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98245U - 一种漏电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漏电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98245U
CN216698245U CN202122474422.0U CN202122474422U CN216698245U CN 216698245 U CN216698245 U CN 216698245U CN 202122474422 U CN202122474422 U CN 202122474422U CN 216698245 U CN216698245 U CN 2166982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current circuit
residual current
gear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744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兰晶
周广平
熊周督
缪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ilia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744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982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982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982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断路器。所述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控制模块,所述漏电控制模块包括壳体;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脱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断开;测试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状态,所述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按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所述测试按钮能够与所述线路板接通或断开,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发生漏电状况;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脱扣结构连接,所述脱扣结构能够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保持断开。

Description

一种漏电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Residual Current Circuit Breaker)的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现有的漏电断路器存在以下问题:断路器体积较大,安装复杂,分闸和合闸的速度较慢,漏电脱扣功能不可靠。
因此,亟需一种漏电断路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漏电断路器,体积较小。
上述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控制模块,所述漏电控制模块包括:
壳体;
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脱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断开;
测试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状态,所述测试结构包括:
测试按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所述测试按钮能够与所述线路板接通或断开,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发生漏电状况;
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脱扣结构连接,所述脱扣结构能够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保持断开。
可选地,所述脱扣结构包括:
脱扣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脱扣杆,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脱扣器能够推动所述脱扣杆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当所述脱扣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能够推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第一触头运动,以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第二触头分闸,之后所述脱扣杆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保持分闸。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脱扣杆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脱扣杆的一侧抵接;
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第二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当所述脱扣器推动所述脱扣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推动所述第一扭簧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扭簧压缩,当所述脱扣器复位并停止运行时,所述脱扣杆在所述第一扭簧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闸。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分合闸传动组件,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中并伸出至所述壳体内,所述脱扣杆通过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闸和合闸。
可选地,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包括:
第三转轴,设置在所述断路单元的外壳内;
第一转动件,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触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
拨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并伸入所述壳体内,当所述脱扣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推动所述拨动杆相对所述第三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侧并与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转动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
第一传动杆,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连接;
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所述手柄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闸和合闸。
可选地,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半径为r,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减速齿轮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啮合传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
一级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R1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半径R2;
二级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的半径R3大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半径R4,所述第三齿轮的半径R3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半径R1;
