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33431U - 装夹装置 - Google Patents

装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33431U
CN216633431U CN202122415651.5U CN202122415651U CN216633431U CN 216633431 U CN216633431 U CN 216633431U CN 202122415651 U CN202122415651 U CN 202122415651U CN 216633431 U CN216633431 U CN 21663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lamping
clamping device
connecting piece
work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56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逸飞
南应斗
刘向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lian Technology Jiy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56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3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3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33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装夹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夹持件和固定组件,夹持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移动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夹持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移动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端用于夹持所述工件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件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容纳孔内以夹紧所述工件。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第一端的部分移至容纳孔内以夹紧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

Description

装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时,通过固定工件以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
现有装夹装置通过扳手手动锁紧螺母来压紧卡簧,对圆柱型加工件进行锁紧,以对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然而,该装夹装置手动装夹加工件时,装夹的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且通过扳手手动装夹,装夹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装夹装置,以解决现有装夹装置的工作效率低且装夹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装夹装置,用于装夹工件,所述装夹装置包括:
夹持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移动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夹持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移动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端用于夹持所述工件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件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容纳孔内以夹紧所述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夹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具有一收纳腔,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气口及第二气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件由一通道连通,所述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及所述连接件且与所述第一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口贯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的进出气体配合下,在所述收纳腔内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增强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增强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夹装置还包括:
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以固定所述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及所述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夹持件移动时发生变形,以夹紧所述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所述连接件邻近所述夹持件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固定孔的相对位置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及所述固定槽,以稳定夹持所述工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半径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具有一轴线,所述轴线与所述夹持件形成一第一夹角,所述容纳孔与所述轴线形成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夹角范围均为7°-9°。
上述的装夹装置通过第一端夹持工件,移动件带动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端的部分移至容纳孔内以夹紧工件。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第一端的部分移至容纳孔内以夹紧工件,提高了装夹装置的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装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装夹装置的沿剖视线II-II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装夹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装夹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连接件及夹持件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装夹装置 100
夹持件 10
第一端 11
开口 111
第二端 12
安装槽 13
固定槽 14
锥形部 15
圆柱部 16
固定组件 20
连接件 21
容纳孔 211
固定部 212
