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10633B -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 Google Patents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10633B
CN107910633B CN201711269331.5A CN201711269331A CN107910633B CN 107910633 B CN107910633 B CN 107910633B CN 201711269331 A CN201711269331 A CN 201711269331A CN 107910633 B CN107910633 B CN 107910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elastic
section
suppor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6933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10633A (zh
Inventor
刘永军
肖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6933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10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10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06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3008 priority patent/WO201910967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10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10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0Resilient mounting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底座;弹性臂,包括自底座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和自直臂段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底座与弹性臂之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在弹性臂受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直臂段和/或悬臂段抵接以支承弹性臂的支承部。本发明所述弹性支撑件,弹性臂分段设计柔性强,支撑架对应弹性臂设有支承部支撑效果好,两者配合使弹性支撑件对外力冲击的缓冲性强。

Description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背景技术
在通信行业内,具体在天线结构中,振子离天线罩的空间往往很小,在天线的运输安装过程中,天线罩受力变形的情况下,可能压到振子,轻则影响天线性能,重则使天线完全失效。所以在天线结构设计中,通常会在底板(即反射板)上加装几组支撑件,其高度比振子略高,起支撑天线罩保护振子的作用。
目前通信行业内通常采用的支撑结构有两种:一种由塑料机加工成型,呈柱状或平板状,用螺钉锁紧固定在底板上;一种由塑料注塑成型,利用塑料的弹性特性设计卡件将其固定在底板上。以上两种支撑件均为固定高度,在实际使用时,支撑件顶部会比天线罩内表面略低,即大部分时间支撑件与天线罩之间是存在间隙的。当天线受到外部撞击、车载实验或振动实验时,天线罩才与支撑件接触,同时因为天线罩与支撑件存在间隙以及支撑件是一个硬质的部件,天线受到的冲击直接由天线罩传递到了天线底板上,使天线底板变形,从而造成天线指标恶化。
天线有一个重要指标,即动态交调是在振动过程中测试的。测试时,需要将天线固定在特殊的工装上,然后整体放入暗房,启动工装使天线受到冲击而振动,同时测试天线的交调指标。因为天线外部受到的冲击直接传递到了底板上,影响了安装在底板上的各个零部件,所以测试结果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来自外部冲击力、具有较佳的缓冲效果的弹性支撑件。
相应地,提供一种采用此种弹性支撑件,整体可靠性更高,有效保证了稳定的动态交调指标的天线。
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件,包括:底座;弹性臂,包括自所述底座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和自所述直臂段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弹性臂之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在所述弹性臂受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和/或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的支承部。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靠近所述直臂段的第一支撑腿、远离所述直臂段的第二支撑腿及跨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腿顶端的支撑体。
进一步,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朝所述直臂段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受第一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所述第二支承部朝所述悬臂段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支撑体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受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压力的第二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
优选的,所述弹性臂在朝向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直臂段的第一加强段,以及用于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段、所述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三加强段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所述弹性臂、所述支撑架及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悬臂段末端设有对应所述导向斜面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能在所述弹性臂受所述第一外部压力时抵接于所述导向斜面上,并在所述弹性臂受所述第二外部压力时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直至所述悬臂段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上。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用于安装到外部安装面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自所述底座背面中心位置向下延伸的中心轴,自所述中心轴末端向四周延伸的挂钩,以及自所述底座侧向延伸的至少一弹性翅片,所述弹性翅片背面设有限位凸台。
优选的,所述挂钩至少设有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挂钩沿所述中心轴周向均匀分布且与所述中心轴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弹性翅片和所述限位凸台均设有两个,两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中心轴位于同一直线,且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翅片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加宽部。
