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40722U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240722U CN214240722U CN202120309029.3U CN202120309029U CN214240722U CN 214240722 U CN214240722 U CN 214240722U CN 202120309029 U CN202120309029 U CN 202120309029U CN 214240722 U CN214240722 U CN 2142407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ing legs
- hood
- mounting
- installation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包括:安装部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和围绕所述安装面设置的周向侧壁,多个所述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所述支撑脚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安装部;其中,多个所述支撑脚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或凹陷的吸能部。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吸能部压溃变形,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从而能够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行人与汽车的碰撞多数发生在汽车前端的发动机罩处,而为了降低行人碰撞发动机罩的碰撞伤害值,通常在发动机罩和车身之间设置发动机罩缓冲支架。
但是,由于为了保证车身对发动机罩的支撑稳固性要求,目前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刚度大,使得当行人撞击到发动机罩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不易变形,从而导致对行人的碰撞伤害值超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包括:安装部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和围绕所述安装面设置的周向侧壁,多个所述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所述支撑脚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安装部;其中,多个所述支撑脚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支撑脚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吸能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支撑脚上的吸能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所述安装面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位于所述支撑脚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吸能部为所述支撑脚向外弯折的凸起;和/或,所述吸能部沿所述支撑脚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部的凸起方向或凹陷方向与所述安装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还可以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所述支撑脚向外弯折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脚的延伸方向一致;或者,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具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支撑脚沿所述支撑脚的延伸方向向外弯折并形成第二条形凸起,所述加强筋贴合式固定于所述第二条形凸起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还可以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弹性件;其中,所述缓冲件为层状,且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或者,所述缓冲件为柱状,且所述安装面自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一侧向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延伸有安装孔,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安装孔螺接以将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脚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连接,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翻边,且所述支撑脚和所述外翻边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脚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发动机罩和第一方面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中,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罩和所述车身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包括:安装部和多个支撑脚,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和围绕所述安装面设置的周向侧壁,多个所述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所述支撑脚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安装部;其中,多个所述支撑脚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在上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中,通过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吸能部压溃变形,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从而能够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外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内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外侧俯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外侧侧看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外侧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一个外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缓冲柱的一个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安装部,101-安装面,102-周向侧壁,103-安装孔,20-支撑脚,210-吸能部,220-加强筋,230-外翻边,240-第二弧形板,30-第一弧形板,40-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第一方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参见图1-图7所示,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包括:安装部10和多个支撑脚20,安装部10包括:安装面101和围绕安装面101设置的周向侧壁102,多个支撑脚20分别连接于周向侧壁102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支撑脚20均位于安装部10的背离安装面101的一侧以支撑安装部10;其中,多个支撑脚20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210;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部10可为安装板,即安装部10为板状。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用于固定在发动机罩和车身之间,以在车辆晃动时,给与发动机罩和车辆两者之间彼此的缓冲力。
上述中的安装部10能够安装缓冲件,这里的缓冲件是弹性件,且缓冲件抵接发动机罩朝向车身的一侧,以在车辆晃动时,给与发动机罩和车辆两者之间彼此的缓冲力。
