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85571U -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85571U
CN216785571U CN202220351035.XU CN202220351035U CN216785571U CN 216785571 U CN216785571 U CN 216785571U CN 202220351035 U CN202220351035 U CN 202220351035U CN 216785571 U CN216785571 U CN 216785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automobile
threaded rod
fixedly connected
structur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10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兆润
孙建
韩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Zhaoru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Zhaor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Zhaorun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Zhaorun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510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85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85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85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涉及千斤顶技术领域,其包括连接梁及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设置有两个,每个伸缩机构均包括安装架和螺纹杆,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均开设有长条状的容纳槽,每个螺纹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于容纳槽的一侧外表面,且每个螺纹杆的另一端均滑动贯穿于容纳槽的另一侧外表面。该整合于汽车底部上的千斤顶结构,当需要对汽车的后端底部进行维修时,可通过启动两个电机,使得螺纹杆上的丝母座向左运动,从而借助转动杆推动千斤顶,使得千斤顶呈竖直状态并通过销轴锁住。汽车修好后,再利用两个电机的反向转动收回两个千斤顶即可,千斤顶收纳于汽车底部,提高了汽车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作为代步工具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异常例如更换轮胎或者查看汽车底部,因此,汽车一般会配置随车千斤顶。当需要更换轮胎或者查看汽车底部时,使用千斤顶将汽车抬高,便于操作。
目前,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千斤顶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千斤顶的应用十分广泛,但通常情况下,千斤顶在没使用时会被随意放置在驾驶室内的座椅下,或者放置于后备箱内,当汽车行驶时,千斤顶会出现震动进而导致碰撞到车内的其他物品,甚至会出现车内其他物品或者千斤顶本身产生损坏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汽车的行驶,且当车内物品较多时且需要用到千斤顶时,千斤顶的随意摆放,会不便于人们找到千斤顶,进而浪费时间,影响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使用后可以解决千斤顶的收纳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效率,节省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包括:连接梁;
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机构相对间隔布置,且通过所述连接梁固定相连,伸缩机构包括安装架和螺纹杆,每个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均开设有长条状的容纳槽;
所述螺纹杆沿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其内侧,螺纹杆的两端分别穿入安装架并与其转动配合,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套设有丝母座,丝母座与所述容纳槽内壁滑动配合;
每个所述丝母座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一组转动杆,每组转动杆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两个转动杆,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丝母座转动相连,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
安装架底部的一端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后表面均滑动贯穿有两个销杆,且每个销杆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对应安装板的后表面,每个所述支撑臂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千斤顶;以及
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保护机构均设置于对应伸缩机构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每个所述安装架的内部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每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每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每个所述第二齿轮和对应第一齿轮均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每个所述千斤顶的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每个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每个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每个所述保护机构均包括保护罩壳,每个所述保护罩壳均设置于对应安装架上,每个所述保护罩壳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均位于对应滑动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每个所述保护罩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栓,每个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整合于汽车底部上的千斤顶结构,当需要对汽车的后端底部进行维修时,可通过启动两个电机,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上的丝母座向左运动,从而借助转动杆推动千斤顶,使得千斤顶呈竖直状态,且在此过程中可通过拆装其中一个销杆来固定千斤顶的位置,当汽车修好后,再利用两个电机的反向转动收回两个千斤顶即可,此装置把千斤顶整合于汽车底部,从而解决了千斤顶的收纳问题,防止千斤顶因随意放置而导致汽车本身以及汽车内物品产生损坏,同时也提高了维修效率。