优选的,所述中心轴两端径向收缩形成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设于靠近所述底座和所述挂钩的位置处。
相应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包括天线罩、收容于所述天线罩的反射板、天线阵列和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反射板上下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抵接于所述天线罩内壁与反射板之间,且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支承部抵接时所述弹性支撑件高于所述天线阵列。
进一步,所述反射板设有至少一组对应所述安装部件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安装部件对应设于一组所述安装孔内,每组所述安装孔包括与所述挂钩形状相同可使其穿过的定位孔和与所述限位凸台对应可使其陷入的限位孔,当所述挂钩正对且穿过所述定位孔时,所述限位凸台和所述中心轴的连线与所述限位孔和所述安装孔中心的连线距离相等且存在夹角。
优选的,多组所述安装孔阵列式排布于所述反射板,所述弹性支撑件阵列式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弹性支撑件有益效果包括:
(1)弹性臂包括自底座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和自直臂段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支撑架设有与所述直臂段和/或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的支承部,弹性臂分段设计柔性强,支撑架对应弹性臂设置支承部,支撑效果好,两者配合使弹性支撑件对外力冲击的缓冲性强。
(2)利用直臂段和第一支承部,悬臂段和第二支承部,以及悬臂段的接触部和导向斜面的接触、挡止,使弹性臂在不同外部压力作用下形成两段变形,起到缓冲外部冲击的作用。
(3)弹性臂在朝向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直臂段的第一加强段,以及用于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下方。第一加强段在不影响直臂段受力倾斜的同时加强其结构,防止断裂;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接,减小接触面积,增强接触效果。
(4)加强筋的第一加强段、第二加强段、第三加强段相互连接,底座、弹性臂、支撑架及加强筋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稳定。
(5)通过挂钩和限位凸台的设计,仅通过按压旋转即可将弹性支撑件安装到预设的安装面上,组装方式简单,组装结构稳定。
(6)中心轴两端径向收缩,分别在与底座和挂钩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凹槽,当中心轴穿过安装面,随着弹性支撑件旋转时,减少中心轴和安装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和阻力,拆装省力方便,产品质量可靠。
(7)底座中部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加宽部,加宽部与弹性翅片同向设置,且其宽度小于弹性翅片的宽度,在不扩大底座的占用面积同时,增大底座的支撑面积,安装结构稳定。
(8)挂钩的数量具有多种选择,只要其满足自中心轴末端均匀分布向四周延伸即可,提供多种可行的方案,选择范围广泛,且结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天线有益效果包括:
(1)弹性支撑件悬臂段始终与天线罩内壁抵紧,相互保持压力,使天线罩有了加强反射板的作用,降低了对反射板强度的要求,可减小反射板厚度,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天线整体可靠性更高,有效保证了稳定的动态交调指标。
(2)弹性支撑件的弧形接触面与天线罩采用点接触的方式接触,适用于不同弧面的天线罩,部件组合不受形状限制,通用性强,降低成本。
(3)弹性支撑件阵列排布于反射板上下两侧,并通过安装部件与安装孔配合固定,组装简单排列整齐,不仅美观且对天线罩支撑力均匀,天线整体结构稳定。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弹性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弹性支撑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弹性支撑件受到第一外部压力挤压发生形变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弹性支撑件受到大于第一外部压力的第二外部压力挤压发生形变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弹性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弹性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天线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天线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天线的弹性支撑件的组装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弹性支撑件的组装中间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弹性支撑件的组装最终状态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弹性支撑件的组装最终状态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弹性支撑件100,可适用于天线,安装于反射板与天线罩之间,以在二者间构成支撑,防止天线罩受冲击变形而对振子及其他电器元件造成损害。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包括:底座1,连接于所述底座1同侧的弹性臂2和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用于支撑所述弹性臂2并对其构成高度方向上的限位。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底座1的底面设有安装部件10,用于将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安装于预设的安装面(参见图3,未标号)。
所述弹性臂2包括自所述底座1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21和自所述直臂段21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22。所述悬臂段22的弧顶为所述弹性臂2的最高点,其末端设有接触部221。
