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73493U -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 Google Patents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73493U
CN216773493U CN202220351980.XU CN202220351980U CN216773493U CN 216773493 U CN216773493 U CN 216773493U CN 202220351980 U CN202220351980 U CN 202220351980U CN 216773493 U CN216773493 U CN 216773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ntenna
arm
base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519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方铁勇
徐宝亮
孙伟华
张赛
赵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03519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73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73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7349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0195 priority patent/WO202315542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2Housings not intimately mechanically associated with radiating elements, e.g. rado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领域天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天线支撑件,包括底座、中部支撑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为刚性结构;所述弹性支撑体为镂空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天线组件,包括天线罩、收容于所述天线罩的反射板、以及排布于天线罩与反射板之间的多个上述天线支撑件。本申请中的天线支撑件和天线组件,能有效的缓冲外部冲击力,对天线内部零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支撑件和天线组件。
背景技术
基站天线在4G、5G时代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天线内部零件众多,且发展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小型化,轻量化,所以留给天线内部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作为天线内部最重要的零件之一,其离玻璃钢天线罩的安全距离也会受到空间限制。在天线运输中大风等等外作用力的情况下,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很可能会与变形的天线罩发生碰撞,轻则影响天线性能,重则导致天线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天线罩内会设置天线支撑件以防止辐射单元与天线罩发生碰撞,但现有的天线支撑件无法有效缓冲外部冲击力,若天线罩受到较大的冲击力则容易导致天线内振子等重要零件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天线支撑件和天线组件,能有效的缓冲外部冲击力,对天线内部零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撑件,包括底座、中部支撑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为刚性结构;所述弹性支撑体为镂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包括天线罩、收容于所述天线罩的反射板、以及排布于天线罩与反射板之间的多个上述天线支撑件。
本申请提出的天线支撑件包括底座、中部支撑体和弹性支撑体,中部支撑体连接底座和弹性支撑体,起到支撑连接作用,中部支撑体为刚性结构以避免天线支撑件整体变形而导致天线罩与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发生碰撞;中部支撑体上方的弹性支撑体为镂空结构,弹性支撑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因此,当天线支撑件和天线罩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会首先作用在天线支撑件的弹性支撑体上,弹性支撑体受力而变形,起到缓冲吸能作用,保护天线内振子等重要零件在天线受到碰撞或者冲击时,避免遭受破坏,对天线内部零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2所示天线组件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例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申请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垂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垂直,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平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平行,而是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撑件10,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03、中部支撑体102和弹性支撑体101,中部支撑体102连接底座103和弹性支撑体101,中部支撑体102为刚性结构;弹性支撑体101为镂空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天线支撑件10包括底座103、中部支撑体102和弹性支撑体101,中部支撑体102连接底座103和弹性支撑体101,起到支撑连接作用,中部支撑体102为刚性结构以避免天线支撑件10整体变形而导致天线罩与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发生碰撞;中部支撑体102上方的弹性支撑体101为镂空结构,弹性支撑体101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形变,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因此,当天线支撑件10和天线罩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会首先作用在天线支撑件10的弹性支撑体101上,弹性支撑体101受力而变形,起到缓冲吸能作用,保护天线内振子等重要零件在天线受到碰撞或者冲击时,避免遭受破坏,对天线内部零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可选地,弹性支撑体101远离所述底座103的表面呈弧形凸起,弹性支撑体101的弧形上表面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弹性支撑体101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先接触到弹性支撑体101的弧形上表面缓冲一部分冲击力,之后,弹性支撑体101受力变形进一步起到缓冲吸能作用。