固定孔 213
移动件 22
第一密封部 221
第二密封部 222
壳体 30
收纳腔 31
第一气口 32
第二气口 33
通道 34
固定件 40
安装孔 41
工件 50
轴线 L
第一夹角 θ1
第二夹角 θ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装夹装置,用于装夹工件,所述装夹装置包括:
夹持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移动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夹持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移动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端用于夹持所述工件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件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容纳孔内以夹紧所述工件。
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第一端的部分移至容纳孔内以夹紧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
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夹装置100,用于稳定装夹工件50。装夹装置100包括夹持件10和固定组件20。
请参阅图2,夹持件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背离第二端12设有一开口111,工件50放置于开口111内以使第一端11通过开口111夹持工件50。固定组件20包括连接件21和移动件22。连接件21具有一容纳孔211,容纳孔211用于容纳夹持件10,移动件22的部分可移动设于容纳孔211内且连接于夹持件10的第二端12,移动件22通过第二端12带动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端11的部分移动至容纳孔211内,从而使第一端11在容纳孔211内收缩,以使第一端11夹紧工件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X轴负方向,即图2中向左运动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为:工件50放置于开口111内以使第一端11夹持工件50,移动件22通过第二端12带动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即图2中向左)移动,以使第一端11的部分移动至容纳孔211内,容纳孔211挤压第一端11,从而使第一端11在容纳孔211内收缩,以使第一端11夹紧工件50。
装夹装置100还包括壳体30,壳体30具有一收纳腔31且连接于连接件21,壳体30和连接件21形成一密封空间,移动件22可移动地设于收纳腔31内,以带动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端11夹紧工件50,进而提高了装夹装置100的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1及壳体3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由于一体成型消除了通过销钉、卡接等连接零件进行接合的结构,所以既能够增强连接件21及壳体30各者的强度,又能够减小两者占据的空间大小,适用于小空间作业。
壳体30远离连接件2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气口32及第二气口33。壳体30与连接件21由一通道34连通,通道34贯穿壳体30及连接件21且与第一气口32相连通,且第一气口32连通一外部气源,外部气源通过第一气口32通入气体,气体流经通道34以驱动移动件22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端11夹紧工件50。第二气口33贯穿壳体30远离连接件21的一侧,第二气口33连通一另一外部气源,以使第二气口33与第一气口32相配合,从而驱动移动件22在收纳腔3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当需要夹持工件50时,外部气源先通过第一气口32通入气体,以使气体流经通道34驱动移动件22沿第一方向远离连接件21移动,再通过另一外部气源通过第二气口33抽取气体,以使第一气口32和第二气口33相互配合,进一步推动移动件22沿第一方向远离连接件21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端11的部分移动至容纳孔211内以夹紧工件50。当需要松开工件50时,外部气源通过第二气口33通入气体,以使气体驱动移动件2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靠近连接件21移动(即,X轴正方向,图2中向右的方向),另一外部气源通过第一气口32抽取气体,以使第一气口32和第二气口33相互配合,进一步推动移动件22沿第二方向靠近连接件21移动,从而带动第一端11的部分移出容纳孔211以松开工件50。
虽然说明了在第一气口32和第二气口33相互配合中,一个气口通入气体,另一个气口抽气,但是也可以为一个气口通入气体,另一个气口直接与大气连通,该大气连通能够实现移动件22移动过程中的排气。
移动件2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部221和第二密封部222。第一密封部221套设于移动件22的如图2所示的左端部上,第一密封部221的内周侧抵接于移动件22,第一密封部221的外周侧抵接于收纳腔31的腔壁,用于增强移动件22与壳体30之间的密封性,以提高第一气口32和第二气口33的进气效率和/或排气效率,从而提高装夹装置100的工作效率。第二密封部222套设于移动件22的如图2所示的右端部上,第二密封部222的内周侧抵接于移动件22,第二密封部222的外周侧抵接于容纳孔211的内壁,用于增强移动件22与连接件21之间的密封性,以避免第一气口32进气或排气时从连接件21处泄露气体,从而提高第一气口32的进气效率或排气效率,进而提高装夹装置100的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
请参阅图3,装夹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件40,固定件40设于壳体30背离连接件21且连接于壳体30,固定件40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1,装夹装置100通过安装孔41将壳体30固定于不同的加工设备上,以使不同的加工设备上的加工工具对工件50进行机械加工,从而提高了装夹装置100的适用性。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0为法兰盘。
请参阅图4,夹持件10包括相连接的锥形部15和圆柱部16,锥形部15从第一端11朝向第二端12的半径逐渐减小。夹持件10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3,安装槽13位于锥形部15上且每个安装槽13均连通于开口111,当移动件22带动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端11的部分移动至容纳孔211内,多个安装槽13发生变形以使锥形部15在容纳孔211内被挤压收缩,从而使第一端11稳定夹紧工件50,提高了装夹装置100的夹持稳定性。
连接件21包括固定部212,连接件21邻近夹持件10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213,夹持件10与固定孔213的相对位置设有固定槽14,固定槽14位于圆柱部16上,当需要夹持工件50时,固定部212穿设于固定孔213及固定槽14,以使连接件21连接于夹持件10且抵接于工件50,从而限定连接件21和夹持件10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夹持件10准确夹持工件50。
