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825484U - 除尘设备 - Google Patents

除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825484U
CN216825484U CN202123083866.8U CN202123083866U CN216825484U CN 216825484 U CN216825484 U CN 216825484U CN 202123083866 U CN202123083866 U CN 202123083866U CN 216825484 U CN216825484 U CN 216825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dust
air inlet
air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386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绍毅
张河海
巫圣桦
周文明
高新堂
袁�嘉
刘盛牡
曾显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Hu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techneti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techneti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techneti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8386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825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825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825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尘设备,包括进风管道、过滤模块以及出风管道,过滤模块形成有过滤通道,过滤模块中的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进风管道、过滤模块以及出风管道沿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布置,气流依次流经进风管道、相邻过滤件间隙、出风管道以完成气体的净化。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沿隧道、井下等的纵深方向布置,避免占用隧道、井下内有限的截面空间;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根据隧道、井下等的横截面积和宽度设计过滤件的布置数量,以使过滤模块与隧道、井下等在横截面积和宽度上相适配,使除尘设备能够安装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进行除尘。

Description

除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狭长空间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地铁、高铁行业的快速发展,隧道基本上都是采用盾构机进行自动化挖掘。盾构机在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需要配置除尘器。由于隧道截面空间有限,对除尘器垂直于隧道纵深方向的横截面积有极大的限制,尤其要求除尘器的宽度尺寸要足够小。而传统的除尘器要达到一定的处理风量,需要的外形尺寸往往比较大,设备占用空间较大,且传统除尘器的气流流向一般与隧道的纵深方向形成夹角,例如传统除尘器的气流流向与隧道的纵深方向垂直,不适用于在狭窄的隧道空间中安装以实现隧道空间的除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狭长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且占用空间小的除尘设备,以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结构相适配,用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除尘。
本申请提供一种除尘设备,包括:
进风管道;
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形成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件,每个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过滤件之间形成有送风间隙;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所述过滤模块及所述进风管道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所述过滤模块设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以使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进风管道、所述送风间隙、所述出风管道。
使用该除尘设备时,将该除尘设备放置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并使进风管道、过滤模块以及出风管道沿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布置,以使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一致,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的气流依次流经进风管道、相邻过滤件之间的送风间隙、出风管道,气流流经过滤件时,过滤件滤除气流中的尘粒,使粉尘沉积在过滤件表面上以净化气体,净化后的气体从出风管道排出。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沿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布置,避免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占用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有限的截面空间。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可以根据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横截面积和宽度设计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的布置数量,以使过滤模块的横截面积和宽度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横截面积和宽度相适配,从而使该除尘设备能够安装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进行除尘,或配套在隧道掘进机的机台后端使用。
