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85004U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85004U
CN216885004U CN202123238559.2U CN202123238559U CN216885004U CN 216885004 U CN216885004 U CN 216885004U CN 202123238559 U CN202123238559 U CN 202123238559U CN 216885004 U CN216885004 U CN 216885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rod
vertical
mov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385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国良
湛红前
陈朝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ingshengda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ingshengda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ingshengda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ingshengda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385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85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85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85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具和移动件,其中:定模具,其上开设有滑槽、顶流道和多个型腔,其中,顶流道和滑槽相互连通,滑槽和多个型腔相互连通;移动件,滑动密封在滑槽内,其上开设有分流道,其中分流道与顶流道以及型腔选择性连通;此外,分流道和顶流道以及型腔的连通或断开保持同步,以解决任何厚度的注塑产品均能在产品脱模后也能自动的切除水口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2120214844.1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前模组件包括:前模座和前模仁。前模座设有贯穿前模仁的注料管。前模仁设有前成型槽。后模组件包括:底座、后模座、后模仁、推板、第一顶出件、以及第二顶出件。后模仁设有与前成型槽相对设置的后成型槽。推板设有对接注料管的流道。流道的一端从内向外延伸以连通后成型槽。且流道连接后成型槽的一端的开口宽度小于后成型槽的宽度。上述注塑模具,设置活动的推板将流道与产品成型腔分割,采用二次顶出的方式,第一次顶出将产品与水口与后模仁脱模,接着利用流道的潜水道设计,第二次顶出将产品与水口分离,从而连续地完成了产品的脱模和去水口处理,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采用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解决了在产品脱模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去水口处理的工序,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下降的技术问题,但是该专利采用潜水道的方式进行处理注塑成型的水口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注塑产品,潜水道去处产品的水口的基本原理是在产品的侧表面形成一牛角或羊角状的水口,利用该水口的出水口的口径较小的原理,通过动模具脱模后,由于产品与水口的连接处的水口口径较小,此处的粘度较低,因此,可以轻易的将产品与水口进行分离,但是采用此种方案仅仅是适用于产品的厚度较厚的产品,若是产品的厚度较薄,此时,羊角状或牛角状的水口的口径基本和产品的厚度相等,当动模具脱模后,该水口是不能轻易从产品上脱离的,并且,采用羊角状或牛角状的水口还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该羊角状的水口是与模具的型腔连通的,羊角状的水口的孔径较小,即进入模具型腔内的压强较大,容易使得产品在成型之后,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喷流痕的情况,从而影响产品的美观;
为此,急需解决现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解决任何厚度的注塑产品均能在产品脱模后也能自动的切除水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具和移动件,其中:
定模具,其上开设有滑槽、顶流道和多个型腔,其中,顶流道和滑槽相互连通,滑槽和多个型腔相互连通;
移动件,滑动密封在滑槽内,其上开设有分流道,其中分流道与顶流道以及型腔选择性连通;
此外,分流道和顶流道以及型腔的连通或断开保持同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流道包括纵流道、横流道和多条竖流道,其中:
纵流道,和顶流道选择性连通;
横流道,和纵流道连通;
多条竖流道,并联在横流道上,一竖流道和一型腔选择性相互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条所述竖流道与横流道的连接处不位于横流道的端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竖流道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的方向逐渐变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件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所述通孔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连接件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的折弯处的曲率均相同,所述连接件的折弯部设置在通孔内,所述连接件与动模具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与动模具拆卸式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件包括竖直杆和倾斜杆,其中:
倾斜杆,为所述折弯部,并设置在通孔内;
竖直杆,分别与动模具以及倾斜杆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件包括第一杆和密封件,其中:
第一杆,设置在滑槽内,此外,分流道开设在第一杆上;
密封件,用以密封第一杆和滑槽的接触部并选择性打磨残留在注塑件上的水口印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一)由于移动件可在定模具的滑槽内移动,从而可以实现移动件上的分流道与定模具上的型腔和顶流道选择性连通或断开,而其断开或连通的状态保持同步,可以理解的是,当分流道与型腔断开时,分流道同时也与顶流道断开,如此,可以实现当需要注塑产品时,熔融的物料可以从顶流道经过分流道最终流入到型腔内实现产品的成型,当注塑完成需要取出产品时,只需移动移动件,此时,分流道同时与顶流道以及型腔断开,而停留在分流道的水口随着移动件的移动从而与型腔内的产品自动断开,最终实现自动切除水口的目的,另外,此处也不需在顶流道内单独设置阀门控制阀门的启停,移动件动密封在滑槽内,起到防止在注塑的过程中,熔融的物料进入到移动件和滑槽的连接部,从而影响产品的造型以及移动件的移动。
(二)上述过程虽然可以解决任何厚度的注塑产品均能在产品脱模后也能自动的切除水口节约生产工艺的问题,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产品在成型后其表面存在雾气痕的问题,而雾气痕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产品在成型的过程中其固化皮肤层(与模具接触的熔融物料)和流动芯层产生的速度较快,从而使得流动芯层在固化层上不断的拉扯从而产生剪切应力,最终使得产品上形成裂痕,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微量的瓦斯气,当该瓦斯气和裂痕附着在产品上时,就会出现雾斑,由于分流道和型腔的连接处(即浇口)为分流道内最为狭窄的地方,因此,此处的剪切力最大,为了防止雾气痕的产生,通过改变浇口的口径(即竖流道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的方向逐渐变大),从而减小浇口处的剪切力,进而达到防止产品上雾气痕的产生。
(三)在上述(一)和(二)的实施方案中,虽然解决了自动切除水口以及产品造型时产品上有雾气痕的技术问题,但是还会存在产品在成型后其表面存在喷流痕的问题,而喷流痕产生的原因是在型腔填充初期由于型腔内没有熔融的物料,浇口处喷射的物料由于没有阻力会径直的往前冲,此时,前端的塑料停下时,后端的塑料会持续的向前推挤,当前端与后端无法相互熔接时,就会出现不规则的蛇形纹状(喷流痕),因此为了减少喷流痕,可以通过减少浇口处的喷射速度(即减少浇口处的喷射压强),具体而言,通过竖流道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的方向逐渐变大,从而达到减小浇口处的喷射压强的目的,此外,通过竖流道与横流道的连接处不位于横流道的端部从而起到为竖流道分流的作用,从而减少横流道的压强,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从而达到防止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喷流痕的情况发生。
(四)为了实现(一)中,能够使得移动件能够在滑槽内移动的目的,从而达到自动切除水口的目的,通过设置连接件,并将连接件的折弯部设置在移动件的通孔内,保持折弯部的折弯曲率处处相同,而连接件又与动模具固定连接,即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始终随着动模具的移动而移动,在注塑工艺中,动模具的移动是定向的移动,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的移动也是定向移动,而连接件的折弯部设置在移动件的通孔内,因此,当连接件移动时,移动件可以实现沿着垂直于连接件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动模具在合模的过程中,移动件的移动,从而实现分流道和顶流道以及型腔的连通(型腔内注塑产品),或动模具在开模的过程中,移动件的移动,从而实现分流道和顶流道以及型腔的断开(自动切断水口),此外,由于折弯部、通孔以及滑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移动件的自锁,即只能通过动模具的移动才能实现移动件的移动,反之不行,外力无法轻易推动移动件的移动,从而推动动模具的移动,另外,此处的移动件也只能做定向移动,由于定模具的滑槽的限制,使得不能通过手持移动件的方式,使得移动件沿着连接件的折弯部的曲率方向运动,此时,移动件会与定模具发生干涉,因此,移动件的运动方向唯一。
(五)在上述(四)的实施方案中,可以理解的是移动件处于锁死的状态,只有动模具运动,其才会随之运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定时检修,而若移动件或连接件出现问题时,想要取出该物件,只能将动模具拆卸下来,才能拆卸移动件或连接件,而动模具的拆卸过程较为复杂,为了节约维修时间,通过将连接件与动模具拆卸式连接,从而可以达到方便移动件和连接件之间的拆卸,使得维修更加高效。
(六)在上述(一)-(五)的实施方案中,虽然能够实现各自的设计意图,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时会在其断裂的水口处出现水口印记,此种现象会影响产品的美观,为了解决此种问题,通过设置密封件从而实现既能密封第一杆和滑槽的接触部,从而达到防止产品在注塑的过程中防止熔融的物料流入到第一杆和滑槽的接触部,又能实现当动模具开模后,密封件随着移动件的移动从而打磨注塑件上的水口印记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定模具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移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中:1、定模具;11、滑槽;12、顶流道;13、型腔;2、移动件;21、第一杆;211、分流道;2111、纵流道;2112、横流道;2113、竖流道;212、通孔;3、连接件;31、竖直杆;32、倾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具1、移动件2和连接件3,其中:
定模具1,请参阅图2所示,其上开设有滑槽11、顶流道12和四个型腔13,其中,顶流道12和滑槽11相互连通,滑槽11和四个型腔13相互连通。
移动件2,请参阅图3所示,包括第一杆21和密封件,其中:第一杆21设置在滑槽11内,此外,第一杆21上开设有分流道211;分流道211包括纵流道2111、横流道2112和四条竖流道2113,其中:纵流道2111和顶流道12选择性连通,横流道2112和纵流道2111连通,四条竖流道2113并联在横流道2112上,四条竖流道2113和四个型腔13选择性相互连通;密封件用以密封第一杆21和滑槽11的接触部并选择性打磨残留在注塑件上的水口印记,密封件采用硅胶垫,硅胶垫粘贴在第一杆21的外表面上,另外,第一杆21上还开设有通孔212。
