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38425U - 一种给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给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38425U
CN216838425U CN202122854920.8U CN202122854920U CN216838425U CN 216838425 U CN216838425 U CN 216838425U CN 202122854920 U CN202122854920 U CN 202122854920U CN 216838425 U CN216838425 U CN 216838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pipe section
clamping block
clamp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5492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亚明
熊伟
刘梁森
齐业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angshuo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angshuo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angshuo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angshuo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5492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38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38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38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winding Of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纱装置,包括张力放线架、引纱枪、纱线引导台。张力放线架包括张力器和退绕结构。引纱枪用于将由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引出,并用于将纱线夹紧或释放。纱线引导台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多个纱线引导组件,多个纱线引导组件用于将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由不同的位置引入引纱枪。本实用新型的给纱装置提供精准的给纱方向,并且可以快速解决给纱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保证给纱效率,便于操作,从而可以提高编织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给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给纱装置。
背景技术
织物在编织过程中所需要的纱线通常由引纱装置提供,而引纱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纱线缠绕、系结、锁死等情况,大大降低了引纱效率,并严重影响了后续编织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降低织物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双斜向织物编织要求纱线在一定张力范围内,以无捻方式退绕、输出,进行远端固定、引纱、近端固定,编织时,根据需要控制纱线被引纱枪锁住或松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满足上述需求的给纱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给纱装置,包括;张力放线架,所述张力放线架包括张力器和退绕结构;
引纱枪,用于将由所述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引出;
纱线引导台,所述纱线引导台包括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多个纱线引导组件,所述多个纱线引导组件用于将所述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由不同的位置引入所述引纱枪。
其中,所述退绕结构包括退绕轴、套设于所述退绕轴上的纱管支架、以及用于将所述纱管支架轴向固定于所述退绕轴上的轴向紧固件;
所述纱管支架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退绕轴上的两个夹持部,两个所述夹持部用于将纱管夹持。
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夹板部和设置于所述夹板部一侧的变径轴部,所述变径轴部向远离所述夹板部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两个所述夹持部的所述变径轴部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纱线引导组件包括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横向导纱辊,两个横向导纱辊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纱线引导组件还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竖向导纱辊,两个竖向导纱辊设置于两个横向导纱辊的同一侧,且两个竖向导纱辊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引纱枪包括:
外管;
走纱内管,设置于所述外管内;
夹线机构,用于将所述引纱枪内的纱线夹紧或释放;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线机构动作。
其中,所述走纱内管包括间隔设置的前内管段和后内管段,以使得纱线在所述前内管段和所述后内管段之间露出;
所述夹线机构包括前固定夹紧块和后滑动夹紧块,所述后滑动夹紧块能够向靠近所述前固定夹紧块的方向运动以将露出的纱线夹紧,以及向远离所述前固定夹紧块的方向运动以将纱线释放。
其中,所述前固定夹紧块和所述后滑动夹紧块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为夹紧面,两个所述夹紧面相互平行,且相对所述外管的轴线倾斜;和/或,