(2)、该整合于汽车底部上的千斤顶结构,转动轴和圆盘的共同作用,可以使得此设备在汽车后部被顶起的过程中圆盘始终和地面贴合,即保持此设备和底面的受力面积不发生改变,进而不影响千斤顶的工作状态,防止此设备因和地面接触不够而造成顶起的汽车不稳定的情况,且保护罩壳可对收起的设备进行保护,防止汽车运动时设备沾有灰尘或者水,进而延长此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展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图中:1、安装架;2、固定板;3、安装板;31、第一贯穿孔;4、支撑臂;5、千斤顶;6、圆盘;7、转动杆;8、螺纹杆;81、丝母座;9、电机;10、保护罩壳;11、螺栓;12、第二齿轮;13、第一齿轮;14、转动轴;15、连接梁;16、销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包括连接梁15及伸缩机构,伸缩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机构相对间隔布置,且通过连接梁15固定相连在一起。
伸缩机构均包括安装架1和螺纹杆8,每个安装架1的底部均开设有长条状容纳槽,螺纹杆8沿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位于容纳槽的一端外侧的部分,螺纹杆8的另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位于容纳槽的另一端外侧的部分,每个螺纹杆8的外表面均套设有丝母座81,螺纹杆8的外表面与丝母座81螺纹配合,丝母座81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螺纹杆8可驱动丝母座81沿安装架1横向往复运动。
每个丝母座8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一组转动杆7,每组转动杆7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两个转动杆7,同一组的两个转动杆7的一端均与丝母座81转动相连,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4。
每个安装架1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每个安装板3的后侧均设置有一上一下布置的两个销杆16,且每个销杆16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对应安装板3的后侧,每个支撑臂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千斤顶5,千斤顶5的缸体顶部与支撑臂4下端固定相连,其伸缩端竖直朝下。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保护机构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伸缩机构上。
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此设备前,千斤顶5的结构及原理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罩壳10以及与所述保护罩壳10可拆卸固定相连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安装在安装架1的前端下方,保护罩壳10的前端下方设有两个螺栓11,固定板2上具有与所述螺栓11对应的两个圆孔,固定板2通过螺栓11和螺丝帽与保护罩壳10固定相连,将伸缩机构收纳在保护罩壳10内部。
当需要使用千斤顶5时,拧开螺栓11上的螺丝帽,把两个保护罩壳10往右拉动,保护罩壳10拉开后,把安装在第一贯穿孔内的销杆16拆下,然后就启动两个电机9,使得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齿轮13正向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第二齿轮12进行反向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8也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8上的丝母座向左运动,进而使得转动杆7推动千斤顶5,且在此过程中支撑臂4会以剩下的一个销杆16为中心轴转动,直到支撑臂4下固定的千斤顶5呈竖直状态,然后利用千斤顶5把汽车尾部托起进行维修。
具体的,每个安装架1的内部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9,每个电机9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每个螺纹杆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每个第二齿轮12和对应第一齿轮13均啮合。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3的直径明显小于第二齿轮12的直径,可用于减慢电机9输出端的转速。
具体的,每个千斤顶5的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每个转动轴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6。
本实施例中:千斤顶5把汽车托起过程中,圆盘6会始终保持贴合地面,而转动轴14会使整个装置随着汽车的倾斜而进行转动。
具体的,每个安装架1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每个安装板3的前侧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31,第一贯穿孔位于下方销杆16的正前方。
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和位于上方的销杆16相结合,可使千斤顶5呈水平状态并固定在安装架1的下侧,可随安装架1一起收纳到保护罩壳10的内部。
具体的,保护机构均包括保护罩壳10,每个保护罩壳10均设置于对应安装架1上,每个保护罩壳10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每个滑动块均位于对应滑动槽内部。
本实施例中:保护罩壳10可以防止汽车开启时装置上沾有灰尘或者水,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每个保护罩壳10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栓11,每个安装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每个固定板2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两个第二贯穿孔一上一下布置,第一贯穿孔位于下方的第二贯穿孔的前侧,三个贯穿孔成L形结构排布。
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上的第二贯穿孔和相应螺栓11相互配合,可用来固定保护罩壳10的位置。
使用时,在使用千斤顶5前,保护罩壳10通过螺栓11和螺丝帽固定在固定板2上,当需要使用千斤顶5时,拧开螺栓11上的螺丝帽,把两个保护罩壳10往右拉动,保护罩壳10拉开后,把安装在第一贯穿孔内的销杆16拆下,然后就启动两个电机9,使得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齿轮13正向转动,第一齿轮13带动第二齿轮12进行反向转动,进而使得螺纹杆8也反向转动,从而使得螺纹杆8上的丝母座向左运动,进而使得转动杆7推动千斤顶5,且在此过程中支撑臂4会以剩下的一个销杆16为中心轴转动,直到支撑臂4下固定的千斤顶5呈竖直状态,在千斤顶5使用之前,再把拆下的销杆16装到之前未拆的销杆16上方,进而固定住千斤顶5的位置,然后利用千斤顶5把汽车尾部托起。
