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7451U -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7451U
CN216737451U CN202122676427.1U CN202122676427U CN216737451U CN 216737451 U CN216737451 U CN 216737451U CN 202122676427 U CN202122676427 U CN 202122676427U CN 216737451 U CN216737451 U CN 216737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lifting device
rotating shaft
section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764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沛
田山山
王军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di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di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di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Udi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764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7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7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7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和运载车,其中,升降装置包括丝杆、转轴组件、轴承以及轴承座。丝杆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连接;转轴组件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轴承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的外侧凸设凸台,转轴组件安装于轴承,并与第一连接体连接;轴承座凹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过孔,凸台卡持于安装槽底部,并且第二连接体部分安装于过孔,其中,第一连接体位于第二连接体远离安装槽底部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纵截面呈阶梯状的轴承安装于轴承座的安装槽内,有效地增大了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受力面积,提高轴承座的承重能力,有利于使升降装置更加稳固可靠。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运载车中,通常设置有升降装置用以将车辆的承重板抬高,以便于使用者无需弯腰去搬运或者操作承载在承重板上的货物。
传统的升降装置大多采用丝杆传动的方式实现设备的升降,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丝杆上下运动从而支撑承重板升降运动。而传统的升降装置中套接丝杆组件的轴承通常采用圆柱体的形状,轴承与轴承座的连接大多采用在轴承的周缘开设凹槽,在轴承座上设置凸块与凹槽卡接的方式固定,可是这样的固定结构支撑和承重能力较弱,在升降装置抬升重量较大的物品时,轴承座容易因受力过大而使得凸块断裂,造成轴承和丝杆组件从轴承座上滑落,导致底盘无法被抬起。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旨在提高轴承座和轴承的支撑和承重能力,使得升降装置更稳固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转轴组件、轴承以及轴承座。所述丝杆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连接;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体的外侧凸设凸台,所述转轴组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所述轴承座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过孔,所述凸台卡持于所述安装槽底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体部分安装于所述过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远离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丝杆螺母、从动轮以及转轴套管。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从动轮连接于一个驱动装置,所述从动轮套接所述丝杆螺母;所述转轴套管包括套管段以转轴段,所述套管段与所述转轴段连接,所述套管段套接所述丝杆螺母,并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套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轴段的外径。所述轴承套接所述转轴段,并抵接所述套管段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轴承座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并抵接所述轴承座的表面,所述紧固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径,所述紧固螺母套接所述转轴段穿出所述轴承的部分。
可选地,所述丝杆包括丝杆本体、固定组件以及挡板。所述丝杆本体部分套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内;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丝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表面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丝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丝杆本体包括固定段和转动段。所述固定段套接于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转动段与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转动段的部分套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内。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帽、连接板以及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帽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固定套管连接所述连接板背离所述固定帽的表面,所述固定套管背离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与所述转动段抵接。所述固定段依次套接于所述固定套管、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固定帽内,并且所述固定段背离所述转动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帽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载车,所述运载车包括至少一个升降装置、驱动装置以及车体,所述升降装置为以上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以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车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升降装置。