连接件3,请参阅图4所示,包括竖直杆31和倾斜杆32,其中:倾斜杆32设置在通孔212内,竖直杆31分别与动模具(图中未显示)以及倾斜杆32固定连接。
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所示,由于第一杆21可在定模具1的滑槽11内移动,从而可以实现第一杆21上的分流道211与定模具1上的型腔13和顶流道12选择性连通或断开,而其断开或连通的状态保持同步,可以理解的是,当竖流道2113与型腔13断开时,纵流道2111同时也与顶流道12断开,如此,可以实现当需要注塑产品时,熔融的物料可以从顶流道12经过分流道211最终流入到型腔13内实现产品的成型,当注塑完成需要取出产品时,只需移动第一杆21,此时,分流道211同时与顶流道12以及型腔13断开,而停留在分流道211的水口随着第一杆21的移动从而与型腔13内的产品自动断开,最终实现自动切除水口的目的,另外,此处也不需在顶流道12内单独设置阀门控制阀门的启停,第一杆21通过硅胶垫动密封在滑槽11内,起到防止在注塑的过程中,熔融的物料进入到第一杆21和滑槽11的连接部,从而影响产品的造型以及第一杆21的移动;
第一杆21的运动原理:通过设置连接件3,并将连接件3的倾斜杆32设置在移动件2的通孔212内,由于倾斜杆32的曲率处处相同,而竖直杆31又与动模具固定连接,即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3始终随着动模具的移动而移动,在注塑工艺中,动模具的移动是定向的移动,因此,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3的移动也是定向移动,而连接件3的竖直杆31设置在第一杆21的通孔212内,因此,当连接件3移动时,第一杆21可以实现沿着垂直于连接件3的移动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实现动模具在合模的过程中,第一杆21的移动,从而实现分流道211和顶流道12以及型腔13的连通(型腔13内注塑产品),或动模具在开模的过程中,第一杆21的移动,从而实现分流道211和顶流道12以及型腔13的断开(自动切断水口),此外,由于倾斜杆32、通孔212以及滑槽11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移动件2的自锁,即只能通过动模具的移动才能实现移动件2的移动,反之不行,外力无法轻易推动移动件2的移动,从而推动动模具的移动,另外,此处的移动件2也只能做定向移动,由于定模具1的滑槽11的限制,使得不能通过手持移动件2的方式,使得移动件2沿着连接件3的折弯部的曲率方向运动,此时,移动件2会与定模具1发生干涉,因此,移动件2的运动方向唯一;
最后,为了消除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时会在其断裂的水口处出现水口印记,此种现象会影响产品的美观的问题,通过设置硅胶垫从而实现既能密封第一杆21和滑槽11的接触部,从而达到防止产品在注塑的过程中防止熔融的物料流入到第一杆21和滑槽11的接触部,又能实现当动模具开模后,密封件随着移动件2的移动从而打磨注塑件上的水口印记的目的。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虽然可以解决任何厚度的注塑产品均能在产品脱模后也能自动的切除水口节约生产工艺的问题,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产品在成型后其表面存在雾气痕的问题,而雾气痕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产品在成型的过程中其固化皮肤层(与模具接触的熔融物料)和流动芯层产生的速度较快,从而使得流动芯层在固化层上不断的拉扯从而产生剪切应力,最终使得产品上形成裂痕,在此过程中还会产生微量的瓦斯气,当该瓦斯气和裂痕附着在产品上时,就会出现雾斑,由于分流道211和型腔13的连接处(即浇口)为分流道211内最为狭窄的地方,因此,此处的剪切力最大,为了防止雾气痕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竖流道2113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13的方向逐渐变大。
以下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通过改变浇口的口径(即竖流道2113的口沿着靠近型腔13的方向逐渐变大),从而减小浇口处的剪切力,进而达到防止产品上雾气痕的产生。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中可知,虽然解决了自动切除水口以及产品造型时产品上有雾气痕的技术问题,但是还会存在产品在成型后其表面存在喷流痕的问题,而喷流痕产生的原因是在型腔13填充初期由于型腔13内没有熔融的物料,浇口处喷射的物料由于没有阻力会径直的往前冲,此时,前端的塑料停下时,后端的塑料会持续的向前推挤,当前端与后端无法相互熔接时,就会出现不规则的蛇形纹状(喷流痕),因此为了减少喷流痕,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竖流道2113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13的方向逐渐变大且四条所述竖流道2113与横流道2112的连接处不位于横流道2112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可以通过减少浇口处的喷射速度(即减少浇口处的喷射压强),具体而言,通过竖流道2113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13的方向逐渐变大,从而达到减小浇口处的喷射压强的目的,此外,通过竖流道2113与横流道2112的连接处不位于横流道2112的端部从而起到为竖流道2113分流的作用,从而减少横流道2112的压强,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从而达到防止产品的外表面出现喷流痕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可以理解的是移动件2处于锁死的状态,只有动模具运动,其才会随之运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模具进行定时检修,而若移动件2或连接件3出现问题时,想要取出该物件,只能将动模具拆卸下来,才能拆卸移动件2或连接件3,而动模具的拆卸过程较为复杂,为了节约维修时间,本实用新型给出了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
