铁芯、压簧、线圈以及极靴,线圈绕设于油杯的周壁,铁芯沿线圈的中心轴线滑动设置于油杯内,极靴设置于油杯在线圈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部,压簧的两端分别与铁芯和极靴连接,衔铁的一端与极靴对应。
可选地,油杯周壁外侧设置有线圈架,线圈绕设于线圈架上。
可选地,油杯内填充有阻尼液。
可选地,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可选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分别与动触头和静触头连接的接线部,接线部用于连接回路导线。
可选地,静触头连接的接线部为插线板。
可选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直通极,直通极包括设置于壳体形成出气孔的一侧的直通极插线板,直通极插线板用于连接负载或电源。
可选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信号端子,信号端子与静触头连接。
可选地,出气孔具有多个,多个出气孔均匀排列于壳体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磁断路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以及分别位于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出气孔和液磁脱扣器。其中,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按钮和驱动端,按钮和出气孔分别位于壳体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并且操作机构的按钮和驱动端所连成的直线与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动触头与操作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静触头与动触头对应设置(位于动触头的接触端的转动路径上),灭弧室位于静触头和出气孔之间,液磁脱扣器位于灭弧室和操作机构的按钮之间。在使用过程,通过按动操作机构的按钮,使按钮相对于壳体滑动,通过传动组件带动操作机构的驱动端转动以驱动与其连接的动触头转动,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接合,实现回路导通。其中,灭弧室位于静触头和出气孔之间,当动触头与静触头断离时,其产生的电弧能够进入灭弧室进行灭弧,残余电弧能够通过与灭弧室连通的出气孔排出壳体。通过上述设置,使操作结构、动触头、静触头以及灭弧室能够近似沿壳体的长度方向排列,而在壳体的宽度方向仅设置有位于灭弧室和操作机构的按钮之间的液磁脱扣器,从而能够减小该液磁断路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并且对于壳体内的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能够在液磁脱扣器沿壳体长度方向的两侧未利用空间还可以方便的设置附加组件,有利于进行功能扩展并小型化设计。并且,采用液磁脱扣器,在任何温度环境下均能够按照正常额定电流工作,而不会出现误脱扣的情况,相较于目前的热磁脱扣器,不需要降容或升容,瞬时脱扣参数不会发生改变,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磁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磁脱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0-壳体;121-传动组件;122-按钮;123-驱动端;130-动触头;140-静触头;150-灭弧室;160-出气孔;170-液磁脱扣器;171-油杯;172-铁芯;173-压簧;174-线圈;175-极靴;176-线圈架;180-衔铁;190-接线部;191-直通极插线板;192-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液磁断路器,如图1所示,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110以及分别位于壳体110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130、静触头140、灭弧室150、出气孔160和液磁脱扣器170;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121连接的按钮122和驱动端123,按钮122和出气孔160分别位于壳体110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按钮122与驱动端123所连成的直线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平行,按钮122与壳体110沿壳体110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驱动端123转动连接于壳体110上,动触头130转动连接于壳体110内且与驱动端123传动连接,静触头140设置于动触头130的接触端转动路径上,灭弧室150位于静触头140和出气孔160之间,且灭弧室150与出气孔160连通,液磁脱扣器170位于按钮122和灭弧室150之间,衔铁180与壳体110转动连接且相对两端分别与操作机构和液磁脱扣器170对应设置。
其中,液磁脱扣器170位于按钮122和灭弧室150之间,示例地,液磁脱扣器170可以位于操作机构与动触头130连接处的一侧(即操作机构的驱动端123的一侧)。
通常连接操作机构的传动组件121可以是曲柄滑块机构,连杆机构等,例如,传动组件121采用四连杆机构,按钮122和驱动端123分别与四连杆机构的对应连杆连接,以实现驱动端123和按钮122之间的联动,又例如,传动组件121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该机构的滑块与按钮122连接,曲柄转动端与驱动端123连接以带动驱动端123转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传动组件12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够使按钮122的滑动带动驱动端123转动即可。
通常在操作机构的传动组件121上还会设置有用于锁止转动组价传动的锁扣,以避免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130与静触头140接合后意外断开。同时,在液磁脱扣器170和操作机构的锁扣之间对应设置衔铁180,衔铁180转动设置在壳体110内,以通过液磁脱扣器170在断路器接入的回路异常时,对衔铁180进行吸附使其转动,从而利用衔铁180的端部敲击操作机构的锁扣实现对锁扣解锁,进而使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能够在液磁脱扣器170的控制下断离。其中,衔铁180用于敲击操作机构的锁扣的端部与其转动中心、以及衔铁180用于配合液磁断路器吸合的端部,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可以更有利于衔铁180的抗振性和小型化设计。