所述支撑架3设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弹性臂2之间,且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能在所述弹性臂2受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3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21和/或所述悬臂段22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2的支承部(未标示)。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部321和第二支承部(未标示)。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支撑架3包括:靠近直臂段21的第一支撑腿32、远离直臂段21的第二支撑腿33及跨接于第一支撑腿32和第二支撑腿33顶端的支撑体31。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支撑腿32的底端和第二支撑腿33的底端均设于底座1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承部321朝所述直臂段21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腿32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2受第一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3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21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2;所述第二支承部朝所述悬臂段22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支撑体31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2受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压力的第二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3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悬臂段22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体31具有位于所述悬臂段22内侧朝所述悬臂段22所在方向凸出的弧形支撑面,可以作为所述第二支承部。
请参照图2,作为一种较优实施例,所述支撑体31呈拱形,所述弹性臂2在朝向所述支撑架3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未标号),所述加强筋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32与所述直臂段21的第一加强段23,以及用于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321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二加强段24和第三加强段25,所述第一加强段23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321的下方。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段23、所述第二加强段24、所述第三加强段25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腿33与所述支撑体31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斜面331,所述接触部221悬置于所述导向斜面331上方;所述接触部221可在所述弹性臂2受所述第一外部压力时与所述导向斜面331接触,并在所述弹性臂2受所述第二外部压力时沿所述导向斜面331滑动直至所述悬臂段22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上。
优选的,所述底座1、所述弹性臂2、所述支撑架3及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
请参照图3至图5,为第一种实施例所述支撑件100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形变起到支撑作用的过程示意图。图3为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安装在安装面的初始状态示意图,其高度为L1。当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受到第一外部压力,所述弹性臂2发生一次形变,所述悬臂段22向下运动,同时所述直臂段21向其倾斜侧(右侧)继续倾斜,当所述直臂段21受所述第一支承部321的止挡停止倾斜(所述第二加强段24与所述第一支承部321直接接触),同时所述悬臂段22的接触部221与所述导向斜面331相互抵压停止下降,其高度L2低于L1,如图4所示。当所述弹性支撑件100继续受到向下更大的第二外部压力,所述弹性臂2发生二次形变,所述悬臂段22的接触部221沿所述导向斜面331滑动,所述悬臂段22的弧形向外伸展,当所述悬臂段22抵压所述支撑架3的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三加强段25与所述第二支承部直接接触),所述悬臂段22停止下降,其高度L3低于L2,如图5所示。
请参照图6和图7,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弹性支撑架3’与上述实施例的弹性支撑架3的区别主要在于:其支撑体31’的支撑面为近似半拱形,同时第一支撑腿32’延伸到支撑部31’的最高点,第一支承部321’侧向凸出的程度更大,第二支承部弧形半径更小,导向斜面331’倾斜度更小。此种实施例,在受压过程中,其直臂段21’在所述弹性臂2在受到第一外部压力时向下发生形变时具有更大的倾斜角度。
请参照图1和图2,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件10包括自所述底座1背面中心位置向下垂直延伸的中心轴11,自所述中心轴11末端向四周延伸的挂钩12,以及自所述底座1侧向延伸的至少一弹性翅片13,所述弹性翅片13背面设有限位凸台131。相应的,所述安装面设有限位所述安装部件10的安装孔,其中,所述挂钩12可以自所述中心轴11的末端向四周水平延伸,也可以向上倾斜延伸,在所述挂钩12穿过所述安装孔后,通过旋转所述弹性支撑件100,使所述挂钩12与所述安装孔相对错位,钩在所述安装面背面;同时,随着所述弹性支撑件100的旋转,所述限位凸台131在所述弹性翅片13向下弹性压力下陷入到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弹性支撑件100无法继续旋转固定于所述安装面。
请参照图2,优选的,所述中心轴11两端径向渐缩,分别在与所述底座1和所述挂钩12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凹槽111,当所述中心轴11穿过所述安装面,随着所述弹性支撑件100旋转时,减少所述中心轴11和所述安装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和阻力,拆装省力方便,产品质量可靠。优选的,所述弹性翅片13和所述定位凸台131均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翅片13分别沿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朝下弯曲延伸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两所述凸台131与所述中心轴11位于同一直线,且分别与所述中心轴11等距设置。所述底座1中部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加宽部14,所述加宽部14与所述弹性翅片13同向设置,且其宽度小于所述弹性翅片13的宽度,在不扩大所述底座1的占用面积的同时,增大所述底座1的支撑面积,提高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挂钩12设有至少两个,其沿所述中心轴11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12设为四个,两两之间呈90°夹角分布,四个所述挂钩分别自所述中心轴11末端向四周延伸,即四个所述挂钩组成的图案呈十字形。
作为另一种较优实施例,未图示,所述挂钩设为三个,两两之间呈120°夹角分布,三个所述挂钩分别自所述中心轴末端向四周延伸,即三个所述挂钩组成的图案呈Y字形。
作为另一种较优实施例,未图示,所述挂钩设为两个,两个所述挂钩分别自所述中心轴末端背向延伸,即两个所述挂钩组成的图案呈一字形。
