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43792U -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43792U
CN216743792U CN202122999006.2U CN202122999006U CN216743792U CN 216743792 U CN216743792 U CN 216743792U CN 202122999006 U CN202122999006 U CN 202122999006U CN 216743792 U CN216743792 U CN 216743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t
bearing
grease injection
track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90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il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unb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unb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unb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90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43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43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43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包括输送带,衔接输送带的轨道,以及与轨道同向设置的移送组件,所述移送组件等距的移送轨道上的轴承在轨道上行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游隙检测工位,两个注脂称重工位,设于两个注脂称重工位之间的翻转工位,以及设于注脂称重工位后部的剔除工位,游隙检测工位,包括旋转模头,转盘和竖向模组,所述竖向模组驱动所述定位部与旋转部配合,所述旋转模头动作并驱动内圈相对外圈转动;注脂称重工位,包括称重机构和注脂机构,所述注脂机构包括注脂头和竖向模组,所述注脂头设有多个注脂部位,所述注脂部位插接在两个钢球之间并向内圈和外圈的沟道处注脂,增加轴承注脂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注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背景技术
轴承在完成内外圈合套和钢球组入的工序后,需要在钢球处注入润滑脂,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注脂设备,虽具有一个注脂头和运输轴承的轨道,但轴承的移送方向固定,无法对轴承另一面进行注脂,并且,轨道工装的功能单一,仅能对轴承进行钢球表面的注脂和称重工作,难以保证轴承的注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增加轴承注脂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包括输送带,衔接输送带的轨道,以及与轨道同向设置的移送组件,所述移送组件等距的移送轨道上的轴承在轨道上行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游隙检测工位,两个注脂称重工位,设于两个注脂称重工位之间的翻转工位,以及设于注脂称重工位后部的剔除工位,
游隙检测工位,包括设于轴承上方的旋转模头,设于轨道上的转盘和竖向模组,所述旋转模头具有与内圈插接的旋转部,以及定位在内圈上端面的定位部,所述竖向模组驱动所述定位部与旋转部配合,所述旋转模头动作并驱动内圈相对外圈转动;
注脂称重工位,包括沿轨道依次布置的称重机构和注脂机构,所述称重机构设于轨道下部,所述注脂机构包括注脂头和竖向模组,所述注脂头设有多个注脂部位,所述注脂部位插接在两个钢球之间并向内圈和外圈的沟道处注脂;
翻转工位,用于将轴承翻转,以进行轴承另一面注脂。
进一步,所述注脂头包括轴向连接的连接座和注脂座,所述连接座连通脂管,所述连接座与注脂座之间形成有脂腔,所述注脂部位周向间隔布置在注脂座底部,且所述注脂部位上设有连通脂腔的外通道和内通道,所述外通道朝向外圈沟道设置,所述内通道朝向内圈沟道设置。
进一步,两个所述注脂部位之间设有与钢球轮廓相配的避让口;
所述注脂部位呈梯台设置,所述梯台的小端朝向轴承设置,且所述梯台的两侧面呈弧形内凹设置,所述内通道和外通道连通梯台的两侧面。
进一步,所述注脂称重工位前部还设有预留空位。
进一步,所述称重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设于轨道下方的举升气缸,以及连接举升气缸的电子秤,所述举升气缸上设有托头,所述升降气缸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供托头穿过的通口,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托板下降,以使所述托头支撑轴承,以进行称重。