三级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的半径R5大于所述第六齿轮的半径R6,所述第五齿轮的半径R5大于所述第四齿轮的半径R4,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半径r大于所述第六齿轮的半径R6。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一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齿轮的下侧,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第二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齿轮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五齿轮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凸块,当所述第五齿轮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凸块推动所述脱扣杆,且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合闸;当所述第五齿轮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块推动所述脱扣杆,且所述第一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闸。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三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侧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第四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三微动开关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微动开关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杆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块,当所述第二传动杆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限位凸块与所述第四微动开关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合闸;当所述第二传动杆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限位凸块与所述第三微动开关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闸。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体以及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下壳体靠近所述断路单元设置,所述漏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减速齿轮组均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下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一漏电互感器和计量互感器,均设置在所述通孔中;
辅助pcba,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漏电互感器以及所述计量互感器插接。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结缘结构,所述辅助pcba位于所述绝缘结构之间。
可选地,所述腔体内,所述线路板、所述第一转轴、所述脱扣杆以及测试结构均设置在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侧,所述脱扣器、所述电机、所述减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均设置在靠近上壳体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强电接线排,所述强电接线排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线路通过所述强电接线排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漏电互感器,所述漏电互感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漏电互感器包括:
第一漏电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
第二漏电互感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漏电状况;或者
所述漏电互感器为双线圈漏电互感器,并且,该漏电互感器的输入电流为1A,输出电流为1mA,且为双线路输出,该漏电互感器的线性度≤5%,主回路的电流不超过200A,不平衡电流≤5mA。
可选地,所述脱扣器的电阻为100-150Ω。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电能计量单元,所述电能计量单元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用于计算用漏电断路器的过电量。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的外壳包括:
主壳体;
侧盖,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主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盖与所述主壳体围合形成断路单元腔体。
可选地,所述断路单元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按键,所述按键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伸出所述壳体,用于控制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的断开和闭合状态,以及配置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地址。
可选地,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视察窗口,所述视察窗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察看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的断开和闭合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通过设置弹性组件与脱扣结构配合,以组成漏电断路器的测试结构,即保证了漏电断路器的测试功能,又减小了测试结构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漏电断路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移除上壳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移除上壳体以及第一辅线路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减速齿轮组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的减速齿轮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11、下壳体;111、通孔;12、上壳体;131、主线路板;1311、4PIN连接口;132、第一辅线路板;133、第二辅线路板;141、第三微动开关;142、第一微动开关;143、第二微动开关;144、第四微动开关;15、强电接线排;16、测试按钮;21、电机;22、蜗杆;231、第一齿轮;232、第二齿轮;241、第三齿轮;242、第四齿轮;251、第五齿轮;2511、第一限位凸块;2512、第二限位凸块;252、第六齿轮;26、第二传动杆;261、连接杆;262、连接孔;263、第三限位凸块;
3、手柄;
4、脱扣器;
51、脱扣杆;52、第一转轴;531、第一扭簧;532、第二扭簧;
61、第一转动件;611、拨动杆;612、第三转轴;62、第二转动件;63、第一传动件;
71、第一触头;72、第二触头;
81、第一漏电互感器;82、第一绝缘板;83、辅助pcba;84、第二绝缘板;
9、第二漏电互感器;
100、断路单元;101、侧盖;
200、按键;
300、视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请参考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漏电控制模块,漏电控制模块包括壳体1、线路板、脱扣结构和测试结构。线路板设置在壳体1内。脱扣结构设置在壳体1内,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断开。测试结构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状态,测试结构包括测试按钮16和弹性组件。测试按钮16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测试按钮16能够与线路板接通或断开,以使得漏电断路器发生漏电状况。弹性组件设置在壳体1内,弹性组件与脱扣结构连接,脱扣结构能够在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漏电断路器保持断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通过设置弹性组件与脱扣结构配合,以组成漏电断路器的测试结构,即保证了漏电断路器的测试功能,又相对于现有的漏电断路器采用强电按钮实现测试功能的方式,减小了测试结构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小了漏电断路器的体积。