与传统除尘器相比,该除尘设备的外形为长条形,结构紧凑,在处理风量相同的情况下,该除尘设备的横截面积更小、占用空间更小,适用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除尘,也适合与隧道掘进机配套使用。而且,该除尘设备的过滤件沿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除尘时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与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一致,使得过滤件为顺气流布置,降低了除尘阻力,且过滤件受压均匀,减少除尘过程中气流对过滤件的损耗,延长过滤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能耗。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所有所述过滤单元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所述过滤单元设有过滤空间,所有所述过滤空间连通形成所述过滤通道,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过滤件,每个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空间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空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过滤件之间形成有所述送风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净室、隔离板以及尘室,所述净室和所述尘室沿所述过滤单元的高度方向布设并连接,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净室与所述尘室之间,所述隔离板用于允许气流穿过所述隔离板在所述净室和所述尘室之间流通并阻隔粉尘从所述尘室进入所述净室,所述尘室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室与所述出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尘室设有所述过滤件和所述过滤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室设有反吹装置,所述反吹装置用于吹落所述过滤件表面的粉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单元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过滤空间连通的检修口,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检修门,所述检修门安装于所述检修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设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过滤模块之间,所述沉降室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过滤模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所述沉降室通过所述第一出口向所述过滤件传输气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呈夹角设置;和/或
所述沉降室远离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内安装有栅格网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集灰斗,所述集灰斗与所述过滤模块设有过滤件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集灰斗用于收集从所述过滤件落下的粉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用于将所述集灰斗内的粉尘输送至所述集灰斗的出灰口;和/或
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卸灰阀,所述卸灰阀的进灰口与所述集灰斗的出灰口连通,所述卸灰阀的排灰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件为过滤板。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除尘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过滤模块的气流运动方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反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尘设备;100、进风管道;200、过滤模块;210、过滤通道;211、过滤空间;2111、送风间隙;220、过滤单元;221、净室;2210、反吹装置; 2211、储气件;22111、压缩空气入口;2212、电磁阀;2213、喷吹管;222、隔离板;223、尘室;2231、过滤件;230、检修门;231、门把手;300、出风管道;400、沉降室;410、第一出口;420、第二出口;421、栅格网板;430、导流板;500、集灰斗;600、输送机;700、卸灰阀;8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5,一实施例的除尘设备10,包括:进风管道100、过滤模块200以及出风管道300,过滤模块200形成有过滤通道210,过滤模块200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件2231,每个过滤件2231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的L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过滤件2231沿过滤通道210的宽度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的W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过滤件2231之间形成有送风间隙2111;出风管道300、过滤模块200及进风管道100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布设,且过滤模块200设于进风管道100与出风管道300之间,以使气流依次流经进风管道100、送风间隙2111、出风管道300。
使用该除尘设备10时,将该除尘设备10放置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并使进风管道100、过滤模块200以及出风管道300沿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布置,以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与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一致,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的气流依次流经进风管道100、相邻过滤件2231之间的送风间隙2111、出风管道300,气流流经过滤件2231时,过滤件2231滤除气流中的尘粒,使粉尘沉积在过滤件2231表面上以净化气体,净化后的气体从出风管道300排出。进风管道100和出风管道300沿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布置,避免进气管道、出气管道占用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有限的截面空间。过滤件2231沿过滤通道2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因此可以根据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横截面积和宽度设计过滤件2231沿过滤通道210的宽度方向的布置数量,以使过滤模块200的横截面积和宽度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横截面积和宽度相适配,从而使该除尘设备10能够安装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进行除尘,或配套在隧道掘进机的机台后端使用。