千斤顶5把汽车托起过程中,圆盘6会始终保持贴合地面,而转动轴14会使整个装置随着汽车的倾斜而进行转动,当汽车修好后,拆下靠上位置的销杆16,使得电机9反向转动,从而使得丝母座带着转动杆7向右拉动,把两个千斤顶5拉回水平状态,再把之前拆下的销杆16装到第一贯穿孔中,从而固定住千斤顶5的位置,然后向左拉回两个保护罩壳10,并让每个保护罩壳10上的螺栓11插入固定板2上对应的第二贯穿孔中,然后拧上螺丝帽固定住保护罩壳10即可,进而可防止汽车开启时装置上沾有灰尘或者水,从而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此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梁(15);
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机构相对间隔布置,且通过所述连接梁(15)固定相连,伸缩机构包括安装架(1)和螺纹杆(8),每个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均开设有长条状的容纳槽;
所述螺纹杆(8)沿容纳槽的长度方向布置在其内侧,螺纹杆(8)的两端分别穿入安装架(1)并与其转动配合,螺纹杆(8)的外表面均螺纹套设有丝母座(81),丝母座(81)与所述容纳槽内壁滑动配合;
每个所述丝母座(81)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一组转动杆(7),每组所述转动杆(7)共设置有两个,同一组的两个所述转动杆(7)的一端与丝母座(81)转动相连,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4);
安装架(1)底部的一端定连接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后表面均滑动贯穿有两个销杆(16),且每个销杆(16)的一端均滑动贯穿于对应安装板(3)的后表面,每个所述支撑臂(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千斤顶(5);以及
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保护机构均设置于对应伸缩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架(1)的内部顶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9),每个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每个所述螺纹杆(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每个所述第二齿轮(12)和对应第一齿轮(13)均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千斤顶(5)的输出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4),每个所述转动轴(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圆盘(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架(1)的两侧外表面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安装板(3)的前表面均开设有第一贯穿孔(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均包括保护罩壳(10),每个所述保护罩壳(10)均设置于对应安装架(1)上,每个所述保护罩壳(10)的前后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每个所述滑动块均位于对应滑动槽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保护罩壳(10)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栓(11),每个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每个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外表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二贯穿孔。
CN202220351035.XU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Active CN216785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035.XU CN216785571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035.XU CN216785571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85571U true CN216785571U (zh) 2022-06-21

Family

ID=8201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1035.XU Active CN216785571U (zh) 2022-02-21 2022-02-21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85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2922B (zh) 提升电动汽车换电空间的升降式电池框及升降方法
DE102005052307A1 (de) Fahrzeug mit einem elektrischen Antriebssystem und einem Brennstoffzellensystem
CN216785571U (zh) 一种整合于汽车底部的千斤顶结构
CN210416444U (zh) 车辆底部环境扫描仪
CN109095382B (zh) 一种便于电动汽车换电的电池框升降装置
CN2150672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维修的漏电检测装置
CN114261441A (zh) 一种低速车辆无人四轮独立转向底盘平台转向装置
CN219382246U (zh) 具有导线收纳功能的汽车充电桩
CN212311853U (zh) 一种汽车天窗外护手动组装固定装置
CN219601470U (zh) 一种电动车自动脚撑
CN215042688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的高强度支架
CN219192081U (zh) 一种太阳能车载导航仪
CN212748320U (zh) 一种便于车辆安装搭载的汽车翻转试验台
CN201099163Y (zh) 汽车遮阳电动防护装置
CN218282294U (zh) 一种汽车配件一体化喷漆机器人
CN221070884U (zh) 一种防爆叉车的插杆结构
CN216866164U (zh) 侧进式多层停车架
CN216231654U (zh) 一种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箱布置系统
CN22080642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雨刮器加工的夹持装置
CN216990643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焊接总成翻转架
CN220080969U (zh) 一种防止下沉的放置稳定的升降机
CN218272372U (zh) 一种汽车安全带线束开关测试模块
CN218708890U (zh) 一种车辆用维修倾斜装置
CN2210235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CN219055996U (zh) 一种具有自保护结构的受电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