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6063U -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6063U
CN216636063U CN202122824536.3U CN202122824536U CN216636063U CN 216636063 U CN216636063 U CN 216636063U CN 202122824536 U CN202122824536 U CN 202122824536U CN 216636063 U CN216636063 U CN 2166360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upper support
shock
linking bridg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45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仕生
吴光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ongding Nv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ongding Nv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ongding Nv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ongding Nv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45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60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60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60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减震弹性体和连接支架,所述减震弹性体设置在连接支架外侧,所述连接支架表面开设有扇形槽板,所述扇形槽板内开设有翻边孔,所述翻边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通过在翻边孔的内壁攻丝形成螺纹,通过螺栓将连接支架安装到指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架表面的螺母,防止因为尝试震动导致焊接固定的螺母掉落,避免减震器上支撑松脱,同时减少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背景技术
减震器上支撑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减震支柱与车身的重要部件,其主要功能是连接底盘悬架系统与车身、传递载荷、衰减振动和噪音,在设计中要求考虑到其要满足整车一定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并且要能有效地衰减路面通过车轮传递上来的振动与噪音;目前在汽车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减震器上支撑上都设计有螺母,成本高,零部件多,同时通过焊接固定的螺母,由于无法保证每颗螺栓都处于完美焊接状态,在长时间处于震动的环境中容易脱落,导致上支撑松动,整体的减震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减震弹性体和连接支架,所述减震弹性体设置在连接支架外侧,
所述连接支架表面开设有扇形槽板,所述扇形槽板内开设有翻边孔,所述翻边孔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述翻边孔翻边的一侧外壁和连接支架表面间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翻边孔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扇形槽板表面设置有垫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支架的顶部设置为碗状结构,所述减震弹性体的上端包裹在连接支架的顶部,所述减震弹性体的碗状凹陷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翻边孔的内壁攻丝形成螺纹,通过螺栓将连接支架安装到指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架表面的螺母,防止因为尝试震动导致焊接固定的螺母掉落,避免减震器上支撑松脱,同时减少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减震器上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减震器上支撑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本体;11、减震弹性体;12、连接支架;2、倒角;3、翻边孔;4、加强筋;5、弹性凸起;6、扇形槽板;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包括本体1,本体1包括减震弹性体11和连接支架12,减震弹性体11设置在连接支架12外侧;
连接支架12表面开设有扇形槽板6,扇形槽板6内开设有翻边孔3,翻边孔3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通过在翻边孔3的内壁攻丝形成螺纹,通过螺栓将连接支架12安装到指定位置,代替传统的焊接固定在连接支架12表面的螺母,防止因为尝试震动导致焊接固定的螺母掉落,同时减少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孔3翻边的一侧外壁和连接支架12表面间设置有加强筋4;通过加强筋4支撑翻边孔3的外壁,防止翻边孔3的翻边部断裂。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孔3的一端设置有倒角2。
通过在翻边孔3的内壁攻丝后,再对翻边孔3进行倒角2,方便将翻边孔3攻丝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去除,防止毛刺损伤减震弹性体11。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扇形槽板6表面设置有垫片7。
在螺栓将连接支架12按住到指定位置时,通过垫片7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防止螺栓受到振动松脱掉落。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支架12的顶部设置为碗状结构,减震弹性体11的上端包裹在连接支架12的顶部,减震弹性体11的碗状凹陷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5。
通过弹性凸起5在组装后对其他部件进行过盈配合,同时避免减震弹性体11和其他配件直接接触,减少减震弹性体11的表面磨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减震弹性体(11)和连接支架(12),所述减震弹性体(11)设置在连接支架(12)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支架(12)表面开设有扇形槽板(6),所述扇形槽板(6)内开设有翻边孔(3),所述翻边孔(3)的内壁设置有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孔(3)翻边的一侧外壁和连接支架(12)表面间设置有加强筋(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孔(3)的一端设置有倒角(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槽板(6)表面设置有垫片(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上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12)的顶部设置为碗状结构,所述减震弹性体(11)的上端包裹在连接支架(12)的顶部,所述减震弹性体(11)的碗状凹陷处固定连接有弹性凸起(5)。
CN202122824536.3U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Active CN2166360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4536.3U CN21663606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4536.3U CN21663606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6063U true CN216636063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3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4536.3U Active CN216636063U (zh) 2021-11-17 2021-11-17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60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219106A (ja) ストラットマウント
CN202986793U (zh) 汽车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16636063U (zh) 一种减震器上支撑
CN104589992B (zh) 一种悬置结构
CN111114231A (zh) 一种越野汽车前滑柱总成及汽车
CN204567764U (zh) 一种副车架结构
CN214007900U (zh) 一种防变形的汽车减震器防尘盖
CN103707733B (zh) 快装式汽车前减震器支撑结构
KR101936445B1 (ko) 하이브리드 인슐레이터 제조 공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현가 시스템
CN211166307U (zh) 一种滑柱弹簧上安装及减震装置、滑柱总成及汽车
KR101165050B1 (ko) 쇽업소버의 상부 장착구조
CN111114273B (zh) 动力总成悬置
CN217422022U (zh) 用于汽车ecu的减震装置和汽车ecu
CN207311034U (zh) 一种加强型稳定杆衬套
CN203892432U (zh) 一种减振器及汽车
CN216447358U (zh) 一种降噪型汽车减震器
CN211314934U (zh) 减震器安装组件以及车辆
CN213501716U (zh) 一种设有固定部且缓冲块设于防尘罩内的悬架总成
CN207311031U (zh) 一种抱紧型减震器用衬套
CN103032502A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隔振块
JPS6134163Y2 (zh)
CN220540180U (zh) 一种汽车动力吸振器
CN219988925U (zh) 摆臂、摆臂总成和车辆
CN210068842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主托架
CN213331454U (zh) 电动空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