如图8和图9所示,相应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1000,包括天线罩200、天线阵列(未图示)、收容于所述天线罩200的反射板300和阵列排布于所述反射板300上下两侧的支撑件100,其中,所述支撑件100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件100,所述反射板300背面的弹性支撑件100与其正面的弹性支撑件100高度不同,其他结构相同。所述反射板300阵列排布设有多组对应所述安装部件10的安装孔4,可使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安装所述反射板300两侧,并使其悬臂段22抵紧于所述天线罩200内壁。
每组所述安装孔4包括:与所述挂钩12形状对应可使其穿过的定位孔41和与所述限位凸台131对应可使其陷入的限位孔42,当所述挂钩12正对且可穿过所述定位孔41时,所述限位凸台131和所述中心轴11的连线与所述限位孔42和所述安装孔41中心的连线距离相等且存在夹角。
为便于理解,请参照图10至图12,提供本实施例所述天线1000的弹性支撑件100组装到所述反射板300过程。首先,将所述挂钩12正对所述定位孔41,向下安装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如图10所示。当所述挂钩12穿过所述定位孔41,所述弹性翅片13抵压在所述反射板300的表面,且具有向下恢复弹性形变的抵压力,此时向下挤压并旋转所述弹性支撑件100,如图11所示。随着所述弹性支撑件100的旋转,所述限位凸台131在所述弹性翅片13向下弹性抵压力的作用下陷入到所述限位孔42,此时所述挂钩12与所述定位孔41相对错位,钩在所述反射板300背面,使所述弹性支撑件100无法旋转脱离所述定位孔41,安装完成,如图12和图13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弹性支撑件具有以下优点:
(1)弹性臂包括自底座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和自直臂段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支撑架设有与所述直臂段和/或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的支承部,弹性臂分段设计柔性强,支撑架对应弹性臂设置支承部,支撑效果好,两者配合使弹性支撑件对外力冲击的缓冲性强。
(2)利用直臂段和第一支承部,悬臂段和第二支承部,以及悬臂段的接触部和导向斜面的接触、挡止,使弹性臂在不同外部压力作用下形成两段变形,起到缓冲外部冲击的作用。
(3)弹性臂在朝向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直臂段的第一加强段,以及用于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下方。第一加强段在不影响直臂段受力倾斜的同时加强其结构,防止断裂;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抵接,减小接触面积,增强接触效果。
(4)加强筋的第一加强段、第二加强段、第三加强段相互连接,底座、弹性臂、支撑架及加强筋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稳定。
(5)通过挂钩和限位凸台的设计,仅通过按压旋转即可将弹性支撑件安装到预设的安装面上,组装方式简单,组装结构稳定。
(6)中心轴两端径向收缩,分别在与底座和挂钩的连接处形成环状凹槽,当中心轴穿过安装面,随着弹性支撑件旋转时,减少中心轴和安装面的接触面积,减少磨损和阻力,拆装省力方便,产品质量可靠。
(7)底座中部设有向两侧延伸的加宽部,加宽部与弹性翅片同向设置,且其宽度小于弹性翅片的宽度,在不扩大底座的占用面积同时,增大底座的支撑面积,安装结构稳定。
(8)挂钩的数量具有多种选择,只要其满足自中心轴末端均匀分布向四周延伸即可,提供多种可行的方案,选择范围广泛,且结构稳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天线具有以下优点:
(1)弹性支撑件悬臂段的始终与天线罩内壁抵紧,相互保持压力,使天线罩有了加强反射板的作用,降低了对反射板强度的要求,可减小反射板厚度,大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天线整体可靠性更高,有效保证了稳定的动态交调指标。
(2)弹性支撑件的弧形接触面与天线罩采用点接触的方式接触,适用于不同弧面的天线罩,部件组合不受形状限制,通用性强,降低成本。
(3)弹性支撑件阵列排布于反射板上下两侧,并通过安装部件与安装孔配合固定,组装简单排列整齐,不仅美观且对天线罩支撑力均匀,天线整体结构稳定。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弹性臂,包括自所述底座向上倾斜延伸的直臂段和自所述直臂段顶端朝远离所述直臂段的方向呈弧形弯折延伸的悬臂段;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弹性臂之间,且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能在所述弹性臂受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和/或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的支承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靠近所述直臂段的第一支撑腿、远离所述直臂段的第二支撑腿及跨接于所述第一、第二支撑腿顶端的支撑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朝所述直臂段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受第一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直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所述第二支承部朝所述悬臂段所在方向凸设于所述支撑体上,并能在所述弹性臂受大于所述第一外部压力的第二外部压力朝所述支撑架所在方向发生弹性变形时与所述悬臂段抵接以支承所述弹性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在朝向所述支撑架的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与所述直臂段的第一加强段,以及用于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上的第二加强段和第三加强段,所述第一加强段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段、所述第二加强段、所述第三加强段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所述弹性臂、所述支撑架及所述加强筋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腿与所述支撑体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悬臂段末端设有对应所述导向斜面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能在所述弹性臂受所述第一外部压力时抵接于所述导向斜面上,并在所述弹性臂受所述第二外部压力时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直至所述悬臂段抵接于所述第二支承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设有用于安装到外部安装面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自所述底座背面中心位置向下延伸的中心轴,自所述中心轴末端向四周延伸的挂钩,以及自所述底座侧向延伸的至少一弹性翅片,所述弹性翅片背面设有限位凸台。
9.一种天线,包括天线罩、收容于所述天线罩的反射板、天线阵列和至少一个设于所述反射板上下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抵接于所述天线罩内壁与反射板之间,且在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支承部抵接时所述弹性支撑件高于所述天线阵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阵列式设置于所述反射板上。