可选地,所述车体包括车架以及承重板,所述升降装置固定于所述车架内,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承重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车架可升降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轴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传动轮以及传动链条。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车架内;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转轴组件连接,以使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转轴组件同步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张紧轮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增大升降装置中的轴承与轴承座的受力面积,该轴承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连接,第一连接体的外侧凸设凸台,轴承座凹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过孔,凸台卡持于安装槽底部,并且第二连接体部分安装于过孔,其中,第一连接体位于第二连接体远离安装槽底部的一侧;该升降装置还包括丝杆和转轴组件,丝杆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连接;转轴组件与丝杆螺纹配合连接,转轴组件安装于轴承,并与第一连接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轴承的第二连接体外侧凸设凸台,将凸台卡持在安装槽内,并将第二连接体的部分安装于安装槽槽底的过孔内,从而将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相比于传统升降装置中轴承与轴承座的连接方式,通过有效地增大了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轴承座在垂直方向受到的作用力,提高轴承座的承重能力,有利于使升降装置更加稳固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运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运载车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运载车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的升降装置一实施例的丝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运载车一实施例的升降装置和驱动装置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升降装置一实施例的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运载车 15 轴承
10 升降装置 151 第一连接体
11 丝杆 153 第二连接体
111 丝杆本体 1531 凸台
1111 转动段 17 轴承座
1113 固定段 171 安装槽
113 固定组件 173 过孔
1131 固定帽 19 紧固螺母
1133 连接板 30 驱动装置
1135 固定套管 31 动力源
115 挡板 33 传动轮
13 转轴组件 35 传动链条
131 丝杆螺母 37 张紧轮
133 从动轮 50 车体
135 转轴套管 51 车架
1351 套管段 53 承重板
1353 转轴段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的升降装置10中套接丝杆组件的轴承15通常采用圆柱体的形状,轴承15与轴承座17的连接大多采用在轴承15的周缘开设凹槽,在轴承座17上设置凸块与凹槽卡接的方式固定,可是这样的固定结构支撑和承重能力较弱,在运载车100运载重量较大的物品时,轴承座17容易因受力过大而使得凸块断裂,造成轴承15和丝杆组件从轴承座17上滑落,导致底盘无法被抬起。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升降装置10。
参照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升降装置10包括丝杆11、转轴组件13、轴承15以及轴承座17。丝杆11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53连接;转轴组件13与丝杆11螺纹配合连接;轴承15包括第一连接体151和第二连接体153,第一连接体151与第二连接体153连接,第一连接体151的外侧凸设凸台1531,转轴组件13安装于轴承15,并与第一连接体151连接;轴承座17凹设有安装槽171,安装槽171底部开设有过孔173,凸台1531卡持于安装槽171底部,并且第二连接体153部分安装于过孔173,其中,第一连接体151位于第二连接体153远离安装槽171底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增大升降装置10中的轴承15与轴承座17的受力面积,该轴承15包括第一连接体151和第二连接体153,第一连接体151与第二连接体153连接,第一连接体151的外侧凸设凸台1531,轴承座17凹设有安装槽171,安装槽171底部开设有过孔173,凸台1531卡持于安装槽171底部,并且第二连接体153部分安装于过孔173,其中,第一连接体151位于第二连接体153远离安装槽171底部的一侧;该升降装置10还包括丝杆11和转轴组件13,丝杆11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53连接;转轴组件13与丝杆11螺纹配合连接;转轴组件13安装于轴承15,并与第一连接体151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轴承15的第二连接体153外侧凸设凸台1531,将凸台1531卡持在安装槽171内,并将第二连接体153的部分安装于安装槽171槽底的过孔173内,从而将轴承15固定在轴承座17上,相比于传统升降装置10中轴承15与轴承座17的连接方式,通过在轴承座17内凹设安装槽171卡持纵截面呈阶梯状的轴承15,可以有效地增大了轴承15与轴承座17之间的受力面积,减小轴承座17在垂直方向受到的作用力,提高轴承座17的承重能力,有利于使升降装置10更加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轴组件13包括丝杆螺母131、从动轮133以及转轴套管135。丝杆螺母131与丝杆11螺纹配合连接;从动轮133连接于一个驱动装置30,从动轮133套接丝杆螺母131;转轴套管135包括套管段1351以转轴段1353,套管段1351与转轴段1353连接,套管段1351套接丝杆螺母131,并连接从动轮133,套管段1351的外径大于转轴段1353的外径。轴承15套接转轴段1353,并抵接套管段1351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组件13包括有丝杆螺母131、从动轮133以及转轴套管135,相比于现有的将丝杆螺母131与转动机构一体集成的升降装置10,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丝杆螺母131、从动轮133以及转轴套管135依次连接,可以实现转轴组件13的简便安装,有利于转轴组件13的检修和拆装。同时转轴套管135包括套管段1351和转轴段1353,通过将转轴段1353套接于轴承15内,再将套管段1351与轴承15的表面抵接,有利于使轴承15对转轴组件13在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支撑力,使得运载车100的承重能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轴承座17设有紧固螺母19,紧固螺母19与转轴组件13连接,并抵接轴承座17的表面,紧固螺母19的外径大于第二连接体153的外径,紧固螺母19套接转轴段1353穿出轴承15的部分。
