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57753U -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57753U
CN216857753U CN202121403976.5U CN202121403976U CN216857753U CN 216857753 U CN216857753 U CN 216857753U CN 202121403976 U CN202121403976 U CN 202121403976U CN 216857753 U CN216857753 U CN 216857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ening
hot
roll
straightening roll
roller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039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庆
霍喜伟
纪进立
宋玉卿
尚国明
张园华
雷刚
刘昀嘉
王德彪
朱庆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039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57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57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57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轧型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包括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所述上矫直辊位于所述下矫直辊的上方,所述上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上凹面,所述下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下凹面,所述上凹面与所述下凹面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能够对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各向弯曲进行矫直,从而解决热轧叉车横梁型钢侧弯难以矫正的技术问题,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均设置有垫片,通过更换垫片厚度可适应多种规格叉车横梁型钢,第一上辊片、第二上辊片、第一下辊片和第二下辊片损坏后可单独更换,具有劳动强度低、成本投入少、矫直效率高的特点,矫直后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直线度好。

Description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轧型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背景技术
热轧叉车横梁型钢是用于制作叉车货叉架横梁的钢材,支承于叉车的承重构件上,因而对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性能、弯曲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横截面可以看做由直角梯形区域(如图4中所示,左下方凸起的区域,凸起宽度为H1、底边厚度B1,斜边倾角Φ)和矩形区域(如图4中所示,厚度为B,宽度为H-H1)两部分组成,直角梯形的底边与矩形的短边重合,且小于短边的长度(对应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台阶型面),直角梯形的直角边与矩形的长边重合(对应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长直面)。热轧叉车横梁型钢上与台阶型面平行的面为宽面;热轧叉车横梁型钢上与长直面平行的面为短直面。
通常情况下,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直角梯形区域的尺寸相同,而矩形区域的尺寸相同或不同。在热轧后的矫直中,目前常采用的矫直工艺是采用上下平辊进行矫直,矫直的为垂直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长直面(短直面)方向的弯曲,矫直后侧弯(垂直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台阶型面、宽面方向的弯曲)难以矫正,因而矫直后的弯曲度很难满足用户的要求,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矫直,增加劳动强度和成本投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热轧叉车横梁型钢侧弯难以矫正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包括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所述上矫直辊位于所述下矫直辊的上方;所述上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上凹面,所述下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下凹面,所述上凹面与所述下凹面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用于在热轧叉车横梁型钢长度方向的周面上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凹面包括台阶部和上直面部,所述下凹面包括第一下直面部和第二下直面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二下直面部平行设置,所述上直面部与所述第一下直面部平行设置;所述台阶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台阶型面,所述上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短直面,所述第一下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长直面,所述第二下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宽面。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下直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至30°。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矫直辊包括第一上辊片和第二上辊片,所述第一上辊片和所述第二上辊片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所述台阶部位于所述第一上辊片的圆周面上,所述上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二上辊片的圆周面上。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矫直辊包括第一下辊片和第二下辊片,所述第一下辊片和所述第二下辊片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所述第一下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一下辊片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下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二下辊片的圆周面上。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上辊片与所述第二上辊片之间设有上垫片;所述第一下辊片与所述第二下辊片之间设有下垫片;所述上垫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上辊片与所述第二上辊片之间的距离;所述下垫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下辊片与所述第二下辊片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垫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上辊片上所述上直面部的最小外径;所述下垫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下辊片上所述第一下直面部的最小外径。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矫直辊、所述下矫直辊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上矫直辊的轴线位于同一上平面上,多个所述下矫直辊的轴线位于同一下平面上;每个所述上矫直辊均位于两个所述下矫直辊之间,所述上矫直辊与所述下矫直辊呈交错分布。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平面与所述下平面平行设置;或所述上平面与所述下平面之间设有夹角,夹角小于10°。
