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4348U -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4348U
CN216744348U CN202122885794.2U CN202122885794U CN216744348U CN 216744348 U CN216744348 U CN 216744348U CN 202122885794 U CN202122885794 U CN 202122885794U CN 216744348 U CN216744348 U CN 216744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ombustion air
pipe
air inlet
injection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857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争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857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4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4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4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属于燃气设备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燃烧装置供气效果和体积大小不均衡的技术问题。其中,燃烧装置包括燃烧部、连接部和第一引射管,燃烧部设置有第一燃烧气道,第一燃烧气道相邻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接部设置有连接腔,第一引射管与连接部连接,第一引射管与第一进气口连通,第一引射管还通过连接腔与第二进气口连通。这样第一引射管内的混合气体可由第一燃烧气道的多个外壁上开口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从而可增大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流量,使得第一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加充足,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的稳定性和强度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燃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一种以燃料气体为原料,通过将燃料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生成火焰的设备,燃气灶中设置有引射管道和燃烧气道,引射管可将空气和燃料气体的混合气体导入至燃烧气道内,为了使引射管的引射效果好,引射管与燃烧气道连接一端的开口可设置较大,从而使得引射管内的气体可高效地进入至燃烧气道内。
相关技术中,引射管的端部和燃烧气道的外壁直接连通,这样会导致燃烧气道的进气量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的燃烧装置的燃烧气道进气量受限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烧装置,包括:
燃烧部,设置有第一燃烧气道,所述第一燃烧气道相邻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
连接部,设置有连接腔,和
第一引射管,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管还通过所述连接腔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燃烧装置中,第一燃烧气道的相邻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一引射管与第一进气口直接连通,使得第一引射管内的部分混合气体可直接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第一引射管还可通过连接部内的连接腔与第二进气口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内的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可通过连接腔和第二进气口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共同构成第一燃烧气道的进气口,这样第一引射管内的混合气体可由第一燃烧气道的多个外壁上开口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从而可增大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流量,使得第一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加充足,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的稳定性和强度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
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可使得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的开口面积相对最大,从而使得第一燃烧气道的进气量更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射管上,所述第一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的底部,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的侧部。
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别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的底壁和侧壁上,使得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分布于第一燃烧气道相邻的外壁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连通的一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连接腔连通。
通过将第一进气口和连接腔均与第一引射管的出气端连通,使得第一引射管上不必额外开设用于与连接腔连通的端口,从而降低第一引射管的制备工艺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还设置有第二燃烧气道,所述第二燃烧气道围设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且所述第一燃烧气道和所述第二燃烧气道之间具有间隙。
通过设置第二燃烧气道,并使第二燃烧气道围设于第一燃烧气道,使得燃烧部上生成的火焰分布更加均匀。第一燃烧气道和第二燃烧气道之间的间距可更进一步地使燃烧部上生成的火焰分布均匀,从而还可使的外部空气可通过上述间隙来为第一燃烧气道和第二燃烧气道引射空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朝向所述第二燃烧气道一侧的外壁上,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和所述第二燃烧气道之间。
通过将连接部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和第二燃烧气道之间,燃烧部上不必额外设置用于固定支撑连接部的结构,同时也使得燃烧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射管,所述第二引射管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连通。
通过设置第二引射管可单独为第二燃烧气道供给混合气体,从而使得第一燃烧气道和第二燃烧气道内的混合气体量充足且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燃烧部上设置有第一套接部和第二套接部,所述第一套接部将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连接的一端套设于内,所述第二套接部将所述第二引射管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连接的一端套接于内。
通过设置第一套接部使得第一引射管和第一燃烧气道的连接效果更佳可靠,且连接密封性也更好。通过设置第二套接部使得第二射管和第二燃烧气道的连接效果更佳可靠,且连接密封性也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引射管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连接的一端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引射管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连接的一端开口均为圆形。
将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的端口设置为圆形可降低第一引射管和第二引射管的制备难度。
第二方面,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燃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燃烧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燃烧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燃烧装置的仰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燃烧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引射管,110-第一管体段,120-第二管体段,130-第一燃气口,
200-燃烧部,210-空气进气口,220-第一燃烧气道,221-第一进气口,222-第二进气口,221-第一出气口,230-第二燃烧气道,231-第二出气口,240-第一套接部,250-第二套接部,
300-连接部,310-连接腔,
400-第二引射管,410-第二燃气口,
500-盛水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图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燃烧装置,包括燃烧部200、连接部300和第一引射管100。该燃烧装置可以应用于燃气灶中。
其中,第一引射管100可与燃气管连通,使得燃料气体可进入至第一引射管100内,进入至第一引射管100内的燃料气体可与空气混合以形成混合气体。第一引射管100还与燃烧部200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导入至燃烧部200内,混合气体进入燃烧部200内后可分布于燃烧部200内,随后从燃烧部200排出并被点燃以形成火焰。
