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4374U -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4374U
CN216744374U CN202220321373.9U CN202220321373U CN216744374U CN 216744374 U CN216744374 U CN 216744374U CN 202220321373 U CN202220321373 U CN 202220321373U CN 216744374 U CN216744374 U CN 216744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ck support
boiler
shell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213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健
汪宁
周静涛
吴井波
黄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Conch Kawasaki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213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4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4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4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包括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和背撑,所述背撑角部壳体卡接在背撑上,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搭接,背撑角部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下部壳体卡接到背撑下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卡接到背撑上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可以有效将锅炉烟道拐角两侧的背撑结构保护起来,保证背撑能自由膨胀,并且方便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之间的搭接。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焚烧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如果不对这些垃圾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焚烧是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在焚烧垃圾的过程中,除了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外,还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效的减少各类废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并将垃圾中的能量有效的利用起来。垃圾焚烧发电厂除了能满足电厂自用电外,还能将剩余电力并入电网供各行各业及居民使用。采取垃圾焚烧发电的方式极大的降低工业废气中的有害气体的排放,促进了生态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
背撑为垃圾焚烧锅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背撑结构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此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可以有效将锅炉烟道拐角两侧的背撑结构保护起来,保证背撑能自由膨胀,并且方便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之间的搭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包括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和背撑,所述背撑角部壳体卡接在背撑上,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搭接,背撑角部壳体包括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下部壳体卡接到背撑下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卡接到背撑上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壳体包括顶板、上端板和搭接板,顶板、上端板、搭接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顶板为L型弯折结构,上端板焊接在顶板的两端部构成L型壳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板为L型结构焊接在顶板的拐角处,搭接板的顶部高于顶板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壳体包括底板、下端板、外侧封板和内侧封板,底板、下端板、外侧封板、内侧封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为L型结构,下端板焊接在底板的两端部,外侧封板焊接在底板的外侧,内侧封板焊接在底板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根据背撑型钢外形设计,上端板和下端板卡接在背撑的槽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封板高于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搭接板、外侧封板和内侧封板上均设有折弯处,外侧封板为折边板形式。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可以有效将锅炉烟道拐角两侧的背撑结构保护起来,保证背撑能自由膨胀,并且方便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之间的搭接。
2、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和折边板结合,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布置层次清晰,组焊发货,现场安装方便,维修时拆卸简单;将传动部件全部遮挡在壳体内,减少安全隐患,且降低转动机构的噪音传出,保证了锅炉壳体的整体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撑角部壳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撑角部壳体连接在背撑上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背撑角部壳体;11、上部壳体;111、顶板;112、上端板;113、搭接板;12、下部壳体;121、底板;122、下端板;123、外侧封板;124、内侧封板;2、背撑。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包括锅炉、背撑角部壳体1和背撑2,所述背撑角部壳体1卡接在背撑2上,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2搭接,背撑角部壳体1包括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下部壳体12卡接到背撑2下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11卡接到背撑2上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锅炉背撑角部壳体可以有效将锅炉烟道拐角两侧的背撑结构保护起来,保证背撑能自由膨胀,并且方便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之间的搭接。