在所述外管的径向上,所述前内管段和所述后内管段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件,与所述外管活动连接;
闸线,所述闸线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固定连接;
偏置件,用于向所述后滑动夹紧块提供向所述前固定夹紧块运动的偏置力。
其中,所述外管包括分体的前外管段、中间外管段和后外管段,所述前外管段与所述中间外管段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外管段与所述后外管段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内管段的后部以及所述前固定夹紧块位于所述前外管段内,且所述前内管段的后部、所述前固定夹紧块以及所述前外管段固定连接;
所述后内管段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后外管段内,且所述后内管段的所述部分结构与所述后外管段固定连接,所述后内管段的前端经所述后外管段伸入所述中间外管段,所述后内管段的后端经所述后外管段的后侧露出;
所述后滑动夹紧块互动设置于所述中间外管段内。
其中,所述外管内设置有后内管支架,所述后内管段穿设于所述后内管支架,所述闸线穿过所述后内管支架以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固定连接,所述偏置件设置于所述后内管支架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之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案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给纱装置具有张力放线架、引纱枪和纱线引导台,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经纱线引导台上的纱线引导组件引至引纱枪,引纱枪能够将纱线夹紧或释放,从而便于进行编织操作,张力放线架能够对纱线进行退绕以保持纱线张力,纱线引导台可以精准控制给纱方向,以使得纱线以无捻状态引至引纱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纱装置既便于操作,能够提高给纱效率,又能够提高编织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给纱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张力放线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纱管支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纱线引导组件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引纱枪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示出的引纱枪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张力放线架;11、张力器;12、退绕结构;121、退绕轴;122、纱管支架;1221、夹持部;1222、夹板部;1223、变径轴部;123、紧固件;
2、引纱枪;21、外管;211、前外管段;212、中间外管段;213、后外管段;214、后内管支架;22、走纱内管;221、前内管段;222、后内管段; 23、夹线机构;231、前固定夹紧块;232、后滑动夹紧块;233、夹紧面;24、驱动机构;241、驱动件;242、闸线;243、偏置件;
3、纱线引导台;31、支架;32、纱线引导组件;321、横向导纱辊;322、竖向导纱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向量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织物编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纱线缠绕、系结、锁死等情况,运行的引纱设备在存在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继续引纱,可能会损坏机器。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纱线缠绕、系结、锁死等情况,就必须立即停止引纱,进行停机调整,更加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重新装纱,再导入引纱装置,这样不仅引纱效率低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繁杂的处理故障程序并不便于操作。
为了简化处理故障的难度,精准引纱,提高引纱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纱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给纱装置具有张力放线架、引纱枪和纱线引导台,张力放线架出来的纱线经纱线引导台上的纱线引导组件引至引纱枪,引纱枪能够将纱线夹紧或释放,从而便于进行编织操作,张力放线架能够对纱线进行退绕以保持纱线张力,纱线引导台可以精准控制给纱方向,以使得纱线以无捻状态引至引纱枪,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纱装置既便于操作,能够提高给纱效率,又能够提高编织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给纱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给纱装置,包括张力放线架1,引纱枪2 和纱线引导台3。张力放线架1为给纱装置的主体结构,用于承载其他部件,引纱枪2和纱线引导台3可以置于张力放线架1上。通过张力放线架1的纱线可以通过纱线引导台3来进行引纱方向的校准,校准后的纱线可以贯穿引纱枪2,并通过引纱枪2控制纱线的运行和停止。参考图2,张力放线架1 包括张力器11和退绕结构12,引纱枪2用于将从张力放线架1出来的纱线引出,纱线引导台3包括支架31以及设置支架31上的多个纱线引导组件32,多个纱线引导组件32用于将张力放线架1出来的纱线由不同的位置引入引纱枪2。每个张力放线架1对应设置多个纱线引导组件32,以将张力放线架1 出来的纱线由不同的方向引出。纱线从退绕结构12上引至张力器11上,直到纱线引出张力满足要求,完成张力放线架1的引线,保证从张力放线架1 引出的纱线独立,不混杂。从张力放线架1引出的纱线通过纱线引导台3,纱线引导台3用于对纱线精准定位,并将纱线送至引纱枪2。