进一步,所述翻转工位上设有翻转气缸和翻转座,所述轨道上对应翻转座的转动路径设有弧槽,所述轴承容置在翻转座内,所述移送组件的动作端穿设在翻转座之间。
进一步,所述注脂头外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一调节杆组可调节的设置在轴承上方,所述传感器朝向轴承的沟道设置,且所述调节杆组沿X轴、Y轴和Z轴可调节的转动。
进一步,所述轨道上还设有油检组件,所述油检组件包括供轴承容置的油检板,所述油检板上还设有与轴承沟道对应设置的贯通环道。
进一步,所述移送组件包括沿轨道同向设置的导轨和行架,设于行架上的多个爪盘,用于驱动爪盘朝向轴承伸出或收回的第一驱动模组,以及用于驱动爪盘沿轨道等距移动的第二驱动模组。
进一步,位于所述轨道末端还设有剔除工位,所述剔除工位上设有剔除气缸,所述剔除气缸与称重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剔除气缸用于剔除注脂量过高或过低的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在注脂和称重工位前,通过游隙检测工位对轴承的内外圈转动的灵活性进行测试,保证内外圈相对转动灵活,进而保证后续的注脂的均匀性;
通过翻转工位上的翻转气缸和翻转座,在保证轴承位置稳定的前提下对轴承进行翻面,从而实现在一条轨道上完成轴承两面的注脂,增加轴承注脂的工作效率;
注脂部位具有内外两个注脂通道,从而实现对内外圈的沟道进行注脂,增加注脂效率和均匀性,提高轴承的注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游隙检测工位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注脂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注脂头和轴承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称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轨道;2.1、弧槽;3、移送组件;3.1、导轨;3.2、行架;3.3、爪盘;3.4、第一驱动模组;3.5、第二驱动模组;4、游隙检测工位;4.1、旋转模头;4.11、定位部;4.12、旋转部;4.2、转盘;5、称重机构;5.1、升降气缸;5.11、托板;5.12、通口;5.2、举升气缸;5.21、托头;6、注脂机构;6.1、注脂头;6.2、注脂部位;6.21、内通道;6.22、外通道;6.3、连接座;6.4、注脂座;6.5、脂腔;7、翻转工位;7.1、翻转气缸;7.2、翻转座;8、预留空位;9、调节杆组;10、油检组件;10.1、油检板;10.2、贯通环道;11、竖向模组;12、剔除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如图1-8所示,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包括输送带1,衔接输送带1的轨道2,以及与轨道2同向设置的移送组件3,所述移送组件3等距的移送轨道2上的轴承在轨道2上行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游隙检测工位4,两个注脂称重工位,设于两个注脂称重工位之间的翻转工位7,以及设于注脂称重工位后部的剔除工位;
游隙检测工位4,该工位用于对轴承的灵活性测试,包括设于轴承上方的旋转模头4.1,设于轨道2上的转盘4.2和竖向模组11,所述旋转模头具有与内圈插接的旋转部4.12,以及定位在内圈上端面的定位部4.11,所述竖向模组11驱动所述定位部4.11与旋转部4.12配合,所述旋转模头4.1动作并驱动内圈相对外圈转动,在注脂和称重工位前,通过游隙检测工位4 对轴承的内外圈转动的灵活性进行测试,保证内外圈相对转动灵活,进而保证后续的注脂的均匀性;
注脂称重工位,包括沿轨道2依次布置的称重机构5和注脂机构6,所述称重机构5设于轨道2下部,所述注脂机构6包括注脂头6.1和竖向模组11,所述注脂头6.1设有多个注脂部位6.2,所述注脂部位6.2插接在两个钢球之间并向内圈和外圈的沟道处注脂;
翻转工位7,用于将轴承翻转,以进行轴承另一面注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部4.12包括导向面和驱动面,所述导向面位于旋转部4.12底部,所述驱动面与内圈内壁相抵,从而驱动其转动,在测试时,定位部4.11下行压设在内圈端面上,转盘4.2由内圈从动驱动转动,对轴承进行灵活性测试。
作为对注脂头6.1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注脂头6.1包括轴向连接的连接座6.3和注脂座 6.4,所述连接座6.3连通脂管,所述连接座6.3与注脂座6.4之间形成有脂腔6.5,所述注脂部位6.2周向间隔布置在注脂座6.4底部,且所述注脂部位6.2上设有连通脂腔6.5的外通道 6.22和内通道6.21,所述外通道6.22朝向外圈沟道设置,所述内通道6.21朝向内圈沟道设置,从而同时对内外圈的沟道进行注脂,润滑脂得以进入钢球保持架和内外圈之间。
具体的,两个所述注脂部位6.2之间设有与钢球轮廓相配的避让口;所述注脂部位6.2呈梯台设置,所述梯台的小端朝向轴承设置,以方便注脂部位6.2置入内外圈之间,且所述梯台的两侧面呈弧形内凹设置,所述内通道6.21和外通道6.22连通梯台的两侧面,内凹的两侧面形成一定空间,有利于润滑脂挤压进入沟道内。注脂部位6.2具有内外两个注脂通道,从而实现对内外圈的沟道进行注脂,增加注脂效率和均匀性,提高轴承的注脂效果。