为了避免运载车100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走时由于颠簸会使轴承15从轴承座17中弹出,可以在轴承座17上设置一个紧固螺母19与转轴组件13连接,并套接转轴段1353穿出轴承15的部分,使紧固螺母19抵接轴承座17的表面,紧固螺母19的外径可以大于第二连接体153的外径,从而限制了轴承15从轴承座17中弹出,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丝杆11包括丝杆本体111、固定组件113以及挡板115。丝杆本体111部分套接于丝杆螺母131内;固定组件113与丝杆本体111的一端连接,固定组件113的表面与承重板53连接;挡板115与丝杆本体111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丝杆11通过套接在转轴组件13内,利用驱动装置30带动转轴组件13转动,从而牵动丝杆11上升或者下降,使得运载车100的承重板53可以随着丝杆11升降而升降。为了避免丝杆11在上升到最高点时脱离转轴组件13,可以在丝杆11上设置挡板115,将挡板115连接丝杆11靠近紧固螺母19的一端,使得在丝杆11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挡板115会与转轴组件13抵接而避免丝杆11脱离转轴组件13,有效地保障了结构的稳定性。此外,丝杆11还包括有丝杆本体111和固定组件113,固定组件113与运载车100的承重板53连接,并连接丝杆本体111靠近丝杆螺母131的一端,挡板115连接丝杆本体111的另一端。通过三段式的结构连接设计,可便于丝杆本体111更好地套接在丝杆螺母131上。
进一步地,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丝杆本体111包括固定段1113和转动段1111。固定段1113套接于固定组件113内;转动段1111与固定段1113连接,转动段1111的部分套接于丝杆螺母131内。
为了使丝杆11更好地与承重板5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丝杆杯体111包括固定段1113和转动段1111,利用固定组件113套接固定段1113,再将与固定段1113连接的转动段1111套接于丝杆螺母131内,相比于整体圆柱形的丝杆11结构,采用固定段1113可以更好地将丝杆11固定在承重板53上,加强连接结构,避免丝杆本体111在转轴组件13转动的过程中因抖动而松开与固定组件113的连接,进一步地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3包括固定帽1131、连接板1133以及固定套管1135。固定帽1131与连接板1133连接,连接板1133与承重板53连接。固定段1113依次套接于固定套管1135、连接板1133以及固定帽1131内,并且固定段1113背离转动段1111的一端与固定帽113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组件113通过将连接板1133连接到承重板53上,连接板1133与固定套管1135连接。由于固定套管1135的外径大于丝杆本体111的外径,有利于增大升降装置10与承重板53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载车100的承重板53作用于丝杆11的作用力,提高了整个升降装置10的承重能力,同时固定套管1135还可以增大丝杆本体111的受力面积,避免丝杆本体111的端部由于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同时在连接板1133背离固定套管1135的表面连接有套接固定段1113的固定帽1131,在固定帽1131背离连接板1133的表面开设有开口,用以通过螺栓连接丝杆本体111,相比于在水平方向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采用固定帽1131在垂直方向上固定丝杆本体111,可以有利于避免丝杆本体111在转轴组件13转动的过程中受到左右抖动的作用力而使得丝杆本体111松开固定组件11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运载车100,该运载车100包括至少一个升降装置10、驱动装置30以及车体50,升降装置10以及驱动装置30位于车体50内,驱动装置30用以驱动升降装置10,该升降装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运载车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体50包括车架51以及承重板53,升降装置10固定于车架51内,升降装置10的一端与承重板53连接,承重板53通过升降装置10与车架51可升降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升降装置10固定与车架51内,再将车体50的承重板53固定在升降装置10的一端连接,使得承重板53可以相对于车架51上下升降。其次,升降装置10可以设置四个分别设于承重板53的四角,或者设置一个位于承重板53的中心,以使升降装置10能更平稳地抬升或降低承重板53,避免承重板53上的货物在升降过程中滑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装置10的数量还可以设置多个,只要符合使承重板53平稳升降的功能即可。
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升降装置10包括转轴组件13,驱动装置30包括动力源31、传动轮33以及传动链条35。动力源31固定于车架51内;传动轮33与动力源31连接;传动链条35分别与传动轮33和转轴组件13连接,以使传动轮33和转轴组件13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通过采用传动链条35分别与传动轮33和转轴组件13连接的方式,使传动轮33和转轴组件13同步转动,使得动力源31驱动升降装置10运作从而使承重板53升降,相比于动力源31直接传动升降装置10的方式,采用传动链条35的结构有利于调整动力源31与升降装置10的位置,便于维护和拆装,并且采用传动连接的方式还能有效地减少抖动,提高承重板53升降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还包括张紧轮37,张紧轮37可转动安装于车架51,张紧轮37与传动链条35连接。
为了使传动链条35更好地驱动升降装置10运作,可以在传动轮33与升降装置10之间设置张紧轮37,张紧轮37可转动安装于车架51,并且张紧轮37与传动链条35连接,通过调节张紧轮37的位置,可以控制传动链条35的张紧,避免传动链条35过于松弛而损失了动力源31的部分动力,提高了传动效率;也可以避免传动链条35过于紧绷会有一定几率造成传动轮33和升降装置10的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用于与承重板连接;
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
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第二连接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侧凸设凸台,所述转轴组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并与所述第一连接体连接;以及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底部开设有过孔,所述凸台卡持于所述安装槽底部,并且所述第二连接体部分安装于所述过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体远离所述安装槽底部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