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衔铁180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起到配合液磁脱扣器170实现转动以敲击操作机构的锁扣脱扣即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磁断路器,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110以及分别位于壳体110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130、静触头140、灭弧室150、出气孔160和液磁脱扣器170。其中,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121连接的按钮122和驱动端123,按钮122和出气孔160分别位于壳体110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并且操作机构的按钮122和驱动端123所连成的直线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平行,动触头130与操作机构的驱动端123连接,且静触头140与动触头130对应设置(位于动触头130的接触端的转动路径上),灭弧室150位于静触头140和出气孔160之间,液磁脱扣器170位于灭弧室150和操作机构的按钮122之间。在使用过程,通过按动操作机构的按钮122,使按钮122相对于壳体110滑动,通过传动组件121带动操作机构的驱动端123转动以驱动与其连接的动触头130转动,以使动触头130与静触头140接合,实现回路导通。其中,灭弧室150位于静触头140和出气孔160之间,当动触头130与静触头140断离时,其产生的电弧能够进入灭弧室150进行灭弧,残余高温气体能够通过与灭弧室150连通的出气孔160排出壳体110。通过上述设置,使操作结构、动触头130、静触头140以及灭弧室150能够近似沿壳体110的长度方向排列,而在壳体110的宽度方向仅设置有位于灭弧室150和操作机构的按钮122之间的液磁脱扣器170,从而能够减小该液磁断路器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并且对于壳体110内的空间利用率相对较高,能够在液磁脱扣器170沿壳体110长度方向的两侧未利用空间还可以方便的设置附加组件,有利于进行功能扩展并小型化设计。并且,采用液磁脱扣器170,在任何温度环境下均能够按照正常额定电流工作,而不会出现误脱扣的情况,相较于目前的热磁脱扣器,不需要降容或升容,瞬时脱扣参数不会发生改变,使用更加方便可靠。
可选地,如图2所示,液磁脱扣器170包括油杯171、铁芯172、压簧173、线圈174以及极靴175,线圈174绕设于油杯171的周壁,铁芯172沿线圈174的中心轴线滑动设置于油杯171内,极靴175设置于油杯171在线圈174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部,压簧173的两端分别与铁芯172和极靴175连接,衔铁180的一端与极靴175对应。
将液磁脱扣器170设置为上述结构,通过将线圈174串联到断路器连接的回路中,当电流大于阈值时,线圈174产生的磁场使铁芯172与极靴175之间的磁力大于压簧173产生的弹性力,从而使铁芯172能够向靠近极靴175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铁芯172通过极靴175对衔铁180产生的磁力逐渐增强,最终使衔铁180在磁力作用下能够发生转动,进而通过衔铁180的转动对操作机构的锁扣进行脱扣,使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断离,以断开电路。
该结构的液磁脱扣器170,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实施,并且能够对断路器接入的回路进行短路和过载保护。
可选地,如图2所示,油杯171周壁设置有线圈架176,线圈174绕设于线圈架176上。
在油杯171周壁上设置线圈架176,能够使线圈174更加稳固的绕设于油杯171周壁,并且,在实际应用中,线圈架176上还可以设置相应的凹槽,使线圈174能够沿凹槽进行绕设,便于对线圈174进行绕设,并且能够通过凹槽对线圈174进行进一步的限位固定。
可选地,油杯171内填充有阻尼液。
在油杯171内填充阻尼液,利用阻尼液能够对铁芯172提供进一步的阻尼效果。当通过线圈174的电流较大而小于阈值时,由于阻尼液的阻尼作用能够阻滞铁芯172在磁场力的作用下的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线圈174在超过额定值的较大电流(过载电流)下发热时阻尼液温度逐渐升高后,温度较高的阻尼液阻尼会减小,对于铁芯172的阻滞效果会降低,此时,铁芯172开始加速向靠近极靴175的方向移动,最终实现通过磁吸使衔铁180转动。该设置方式,能够使液磁脱扣器170对于回路过载(过流)时进行延迟脱扣。
可选地,如图1所示,线圈174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平行。
使线圈174的中心轴线方向与壳体110的长度方向平行,能够减小液磁脱扣器170在壳体110内宽度方向的占用,提高该液磁断路器的空间利用率,减小壳体110的宽度尺寸。
可选地,如图1所示,液磁断路器还包括分别与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连接的接线部190,接线部190用于连接回路导线。
在液磁断路器中设置分别与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连接的接线部190,能够使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更加方便的与待接入回路的导线连接。其中,动触头130可以与直流电源的一个电极连接,静触头140与负载连接,当然,上述连接也可以互换,跟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回路设计和开断设计对应的将电路分别与动触头130和静触头140连接。
可选地,静触头140连接的接线部190为插线板。
将与静触头140连接的接线部190设置为插线板,通过插线板实现与静触头140连接的导线通过插拔形式与静触头140连接,尤其当静触头140需要与电源连接时,通过插拔形式连接,能够方便更换不同型号参数的该液磁断路器到回路中。
可选地,如图1所示,液磁断路器还包括直通极,直通极包括设置于壳体110形成出气孔160的一侧的直通极插线板191,直通极插线板191用于连接负载或电源。
通过在液磁断路器内设置直通极插线板191,能够使该液磁脱扣器170所接入的回路中不需要进行开端控制的线路集成连接在液磁脱扣器170内,便于线路的规整设计。
可选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信号端子192,信号端子192与静触头140连接。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端子192与静触头140之间可以直接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二极管或电阻等电连接。
当液磁断路器用于直流电路时,在液磁断路器中设置信号端子192,能够使信号设备方便的与静触头140连接,以采集该液磁断路器接入的回路的参数信息。其中,回路的参数信息可以是液磁断路器的开断或闭合信息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可选地,出气孔160具有多个,多个出气孔160均匀排列于壳体110的侧面上。