如上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进一步优选为:由一端向另一端,所述上矫直辊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所述下矫直辊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可以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能够对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各向弯曲进行矫直,从而解决热轧叉车横梁型钢侧弯难以矫正的技术问题,具有劳动强度低、成本投入少、矫直效率高的特点,矫直后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直线度好。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下直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至30°,能够对矫直力进行合理分布,避免单一侧面受力过大而出现热轧叉车横梁型钢表面损坏的问题。同时,在矫直力分配时,能够主要对长直面(短直面)方向的弯曲进行矫直,次要对侧弯进行矫直。
3.本实用新型的上矫直辊包括第一上辊片、上垫片和第二上辊片,下矫直辊包括第一下辊片、下垫片和第二下辊片,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减小矫直辊的投入、降低矫直辊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分布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尺寸示意图。
图中:1-上矫直辊;2-下矫直辊;3-第一上辊片;4-上垫片;5-第二上辊片;6-第一下辊片;7-下垫片;8-第二下辊片;9-热轧叉车横梁型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尺寸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主要包括上矫直辊1和下矫直辊2,其中,上矫直辊1位于下矫直辊2的上方。上矫直辊1的圆周面上设有上凹面,下矫直辊2的圆周面上设有下凹面,在使用时,上凹面与下凹面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能够在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长度方向的周面上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上矫直辊1和/或下矫直辊2在外力带动下转动,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能够对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各向弯曲进行矫直,从而解决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侧弯难以矫正的技术问题,避免了重复矫直,具有劳动强度低、成本投入少、矫直效率高的特点,矫直后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直线度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凹面包括台阶部和上直面部,下凹面包括第一下直面部和第二下直面部,台阶部与第二下直面部平行设置,上直面部与第一下直面部平行设置。台阶部用来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台阶型面,上直面部用来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短直面,从而能够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两个相邻侧面;第一下直面部用来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长直面,第二下直面部用来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宽面,从而能够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另外两个相邻侧面。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下直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α)为10°至30°。当来自上矫直辊1和下矫直辊2的竖直方向压力加载到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表面时,能够分解成垂直于台阶型面(宽面)方向的压力和垂直于长直面(短直面)方向的压力,从而能够在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周面上进行矫直,并且能够对矫直力进行合理分布,避免单一侧面受力过大而出现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表面损坏的问题。同时,在矫直时的压力分配上,垂直于长直面(短直面)方向的压力大于垂直于台阶型面(宽面)方向的压力,能够主要对长直面(短直面)方向的弯曲进行矫直,次要对侧弯进行矫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矫直辊1包括第一上辊片3和第二上辊片5。其中,台阶部位于第一上辊片3的圆周面上,上直面部位于第二上辊片5的圆周面上。第一上辊片3和第二上辊片5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且相对独立,在维修更换时,能够对单个受损严重的面进行更换,而不至于更换整个上矫直辊1,从而能够降低使用成本、节约维修时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下矫直辊2包括第一下辊片6和第二下辊片8,第一下直面部位于第一下辊片6的圆周面上,第二下直面部位于第二下辊片8的圆周面上。第一下辊片6和第二下辊片8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既能保证第一下辊片6和第二下辊片8的安装同轴度要求,又能便于下矫直辊2的更换维护。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上辊片3与第二上辊片5之间设有上垫片4;第一下辊片6与第二下辊片8之间设有下垫片7。上垫片4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调节上垫片4的使用数量或单个上垫片4的厚度来调节第一上辊片3与第二上辊片5之间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规格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减小矫直辊的投入、降低矫直辊的消耗。与此对应的,下垫片7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调节第一下辊片6与第二下辊片8之间的距离,使得上矫直辊1与下矫直辊2相匹配。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上垫片4的外径小于第二上辊片5上的上直面部的最小外径;下垫片7的外径小于第一下辊片6上的第一下直面部的最小外径,从而能够避免影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矫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矫直辊1、下矫直辊2均为多个;多个上矫直辊1的轴线位于同一上平面上,多个下矫直辊2的轴线位于同一下平面上;每个上矫直辊1均位于两个下矫直辊2之间,上矫直辊1与下矫直辊2呈交错分布,能够避免上矫直辊1与下矫直辊2对应分布(对应分布时,上矫直辊1与下矫直辊2同时挤压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同一横截面)造成的压力过大问题。例如上矫直辊1可以为四个,下矫直辊2可以为五个,共计九个矫直辊,可以安装在九辊悬臂式压力矫直机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上矫直辊1与下矫直辊2之间的间距分布可以有不同设置形式,其一,上平面与下平面可以平行设置,可以保证多个上矫直辊1与多个下矫直辊2之间的间隙一致,矫直力均衡;其二,上平面与下平面之间可以设有夹角,进而可以控制矫直力逐步加大,作为优选,上平面与下平面之间夹角小于10°。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一端向另一端,上矫直辊1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与此对应的,下矫直辊2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具体的,由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进入端到离开端,上矫直辊1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下矫直辊2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能够逐步增加矫直力度,从而确保矫直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以使用九个矫直辊为例,本实用新型使用四个上矫直辊1、五个下矫直辊2,安装在九辊悬臂式压力矫直机上,上矫直辊1所在的上平面与下矫直辊2所在的下平面平行。第一下直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至30°,也即在矫直时,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倾斜角度为10°至30°,例如可以是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在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时,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由矫直辊的一端进入、另一端脱出,例如右端进入,左端脱出,在周向上被矫直。