可选地,脱扣结构包括脱扣器4、第一转轴52和脱扣杆51。脱扣器4设置在壳体1内。第一转轴52设置在壳体1内。脱扣杆51套设在第一转轴52上并能够相对第一转轴52转动,脱扣器4能够推动脱扣杆51相对第一转轴52沿第一方向转动,当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脱扣杆51能够推动漏电断路器的第一触头71运动,以与漏电断路器的第二触头72分闸,之后脱扣杆51在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保持分闸。具体地,当漏电断路器发生漏电状况时,脱扣器4工作,吸合脱扣杆51的第一端,然后推动脱扣杆51的第一端沿第一方向(即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之后,脱扣器4停止工作,与脱扣杆51分离,脱扣杆51在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保持分闸。
可选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扭簧531、第二转轴和第二扭簧532。第一扭簧531套设在第一转轴52上,第一扭簧531的第一端与脱扣杆51连接,第二端与脱扣杆51的一侧抵接。第二转轴设置在壳体1内。第二扭簧532套设在第二转轴上,第二扭簧532的第一端与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壳体1连接。当脱扣器4推动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脱扣杆51推动第一扭簧531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得第一扭簧531压缩,当脱扣器4复位并停止运行时,脱扣杆51在第一扭簧531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第一扭簧531、第二转轴以及第二扭簧532的结构简单,易于取材,安装在漏电断路器内占用的空间小,因此,能够起到减小断路器的体积的效果。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分合闸传动组件,分合闸传动组件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100中并伸出至壳体1内,脱扣杆51通过分合闸传动组件驱动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
可选地,分合闸传动组件包括第三转轴612、第一传动件63和拨动杆611。第三转轴612设置在断路单元100的外壳内。第一转动件61套设在第三转轴612上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设置,第一触头71设置在第一转动件61上。拨动杆611设置在第一转动件61上并伸入壳体1内,当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脱扣杆51推动拨动杆611相对第三转轴612转动,以使得第一传动件6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手柄3,手柄3安装在漏电断路器的外侧并与分合闸传动组件连接,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转动件62、第一传动杆和连接块。第二转动件62设置在外壳内并能够相对外壳转动设置,手柄3与第二转动件62连接。第一传动杆的一端与第二转动件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件63转动连接。连接块设置在第二转动件62上,手柄3通过连接块驱动第二转动件62转动,以使得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用户可以通过拨动手柄3,以使得手柄3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二转动件62转动,从而通过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传动件63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触头71运动,以与第二触头72合闸和分闸。
可选地,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杆26,第二传动杆26与第二转动件62连接,第二传动杆26的半径为r,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电机21和减速齿轮组。电机21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线路板电连接。减速齿轮组与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第二传动杆26啮合传动连接。通过设置减速齿轮组,以提高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的速度,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漏电断路器因分闸和合闸的速度过慢,进而导致漏电断路器产生较为严重的拉弧的问题。
可选地,第二传动杆26上还设置有连接杆261,连接杆261上设置连接孔262,第二转动件62上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孔262的形状与连接块的形状相同,连接块伸入并卡设在连接孔262内,从而实现了第二传动杆26与第二转动件62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蜗杆22,蜗杆22与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齿轮组包括一级齿轮组、二级齿轮组和三级齿轮组。一级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31和第二齿轮232,第一齿轮231与蜗杆22啮合传动连接,第一齿轮231的半径R1大于第二齿轮232的半径R2。二级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241和第四齿轮242,第三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32啮合传动连接,第三齿轮241的半径R3大于第四齿轮242的半径R4,第三齿轮241的半径R3大于第一齿轮231的半径R1。三级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251和第六齿轮252,第五齿轮251与第四齿轮242啮合传动连接,第五齿轮251的半径R5大于第六齿轮252的半径R6,第五齿轮251的半径R5大于第四齿轮242的半径R4,第二传动杆26的半径r大于第六齿轮251的半径R6,如此设置,以提高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的速度。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第一微动开关142和第二微动开关143。第一微动开关142设置在线路板上并位于第五齿轮251的下侧,第二微动开关143设置在线路板上并位于第五齿轮251的下侧并与第一微动开关142相对设置,第一微动开关142与第二微动开关143均与线路板电连接。第五齿轮25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2511以及与第一限位凸块2511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凸块2512,当第五齿轮251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第二限位凸块2512推动脱扣杆51,且第二微动开关143与第一限位凸块2511接触时,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合闸;当第五齿轮251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第二限位块推动脱扣杆51,且第一微动开关142与第一限位凸块2511接触时,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该分闸和合闸信息通过第一微动开关142和第二微动开关143传送至线路板,然后经由线路板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上传至远程控制平台,以便于用户远程获取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信息。
进一步地,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合闸后,电机21继续运行,使得第二微动开关143在感应到第一限位凸块2511时,延时停止,从而实现对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合闸的位置进行确认、指示,并实现对线路板的CPU反馈合闸确认信息,实现动态位置检测效果。
