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381U -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 Google Patents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381U
CN216636381U CN202123153500.3U CN202123153500U CN216636381U CN 216636381 U CN216636381 U CN 216636381U CN 202123153500 U CN202123153500 U CN 202123153500U CN 216636381 U CN216636381 U CN 216636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clamping seat
drive bridge
electric drive
bridg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350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雄
韩恩葵
颜文波
陈阳
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hu New Energy Vehicle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hu New Energy Vehicle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hu New Energy Vehicle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hu New Energy Vehicle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350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涉及线束固定结构领域。旨在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变形耷拉的问题。其包括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弹簧以及线束,第一线卡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第一线卡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线卡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第二线卡设置有第二端口;弹簧的一端固定于第一线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线卡;线束穿设于弹簧的内部,线束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端口,且用于与配电盒连接;线束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端口,且用于与电机连接。电动汽车包括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线束的外部套设弹簧,使线束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使线束在车桥跳动时具有一定的跳动余量,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因重力和线束老化变形耷拉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固定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演进,集成化设计将无可争辩地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产品体积和重量减小、成本降低需求下,电机、电控功能集成化是确定性发展趋势。电驱桥指“电机+电控+减速器”或相类似的电机电控与其他部件的集成品。电驱桥的使用,省去了传统的传动轴,提高了驱动效率。电驱桥高压线束一端连接固定在车身(或底盘)上的PDU(高压配电盒),另一端连接电驱桥上的电机,为电机提供电能,从而驱动车辆行驶。
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整个驱动系统将随着车桥一起跳动,跳动幅度甚至达到300mm,因此驱动系统线束就需要留出足够的长度来应对车桥的跳动,因线束长度较长且悬在空中无法固定,久而久之线束就会因重力和老化因素向下耷拉变形,从而产生磨损等故障的发生,最终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能够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变形耷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其能够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变形耷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包括第一线卡、第二线卡、弹簧以及线束:
所述第一线卡用于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线卡设置有第一端口;
所述第二线卡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所述第二线卡设置有第二端口;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对应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卡,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对应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线卡;
所述线束穿设于所述弹簧的内部,所述线束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端口,且用于与配电盒连接;所述线束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口,且用于与电机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筒以及第二套筒;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第二套筒固定,所述第一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套筒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口。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卡包括第一卡座以及第二卡座;所述第一卡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卡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座用于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二卡座与所述第一卡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共同围成所述第一端口,以共同压紧所述第一套筒;
所述第二线卡包括第三卡座以及第四卡座;所述第三卡座设置有第三卡槽,所述第四卡座设置有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座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所述第四卡座与所述第三卡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卡槽与所述第四卡槽用于共同围成所述第二端口,以共同压紧所述第二套筒。
可选地,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卡座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卡座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用于同时穿设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以将所述第一卡座与所述第二卡座固定在一起;
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卡座设置有第三孔,所述第四卡座设置有第四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用于同时穿设所述第三孔以及所述第四孔,以将所述第三卡座与所述第四卡座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
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三孔以及所述第四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可选地,所述弹簧为钢弹簧。
可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线束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一一对应套设在多个所述线束的外周。