燃烧部200内设置有第一燃烧气道220,第一燃烧气道2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的壁面上,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的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均连通,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输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沿多个方向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从而使得单位时间内进输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的流量充足,相应的,混合气体也能够更快地分布于第一燃烧气道220内,这样将混合气体点燃形成的火焰的焰力会更强。
连接部300内具有连接腔310,连接部300与第一引射管100和燃烧部200均连通,具体来说,第一引射管100的一端可与第一进气口221直接连通,第一引射管100还可与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连通,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与第二进气口222连通,这样第一引射管100还与第二进气口222连通,从而可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的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均连通。
第一引射管100与连接部300连接,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部分混合气体需要通过连接腔310后再通过第二进气口222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这样可增加该部分混合气体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行程,从而使得该部分混合气体可更加充分地混合,使混合气体可燃烧更加充分。
具体来说,当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用于设置第一进气口221的外壁的面积较小,从而导致第一进气口221的口径受限,进而导致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1的口径小于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的口径,这样会导致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进气量和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量不匹配。因此,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一个外壁上设置第一进气口221的基础上,再在与上述的外壁相邻的外壁上设置第二进气口222,可提升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进气量,使得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进气量和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量相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燃烧装置中,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相邻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进气口221直接连通,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部分混合气体可直接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第一引射管100还可通过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与第二进气口222连通,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可通过连接腔310和第二进气口222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共同构成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进气口,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由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多个外壁上开口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从而可增大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流量,使得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加充足,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的稳定性和强度更佳。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将第一燃烧气道220扩大,以使第一燃烧气道220与第一引射管100连接的外壁上开设的进气口可与第一引射管100的端口大小对应,这样可使得第一引射管100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的流量较大,以提升第一燃烧气道220的进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加上文的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共同构成的进气口大小,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可连通。具体来说,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外壁上的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可朝向设置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的相邻外壁的交界连接处延伸,从而使得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可相接,这样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构成一个整体的开口,从而使得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共同构成的进气口相对最大。这样可增大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流量,使得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量更加充足,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形成的火焰的稳定性和强度更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第一进气口221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部,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部直接连通,上文的第二进气口222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上,相应的,使得第一引射管100还可通过连接部300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连通,这样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可位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的外壁上,使得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分散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的外壁上,从而充分利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外壁,以使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体积可相应缩小,最终可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结构紧凑。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第一进气口221还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上,第二进气口222还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部,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直接连通,连接部300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部和第一引射管100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通过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与第二进气口222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的第一进气口221的开口的口径小于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的开口的口径时,可设置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1与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对接,同时,使连接部300的连接腔310也与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对接。这样可充分利用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第一引射管100的侧壁上不必额外设置用于与连接部300的连接腔310连通的开口,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连接部3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连接后的整体结构紧凑。