进一步地,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后,电机21继续运行,使得第一微动开关142在感应到第一限位凸块2511时,延时停止,从而实现对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的位置进行确认、指示,并实现对线路板的CPU反馈分闸确认信息,实现动态位置检测效果。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第三微动开关141和第四微动开关144。第三微动开关141设置在第二传动杆26的下侧并与线路板电连接。第四微动开关144设置在第二传动杆26的下侧并与第三微动开关141相对设置,第四微动开关144与线路板电连接。第二传动杆26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块263,当第二传动杆26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且第三限位凸块263与第四微动开关144接触时,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合闸;当第二传动杆26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且第三限位凸块263与第三微动开关141接触时,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分闸。如此,当用户通过手柄3推动第二传动杆26转动,并使得漏电断路器分闸或合闸时,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信息可以通过第三微动开关141和第四微动开关144传送至线路板,然后线路板经由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上传至远程控制平台,以便于用户远程获取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信息。
可选地,壳体1包括下壳体11以及上壳体12,上壳体12与下壳体11围合形成腔体,下壳体11靠近断路单元100设置,漏电控制模块、电机21以及减速齿轮组均设置在腔体内。
可选地,下壳体11上开设有通孔111,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第一漏电互感器81、计量互感器85和辅助pcba83。第一漏电互感器81和计量互感器85均设置在通孔111中。辅助pcba83设置在通孔111中并与第一漏电互感器81以及计量互感器85插接,简化了第一漏电互感器81以及计量互感器85与辅助pcba83之间的安装。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结缘结构,辅助pcba83位于绝缘结构之间。具体地,绝缘结构包括第一绝缘板82和第二绝缘板84,辅助pcba83位于第一绝缘板82与第二绝缘板84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取电弹片,取电弹片设置在辅助pcba83上。
可选地,还包括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温度检测件,温度检测件设置在辅助pcba83上,用于检测辅助pcba83的温度,并将该温度信息传送至线路板。
可选地,腔体内,线路板、第一转轴52、脱扣杆51以及测试结构均设置在靠近下壳体11的一侧,脱扣器4、电机21、减速齿轮组以及第二传动杆26均设置在靠近上壳体12的一侧。
可选地,线路板包括主线路板131以及与主线路板131电连接的第一辅线路板132和第二辅线路板133。其中,主线路板131设置在靠近下壳体11的一侧,第一辅线路板132与主线路板131平行且设置在第一漏电互感器81以及计量互感器85的远离下壳体11的一侧,第二辅线路板133设置在壳体1的内侧壁处。
可选地,主线路板131上还设置有4PIN连接口1311,电源以及通信信息均可以通过4PIN连接口1311与线路板实现交互,当4PIN连接口1311出现故障时,便于更换,从而利于漏电断路器的维修,且4PIN连接口1311的通信效果较为稳定,因此,相较于现有的断路器采用插针方式实现通信的技术方案,通信效果更为可靠。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强电接线排15,强电接线排15设置在线路板上,漏电断路器的线路通过强电接线排15安装在壳体1内,以利于漏电断路器的线路在壳体1内的规整安装,避免了线路凌乱设置在壳体1内,从而进一步地减小了漏电断路器的体积,使得漏电断路器的厚度能够从现有的1.5p减小为1p。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漏电互感器,漏电互感器设置在线路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漏电互感器包括第一漏电互感器和第二漏电互感器9。第一漏电互感器设置在壳体1的一侧,用于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第二漏电互感器9,设置在线路板的一侧并与线路板电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漏电状况,以提高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漏电互感器为双线圈漏电互感器,并且,该漏电互感器的输入电流为1A,输出电流为1mA,且为双线路输出,该漏电互感器的线性度≤5%,主回路的电流不超过200A,不平衡电流≤5mA,如此设置,也能够提高漏电断路器的脱扣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可选地,脱扣器4的电阻为100-150Ω,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脱扣器4的电阻为130Ω。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具有双重漏电保护功能:一、当漏电互感器检测到漏电电流达到限定值时,漏电断路器跳闸;二、在线路板上设置二级漏电保护电路,当该路漏电保护电路的漏电电流达到保护值后,设置在线路板上的二级漏电保护芯片发送指令,使得漏电断路器跳闸。进一步地,漏电断路器发生短路和过载时,均具有双重保护。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具有实时监测单元、保护单元、参数设定单元、人工自检和自动自检单元、控制单元、指示单元、故障记录单元以及通信单元。实时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电流、电流、电压、功率、频率、温度、电量和寿命数值。保护单元用于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短路、过载、过压、欠压、电弧故障、过温保护以及功率限定。参数设定单元用于设定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电流限值、额定电流、动作限值、动作时间和自检周期。控制单元用于漏电断路器的远程控制以及本地控制。指示单元用于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合闸以及故障指示。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电能计量单元,电能计量单元设置在线路板上,用于计算用漏电断路器的过电量。进一步地,漏电电路器还包括控制器,以控制漏电断路器的过电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工作方式如下:
用户通过远程控制平台给出合闸信号,第三微动开关141和第四微动开关144根据手柄3的位置,判断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状态。如果漏电断路器在合闸位置,线路板上的MCU不发送指令至电机21,使得电机21保持停止状态;如果漏电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则线路板上的MCU发送指令至电机21,使得电机21运行,漏电断路器合闸。
用户通过远程控制平台给出分闸信号,第三微动开关141和第四微动开关144根据手柄3的位置,判断漏电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状态,如果漏电断路器在合闸位置,线路板上的MCU发送指令至电机21,使得电机21运行,漏电断路器分闸;如果漏电断路器在分闸位置,则线路板上的MCU不发送指令至电机21,使得电机21保持停止状态。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100的外壳包括主壳体1和侧盖101。101侧盖101设置在主壳体1的一侧并与主壳体1可拆卸连接,侧盖101与主壳体1围合形成断路单元100腔体。
可选地,断路单元100设置有多个。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按键200,按键200安装在壳体1上并伸出壳体1,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的断开和闭合状态,以及配置漏电断路器的地址。
具体地,按压按键200两秒以下,可以控制第一触头71和第二触头72的断开和闭合状态,按压按键200超过两秒,即可配置漏电断路器的地址。
可选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视察窗口300,视察窗口300设置在壳体1上,用于察看第一触头71与第二触头72的断开和闭合状态。
可选地,窗口300处设置有透明窗,以保护壳体1的内部的电子元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控制模块,所述漏电控制模块包括:
壳体(1);
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脱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断开;
测试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用于控制漏电断路器的漏电状态,所述测试结构包括:
测试按钮(16),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部连通,所述测试按钮(16)能够与所述线路板接通或断开,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发生漏电状况;
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脱扣结构连接,所述脱扣结构能够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漏电断路器保持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结构包括:
脱扣器(4),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第一转轴(52),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脱扣杆(5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52)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轴(52)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脱扣器(4)能够推动所述脱扣杆(51)相对所述第一转轴(52)转动,当所述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51)能够推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第一触头(71)运动,以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第二触头(72)分闸,之后所述脱扣杆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保持分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第一扭簧(53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52)上,所述第一扭簧(531)的第一端与所述脱扣杆(51)连接,第二端与所述脱扣杆(51)的一侧抵接;
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
第二扭簧(532),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扭簧(532)的第一端与所述线路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连接;
当所述脱扣器(4)推动所述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51)推动所述第一扭簧(531)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扭簧(531)压缩,当所述脱扣器(4)复位并停止运行时,所述脱扣杆(51)在所述第一扭簧(531)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分合闸传动组件,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100)中并伸出至所述壳体(1)内,所述脱扣杆(51)通过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包括:
第三转轴(612),设置在所述断路单元(100)的外壳内;
第一转动件(61),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612)上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触头(71)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
拨动杆(611),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件(61)上并伸入所述壳体(1)内,当所述脱扣杆(51)沿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脱扣杆(51)推动所述拨动杆(611)相对所述第三转轴(612)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外侧并与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
第二转动件(62),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能够相对所述外壳转动设置,所述手柄与所述第二转动件(62)连接;
第一传动杆(63),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件(6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件(61)转动连接;
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件(62)上,所述手柄(3)通过所述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62)转动,以使得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分闸和合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合闸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传动杆(26),所述第二传动杆(26)与所述第二转动件(6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26)的半径为r,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电机(21),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减速齿轮组,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26)啮合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蜗杆(22),所述蜗杆(22)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
一级齿轮组,包括第一齿轮(231)和第二齿轮(232),所述第一齿轮(231)与所述蜗杆(2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31)的半径R1大于所述第二齿轮(232)的半径R2;
二级齿轮组,包括第三齿轮(241)和第四齿轮(242),所述第三齿轮(241)与所述第二齿轮(23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241)的半径R3大于所述第四齿轮(242)的半径R4,所述第三齿轮(241)的半径R3大于所述第一齿轮(231)的半径R1;
三级齿轮组,包括第五齿轮(251)和第六齿轮(252),所述第五齿轮(251)与所述第四齿轮(242)啮合传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251)的半径R5大于所述第六齿轮(252)的半径R6,所述第五齿轮(251)的半径R5大于所述第四齿轮(242)的半径R4,所述第二传动杆(26)的半径r大于所述第六齿轮(252)的半径R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一微动开关(142),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齿轮(251)的下侧,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42)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第二微动开关(143),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第五齿轮(251)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4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43)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五齿轮(25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2511)以及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511)相对设置的第二限位凸块(2512),当所述第五齿轮(251)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512)推动所述脱扣杆(51),且所述第二微动开关(143)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511)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合闸;当所述第五齿轮(251)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512)推动所述脱扣杆(51),且所述第一微动开关(142)与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511)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分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三微动开关(14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26)的下侧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第四微动开关(144),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杆(26)的下侧并与所述第三微动开关(141)相对设置,所述第四微动开关(144)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所述第二传动杆(26)上还设置有第三限位凸块(263),当所述第二传动杆(26)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限位凸块(263)与所述第四微动开关(144)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合闸;当所述第二传动杆(26)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且所述第三限位凸块(263)与所述第三微动开关(141)接触时,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分闸。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下壳体(11)以及上壳体(12),所述上壳体(12)与所述下壳体(11)围合形成腔体,所述下壳体(11)靠近所述断路单元(100)设置,所述漏电控制模块、所述电机(21)以及所述减速齿轮组均设置在所述腔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上开设有通孔(111),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第一漏电互感器(81)和计量互感器(85),均设置在所述通孔(111)中;