在调节矫直时的力值时,可以通过调整上矫直辊1和下矫直辊2的上下高度来配置压力,对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上下弯曲进行矫直;通过调整上矫直辊1和下矫直辊2的横向位置来配置侧压力,对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的侧弯进行矫直。
在矫直不同规格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时,可以调节第一上辊片3与第二上辊片5之间的距离、第一下辊片6与第二下辊片8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规格(不同宽度H和不同厚度B)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9。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Claims (10)

1.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矫直辊和下矫直辊,所述上矫直辊位于所述下矫直辊的上方;
所述上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上凹面,所述下矫直辊的圆周面上设有下凹面,所述上凹面与所述下凹面围合成与热轧叉车横梁型钢横截面外轮廓一致的孔型,用于在热轧叉车横梁型钢长度方向的周面上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凹面包括台阶部和上直面部,所述下凹面包括第一下直面部和第二下直面部;
所述台阶部与所述第二下直面部平行设置,所述上直面部与所述第一下直面部平行设置;
所述台阶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台阶型面,所述上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短直面,所述第一下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长直面,所述第二下直面部用于矫直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宽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下直面部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10°至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矫直辊包括第一上辊片和第二上辊片,所述第一上辊片和所述第二上辊片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
所述台阶部位于所述第一上辊片的圆周面上,所述上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二上辊片的圆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矫直辊包括第一下辊片和第二下辊片,所述第一下辊片和所述第二下辊片安装在同一根水平辊轴上;
所述第一下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一下辊片的圆周面上,所述第二下直面部位于所述第二下辊片的圆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上辊片与所述第二上辊片之间设有上垫片;
所述第一下辊片与所述第二下辊片之间设有下垫片;
所述上垫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上辊片与所述第二上辊片之间的距离;
所述下垫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用于调节所述第一下辊片与所述第二下辊片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垫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上辊片上所述上直面部的最小外径;
所述下垫片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下辊片上所述第一下直面部的最小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矫直辊、所述下矫直辊均为多个;
多个所述上矫直辊的轴线位于同一上平面上,多个所述下矫直辊的轴线位于同一下平面上;
每个所述上矫直辊均位于两个所述下矫直辊之间,所述上矫直辊与所述下矫直辊呈交错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平面与所述下平面平行设置;或
所述上平面与所述下平面之间设有夹角,夹角小于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其特征在于:
由一端向另一端,所述上矫直辊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所述下矫直辊之间的间隔逐渐减小。
CN202121403976.5U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Active CN216857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3976.5U CN2168577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03976.5U CN2168577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57753U true CN216857753U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21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03976.5U Active CN216857753U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577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2387B (zh) 一种预防中间浪形的平整机及生产系统和生产方法
CN113290058A (zh)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CN216857753U (zh) 一种热轧叉车横梁型钢的矫直辊
CN111672938B (zh) 一种型钢腹板弯曲矫正工艺
CN215089898U (zh) 一种适用于大规格h型钢的矫直辊组
CN201295714Y (zh) 工字钢矫直辊系
CN216655854U (zh) 一种用于高强h型钢的不等宽矫直辊组
JPH08215702A (ja) フランジおよびウェブを有する形鋼の圧延方法および圧延装置列
CN210936553U (zh) 不对称型钢矫直机
JP3321020B2 (ja) 縦縞熱延鋼板および縦縞鋼板用ロール
JP2738280B2 (ja) 外法一定平行フランジ溝形鋼の製造方法
JP4023436B2 (ja) ユニバーサルミ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鋼板の製造方法
CN218798284U (zh) 一种热轧双齿履带钢矫直辊组件及矫直机
SU1158262A1 (ru) Рабочий валок листопрокатной клети
CN218656136U (zh) 一种易调节的热钢板层流冷却边部遮挡装置
CN214683590U (zh) 一种替代平整机的装置
CN214290019U (zh) 一种四辊平整机变接触磨损工艺配对轧辊
CN217017976U (zh) 一种l250角钢连轧机导卫
CN203791339U (zh) 十四辊轧机
CN213436860U (zh) 多调直面的钢筋调直机
CN218148865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工字型材
CN207103417U (zh) 一种采用四辊轧机的圆钢轧制设备
CN113714305B (zh) 一种改善平整板形缺陷的方法
CN214186972U (zh) 一种卷闸窗安装工作台
SU1068182A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катки плоских полос и лис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