上部壳体11包括顶板111、上端板112和搭接板113,顶板111、上端板112、搭接板113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顶板111为L型弯折结构,上端板112焊接在顶板111的两端部构成L型壳体结构。搭接板113为L型结构焊接在顶板111的拐角处,搭接板113的顶部高于顶板111的顶部。
下部壳体12包括底板121、下端板122、外侧封板123和内侧封板124,底板121、下端板122、外侧封板123、内侧封板12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底板121为L型结构,下端板122焊接在底板121的两端部,外侧封板123焊接在底板121的外侧,内侧封板124焊接在底板121的内侧。内侧封板124高于底板121。
上端板112和下端板122根据背撑型钢外形设计,上端板112和下端板122卡接在背撑的槽口内。具体的,背撑角部壳体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壳体由顶板、端板及搭接板焊接成一个整体;下部壳体由底板、内侧封板、外侧封板、端板焊接成一个整体。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两部分在现场按图纸要求组焊在一起,且不能与背撑焊接。上端板和下端板按背撑型钢外形设计,正好卡于槽口内,可以很好的限制背撑过位移,且壳体不会因为锅炉膨胀脱落。
搭接板113、外侧封板123和内侧封板124上均设有折弯处125,外侧封板123为折边板形式,避免拐角处尖锐部对锅炉检修人员造成伤害。搭接板及内侧封板分别高出顶板和底板一部分距离,以方便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壳体搭接,避免锅炉本体壳体影响背撑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操作过程为:根据设计尺寸将上部壳体、下部壳体焊制成型,发往现场组装。现场在背撑安装就位后再安装背撑角部壳体。首先将下部壳体定位到背撑下部对应位置,然后将上部壳体装配到背撑上部位置,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定位好后进行施焊。装配完成后需检查背撑角部壳体与背撑之间的间隙,保证背撑角部壳体与背撑不存在焊接在一起的情况,确保背撑在膨胀过程中不会自然脱落。
本实用新型采用焊接和折边板结合,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布置层次清晰,组焊发货,现场安装方便,维修时拆卸简单;将传动部件全部遮挡在壳体内,减少安全隐患,且降低转动机构的噪音传出,保证了锅炉壳体的整体美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背撑角部壳体(1)和背撑(2),所述背撑角部壳体(1)卡接在背撑(2)上,锅炉本体壳体与背撑(2)搭接,背撑角部壳体(1)包括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下部壳体(12)卡接到背撑(2)下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11)卡接到背撑(2)上部对应位置,上部壳体(11)与下部壳体(1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11)包括顶板(111)、上端板(112)和搭接板(113),顶板(111)、上端板(112)、搭接板(113)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顶板(111)为L型弯折结构,上端板(112)焊接在顶板(111)的两端部构成L型壳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113)为L型结构焊接在顶板(111)的拐角处,搭接板(113)的顶部高于顶板(111)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壳体(12)包括底板(121)、下端板(122)、外侧封板(123)和内侧封板(124),底板(121)、下端板(122)、外侧封板(123)、内侧封板(124)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1)为L型结构,下端板(122)焊接在底板(121)的两端部,外侧封板(123)焊接在底板(121)的外侧,内侧封板(124)焊接在底板(121)的内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112)和下端板(122)根据背撑型钢外形设计,上端板(112)和下端板(122)卡接在背撑的槽口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封板(124)高于底板(12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板(113)、外侧封板(123)和内侧封板(124)上均设有折弯处(125),外侧封板(123)为折边板形式。
CN202220321373.9U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Active CN216744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1373.9U CN216744374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21373.9U CN216744374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4374U true CN216744374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17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21373.9U Active CN216744374U (zh) 2022-02-17 2022-02-17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4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744374U (zh) 一种锅炉背撑角部壳体结构
CN201574806U (zh) 一种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三元催化器
CN203170223U (zh) 烟气脱硝系统中反应器和进烟管道的共壁结构
CN201496143U (zh) 防雨防尘、双层油箱的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12958852U (zh) 一种应用于履带式破碎机的发电机组
CN212056716U (zh) 一种加氢站箱体顶棚
CN212029873U (zh) 一种工业锅炉用余热回收节能装置
CN209998073U (zh) 灰库除尘装置
CN203010645U (zh) 法兰式连接烟囱钢内筒
CN210070205U (zh) 一种可自动切换热源的锅炉
CN210459802U (zh) 一种楼顶建筑暖通结构
CN214468691U (zh) 一种链条炉排侧密封结构
CN201484508U (zh) 分体式加油口结构
CN218351243U (zh) 整体内置呼吸式膨胀器
CN213484643U (zh) 一种防爆型伺服电机
CN210666396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节能装置
CN220059711U (zh) 一种用于方舱电站便于安装拆卸的排烟管安装结构
CN211996818U (zh) 应用于蜂窝式催化剂包装箱的外防护及支撑结构
CN221002915U (zh) 一种集装箱机组的排烟防水结构
CN204871361U (zh) 一种摩托车点火线圈安装结构
CN220791321U (zh) 隔热罩总成
CN216280214U (zh) 一种燃气集中采集平台
CN103170244B (zh) 烟气脱硝系统中反应器和进烟管道的共壁结构
CN217604150U (zh) 一种超低氮燃烧器的防爆装置
CN216814196U (zh) 内燃式环保火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