引纱枪2用于锁住纱线和释放纱线进行引纱,保证纱线运行时,可以快速暂停引纱排查故障,避免继续运行,以及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通过给纱装置的张力放线架 1、引纱枪2和纱线引导台3可保证引纱方向精确,便于排查引纱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且设备便于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2和图3所示,退绕结构 12包括退绕轴121、套设于退绕轴上的纱管支架122、以及用于将纱管支架 122轴向固定于退绕轴121上的轴向紧固件123,纱管支架122包括对称布置于退绕轴121上的两个夹持部1221,两个夹持部1221用于将纱管夹持。纱管支架122为两端带有挡板的纱管支架122,外形类似字母“H”。为了提高适用性,使得张力放线架1的退绕轴12适用多种尺寸的纱线,采用两端带有挡板的纱管支架122套设于退绕轴上,通过设置于退绕轴上的两个夹持部1221夹持住任意规格纱管,以此使得多种尺寸的纱管均可套设于退绕轴12 上,提高张力放线架1的适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夹持部1221包括夹板部1222和设置于夹板部1222一侧的变径轴部1223,变径轴部1223向远离夹板部1222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两个夹持部1221的变径轴部1223 相对设置。由于变径轴部1223向远离夹板部1222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可依据退绕轴12的尺寸进行调节,并通过夹板进行固定,达到便于任意纱管固定于退绕轴12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纱线引导组件32 包括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横向导纱辊321,两个横向导纱辊32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纱线引导组件32还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竖向导纱辊322,两个竖向导纱辊322设置于两个横向导纱辊的同一侧,且两个竖向导纱辊322 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纱线通过纱线引导组件3准确定位,避免引纱过程中纱线因位置不准确而交缠到一起的现象。纱线从纱线引导组件32中,间隔排布的两个横向导纱辊321和两个纵向导纱辊322之间的空隙穿过,并基于此与其他纱线隔开进行引纱。给纱装置中可依据需要设置多个纱线引导组件 32,在此不做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引纱枪2包括:外管21、走纱内管22、夹线机构23和驱动机构24。走纱内管22设置于外管21内。夹线机构23用于将通过引纱枪2内的纱线夹紧或释放。驱动机构 24用于驱动夹线机构23实现上述夹紧纱线和释放纱线的动作。纱线通过走纱内管22贯穿引纱枪2,引纱枪2可将正在运行的纱线夹持住,或是释放纱线运行,具体通过驱动机构24驱动夹线机构23完成夹持纱线和释放纱线的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走纱内管22包括间隔设置的前内管段221和后内管段222,以使得纱线在前内管段221和后内管段222之间露出,夹线机构23包括前固定夹紧块231和后滑动夹紧块 232,后滑动夹紧块232能够向靠近前固定夹紧块231的方向运动以将露出的纱线夹紧,以及向远离前固定夹紧块231的方向运动以将纱线释放。纱线可以同时通过前内管段221和后内管段222,前内管段221内固定设有前固定夹紧块231,后内管段222内移动设置有后固定夹紧块232,通过对后内管段 222内的后固定夹紧块232进行控制,使后固定夹紧块232靠近前固定夹紧块231,夹持住贯穿引纱枪的纱线,通过控制后固定夹紧块232远离前固定夹紧块231,可将夹紧的纱线释放。通过夹紧纱线来保持纱线位置,可以避免跑线、掉纱等问题,释放纱线时可以保证正常走纱,提升给纱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前固定夹紧块231 和后滑动夹紧块232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为夹紧面233,两个夹紧面233相互平行,且相对外管21的轴线倾斜。根据图5可知,为便于纱线通过引纱枪2,可将两个夹紧面223设置为相对斜向,相对倾斜的夹紧面233在斜向位置相对实现对纱线进行夹紧或是释放,可以提高对纱线的夹持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夹紧面233可相对设置在外管21的径向上,即前内管段221和后内管段222相对设置,可以依据实际需要调整两个夹紧面的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24包括:驱动件241、闸线242和偏置件243。驱动件241与外管21活动连接。闸线 242的一端与驱动件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滑动夹紧块232固定连接。偏置件243,用于向后滑动夹紧块232提供向前固定夹紧块运动的偏置力。闸线2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驱动件241和后滑动夹紧块232,驱动件241 活动设置于引纱枪2外侧,可通过控制驱动件241带动闸线242拉动或放松后滑动夹紧块232,并通过偏置件243实现后滑动夹紧块232紧靠前固定夹紧块231以夹持住纱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外管21 包括分体的前外管段211、中间外管段212和后外管段213,前外管段211 与中间外管段212可拆卸连接,中间外管段212与后外管段213可拆卸连接。前内管段221的后部以及前固定夹紧块231位于所述前外管段211内,且前内管段221的后部、前固定夹紧块231以及前外管段211固定连接。后内管段222的部分结构位于后外管段213内,且后内管段222的部分结构与后外管段213固定连接,后内管段222的前端经后外管段213伸入中间外管段212,后内管段222的后端经后外管段212的后侧露出。后滑动夹紧块232互动设置于中间外管段212内。如图5和图6所示,前外管段211连接有中空的枪尖,枪尖可用于将张力放线架1上的纱线引出。引纱枪2还包括若干螺栓以及插拔组件。枪尖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前外管段211上,便于枪尖的固定也便于枪尖的更换。中间外管段212通过若干插拔组件与前外管段211连接,其中,插拔组件可以为对应设置的拔棍和拔槽,如前外管段211上设置拔棍,中间外管段212上设置拔槽,前外管段211与中间外管段212先通过紧密套叠后再通过插拔组件对应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偏置件243使前外管段211与中间外管段212产生互相排斥力,避免插拔组件分离。