一种注塑模具,竖直杆31与动模具拆卸式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通过将竖直杆31与动模具拆卸式连接(具体而言采用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从而可以达到方便移动件2和连接件3之间的拆卸,使得维修更加高效。
实施例5:
实施例1中的倾斜杆32还可以为圆弧杆之类的具有一定的折弯部(相对于竖直杆31而言),且折弯部的各处的曲率相同均可。
实施例6:
在没有技术冲突的情况下,还包括实施例1-5中任意的排列组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具(1)和移动件(2),其中:
定模具(1),其上开设有滑槽(11)、顶流道(12)和多个型腔(13),其中,顶流道(12)和滑槽(11)相互连通,滑槽(11)和多个型腔(13)相互连通;
移动件(2),滑动密封在滑槽(11)内,其上开设有分流道(211),其中分流道(211)与顶流道(12)以及型腔(13)选择性连通;
此外,分流道(211)和顶流道(12)以及型腔(13)的连通或断开保持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211)包括纵流道(2111)、横流道(2112)和多条竖流道(2113),其中:
纵流道(2111),和顶流道(12)选择性连通;
横流道(2112),和纵流道(2111)连通;
多条竖流道(2113),并联在横流道(2112)上,一竖流道(2113)和一型腔(13)选择性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竖流道(2113)与横流道(2112)的连接处不位于横流道(2112)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流道(2113)的口径沿着靠近型腔(13)的方向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上开设有通孔(212),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横截面的形状和所述通孔(212)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同,所述连接件(3)设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上的折弯处的曲率均相同,所述连接件(3)的折弯部设置在通孔(212)内,所述连接件(3)与动模具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与动模具拆卸式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竖直杆(31)和倾斜杆(32),其中:
倾斜杆(32),为所述折弯部,并设置在通孔(212)内;
竖直杆(31),分别与动模具以及倾斜杆(3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2)包括第一杆(21)和密封件,其中:
第一杆(21),设置在滑槽(11)内,此外,分流道(211)开设在第一杆(21)上;
密封件,用以密封第一杆(21)和滑槽(11)的接触部并选择性打磨残留在注塑件上的水口印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硅胶垫,所述硅胶垫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杆(21)的外表面上。
CN202123238559.2U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注塑模具 Active CN216885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8559.2U CN2168850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38559.2U CN2168850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85004U true CN216885004U (zh) 2022-07-05

Family

ID=82207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38559.2U Active CN216885004U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85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72596B (zh) 一种塑件制品的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CN101254642A (zh) 双色一次成型注塑模具以及注塑成型方法
CN101003170A (zh) 双色塑胶射出成型方法
CN202656417U (zh) 一种进胶结构改良的双色模具
CN201325155Y (zh) 一种模内自动热切侧浇水口的结构及注塑模具
CN201371558Y (zh) 模内自动切断侧浇水口的结构及注塑模具
CN102514160B (zh) 注塑模具斜顶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6885004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426052U (zh) 一种无熔接线的免喷涂制品注塑模具
CN201761025U (zh) 注塑模具及其热流道结构
CN211917593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行位顶流道
CN211390005U (zh) 一种组合脱模注塑模具
CN210283086U (zh) 一种单色机成型双色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08359345U (zh) 一种汽车前灯罩成型模中的斜顶机构
CN112757583A (zh) 一种实现将注塑件顶出的注塑模具及操作方法
CN211279599U (zh) 汽车仪表板一点侧进胶大面积无痕成型结构
CN216329829U (zh) 防变形的弧形装饰板注塑成型模具
CN216885003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137986U (zh) 具有潜伏式进胶结构的汽车无熔接痕门拉手注塑模
CN220297716U (zh) 长窄形商用车门外饰板针阀式进浇结构
CN217123800U (zh) 一种气辅成型的扶手模具用模芯
CN219256321U (zh) 一种改善口部拉裂的模具胶口
CN212826615U (zh) 无接痕汽车内饰立柱模具
CN216300011U (zh) 空心亮条模具进胶系统和注塑模具
CN211194699U (zh) 免热熔的导光按键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