CN201711269331.5A 2017-12-05 2017-12-05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Active CN107910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9331.5A CN107910633B (zh) 2017-12-05 2017-12-05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PCT/CN2018/103008 WO2019109677A1 (zh) 2017-12-05 2018-08-29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69331.5A CN107910633B (zh) 2017-12-05 2017-12-05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10633A CN107910633A (zh) 2018-04-13
CN107910633B true CN107910633B (zh) 2020-06-02

Family

ID=6185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69331.5A Active CN107910633B (zh) 2017-12-05 2017-12-05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10633B (zh)
WO (1) WO20191096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0633B (zh) * 2017-12-05 2020-06-0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CN109888459B (zh) * 2019-01-02 2020-09-04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基站天线保型支撑结构、基站天线及装配方法
CN110131529B (zh) * 2019-06-10 2024-03-12 天津大行道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动漫显示设备支撑座
CN111048883A (zh) * 2019-12-18 2020-04-21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支撑组件和天线
CN216773493U (zh) * 2022-02-21 2022-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支撑件和天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7163U (zh) * 2012-09-21 2013-03-20 苏州市大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CN203180036U (zh) * 2013-02-18 2013-09-04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天线罩与反射板的支承件
CN204966660U (zh) * 2015-08-18 2016-01-13 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层板天线的塑料支撑件以及包含该支撑件的天线
CN205992589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罩支撑垫块
CN207441948U (zh) * 2017-12-05 2018-06-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5822B2 (ja) * 2008-12-04 2010-08-18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支持構造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CN107910633B (zh) * 2017-12-05 2020-06-02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817163U (zh) * 2012-09-21 2013-03-20 苏州市大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天线
CN203180036U (zh) * 2013-02-18 2013-09-04 江苏华灿电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天线罩与反射板的支承件
CN204966660U (zh) * 2015-08-18 2016-01-13 江苏捷士通射频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双层板天线的塑料支撑件以及包含该支撑件的天线
CN205992589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罩支撑垫块
CN207441948U (zh) * 2017-12-05 2018-06-01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09677A1 (zh) 2019-06-13
CN107910633A (zh) 2018-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0633B (zh)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US7478790B2 (e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ompressor
US9987972B2 (en) High extraction force ball socket
US7591443B2 (en) Stand of a display device
US20130058054A1 (en) Fix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JPH03155072A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KR940002099A (ko) 접속기, 그 제조방법, 및 접속기와 베이스의 조립체
JP4166745B2 (ja) パワーインレットソケット
US7528784B2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ntenna base on vehicle body
US7252532B2 (en) Board mount connector suitable for automatic mounting
US8246373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US7046212B2 (en) External antenna
CN101046604B (zh) 光源单元安装结构
US6724905B2 (en) Microphone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CN204810809U (zh) 一种电子元件的保持架
CN104378946A (zh) 信号接头固定架
CN207441948U (zh) 天线及其弹性支撑件
KR101254188B1 (ko) 안테나 접촉단자
CN217502395U (zh) 弹簧元件和用电器
CN102781178B (zh) 卡勾结构
CN219220676U (zh) 压缩机的减振件、压缩机总成及空调器
CN212182522U (zh) 天线保型支撑件及基站天线
CN220774714U (zh) 一种辐射单元安装结构
CN217502396U (zh) 弹簧元件和用电器
CN215121456U (zh) 具有储存功能的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0

Address after: 510730 No. 6, layered Road,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dong Shenzhou Road, No. 10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