与传统除尘器相比,该除尘设备10的外形为长条形,结构紧凑,在处理风量相同的情况下,该除尘设备10的横截面积更小、占用空间更小,适用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的除尘,也适合与隧道掘进机配套使用。而且,该除尘设备10 的过滤件2231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除尘时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与狭长空间的纵深方向一致,使得过滤件2231为顺气流布置,降低了除尘阻力,且过滤件2231受压均匀,减少除尘过程中气流对过滤件2231的损耗,延长过滤件2231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能耗。
可选地,过滤件2231可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除尘过滤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件2231为过滤板。
优选地,过滤件2231为波纹滤板,在处理风量相同的情况下,与使用普通布袋除尘器的除尘设备相比,使用波纹滤板作为过滤件2231的除尘设备的体积显著降低,即过滤件2231为波纹滤板时可以进一步减小除尘设备10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过滤模块200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 220,所有过滤单元220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布设,过滤单元220设有过滤空间211,所有过滤空间211连通形成过滤通道210,过滤单元220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件2231,每个过滤件2231沿过滤空间211的延伸方向(如图1、图3 和图4所示的L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过滤件2231沿过滤空间211的宽度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的W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过滤件2231之间形成有送风间隙2111。
过滤单元220用于过滤气流中的粉尘,气流流经过滤空间211时,过滤单元220的过滤件2231滤除气流中的尘粒,粉尘沉积在过滤件2231表面上从而净化气体;所有过滤单元220沿过滤通道210的延伸方向布设且过滤单元220 的过滤空间211相连通,如此,除尘设备10可以形成模块式结构,通过增加或者减少过滤单元220的布置数量以使除尘设备10适应不同的处理风量,而过滤单元220的增加或者减少不会影响除尘设备10的横截面积和宽度(除尘设备10 的宽度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的W方向),使得该除尘设备10既能安装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部进行除尘,又能满足除尘的风量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2,过滤空间211包括相邻两个过滤件2231之间的送风间隙2111、所有过滤件2231两侧的空间以及过滤件2231的底部空间,即气流进入过滤模块200时,会流经相邻两个过滤件2231之间的送风间隙2111、所有过滤件2231两侧的空间以及过滤件2231的底部空间以使过滤件2231滤除气流中的尘粒。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4,过滤单元220还包括净室221、隔离板222以及尘室223,净室221和尘室223沿过滤单元220的高度方向(向如图 1、图2和图4所示的H方向)布设并连接,隔离板222设于净室221与尘室223 之间,隔离板222用于允许气流穿过隔离板222在净室221和尘室223之间流通并阻隔粉尘从尘室223进入净室221,尘室223与进风管道100相连通,净室 221与出风管道300相连通,尘室223设有过滤件2231和过滤空间211。如此,气流从进风管道100进入过滤单元220的尘室223,气流流经尘室223内部的过滤空间211并通过过滤件2231完成除尘净化,净化后的气流穿过隔离板222进入净室221,尘室223内部的粉尘被隔离板222隔离而无法进入净室221,净室 221内的气流经由出风管道300排离除尘设备10,从而实现气流的除尘净化。
可选地,隔离板222可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除尘隔离板,只要能实现允许气流在净室221和尘室223之间流通并阻隔粉尘从尘室223进入净室221的功能即可用做该除尘设备10的隔离板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净室221设有反吹装置2210,反吹装置2210用于吹落过滤件2231表面的粉尘,以清除过滤件2231表面的粉尘,使得过滤件2231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有较好的滤尘效果。
可选地,反吹装置2210可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除尘反吹装置。
优选地,如图5所示,反吹装置2210设有储气件2211、电磁阀2212以及至少两个喷吹管2213;储气件2211设有压缩空气入口22111,压缩空气入口 22111用于向储气件2211内输入压缩空气;喷吹管2213沿过滤件2231的延伸方向(如图3至图5所示的L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喷吹管2213沿过滤空间 211的宽度方向(如图2至图5所示的W方向)间隔设置,喷吹管2213设有至少两个喷吹孔(未示出),所有喷吹孔沿喷吹管2213的延伸方向(如图3至图 5所示的L方向)分布;电磁阀2212设置于储气件2211与喷吹管2213之间,电磁阀2212用于控制储气件2211与喷吹管2213之间的连通状态,当电磁阀2212 处于开启状态时,储气件2211与喷吹管2213连通,储气件2211内的压缩空气输送到喷吹管2213并通过喷吹口喷吹到过滤件2231表面以清除过滤件2231表面的粉尘,当电磁阀2212处于关闭状态时,储气件2211与喷吹管2213不连通,喷吹管2213停止对过滤件2231喷气。