中间外管段212可以通过螺栓与后外管段213连接,由于中间外管段212与后外管段213在使用时不需要拆开,不像前外管段211拆检较为频繁,因此中间外管段211与后外管段213紧密套接后通过螺栓固定即可。中间外管段212可拆卸连接前外管段211和后外管段213,便于进行前后外管段的拆卸、修理、组装以及断纱后纱线重新穿过引纱枪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外管21内设置有后内管支架214,后内管段222穿设于后内管支架214,闸线242穿过后内管支架214以与后滑动夹紧块232固定连接,偏置件243设置于后内管支架214 与后滑动夹紧块232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后内管段222穿套在后内管支架214上,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闸线242穿过后外管段213固定连接置于后外管段213外的驱动件241以及置于后外管段213内的偏置件243,其中,闸线242可通过闸线锁与偏置件243连接,便于连接,也可以避免偏置件243移动时碰到管内其他部件。偏置件243另一侧固定连接后滑动夹紧块232,保证后滑动夹紧块232可随驱动件241拉动闸线241动作移动,偏置件243与后滑动夹紧块232可接有复位弹簧,避免后滑动夹紧块232滑动时与闸线锁碰撞,不能回到原位置。上述部件连接好后,在通过螺栓将中间外管段212与后外管段213连接,防止上述部件出现掉出、拆卸时被损坏以及不易拆卸后进行重新安装的问题。
如图5和图6所示,引纱枪2的装配过程包括,先将后内管段222穿套焊接在内管支架214上,驱动件241可移动的连接到后外管段213上,闸线 242、偏置件243与后滑动夹紧块232等部件对应连接,置于后内管段222 内并保证可以通过驱动件241拉动闸线242使偏置件243与后滑动夹紧块232 在后内管段222内移动。再将中外管段212与后外管段213螺栓固定,检查闸线242、偏置件243与后滑动夹紧块232等部件可在连接后的中外管段212 与后外管段213内滑动后,最后将前外管段211与中间外管段212通过插拔组件连接,保证后滑动夹紧块232可以与前外管段211内固定设置的前固定夹紧块231紧密夹合,同时保证走纱内管22畅通,即完成了引纱枪2的装配。
引纱枪2引纱时,先将前外管段211取下,从后内管段222处将纱线自中间外管段212拉出,再引入前外管段211内从枪尖拉出,再将前外管段211 与中间外管段212插拔连接上即完成了将纱线从引纱枪内引出过程。
给纱装置可以精准控制给纱方向,快速解决给纱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提高给纱效率,且便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张力放线架(1),所述张力放线架(1)包括张力器(11)和退绕结构(12);
引纱枪(2),用于将由所述张力放线架(1)出来的纱线引出,并用于将纱线夹紧或释放;
纱线引导台(3),所述纱线引导台(3)包括支架(3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架(31)上的多个纱线引导组件(32),所述多个纱线引导组件(32)用于将所述张力放线架(1)出来的纱线由不同的位置引入所述引纱枪(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绕结构(12)包括退绕轴(121)、套设于所述退绕轴上的纱管支架(122)、以及用于将所述纱管支架(122)轴向固定于所述退绕轴(121)上的轴向紧固件(123);
所述纱管支架(122)包括对称布置于所述退绕轴(121)上的两个夹持部(1221),两个所述夹持部(1221)用于将纱管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1221)包括夹板部(1222)和设置于所述夹板部(1222)一侧的变径轴部(1223),所述变径轴部(1223)向远离所述夹板部(1222)的方向外径逐渐减小,两个所述夹持部(1221)的所述变径轴部(1223)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引导组件(32)包括上下间隔排布的两个横向导纱辊(321),两个横向导纱辊(321)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所述纱线引导组件(32)还包括横向间隔排布的两个竖向导纱辊(322),两个竖向导纱辊(322)设置于两个横向导纱辊(321)的同一侧,且两个竖向导纱辊(32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纱枪(2)包括:
外管(21);
走纱内管(22),设置于所述外管(21)内;
夹线机构(23),用于将所述引纱枪(2)内的纱线夹紧或释放;
驱动机构(24),用于驱动所述夹线机构(23)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纱内管(22)包括间隔设置的前内管段(221)和后内管段(222),以使得纱线在所述前内管段(221)和所述后内管段(222)之间露出;
所述夹线机构(23)包括前固定夹紧块(231)和后滑动夹紧块(232),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能够向靠近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的方向运动以将露出的纱线夹紧,以及向远离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的方向运动以将纱线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和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上相对的两个端面为夹紧面(233),两个所述夹紧面(233)相互平行,且相对所述外管(21)的轴线倾斜;和/或,
在所述外管(21)的径向上,所述前内管段(221)和所述后内管段(222)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4)包括:
驱动件(241),与所述外管(21)活动连接;
闸线(242),所述闸线(242)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固定连接;
偏置件(243),用于向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提供向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运动的偏置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包括分体的前外管段(211)、中间外管段(212)和后外管段(213),所述前外管段(211)与所述中间外管段(212)可拆卸连接,所述中间外管段(212)与所述后外管段(213)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内管段(221)的后部以及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位于所述前外管段(211)内,且所述前内管段(221)的后部、所述前固定夹紧块(231)以及所述前外管段(211)固定连接;