上述中的多个支撑脚20分别连接于安装部10周向侧壁102的不同位置,换言之,多个支撑脚20沿安装部10的周向侧壁102依次连接,而多个支撑脚20之间可以彼此间隔开,也可以彼此紧挨着,比如:参见图1所示,支撑脚20的数量为3个,且3个彼此间隔开;上述中的多个支撑脚20均位于安装部10的背离安装面101的一侧以支撑安装部10,即多个支撑脚20位于安装部10的同一侧,且是背离安装面101的一侧;上述中的多个支撑脚20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即一个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的多个支撑脚20中,可以部分支撑脚20上设置吸能部210,也可以是全部支撑脚20上设置吸能部210;上述中的吸能部210为凸起时,可以是半球形凸起,也可以是圆柱状的凸起,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凸起,比如:参见图1-图3所示,吸能部210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上述中的吸能部210为凹陷结构时,可以是半球形的凹陷结构,也可以是圆柱状的凹陷结构,还可以是不规则形状的凹陷结构,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使用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装配于车身和发动机罩之间,示例性地,安装面101固定有缓冲件,支撑脚20远离安装部10的一端与车身的发动机舱侧边梁朝向发动机罩的表面固定连接,而发动机罩压接于缓冲件上。
本实施例中,其一,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吸能部压溃变形,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从而能够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其二,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所示,每个支撑脚20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吸能部210,那么,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每一个吸能部压溃变形,使得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能够吸收更多的碰撞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多个支撑脚20上的吸能部210均位于同一平面,且平面与安装面101平行,由此,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吸能部所在的平面更易压溃变形,进而使得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能够更快速的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所示,吸能部210位于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吸能部210为支撑脚20向外弯折的凸起;和/或,吸能部210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吸能部210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换言之,吸能部210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两侧均为与支撑脚20延伸方向不一致的斜面,那么,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两个斜面两端的弯折处更易变形,进而带动整个吸能部压溃变形,由此使得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能够更快速的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6所示,吸能部210的凸起方向或凹陷方向与安装面101的延伸方向平行,这里,发动机罩与安装面101趋于平行,那么,在车辆上下晃动时,发动机罩给与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的安装面101向车身方向的压力,而吸能部210的凸起方向或凹陷方向与安装面101的延伸方向平行,从而使得吸能部更易变形并吸收碰撞能量,由此进一步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还可以包括:加强筋220,参见图1-图6所示,加强筋220为支撑脚20向外弯折的条形凸起,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脚20的延伸方向一致;或者,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还可以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具有第一条形凸起,支撑脚20沿支撑脚20的延伸方向向外弯折并形成第二条形凸起,加强筋贴合式固定于第二条形凸起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加强筋220为支撑脚20向外弯折的条形凸起,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支撑脚20的延伸方向一致,换言之,加强筋220为支撑脚20上的一部分;上述中的加强筋具有第一条形凸起,支撑脚20沿支撑脚20的延伸方向向外弯折并形成第二条形凸起,加强筋贴合式固定于第二条形凸起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换言之,加强筋为单独的部分,其固定在支撑脚20上,这里的固定可以是粘接的方式,也可以是焊接的方式。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筋的设置,以能够在降低行人碰撞伤害值的同时能够确保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加强筋为单独的部分时,为了提升加强筋和支撑脚20之间的连接强度,加强筋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每一个支撑脚20上设置有两个吸能部210,两个吸能部中的其中一个吸能部卡接于第一缺口,另外一个吸能部卡接于第二缺口。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加强筋220沿支撑脚20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位置对称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即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关于第二条形凸起对称;每一个支撑脚20上设置有两个吸能部210,两个吸能部中的其中一个吸能部卡接于第一缺口,另外一个吸能部卡接于第二缺口,当然,具体实施时,为了进一步增强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刚度,吸能部可以焊接于缺口。
本实施例中,吸能部卡合于缺口,从而能够提升加强筋和支撑脚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刚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还可以包括:缓冲件,缓冲件为弹性件;其中,缓冲件为层状,且缓冲件粘接于安装部10的安装面101;或者,缓冲件为柱状,且安装面101自安装部10的安装面101一侧向安装部10的背离安装面101的一侧延伸有安装孔,缓冲件与安装孔螺接以将缓冲件固定于安装部10上。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缓冲件为层状,且缓冲件粘接于安装部10的安装面101,这里,缓冲件的形状和尺寸可以与安装面101相同,从而能够提升设置缓冲件后的视觉效果,使用时,层状的缓冲件能够给发动机罩和车身两者提供缓冲力;上述中的缓冲件为柱状,且安装面101自安装部10的安装面101一侧向安装部10的背离安装面101的一侧延伸有安装孔,缓冲件与安装孔螺接以将缓冲件固定于安装部10上,这里,安装孔可以是盲孔,也可以是通孔,比如:参见图6所示,安装孔103为通孔,柱状的缓冲件40螺接于安装孔103内,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缓冲件,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及图6所示,安装部10和支撑脚20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30连接,支撑脚20远离安装部10的一端设置有外翻边230,且支撑脚20和外翻边230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240连接。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安装部10和支撑脚20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30连接,即安装部10和支撑脚20之间为弧形过渡,这里,第一弧形板30可以使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有效分散在每个支撑脚上,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撑脚吸收碰撞能量的效果;上述中的支撑脚20远离安装部10的一端设置有外翻边230,且支撑脚20和外翻边230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240连接,而在将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装配于车辆上时,将外翻边230远离安装部10一侧表面焊接于车身的发动机舱侧边梁朝向发动机罩的表面即可,从而使得发动机罩缓冲支架与车身的连接效果更好,而支撑脚和外翻边之间的第二弧形板能够降低发动机罩的震动程度,从而进一步增强支撑脚吸收碰撞能量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及图6所示,安装部10和支撑脚2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换言之,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沿支撑脚20的延伸方向呈逐渐扩张的趋势,由此,能够增强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在车辆上的稳定性。示例性地,安装面101和支撑脚20的内表面之间所限定出的夹角为钝角。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安装部10为多边形,一个支撑脚20与一条边连接。