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连接;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于一个驱动装置,所述从动轮套接所述丝杆螺母;以及
转轴套管,所述转轴套管包括套管段以转轴段,所述套管段与所述转轴段连接,所述套管段套接所述丝杆螺母,并连接所述从动轮,所述套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转轴段的外径;
所述轴承套接所述转轴段,并抵接所述套管段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设有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并抵接所述轴承座的表面,所述紧固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外径,所述紧固螺母套接所述转轴段穿出所述轴承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包括:
丝杆本体,所述丝杆本体部分套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内;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丝杆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表面与所述承重板连接;以及
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丝杆本体的另一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本体包括:
固定段,所述固定段套接于所述固定组件内;和
转动段,所述转动段与所述固定段连接,所述转动段的部分套接于所述丝杆螺母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固定帽;
连接板,所述固定帽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承重板连接;以及
固定套管;
所述固定段依次套接于所述固定套管、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固定帽内,并且所述固定段背离所述转动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帽连接。
7.一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载车包括至少一个升降装置、驱动装置以及车体,所述升降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以及所述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车体内,所述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所述升降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车架以及承重板,所述升降装置固定于所述车架内,所述升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承重板连接,所述承重板通过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车架可升降移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转轴组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固定于所述车架内;
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以及
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分别与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转轴组件连接,以使所述传动轮和所述转轴组件同步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张紧轮,所述张紧轮可转动安装于所述车架,所述张紧轮与所述传动链条连接。
CN202122676427.1U 2021-11-03 2021-11-03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Active CN216737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6427.1U CN21673745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76427.1U CN21673745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7451U true CN216737451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2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76427.1U Active CN216737451U (zh) 2021-11-03 2021-11-03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7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44522B (zh) 一种工业车辆
CN105539048A (zh) 一种重卡提升空气悬架系统
CN209904875U (zh) 一种一字牵引型拖挂车底盘
US8668214B2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V-rod in a vehicle suspension
CN208515327U (zh) 空气悬挂杠杆式车轴提升调整装置
CN216737451U (zh) 升降装置和运载车
CN111469922A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总成
CN218916826U (zh) 叉车检测加载装置
CN110816696B (zh) 一种联合挂车
CN215106038U (zh) 建筑钢结构连接件
CN106740730B (zh) 具有提升功能的agv驱动
CN211310747U (zh) 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升降平台车
CN216184235U (zh) 一种便于组装定位的新型车桥
CN210915095U (zh) 一种新型汽车千斤顶
CN221519216U (zh) 一种带升降功能的拖挂装置
CN215850623U (zh) 一种集装货物装载机的后轮结构
CN219426131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弹簧装配稳定工装
CN220956722U (zh) 一种驱动后桥整体式主减速器壳体总成
CN211809932U (zh) 起重机用具有大接触面积的履带架
CN110271992B (zh) 一种手动液压搬运车
CN221293851U (zh) 一种顶导流罩升降调节机构
CN210214207U (zh) 一种异种卸车平台
CN218393618U (zh) 用于轻型印刷纸生产的胶料制备反应罐
CN219029378U (zh) 一种可升降的万向驱动轮
CN220807308U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安装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