下面结合图1对中部支撑体102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部支撑体102包括基座1021、固定连接于基座1021表面的加强筋1022。加强筋1022固定于基座1021表面用于加强基座1021结构强度,提高中部支撑体102的刚性支撑力。可选地,基座1021和加强筋1022一体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中部支撑体102的整体结构强度。可选地,基座1021呈长方体,当然基座1021的形状不限于长方体形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正方体形状、圆柱体形状、椭圆柱体形状等。可选地,加强筋1022包括纵向加强筋1022和横向加强筋1022,且纵向加强筋1022和横向加强筋10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021表面设置固定连接的纵向加强筋1022和横向加强筋1022,进一步加强基座1021结构强度,提高中部支撑体102的刚性支撑力。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022的结构样式不限于图1所示,只要可以起到加强基座1021结构强度,且能有效承接并分散弹性支撑体101传递过来的冲击力即可。
下面结合图1对弹性支撑体10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弹性支撑体101包括:弧形支撑臂1011,连接弧形支撑臂1011和中部支撑体102的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交叉固定;弧形支撑臂1011呈弧形,且远离底座103的表面凸起。可选地,弧形支撑臂1011、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一体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体101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受到冲击力时弹性支撑体101还未发生形变便损坏。
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用于连接弧形支撑臂1011和中部支撑体102,且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两者交叉固定,在不受力时,第一支撑臂1012、第二支撑臂1013以及弧形支撑臂1011之间留有较大的缓冲间隙,以使弹性支撑体101呈镂空结构。在受到较大冲击力时,弹性支撑体101会发生弹性变形,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弧形支撑臂1011呈弧形,且远离底座103的表面凸起,弧形支撑臂1011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因此弹性支撑体101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先接触到弧形支撑臂1011缓冲一部分冲击力,之后,弹性支撑体101受力变形进一步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弧形支撑臂1011作为主要承接冲击力的部分,也是首先承接冲击力的部分,其结构形式不限于弧形结构,例如,可以为平板结构。
可选地,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的交点与弧形支撑臂1011的中点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且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关于纵向直线呈轴对称分布。如此,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形成交叉对称结构,当弧形支撑臂1011受压力变形时,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所形成的交叉对称结构能均衡地消除传导过来的冲击力。当冲击力过大时,变形程度超出缓冲间隙,中部支撑体102会起到刚性支撑作用。
可选地,弧形支撑臂101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支撑臂1012可连接于邻近弧形支撑臂1011第一端的位置处;第二支撑臂1013可连接于邻近弧形支撑臂1011第二端的位置处。
可选地,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撑体101的中间位置处;弹性支撑体101还包括:第三支撑臂1014和第四支撑臂1015;第三支撑臂10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部支撑体102与第一支撑臂1012的连接位置处,第三支撑臂1014的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支撑臂1011的一端;第四支撑臂101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中部支撑体102与第二支撑臂1013的连接位置处,第四支撑臂10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弧形支撑臂1011的另一端。
本实施例中不仅设置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连接弧形支撑臂1011和中部支撑体102,还设置第三支撑臂1014和第四支撑臂1015,此时,弹性支撑体101形成四处缓冲间隙。第一支撑臂1012和第二支撑臂1013固定连接于弹性支撑体101的中间位置处,第三支撑臂1014固定连接于弧形支撑臂1011的一端(例如第一端),第四支撑臂1015的固定连接于弧形支撑臂1011的另一端(例如第二端),如此,四个支撑臂在4个位置处支撑弹性支撑体101,提高弹性支撑体101的抗冲击能力,避免冲击力过大而导致弹性支撑体101的变形程度超出缓冲间隙。可选地,弧形支撑臂1011、第一支撑臂1012、第二支撑臂1013、第三支撑臂1014和第四支撑臂1015一体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体101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受到冲击力时弹性支撑体101还未发生形变便损坏。
下面结合图1对底座103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底座103包括底板1031、以及固定连接于底板1031下方的定位部1032和限位部1033;中部支撑体102固定于底板1031上方。限位部1033用于将底座103固定于天线结构的反射板上,而定位部1032则用于将底座103定位在天线结构的反射板上避免底座103发生位移或旋转。
限位部1033可拆卸固定于反射板,例如:限位部1033可为卡扣,反射板20上设置对应的卡槽,限位部1033可嵌入卡槽内实现限位部1033与反射板的卡接。进一步,底座103可通过滑入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反射板上,当然卡接方式不限于滑入卡接,也可是旋转卡接等,只要能保证底座103能顺利固定在反射板上即可。
限位部1033也可不可拆卸地固定于反射板,例如:焊接、螺栓固定等。本申请实施例中限位部1033与反射板的固定方式不限于卡扣、焊接、螺栓固定等,既可以是可拆卸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方式。只要能保证天线支撑件10能牢固固定在反射板上即可。
定位部1032可为凸起结构,反射板设有对应该凸起结构的凹槽或通孔,天线支撑件10固定在反射板上时,定位部1032嵌入反射板上对应的凹槽或通孔内,从而实现底座103在反射板上的定位,避免底座103发生位移或旋转。
值得说明的是,底座103、中部支撑体102和弹性支撑体101一体成型,从而提高整个天线支撑件1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高天线支撑件10的抗冲击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支撑件10的应用场景不限于反射板、也可以是其他安装场景。
以上,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支撑件10的在安装使用时,首先通过底部底座103限位部1033分将天线支撑件10固定在反射板上,通过定位部1032分实现天线支撑件10在反射板上的定位。天线支撑件10和天线罩发生碰撞时,冲击力会首先作用在弹性支撑体101上,弹性支撑体101受力而变形,起到缓冲吸能作用,保护天线内振子等重要零件,在天线受到碰撞或者冲击时,避免遭受破坏。中部支撑体102起支撑连接底座103和弹性支撑体101的作用,中部支撑体102为刚性结构,在弹性支撑体101的变形程度超出缓冲间隙时,中部支撑体102会起到刚性支撑作用。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支撑件1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其弹性支撑体101能有效的缓冲外部冲击力,对天线内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组件,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天线罩30、收容于天线罩30的反射板20、以及排布于天线罩30与反射板20之间的多个如上述实施例所示的天线支撑件10。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中部支撑体和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弹性支撑体,所述中部支撑体为刚性结构;所述弹性支撑体为镂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体包括基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表面的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且所述纵向加强筋和所述横向加强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体包括:弧形支撑臂,连接所述弧形支撑臂和所述中部支撑体的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交叉固定;