请参阅图5,连接件21具有一轴线L,轴线L与夹持件10的锥形部15形成一第一夹角θ1,容纳孔211与轴线L形成一第二夹角θ2,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的角度大小相等,以使夹持件10适配于连接件21的容纳孔211,当夹持件10夹持工件50后,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一端11被容纳孔211挤压收缩以使第一端11夹紧工件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角θ1与第二夹角θ2的夹角范围均为7°-9°,以提高夹持件10和连接件21的夹持精度,且避免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当需要夹紧工件50时,工件50放置于第一端11的开口111内,通过第一气口32进气且第二气口33排气,以使移动件22带动第二端12沿第一方向远离连接件21移动,第一端11的部分移动至容纳孔211内,多个安装槽13发生变形以使锥形部15在容纳孔211挤压收缩,从而使第一端11稳定夹紧工件50。当需要松动工件50时,通过第二气口33进气且第一气口32排气,以使移动件22带动第二端1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即,X轴正方向,图2中向右的方向)靠近连接件21移动,第一端11的部分移出容纳孔211,多个安装槽13恢复初始形状,以使第一端11松开工件50。
上述的装夹装置100通过第一端11夹持工件50,移动件22带动夹持件10沿第一方向移动,以使第一端11的部分移至容纳孔211内以夹紧工件50。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第一端11的部分移至容纳孔211内以夹紧工件,提高了装夹装置100的工作效率及夹持稳定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Claims (10)

1.一种装夹装置,用于装夹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
夹持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固定组件,包括连接件和移动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用于容纳所述夹持件,所述移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端;
所述移动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端带动所述夹持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端用于夹持所述工件且所述第一端的部分被配置为在所述移动件的带动下移动至所述容纳孔内以夹紧所述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连接件且具有一收纳腔,所述移动件可移动地设于所述收纳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气口及第二气口,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件由一通道连通,所述通道贯穿所述壳体及所述连接件且与所述第一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气口贯穿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所述移动件能够在所述第一气口和所述第二气口的进出气体配合下,在所述收纳腔内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增强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密封性,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增强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的密封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还包括:
固定件,连接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位置,以固定所述壳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及所述壳体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的外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夹持件移动时发生变形,以夹紧所述工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所述连接件邻近所述夹持件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夹持件与所述固定孔的相对位置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固定孔及所述固定槽,以稳定夹持所述工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件具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从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半径逐渐减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具有一轴线,所述轴线与所述夹持件形成一第一夹角,所述容纳孔与所述轴线形成一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小相等,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夹角范围均为7°-9°。
CN202122415651.5U 2021-10-08 2021-10-08 装夹装置 Active CN21663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651.5U CN216633431U (zh) 2021-10-08 2021-10-08 装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5651.5U CN216633431U (zh) 2021-10-08 2021-10-08 装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33431U true CN216633431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5651.5U Active CN216633431U (zh) 2021-10-08 2021-10-08 装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33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9190B (zh) 治具及装配设备
CN216633431U (zh) 装夹装置
CN110064856B (zh) 一种真空吸附治具
CN217344547U (zh) 一种模块化真空夹具
CN213662309U (zh) 快拆装组件、插件夹具及插件机
CN215749130U (zh) 一种推夹机构
CN215588273U (zh) 定位机构及定位装置
CN209887031U (zh) 一种端子取料的夹指机构
CN211361223U (zh) 一种用于组装工件与载具的装置
CN216501970U (zh) 一种异型管扩口缩口工装
CN215239305U (zh) 定位夹持装置
CN220547956U (zh) 吸附固定装置
CN219747714U (zh) 一种用于双面多型面薄壁板件的加工工装
CN212665504U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膛铣床夹具
CN115431076B (zh) 薄壁工件夹具
CN210509857U (zh) Cob产品耦合工装及耦合设备
CN217417369U (zh) 封口装置
CN217433709U (zh) 装夹装置
CN213135668U (zh) 一种泛用型电子产品焊接载具
CN216706727U (zh) 定位装置
CN215239298U (zh) 定位夹持装置
CN216098566U (zh)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CN218800707U (zh) 一种加工件紧固装置
CN220782744U (zh) 一种焊接装夹工装及电芯焊接设备
CN218534205U (zh) 吸取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