可选地,所述弹簧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套筒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套筒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套筒,多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套筒。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卡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卡座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卡槽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包括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包括第一线卡,第一线卡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第一线卡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线卡,第二线卡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第二线卡设置有第二端口;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端口对应且固定于第一线卡,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对应且固定于第二线卡;以及线束,线束穿设于弹簧的内部,线束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端口,且用于与配电盒连接;线束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端口,且用于与电机连接。
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线卡与第二线卡上,避免弹簧的重力施加到线束上,线束的外部套设弹簧,使线束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使线束在车桥跳动时具有一定的跳动余量,从而避免线束因重力和线束老化变形耷拉,保证车辆能够长期正常行驶。
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能够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变形耷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0-第一线卡;110-第一卡座;111-第一卡槽;120-第二卡座;121-第二卡槽;130-第一端口;200-第二线卡;210-第三卡座;211-第三卡槽;220-第四卡座;221-第四卡槽;230-第二端口;300-弹簧;310-第一套筒;320-第二套筒;400-线束;500-第一紧固件;51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包括第一线卡100、第二线卡200、弹簧300以及线束400:第一线卡100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第一线卡100设置有第一端口130;第二线卡200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第二线卡200设置有第二端口230;弹簧300的一端与第一端口130对应且固定于第一线卡100,弹簧30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230对应且固定于第二线卡200;线束400穿设于弹簧300的内部,线束400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端口130,且用于与配电盒连接;线束400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端口230,且用于与电机连接。
电驱桥是指“电机+电控+减速器”或相类似的电机电控与其他部件的集成品。线束400的一端与配电盒连接,线束400的另一端与电机或者电控连接,用于输送电能。线束400可以是高压线束400或者低压线束400,线束400是高压线束400的情况下,配电盒采用高压配电盒(PDU)。电驱桥可以是轮边电驱桥、集成电驱桥或者同轴电驱桥,且不限于列举的几种方式。
第一线卡100固定在车身或者底盘上,第二线卡200固定在电驱桥上,随车桥跳动,弹簧300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线卡100与第二线卡200,避免弹簧300的重力施加到线束400上。弹簧300的一端与第一端口130连通,线束400的一端穿过第一端口130与配电盒连接,并通过第一线卡100固定在车身上;弹簧300的另一端与第二端口230连通,线束40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端口230与电机或者电控连接,并通过第二线卡200固定在电驱桥上。弹簧300包覆在线束400的外周,既可以保证车桥跳动时的线束余量,又能保证悬空线束400的强度,避免因重力和线束400老化因素导致变形耷拉。
本实施例中,弹簧300为钢弹簧。采用钢弹簧,能够提供更强的支撑力,能够进一步减轻线束400变形耷拉的程度。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还包括第一套筒310以及第二套筒320;弹簧3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310以及第二套筒320固定,第一套筒310安装于第一端口130,第二套筒320安装于第二端口230。
第一套筒310插设在第一端口130内,弹簧300的一端与第一套筒310固定,第二套筒320插设在第二端口230内,弹簧300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320固定。弹簧300的两端通过第一套筒310以及第二套筒320分别固定在第一线卡100以及第二线卡200上。安装快捷方便。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线卡100包括第一卡座110以及第二卡座120;第一卡座110设置有第一卡槽111,第二卡座120设置有第二卡槽121;第一卡座110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第二卡座120与第一卡座11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21用于共同围成第一端口130,以共同压紧第一套筒310。
第一卡座110固定在车身或者底盘上,第二卡座120与第一卡座110固定的情况下,将第一套筒310固定在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21之间,第二卡座120与第一卡座110拆开的情况下,可将第一套筒310取下。
同理,第二线卡200包括第三卡座210以及第四卡座220;第三卡座210设置有第三卡槽211,第四卡座220设置有第四卡槽221;第三卡座210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第四卡座220与第三卡座210可拆卸地连接;第三卡槽211与第四卡槽221用于共同围成第二端口230,以共同压紧第二套筒320。
第三卡座210固定在电驱桥上,第四卡座220与第三卡座210固定的情况下,将第二套筒320固定在第四卡槽221与第三卡槽211之间,第四卡座220与第三卡座210拆开的情况下,可将第二套筒320取下。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00,第一卡座110设置有第一孔,第二卡座120设置有第二孔,第一紧固件500用于同时穿设第一孔以及第二孔,以将第一卡座110与第二卡座120固定在一起;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还包括第二紧固件510,第三卡座210设置有第三孔,第四卡座220设置有第四孔,第二紧固件510用于同时穿设第三孔以及第四孔,以将第三卡座210与第四卡座220固定在一起。
具体地,第一紧固件500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第一螺栓同时穿过第一孔以及第二孔,并与第一螺母连接;第二紧固件510包括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第二螺栓同时穿过第三孔以及第四孔,并与第二螺母连接。
具体地,第一螺栓的数量为多个,第一螺母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孔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孔的数量为多个,第一卡座110与第二卡座120固定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孔与多个第二孔一一对应,多个第一螺栓一一对应插入位置对应的第一孔与第二孔,多个第一螺栓与多个螺母一一对应连接。第二螺栓、第二螺母、第三孔以及第四孔同理设置,不再赘述。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弹簧300的数量为多个,线束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簧300一一对应套设在多个线束400的外周。
同理,第一套筒310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套筒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簧300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第一套筒310,多个弹簧300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第二套筒320。每个弹簧30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310以及第二套筒320。
同理,第一卡槽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槽111沿第一卡座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卡槽1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槽121沿第二卡座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卡槽111与多个第二卡槽121一一对应形成多个第一端口130。