所述弧形支撑臂呈弧形,且远离所述底座的表面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交点与所述弧形支撑臂的中点位于同一纵向直线上,且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关于所述纵向直线呈轴对称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固定连接于所述弹性支撑体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弹性支撑体还包括: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
所述第三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支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弧形支撑臂的一端;
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中部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连接位置处,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支撑臂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下方的定位部和限位部;所述中部支撑体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中部支撑体和所述弹性支撑体一体成型。
10.一种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罩、收容于所述天线罩的反射板、以及排布于天线罩与反射板之间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支撑件。
CN202220351980.XU 2022-02-21 2022-02-21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Active CN216773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980.XU CN216773493U (zh) 2022-02-21 2022-02-21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PCT/CN2022/120195 WO2023155429A1 (zh) 2022-02-21 2022-09-21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51980.XU CN216773493U (zh) 2022-02-21 2022-02-21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73493U true CN216773493U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51980.XU Active CN216773493U (zh) 2022-02-21 2022-02-21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73493U (zh)
WO (1) WO20231554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429A1 (zh) * 2022-02-21 2023-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2688B (zh) * 2024-02-06 2024-05-24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天线罩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992589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罩支撑垫块
CN107910633B (zh) * 2017-12-05 2020-06-0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CN108767425B (zh) * 2018-06-01 2020-12-15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天线封装组件
CN112490629A (zh) * 2019-09-11 2021-03-12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站天线
CN111048883A (zh) * 2019-12-18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和天线
CN216773493U (zh) * 2022-02-21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429A1 (zh) * 2022-02-21 2023-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55429A1 (zh)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73493U (zh)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EP3584854B1 (en) Fixing frame and battery pack
JP6440737B2 (ja) 車体バンパー構造
US20130153318A1 (en) Vehicle battery mounting structure
CA1072510A (en) Encapsulated motor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tors
US9114767B2 (en) Bumper back beam for vehicle
WO2009038383A1 (en) Bumper reinforcement for an automobile
CN109278602B (zh) 一种头颈侧翼减震结构、安全头枕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14240722U (zh)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CN107165805B (zh) 压缩机
KR101429983B1 (ko) 충격흡수구조
KR101369119B1 (ko) 중공형 가드레일과 아크형 완충빔을 갖는 가드레일 시설물
CN208955181U (zh) 天线组件和移动设备
CN109888459B (zh) 基站天线保型支撑结构、基站天线及装配方法
CN208978674U (zh) 一种头颈侧翼减震结构、安全头枕及儿童安全座椅
CN114667634A (zh) 电池壳体以及包括电池壳体的机动车辆
CN220628074U (zh) 一种抗弯折损毁电池外壳
CN218481737U (zh) 一种避震的lcm背光模组
KR20100138583A (ko) 프론트 엔드 모듈의 캐리어
CN212047268U (zh) 用于车辆的保护装置、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
CN220448102U (zh) 一种浮箱连接件以及水上光伏电站
KR101327567B1 (ko) 자동차용 범퍼 백빔
CN218594124U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悬置结构及车辆
CN112373424B (zh) 前保支撑装置
CN213862141U (zh) 一种减震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