将与灭弧室150连通的出气孔160设置为多个,且均匀排列设置,能够通过多个出气孔160将灭弧室150排出的残余高温气体快速排出,能够提高该液磁断路器的灭弧效果,提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的壳体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出气孔、衔铁和液磁脱扣器;所述操作机构具有通过传动组件连接的按钮和驱动端,所述按钮和所述出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侧面上,所述按钮与所述驱动端所连成的直线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按钮与所述壳体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动触头转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静触头设置于所述动触头的接触端转动路径上,所述灭弧室位于所述静触头和所述出气孔之间,且所述灭弧室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液磁脱扣器位于所述按钮和所述灭弧室之间,所述衔铁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操作机构和所述液磁脱扣器对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脱扣器包括油杯、铁芯、压簧、线圈以及极靴,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油杯的周壁,所述铁芯沿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线滑动设置于所述油杯内,所述极靴设置于所述油杯在所述线圈中心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部,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铁芯和所述极靴连接,所述衔铁的一端与所述极靴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周壁外侧设置有线圈架,所述线圈绕设于所述线圈架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内填充有阻尼液。
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静触头连接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用于连接回路导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连接的所述接线部为插线板。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直通极,所述直通极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出气孔的一侧的直通极插线板,所述直通极插线板用于连接负载或电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磁断路器还包括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所述静触头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孔均匀排列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
CN201922205748.6U 2019-12-04 2019-12-04 液磁断路器 Active CN211150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5748.6U CN211150471U (zh) 2019-12-04 2019-12-04 液磁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05748.6U CN211150471U (zh) 2019-12-04 2019-12-04 液磁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150471U true CN211150471U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5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05748.6U Active CN211150471U (zh) 2019-12-04 2019-12-04 液磁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1504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3052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快速跳闸装置及断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3052A1 (zh) * 2022-10-20 2024-04-25 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快速跳闸装置及断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5661A (zh) 漏电断路器
CN211150471U (zh) 液磁断路器
WO2012119555A1 (zh) 优化空间分配的断路器
CN103681124B (zh) 密闭式多极断路器
CN116705566A (zh) 一种断路器
CN109494132B (zh) 一种双触点塑壳断路器
CN108376631B (zh)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CN1333419C (zh) 断路器
CN21393609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4505400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2651039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
CN209843646U (zh) 具有过欠压保护组件的断路器
CN113643941A (zh) 一种漏电保护器
CN219716769U (zh) 一种紧凑型大电流智能断路器
CN219677169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902747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8333670U (zh) 一种断路器机械开关装置
CN21605454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902765U (zh)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CN216084758U (zh) 一种液压电磁式断路器
CN214624941U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216902764U (zh) 一种脱扣机构及断路器
CN218849403U (zh) 带防雷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CN212113609U (zh) 液压式断路器
CN210443513U (zh) 一种塑壳漏电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