辅助pcba(83),设置在所述通孔(111)中并与所述第一漏电互感器(81)以及所述计量互感器(85)插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绝缘结构,所述结缘结构设置在所述通孔(111)中,所述辅助pcba(83)位于所述绝缘结构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线路板、所述第一转轴(52)、所述脱扣杆(51)以及测试结构均设置在靠近所述下壳体(11)的一侧,所述脱扣器(4)、所述电机(21)、所述减速齿轮组以及所述第二传动杆(26)均设置在靠近上壳体(12)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强电接线排(15),所述强电接线排(15)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漏电断路器的线路通过所述强电接线排(15)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漏电互感器,所述漏电互感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漏电互感器包括:
第一漏电互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
第二漏电互感器(9),设置在所述线路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用于实时检测漏电状况;或者
所述漏电互感器为双线圈漏电互感器,并且,该漏电互感器的输入电流为1A,输出电流为1mA,且为双线路输出,该漏电互感器的线性度≤5%,主回路的电流不超过200A,不平衡电流≤5mA。
17.根据权利要求2-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4)的电阻为100-150Ω。
18.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电能计量单元,所述电能计量单元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用于计算用漏电断路器的过电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断路单元(100)的外壳包括:
主壳体;
侧盖(101),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主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侧盖(101)与所述主壳体围合形成断路单元腔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单元(100)设置有多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与线路板电连接的按键(200),所述按键(200)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并伸出所述壳体(1),用于控制所述漏电断路器的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的断开和闭合状态,以及配置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14任一项所述的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断路器还包括视察窗口(300),所述视察窗口(300)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察看所述第一触头(71)与所述第二触头(72)的断开和闭合状态。
CN202122474422.0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漏电断路器 Active CN2166982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4422.0U CN2166982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漏电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74422.0U CN2166982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漏电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98245U true CN216698245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30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74422.0U Active CN216698245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漏电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982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02535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113972105A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103021751B (zh) 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
CN103065884B (zh) 自动重合闸控制器
CN216698245U (zh) 一种漏电断路器
CN107230601B (zh) 一种电能表外置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09544272U (zh) 一种带有电动操作装置的断路器
CN205911272U (zh) 一种电能表外置小型断路器操作机构
CN215496596U (zh) 一种自动空气断路器用的切断电源机构
CN216818249U (zh) 一种具有内置式漏电脱扣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
CN109216124B (zh) 一种电动操作装置驱动脱扣联动机构
CN216902743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单元
CN219476594U (zh) 一种断路器位置状态监测指示装置和断路器
CN112701013B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17655830U (zh) 用于辅助信号输出的欠电压脱扣器
CN216562977U (zh) 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
CN108807094B (zh) 一种微型断路器
CN21586922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902751U (zh) 断路器
CN216288267U (zh) 一种用于智能断路器的控制装置
CN113838717A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智能控制单元
CN21824174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6562978U (zh) 一种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CN215418067U (zh) 一种漏电保护断路器的自动重合闸装置
CN217544492U (zh) 一种小型智能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10 Mn, floor 21, building 9,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Mailia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110 Mn, floor 21, building 9, Baoneng Science Park, Qinghu village, Qinghu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AILIAN ELECTRONIC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