具体来说,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燃烧气道220连通的出气端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1连通,连接部300的连接腔310可与第二部分连通,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通过出气端排出后,部分混合气体直接通过第一进气口221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另一部分混合气体通过连接部300的连接腔310和第二进气口222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射管100上还可设置多个出气端,其中一个出气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1对接,使得部分混合气体可直接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另一个出气端可与连接部300的连接腔310连通,第一引射管100内的另一部分混合气体可通过连接腔310和第二进气口222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这样也可将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通过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同时还可使得通过连接腔310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与通过第一引射管100直接输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的混合气体不会相互干扰,从而可保持这两部分混合气体的气流稳定,以使这两部分混合气体可更高效地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可与连接部300连通,连接部300上可开设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连通,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通过第一开口进入至连接腔310,并通过第二开口由连接腔310排出。
第一开口的轴线与和第二开口的轴向相交设置,这样使得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朝向不同,因此,当混合气体进入至连接腔310内后至由连接腔310排出的过程中,混合气体的流向会改变,这样可使得通过连接腔310的该部分混合气体可更加充分地进行混合,以使混合气体的含氧量再次提高。
具体的,当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用于设置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的相邻侧壁相互垂直时,连接部300上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也相互垂直,第一开口的轴向与第二开口的轴向的夹角应配合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侧壁之间的夹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第一引射管100包括第一管体段110和第二管体段120,第二管体段120与第一管体段110连通,第二管体段120背离第一管体段110的一端朝向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从而使得第二管体段120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的第一进气口221连通,第一管体段110相对于第二管体段120弯折设置,这样可使得由第一管体段110和第二管体段120连接形成的第一引射管100具有较长的长度,从而可增加混合气体通过第一引射管100的行程。
具体来说,第一管体段110可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平行设置,第二管体段120可垂直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设置,这样使得第一管体段110和第二管体段120相互弯折,以达到增加第一引射管100的长度的目的。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进气口221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上,且第二进气口222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上时,第一管体段110可设置为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相平行,且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的侧壁相垂直,第二管体段120可设置为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相垂直,连接部300可设置为贴合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上,这样也可使得第一燃烧气道220同时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连通。
第二管体段12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体段110的内径,应理解的是,上文的第一引射管100即为文丘里管,其为燃气灶等燃烧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料气体和空气均可导入至文丘里管内,并在文丘里管内进行混合。燃料气体通过燃气管主动输入至文丘里管内,而外部空气则被文丘里管内的通过的燃料气体带入至文丘里管内。通过将第一引射管100设置为文丘里管可使得通过第一引射管100排出的混合气体流量增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燃烧部200还包括第二燃烧气道230,第二燃烧气道230围设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第一引射管100还可与第二燃烧气道230连通,这样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还可以导入第二燃烧气道230内,从而使得混合气体可分布于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内。这样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内的混合气体均可被点燃,从而使得燃烧部200上可形成范围更大的火焰。
具体来说,第一燃烧气道220可设置为环形,第二燃烧气道230也可设置为环形,这样在第一燃烧气道220上形成的火焰为中心火焰,在第二燃烧气道230上生成的火焰为外环火焰,通过中心火焰和外环火焰同时对待加热物进行加热,可使得待加热物受热更加均匀,以提升加热效率。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得第一燃烧气道220上生成的内环火焰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上生成的外环火焰保持一定的间距,这样燃烧部200上生成的火焰分布范围更大。
同时,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器气道之间的间隙还可构成空气进气口210,使得燃烧装置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空气进气口210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的区域,从而为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补充空气。
应理解的是,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二燃烧气道230的连接方式也可采用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燃烧气道220相同的连接方式,即,第二燃烧气道230的相邻侧壁上也可开设进气口,第一引射管100可同时与第二燃烧气道230相邻侧壁上的进气口连通,这样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也可由第二燃烧气道230上的多个进气口进入至第二燃烧气道230内,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导入至第二燃烧器气道内的效率提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第二进气口222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朝向第二燃烧气道230一侧的外壁上,第一进气口221仍设置于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部,相应的,连接部300可设置在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的间隙处,这样使得连接部300可充分利用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的空间,以使得本申请的燃烧装置的结构紧凑。
具体来说,连接部300的相对两端可分别与第二燃烧气道230朝的外壁和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外壁抵靠,这样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可为连接部300提供安装基础,使得连接部300可固定安装在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同时,这样也可使得连接部300充分利用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的空间,以使连接部300的体积可设置相对自大,相应的,连接部300内的连接腔310也具有较大的容积,连接腔310内可容纳更多的混合气体,从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内的混合气体可更高效地导出至第一引射管100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混合气体可更高效地导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内,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可设置第二引射管400,第二引射管400与第二燃烧气道230连通,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燃烧气道220连通,这样可通过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二引射管400分别向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供气。因此,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连接形成的整体与第二引射管40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连接形成的整体相互独立,通过第一引射管100进入至第一燃烧气道220的混合气体与通过第二引射管400进入至第二燃烧气道230的混合气体不会相互干扰,以保证第一燃烧气道22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内具有足量的气体。