所述后内管段(222)的部分结构位于所述后外管段(213)内,且所述后内管段(222)的所述部分结构与所述后外管段(213)固定连接,所述后内管段(222)的前端经所述后外管段(213)伸入所述中间外管段(212),所述后内管段(222)的后端经所述后外管段(213)的后侧露出;
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互动设置于所述中间外管段(2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给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1)内设置有后内管支架(214),所述后内管段(222)穿设于所述后内管支架(214),所述闸线(242)穿过所述后内管支架(214)以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固定连接,所述偏置件(243)设置于所述后内管支架(214)与所述后滑动夹紧块(232)之间。
CN202122854920.8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给纱装置 Active CN216838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920.8U CN216838425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给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54920.8U CN216838425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给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38425U true CN216838425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20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54920.8U Active CN216838425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给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38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6695A (zh) * 2023-08-10 2023-09-08 苏州捷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用引纱装置及其引纱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16695A (zh) * 2023-08-10 2023-09-08 苏州捷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用引纱装置及其引纱方法
CN116716695B (zh) * 2023-08-10 2023-12-19 苏州捷蓝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电脑横机用引纱装置及其引纱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80153B2 (ja) 紡績機及び紡績機における糸の製造を中断する方法
CN216838425U (zh) 一种给纱装置
JP2840846B2 (ja) 糸貯蔵及び繰り出し装置
US5022128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yarn division on a warping machine
CN109911703B (zh) 一种零张力光纤复绕设备
ITUB20154986A1 (it) Punto di incannatura con un dispositivo di allineamento per una spola
JPS638215B2 (zh)
US4118919A (en) Yarn take-up and supply mechanism for use with textile machines
JPS60305B2 (ja) 紡糸ユニツトの糸巻取装置
EP1373116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licing threadlines by knot-induced thread twist entanglement
US455232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narl-free thread reserves
KR20030051701A (ko) 전진하는 실을 감는 직기 및 방법
JPH03206152A (ja) 流体ジェットルーム用緯糸供給装置
CN111908259B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络筒锭位中管纱运送和定位装置
JP2005119881A (ja) 繊維機械のためのボビンクリール
CS32892A3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read coning in open-end spinning machines
EP2993150A1 (en) Core yarn supplying unit, core yarn supplying device, spinning machine, and core yarn supplying method
JP3523648B2 (ja) 給糸緩衝装置
JPS5941905B2 (ja) 予じめ決めた長さの1本の糸を取り上げそして無張力で解放するための繊維機械装置及び二重撚糸機
JP4332606B2 (ja) 繊維束の引き出し方法及び繊維束引き出し装置
JPH04338487A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上糸供給構造
CN215366273U (zh) 一种缝纫机用上线装置
JP7418742B2 (ja) クリ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クリール装置
JP2002211839A (ja) 給糸体の解舒装置および解舒方法ならびに織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工糸の製造装置。
JP2674723B2 (ja) 糸供給方法及び糸供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