作为可选的,所述注脂称重工位前部还设有预留空位8,该预留空位8可根据客户定制需求,增加轴承的检测工位,如光线定点找位,检测钢球完整等。
具体的,所述称重机构5包括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5.1,设于轨道2下方的举升气缸5.2,以及连接举升气缸5.2的电子秤,所述举升气缸5.2上设有托头5.21,所述升降气缸5.1上设有托板5.11,所述托板5.11上设有供托头5.21穿过的通口5.12,所述托板5.11抬升轴承离开轨道2,所述托头5.21抬升轴承离开托板5.11,以进行称重。
具体的,所述翻转工位7上设有翻转气缸7.1和翻转座7.2,所述翻转座7.2具有上下布置的阻挡部,两个阻挡部之间贯通设置,由移送组件3驱动轴承进入翻转座7.2,所述轨道2 上对应翻转座7.2的转动路径设有弧槽2.1,所述轴承容置在翻转座7.2内,所述移送组件3 的动作端穿设在翻转座7.2之间。
通过翻转工位7上的翻转气缸7.1和翻转座7.2,在保证轴承位置稳定的前提下对轴承进行翻面,从而实现在一条轨道2上完成轴承两面的注脂,增加轴承注脂的工作效率。
作为可选的,所述注脂头6.1外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一调节杆组9可调节的设置在轴承上方,所述传感器朝向轴承的沟道设置,且所述调节杆组9沿X轴、Y轴和Z轴可调节的转动,所述调节杆组9包括通过卡箍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
作为可选的,所述轨道2上还设有油检组件10,油检组件10可设置在注脂工位的后部,所述油检组件10包括供轴承容置的油检板10.1,所述油检板10.1上还设有与轴承沟道对应设置的贯通环道10.2,在油检板10.1的上下方各设有一个检测头,在检测头上间隔设置有供光纤传感器安装的槽口,由光纤检测头通过光透度来检测轴承上的润滑脂。
具体的,所述移送组件3包括沿轨道2同向设置的导轨3.1和行架3.2,设于行架3.2上的多个爪盘3.3,用于驱动爪盘3.3朝向轴承伸出或收回的第一驱动模组3.4,以及用于驱动爪盘3.3沿轨道2等距移动的第二驱动模组3.5。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模组3.4和第二驱动模组3.5都可选用气缸或电缸。
具体的,位于所述轨道2末端还设有剔除工位,所述剔除工位上设有剔除气缸12,所述剔除气缸12与称重机构5信号连接,所述剔除气缸12用于剔除注脂量过高或过低的轴承。
作为可选的,所述剔除气缸还可与油检组件、旋转模头信号连接,以剔除不合格的轴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包括输送带(1),衔接输送带(1)的轨道(2),以及与轨道(2)同向设置的移送组件(3),所述移送组件(3)等距的移送轨道(2)上的轴承在轨道(2)上行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游隙检测工位(4),两个注脂称重工位,设于两个注脂称重工位之间的翻转工位(7),以及设于注脂称重工位后部的剔除工位,
游隙检测工位(4),包括设于轴承上方的旋转模头(4.1),设于轨道(2)上的转盘(4.2)和竖向模组(11),所述旋转模头具有与内圈插接的旋转部(4.12),以及定位在内圈上端面的定位部(4.11),所述竖向模组(11)驱动所述定位部(4.11)与旋转部(4.12)配合,所述旋转模头(4.1)动作并驱动内圈相对外圈转动;
注脂称重工位,包括沿轨道(2)依次布置的称重机构(5)和注脂机构(6),所述称重机构(5)设于轨道(2)下部,所述注脂机构(6)包括注脂头(6.1)和竖向模组(11),所述注脂头(6.1)设有多个注脂部位(6.2),所述注脂部位(6.2)插接在两个钢球之间并向内圈和外圈的沟道处注脂;
翻转工位(7),用于将轴承翻转,以进行轴承另一面注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头(6.1)包括轴向连接的连接座(6.3)和注脂座(6.4),所述连接座(6.3)连通脂管,所述连接座(6.3)与注脂座(6.4)之间形成有脂腔(6.5),所述注脂部位(6.2)周向间隔布置在注脂座(6.4)底部,且所述注脂部位(6.2)上设有连通脂腔(6.5)的外通道(6.22)和内通道(6.21),所述外通道(6.22)朝向外圈沟道设置,所述内通道(6.21)朝向内圈沟道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注脂部位(6.2)之间设有与钢球轮廓相配的避让口;
所述注脂部位(6.2)呈梯台设置,所述梯台的小端朝向轴承设置,且所述梯台的两侧面呈弧形内凹设置,所述内通道(6.21)和外通道(6.22)连通梯台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称重工位前部还设有预留空位(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机构(5)包括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5.1),设于轨道(2)下方的举升气缸(5.2),以及连接举升气缸(5.2)的电子秤,所述举升气缸(5.2)上设有托头(5.21),所述升降气缸(5.1)上设有托板(5.11),所述托板(5.11)上设有供托头(5.21)穿过的通口(5.12),