应理解的是,第二引射管40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也可采用与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相同的连接方式。具体来说,第二燃烧气道230相邻的外壁上可分别设置进气口,第二引射管400与第二燃烧气道230上的多个进气口同时连接,第二引射管400内的混合气体可同时通过第二燃烧气道230上的多个进气口进入至第二燃烧气道230内,从而使得第二引射管400内的混合气体可足量进入至第二燃烧气道230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连通,以及便于第二引射管40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连通,燃烧部200上可开设第一套接部240和第二套接部250,第一套接部240和第二套接部250的可分别将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二引射管400套设在内。具体来说,第一套接部240的内径与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的外径配合,以在第一套接部240的径向上对第一引射管100进行限位。第二套接部250的内径与第二引射管400的出气端的外径配合,以在第二套接部250的径向上对第二引射管400进行限位。这样可防止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二引射管400晃动,以使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二引射管400保持稳定。
同时,通过套接的方式连接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采用对接连接的方式,还使得第一引射管100与第一套接部240,以及第二引射管400与第二套接部250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进而使得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一燃烧气道220连接密封性更好,及其使得第二引射管400和第二燃烧气道230的连接密封性更好。
当然,为了更进一步增强上述的密封效果,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的外壁上可套设密封圈,密封圈嵌设在第一引射管100的出气端和第一套接部240之间。第二引射管400的出气端的外壁上也可套设密封圈,密封圈还嵌设于第二引射管400的出气端和第二套接部25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文的第一引射管100用于与第一燃烧气道220连通的出气口可设置为圆形,第二引射管400用于与第二燃烧气道230连通的出气口也可设置为圆形。圆形的出气口可降低第一引射管100和第二引射管400的制备难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包括盛水盘500,盛水盘500设置在燃烧部200的下侧,用于承接燃烧部200上的脏污。
实施例二
基于上文的燃烧装置,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燃气灶,包括上文的燃烧装置。
当然,本申请的燃烧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加热装置中,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部(200),设置有第一燃烧气道(220),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相邻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221)和第二进气口(222),
连接部(300),设置有连接腔(310),和
第一引射管(100),与所述连接部(300)连接,所述第一引射管(100)与所述第一进气口(221)连通,所述第一引射管(100)还通过所述连接腔(310)与所述第二进气口(22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口(221)和所述第二进气口(22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200)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射管(100)上,所述第一进气口(221)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的底壁,所述第二进气口(222)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的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100)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连通的一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进气口(221)连通,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连接腔(310)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200)还设置有第二燃烧气道(230),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围设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且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和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口(222)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和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相邻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300)位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和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还包括第二引射管(400),所述第二引射管(400)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200)上设置有第一套接部(240)和第二套接部(250),所述第一套接部(240)将所述第一引射管(100)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连接的一端套设于内,所述第二套接部(250)将所述第二引射管(400)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连接的一端套接于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射管(100)与所述第一燃烧气道(220)连接的一端开口和所述第二引射管(400)与所述第二燃烧气道(230)连接的一端开口截面为圆形。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装置。
CN202122885794.2U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Active CN216744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5794.2U CN21674434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85794.2U CN21674434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4348U true CN216744348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8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85794.2U Active CN216744348U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4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207426A1 (en) Industrial burner
WO2016145746A1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16744348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4060813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4060814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113983462A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7875837U (zh) 一种上进风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06755166U (zh) 蒸汽消烟型火炬燃烧器
CN113864825A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8180480A (zh) 腔内预混安全仓
CN216744349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16244272U (zh) 一种燃烧装置及燃气灶
CN208074952U (zh) 腔内预混安全仓
CN209165391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21881464U (zh) 燃烧器
CN216079788U (zh) 空气燃气预混器及热交换装置及壁挂炉
CN216047845U (zh) 一种引射器、上进风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109579053A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用燃气混合室
CN216047675U (zh) 一种燃气喷嘴及燃气灶
CN217684989U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328271U (zh) 一种燃气灶
CN215723200U (zh) 燃烧器、燃气加热系统和家用电器
CN114321917B (zh) 燃烧器以及燃气灶
CN218379412U (zh) 可提高进气量的进气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318429U (zh)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