也就是每个第一端口130安装一个第一套筒310,每个第二端口230安装一个第二套筒320。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弹簧3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线卡100与第二线卡200上,避免弹簧300的重力施加到线束400上,线束400的外部套设弹簧300,使线束400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使线束400在车桥跳动时具有一定的跳动余量,从而避免线束400因重力和线束400老化变形耷拉,保证车辆能够长期正常行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包括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10。电动汽车还包括车身以及电驱桥,电驱桥设置在车身内,第一线卡100固定在车身上,第二线卡200固定在电驱桥上。能够缓解电驱桥电压线束400变形耷拉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卡(100),所述第一线卡(100)用于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一线卡(100)设置有第一端口(130);
第二线卡(200),所述第二线卡(200)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所述第二线卡(200)设置有第二端口(230);
弹簧(300),所述弹簧(30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口(130)对应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线卡(100),所述弹簧(30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口(230)对应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线卡(200);
以及线束(400),所述线束(400)穿设于所述弹簧(300)的内部,所述线束(400)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端口(130),且用于与配电盒连接;所述线束(400)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二端口(230),且用于与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筒(310)以及第二套筒(320);所述弹簧(3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筒(310)以及所述第二套筒(320)固定,所述第一套筒(310)安装于所述第一端口(130),所述第二套筒(320)安装于所述第二端口(2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线卡(100)包括第一卡座(110)以及第二卡座(120);所述第一卡座(110)设置有第一卡槽(111),所述第二卡座(120)设置有第二卡槽(121);所述第一卡座(110)用于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第二卡座(120)与所述第一卡座(1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卡槽(111)与所述第二卡槽(121)用于共同围成所述第一端口(130),以共同压紧所述第一套筒(310);
所述第二线卡(200)包括第三卡座(210)以及第四卡座(220);所述第三卡座(210)设置有第三卡槽(211),所述第四卡座(220)设置有第四卡槽(221);所述第三卡座(210)用于固定在电驱桥上,所述第四卡座(220)与所述第三卡座(2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三卡槽(211)与所述第四卡槽(221)用于共同围成所述第二端口(230),以共同压紧所述第二套筒(3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一紧固件(500),所述第一卡座(110)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卡座(120)设置有第二孔,所述第一紧固件(500)用于同时穿设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以将所述第一卡座(110)与所述第二卡座(120)固定在一起;
所述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还包括第二紧固件(510),所述第三卡座(210)设置有第三孔,所述第四卡座(220)设置有第四孔,所述第二紧固件(510)用于同时穿设所述第三孔以及所述第四孔,以将所述第三卡座(210)与所述第四卡座(220)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紧固件(500)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孔以及所述第二孔,并与所述第一螺母连接;
所述第二紧固件(510)包括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同时穿过所述第三孔以及所述第四孔,并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300)为钢弹簧(300)。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30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线束(4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300)一一对应套设在多个所述线束(400)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30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一套筒(31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套筒(3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弹簧(300)的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一套筒(310),多个所述弹簧(300)的另一端一一对应固定于多个所述第二套筒(320)。
9.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1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卡槽(111)沿所述第一卡座(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卡槽(1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卡槽(121)沿所述第二卡座(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卡槽(111)与多个所述第二卡槽(121)一一对应形成多个所述第一端口(130)。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
CN202123153500.3U 2021-12-14 2021-12-14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Active CN216636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500.3U CN216636381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3500.3U CN216636381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381U true CN21663638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3500.3U Active CN216636381U (zh) 2021-12-14 2021-12-14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1544B (zh) 母线单元及母线单元制造方法
CN209870081U (zh) 一种电驱动系统总成及电动汽车
JP5983962B2 (ja) 電子装置、ケース及びボビンホルダ
CN208101886U (zh) 一种用于汽车的线束保护壳
CN216636381U (zh) 电驱桥电压线束结构及电动汽车
JP2015133866A (ja) 接続構造
JP2018085208A (ja) コネクタ
CN202624118U (zh) 一种车架线束
CN211879450U (zh) 用于电池模组的端板以及车辆
CN110816438B (zh) 车载电脑安装支架及车辆
CN209225054U (zh) 一种车载显示组件
CN218275895U (zh) 一种驱动电机三相线线卡
CN105870730A (zh) 一种汽车用变压usb充电线束
CN207374289U (zh) 一种高压电器安装支架
CN210137118U (zh) 电器盒及汽车
CN220420791U (zh) 一种动力电池bms支架及电池包
CN218141383U (zh) 一种车身线束护线盒
CN220904890U (zh) 车体及车辆
CN213847183U (zh) 一种汽车电器盒装置
CN216311993U (zh) 一种隔板及电池
CN218450708U (zh) 一种自带排线辅助工装的电脑主板
CN212907630U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电机控制器的保险盒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8888432U (zh) 一种直流升压结构及车辆
CN217087583U (zh) 一种重型卡车手机无线充电装置
CN203727306U (zh) 一种线束插接器固定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