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阀2212可以设有至少两个,所有电磁阀2212沿过滤空间2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电磁阀2212用于控制一个或者至少两个喷吹管2213的喷气的启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过滤单元220的侧壁设有与过滤空间 211连通的检修口(未示出),过滤单元220还包括检修门230,检修门230安装于检修口。由于检修口设置在过滤单元220的侧壁,检修门230的平面与过滤单元220内的过滤件2231的平面互相平行,在需要拆装过滤件2231时,在除尘设备10外部仅需空出较小的检修空间就可打开检修门230将过滤件2231 抽取出来,大大节省了检修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检修门230设有门把手231,门把手 23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检修门230以使门把手231的另一端可远离或者贴近检修门230。如此,该门把手231为可折叠式的门把手231,需要开启检修门230 时,转动门把手231连接于检修门230的一端以使门把手231的另一端远离检修门230,操作人员握持门把手231的另一端即可开启检修门230进行检修;不需要开启检修门230时或者已经开启检修门230后,转动门把手231连接于检修门230的一端以使门把手231的另一端贴近检修门230,门把手231折叠贴近于检修门230而不会对隧道或者井下内的窄小的检修通道产生阻挡,进一步减小除尘设备10的横截面积和宽度以适用于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除尘设备10还包括沉降室400,沉降室400设于进风管道100与过滤模块200之间,沉降室400的进风口与进风管道100相连通,沉降室400靠近过滤模块200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410,沉降室400通过第一出口410向过滤件2231传输气流。气流通过进风管道100后流向沉降室400,气流中的部分粉尘在沉降室400内借助重力自然下沉并落入除尘设备10的底部,另一部分粉尘通过第一出口410流向过滤件2231之间的送风间隙2111,如此,可以减少过滤件2231需要过滤的粉尘量,减轻过滤件2231 的除尘负担,提高过滤件2231的使用经济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沉降室400远离进风管道100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420,第二出口420内安装有栅格网板421。气流通过进风管道100后流向沉降室400,气流中的部分粉尘在沉降室400内借助重力自然下沉,并通过第二出口420落入除尘设备10的底部;气流流经第二出口420时与栅格网板421 发生碰撞,使得气流变缓,气流中的粉尘在惯性作用下在落入除尘设备10的底部。
可选地,栅格网板421可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栅格网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沉降室400靠近进风管道100的一端设有导流板430,导流板430与进风管道100的进风方向呈夹角设置。导流板430用于引导从进风管道100流入的气流进入第一出口410,继而进入过滤模块200。
具体地,请参照图1,导流板430与进风管道100的进风方向之间的夹角与除尘设备10中进风管道100、沉降室400以及过滤模块200之间的相对布设位置相适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除尘设备10还包括集灰斗500,集灰斗500与过滤模块200设有过滤件2231的一端相连通,集灰斗500用于收集从过滤件2231落下的粉尘。如此,通过集灰斗500收集因重力作用沉降的粉尘和由反吹装置2210反吹过滤件2231表面而落下的粉尘,以备后续集中处理粉尘。
可选地,集灰斗500设于除尘设备10的底部,以使沉降室400和过滤模块 200内的粉尘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集灰斗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集灰斗500与第二出口420相连通,以收集在沉降室400内沉降的粉尘。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2,除尘设备10还包括输送机600,输送机600用于将集灰斗500内的粉尘输送至集灰斗500的出灰口。输送机600 将集灰斗500内的粉尘输送至集灰斗500的出灰口,从而清理集灰斗500内的粉尘,避免集灰斗500积满粉尘而影响沉降室400、过滤模块200对气流中粉尘的清除作用。
可选地,输送机600可以是现有的各类可输送粉尘的输送机。优选地,输送机600为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可以将集灰斗500各处的粉尘输送到集灰斗500的出灰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除尘设备10还包括卸灰阀700,卸灰阀700 的进灰口与集灰斗500的出灰口连通,卸灰阀700的排灰口用于与外界连通。卸灰阀700用于将集灰斗500内的粉尘排离集灰斗500,从而清理集灰斗500内的粉尘,避免集灰斗500积满粉尘而影响沉降室400、过滤模块200对气流中粉尘的清除作用。
可选地,卸灰阀700的排灰口通向隧道的地面,从而将灰斗内的粉尘排出到隧道的地面。
可选地,请参照图1,集灰斗500的出灰口设置于集灰斗500靠近地面的一侧且集灰斗500设有出灰口的一端相对地面的距离大于集灰斗500没有设有出灰口的一端相对地面的距离,以使集灰斗500设有出灰口的一端距地面较远而可以在集灰斗500的出灰口处安装卸灰阀700,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除尘设备 10的整体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3,除尘设备10还包括控制器800,控制器800分别与输送机600、反吹装置2210以及卸灰阀700电性连接,控制器 800用于控制输送机600、反吹装置2210以及卸灰阀700的启停。
综合上述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5,使用除尘设备10时,隧道、井下等狭长空间内带有粉尘的气流通过进风管道100进入沉降室400,一部分气流自然下沉并与沉降室400第二出口420处的栅格网板421发生碰撞,气流变缓,在惯性作用下粉尘落入集灰斗500;一部分气流在导流板430的作用下经由第一出口410进入过滤模块200的尘室223,气流流经相邻两个过滤件2231之间的送风间隙2111、所有过滤件2231两侧的空间以及过滤件2231的底部空间等过滤空间211,气流中的粉尘沉积在过滤件2231表面上而得到净化气流,净化后的气流穿过隔离板222进入净室221,净室221内的气流由出风管道300排离除尘设备10,从而完成气流的除尘。反吹装置2210向过滤件2231吹风以吹落过滤件2231表面的粉尘,在沉降室400内自然沉降的粉尘和过滤模块200内掉落的粉尘落入集灰斗500,集灰斗500内的粉尘经过输送机600输送到集灰斗500的出灰口,集灰斗500的出灰口处的排灰阀将粉尘排离除尘设备1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风管道;
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形成有过滤通道,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件,每个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过滤件之间形成有送风间隙;