具体来讲,上述中的安装部10为多边形,一个支撑脚20与一条边连接,比如,参见图3所示,安装部10为趋近于四边形的形状,而支撑脚20的数量为3个,每一个支撑脚20与安装部10的一条边缘连接,从而使得安装部便于制作。
第二方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发动机罩和第一方面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其中,发动机罩缓冲支架100固定于发动机罩和车身之间。
示例性地,支撑脚20焊接于车身的发动机舱侧边梁朝向发动机罩的表面,而发动机罩压接于缓冲柱上。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方面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设置在发动机罩和车身之间,使得:其一,在车辆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的吸能部压溃变形,并吸收部分碰撞能量,从而能够降低行人的碰撞伤害值;其二,发动机罩缓冲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与上述中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上述中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实用新型车辆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横”、“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安装面和围绕所述安装面设置的周向侧壁;
多个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分别连接于所述周向侧壁的不同位置,且多个所述支撑脚均位于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安装部;
其中,多个所述支撑脚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凸起和/或凹陷的吸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支撑脚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吸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支撑脚上的吸能部均位于同一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所述安装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部位于所述支撑脚延伸方向的中间位置,所述吸能部为所述支撑脚向外弯折的凸起;和/或,
所述吸能部沿所述支撑脚延伸方向的截面为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能部的凸起方向或凹陷方向与所述安装面的延伸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所述支撑脚向外弯折的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支撑脚的延伸方向一致;或者,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具有第一条形凸起,所述支撑脚沿所述支撑脚的延伸方向向外弯折并形成第二条形凸起,所述加强筋贴合式固定于所述第二条形凸起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为弹性件;
其中,所述缓冲件为层状,且所述缓冲件粘接于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或者,所述缓冲件为柱状,且所述安装面自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一侧向所述安装部的背离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延伸有安装孔,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安装孔螺接以将所述缓冲件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脚之间通过第一弧形板连接;
所述支撑脚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翻边,且所述支撑脚和所述外翻边之间通过第二弧形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和所述支撑脚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发动机罩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缓冲支架;
其中,所述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罩和所述车身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09029.3U CN214240722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309029.3U CN214240722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240722U true CN214240722U (zh) | 2021-09-21 |
Family
ID=77796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309029.3U Active CN214240722U (zh) | 2021-02-03 | 2021-02-03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24072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27001A1 (zh) * | 2022-05-24 | 2023-11-30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块支架及缓冲装置 |
-
2021
- 2021-02-03 CN CN202120309029.3U patent/CN21424072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27001A1 (zh) * | 2022-05-24 | 2023-11-30 | 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块支架及缓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057725U (zh) | 车辆门槛梁、门槛梁总成及车辆 | |
JP3085227B2 (ja) | 自動車の車体上部の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 |
JP4736609B2 (ja) | 自動車のフェンダーパネル取付構造 | |
CN114728674B (zh) | 车辆侧结构 | |
US20110169283A1 (en) | Impact Absorbing Device and Front End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 |
WO2012096244A1 (ja) | 自動車のフロントフード構造 | |
CN214240722U (zh) | 一种发动机罩缓冲支架及车辆 | |
JP2002225750A (ja) | バッテリブラケット構造 | |
CN211442500U (zh) | 发动机盖及汽车 | |
JP2009166603A (ja) | 自動車のフードストッパ構造 | |
KR20080010639A (ko) | 자동차용 범퍼 보강부재 | |
CN209955733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安装结构 | |
KR101664847B1 (ko) | 충돌성능을 만족하는 크래쉬박스 조립체 | |
US7484780B2 (en) | Bumper beam for automobile | |
JP4689300B2 (ja) | 車両用衝撃吸収部材 | |
CN209833565U (zh) | 一种汽车门槛防撞盒总成 | |
KR101450608B1 (ko) | 하이브리드 범퍼빔 브라켓 설치구조 | |
CN219295537U (zh) | 翼子板安装支架和车辆 | |
CN221367208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门槛加强板总成 | |
CN214450791U (zh) | 吸能盒、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KR100256541B1 (ko) | 자동차의 리어범퍼 부착용 범퍼스테이 | |
CN219096818U (zh) | 门槛梁及车辆 | |
CN219584137U (zh) | 后牵引安装总成和车辆 | |
CN221226432U (zh) | 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车辆 | |
CN211844337U (zh) | 汽车防撞梁加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