所述升降气缸(5.1)驱动托板(5.11)下降,以使所述托头(5.21)支撑轴承,以进行称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工位(7)上设有翻转气缸(7.1)和翻转座(7.2),所述轨道(2)上对应翻转座(7.2)的转动路径设有弧槽(2.1),所述轴承容置在翻转座(7.2)内,所述移送组件(3)的动作端穿设在翻转座(7.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脂头(6.1)外部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通过一调节杆组(9)可调节的设置在轴承上方,所述传感器朝向轴承的沟道设置,且所述调节杆组(9)沿X轴、Y轴和Z轴可调节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2)上还设有油检组件(10),所述油检组件(10)包括供轴承容置的油检板(10.1),所述油检板(10.1)上还设有与轴承沟道对应设置的贯通环道(1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组件(3)包括沿轨道(2)同向设置的导轨(3.1)和行架(3.2),设于行架(3.2)上的多个爪盘(3.3),用于驱动爪盘(3.3)朝向轴承伸出或收回的第一驱动模组(3.4),以及用于驱动爪盘(3.3)沿轨道(2)等距移动的第二驱动模组(3.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轨道(2)末端还设有剔除工位,所述剔除工位上设有剔除气缸(12),所述剔除气缸(12)与称重机构(5)信号连接,所述剔除气缸(12)用于剔除注脂量过高或过低的轴承。
CN202122999006.2U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Active CN216743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9006.2U CN216743792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9006.2U CN216743792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43792U true CN216743792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30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9006.2U Active CN216743792U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437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4425B (zh) 一种圆柱滚子轴承全自动装配生产线
KR100579082B1 (ko) 베어링 볼 공급 분배 및 볼 수량 검사장치
KR20080032736A (ko) 프레스를 이용한 볼 베어링의 볼 조립 장치
CN216743792U (zh) 一种轴承的双面注脂设备
CN109175724B (zh) 芯轴油线的激光加工方法
CN108930720B (zh) 带保持架的滚针轴承转盘式装针机
CN115026651A (zh) 一种输出轴的全自动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CN205765093U (zh) 旋转定位上料装置
CN107857069A (zh) 一种环形导轨
JP2832065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類のボール組込み方法
CN116423174A (zh) 滑块自动钢珠装填机
CN217317096U (zh) 一种链式刀库的链条及链条传动机构
CN217141252U (zh) 全自动气动分拣机
CN214393113U (zh) 一种用于轴承防尘盖的拆除设备
CN213916922U (zh) 一种o型圈自动装入轴承外圈槽的设备
CN210815858U (zh) 一种发动机缸盖自动涂油机
CN211693273U (zh) 一种滚针轴承分装机
CN209853253U (zh) 一种气缸套综合移动平台
CN109175725B (zh) 芯轴油线激光加工系统的组装方法
CN219541014U (zh) 轴承圈分类储料机
CN109108489B (zh) 芯轴油线激光加工系统
KR940002678B1 (ko) 공작기계에 있어서의 공구자동 교환기구
CN218002514U (zh) 一种钻杆直线度检测装置
CN109443755B (zh) 车桥被动锥齿轮齿节定位检测装置
CN216541379U (zh) Kdcx断路器激光封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7

Address after: 315300 No. 446, Xinxing Second Road, Cix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Shilong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00 No. 446, Xinxing Second Road, Cixi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Ningbo Shunbi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