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所述过滤模块及所述进风管道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且所述过滤模块设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出风管道之间,以使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进风管道、所述送风间隙、所述出风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单元,所有所述过滤单元沿所述过滤通道的延伸方向布设,所述过滤单元设有过滤空间,所有所述过滤空间连通形成所述过滤通道,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所述过滤件,每个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空间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且所有所述过滤件沿所述过滤空间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过滤件之间形成有所述送风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净室、隔离板以及尘室,所述净室和所述尘室沿所述过滤单元的高度方向布设并连接,所述隔离板设于所述净室与所述尘室之间,所述隔离板用于允许气流穿过所述隔离板在所述净室和所述尘室之间流通并阻隔粉尘从所述尘室进入所述净室,所述尘室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净室与所述出风管道相连通,所述尘室设有所述过滤件和所述过滤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室设有反吹装置,所述反吹装置用于吹落所述过滤件表面的粉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侧壁设有与所述过滤空间连通的检修口,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检修门,所述检修门安装于所述检修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沉降室,所述沉降室设于所述进风管道与所述过滤模块之间,所述沉降室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管道相连通,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过滤模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出口,所述沉降室通过所述第一出口向所述过滤件传输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室靠近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呈夹角设置;和/或
所述沉降室远离所述进风管道的一端设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内安装有栅格网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集灰斗,所述集灰斗与所述过滤模块设有过滤件的一端相连通,所述集灰斗用于收集从所述过滤件落下的粉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输送机,所述输送机用于将所述集灰斗内的粉尘输送至所述集灰斗的出灰口;和/或
所述除尘设备还包括卸灰阀,所述卸灰阀的进灰口与所述集灰斗的出灰口连通,所述卸灰阀的排灰口用于与外界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为过滤板。
CN202123083866.8U 2021-12-09 2021-12-09 除尘设备 Active CN216825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3866.8U CN216825484U (zh) 2021-12-09 2021-12-09 除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3866.8U CN216825484U (zh) 2021-12-09 2021-12-09 除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825484U true CN216825484U (zh) 2022-06-28

Family

ID=82106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3866.8U Active CN216825484U (zh) 2021-12-09 2021-12-09 除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825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06928B2 (en) Dust collector having vertical filters and a filter carriage
CN105327585B (zh) 一种集成除尘器装置与除尘方法
KR20190081124A (ko) 백필터 펄싱 제어시스템
CN101340964A (zh) 带有流态化的尘埃床的织物过滤器及其维护方法
CN216825484U (zh) 除尘设备
KR100559371B1 (ko) 집진기
CN201493018U (zh) 大型烧结板除尘装置
KR200400487Y1 (ko) 집진기
KR100645845B1 (ko) 서랍형 백 필터 집진장치
KR20090016184A (ko) 탈진장치가 구비된 여과집진기
CN207576043U (zh) 煅烧沸腾炉除尘装置
CN212632112U (zh) 一种沥青灰尘初步除尘机
CN217410129U (zh) 一种大风量离线反吹清灰滤筒除尘设备
CN220026362U (zh) 危险废物处理用袋式除尘器
CN211706190U (zh) 一种高效节能多腔室除尘设备
CN217511484U (zh) 一种除杂除尘装置和风力选煤设备
CN212166854U (zh) 自清洁通用过滤装置
CN218912935U (zh) 一种通风阻尘结构
CN217220829U (zh) 一种基于污泥基生物炭应用技术的二氧化碳捕捉装置
CN212680492U (zh) 应用于蜂巢棉生产的除尘过滤装置
CN216739208U (zh) 一种具有隔尘功能的栈桥
CN211384231U (zh) 分箱式布袋除尘器
CN203736998U (zh) 粉磨系统专用袋收尘器
CN214715366U (zh) 一种旋风滤筒脉冲除尘器
CN211637227U (zh) 一种新鲜氧化铝供料除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0

Address after: No.7 Deqing Avenue, Guangzhou (Qingyuan) 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Park, Shijiao Town, Qi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1515

Patentee after: Qingyuan Hua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00 No. 3, Jincun Street, Dafu Village, Shatou Street, Panyu District,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uatechnetium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