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98566U -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98566U
CN216098566U CN202122697286.1U CN202122697286U CN216098566U CN 216098566 U CN216098566 U CN 216098566U CN 202122697286 U CN202122697286 U CN 202122697286U CN 216098566 U CN216098566 U CN 216098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lamping
booster pump
bottom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728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民
夏丹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y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iy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iy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iyi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728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98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98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98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壳工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通过底板对第一夹持支架和第二夹持支架夹持时进行固定支撑,通过第一夹持支架和第二夹持支架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增压泵外侧的左右两侧施加外力,从而达到对增压泵的夹持固定,通过导轨使得滑块能够沿导轨的长方向进行移动,通过滑块在导轨内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持支架的移动,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夹持支架和第二夹持支架所能夹持的距离,使得两夹持支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壳体,从而提高了增压泵夹具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壳工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增压泵通常用于对液压压力不足而进行增压,在对增压泵的外壳体进行制造生产时,当对该壳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固定夹紧壳体,以便于精确加工,由于不同类型用途的增压泵的尺寸宽度也各部相同,需要操作人员更换夹持工具,才能对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外壳进行夹持,从而降低了夹持工具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同类型用途的增压泵的尺寸宽度也各部相同,需要操作人员更换夹持工具,才能对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外壳进行夹持,从而降低了夹持工具的实用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包括底板、第一夹持支架、第二夹持支架和滑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支架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支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导轨、滑块和液压组件,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增压泵外侧的左右两侧施加外力,从而达到对增压泵的夹持固定,通过滑块在所述导轨内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移动,进而可以调节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所能夹持的距离,使得两夹持支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壳体,从而提高了增压泵夹具的实用性
其中,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
所述液压缸焊接在所述底板上,通过所述液压缸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液压杆伸缩的动力,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液压杆在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通过所述液压缸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液压杆伸缩来实现对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导轨具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
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内沿所述横向滑槽的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移动。
其中,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通过所述锁紧组件对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进行连接,以达到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移动后位置的固定,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的连接,增加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夹持增压泵壳体外侧时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
通过所述螺母在所述螺纹杆上转动使得所述螺母抵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左侧,从而形成所述螺母的位置的固定,使所述第一支架座到达合适距离过后通过所述螺母的抵接进行限位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并与所述螺纹杆配合。
通过所述螺纹杆的与所述螺纹杆的贯通,使得所述螺纹杆能在所述通孔内滑动。
其中,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侧向支架,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一侧。
通过所述侧向支架倾斜的角度,从而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夹持时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还包括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
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对增压泵壳体的左侧进行夹持时,防止两刚性材料的直接接触而导致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形变,通过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对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对增压泵壳体的右侧进行夹持时,防止两刚性材料的直接接触而导致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形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通过所述底板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夹持时进行固定支撑,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增压泵外侧的左右两侧施加外力,从而达到对增压泵的夹持固定,通过所述导轨使得所述滑块能够沿所述导轨的长方向进行移动,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导轨内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所能夹持的距离,使得两夹持支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壳体,从而提高了增压泵夹具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夹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夹持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锁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一夹持支架、3-第二夹持支架、4-滑动装置、5-第一橡胶垫、6-第二橡胶垫、41-导轨、42-滑块、43-液压组件、44-第一支架、45-第二支架、46-锁紧组件、47-侧向支架、411-横向滑槽、431-液压缸、432-液压杆、441-通孔、461-螺纹杆、46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第一夹持支架2、第二夹持支架3和滑动装置4;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与所述底板1通过所述滑动装置4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一侧;所述滑动装置4包括导轨41、滑块42和液压组件43,所述导轨4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一侧,所述滑块42与所述导轨41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导轨4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43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通过所述滑动装置4连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通过所述底板1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夹持时进行固定支撑,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增压泵外侧的左右两侧施加外力,从而达到对增压泵的夹持固定,所述导轨41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滑块42与所述导轨41滑块连接,通过所述导轨41使得所述滑块42能够沿所述导轨41的长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底部焊接在所述滑块42上,通过所述滑块42的在所述导轨41内的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沿所述导轨41的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达到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相隔的距离,实现了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的相互配合,形成对增压泵外侧的左右两侧施加外力,从而达到对增压泵的夹持固定,通过所述滑块42在所述导轨41内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移动,进而可以调节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所能夹持的距离,使得两夹持支架能够适合不同尺寸宽度的增压泵壳体,从而提高了增压泵夹具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液压组件43包括液压缸431和液压杆432,所述液压缸431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1靠近所述导轨41的一侧;所述液压杆432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43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杆432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42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432位于所述液压缸431和所述滑块4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压缸431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通过所述液压缸431在伸缩的过程中提供对所述液压杆432伸缩的动力,所述液压杆432的一端连接所述液压缸431的输出端,所述液压杆432的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滑块42上,所述液压杆432在所述液压缸431和所述滑块42之间,通过所述液压缸431提供的输出动力使所述液压杆432伸缩来实现对所述滑块42沿所述导轨41的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导轨41具有横向滑槽411,所述横向滑槽411位于所述导轨41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轨41具有所述横向滑槽411,所述横向滑槽411的槽口朝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方向,通过所述滑块42在所述导轨41内沿所述横向滑槽411的长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移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滑动装置4还包括第一支架44、第二支架45和锁紧组件46,所述第一支架44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45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远离所述底板1的一侧;所述锁紧组件46与所述第二支架45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44焊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架45焊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的上方,通过所述锁紧组件46对所述第一支架44和所述第二支架45进行连接,以达到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移动后位置的固定,并通过所述锁紧组件46的连接,增加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和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夹持增压泵壳体外侧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锁紧组件46包括螺纹杆461和螺母462,所述螺纹杆4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45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46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44,所述螺纹杆461位于所述第二支架45靠近所述第一支架44的一侧;所述螺母462套设在所述螺纹杆461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45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螺纹杆461的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二支架45上,所述螺纹杆46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44,所述螺母462套设在所述螺纹杆461的表面,并与所述第一支架44的左侧抵接,由于所述螺母462内孔表面和所述螺纹杆461的外侧面都有螺纹,通过所述螺母462在所述螺纹杆461上转动使得所述螺母462抵接所述第一支架44的左侧,从而形成所述螺母462的位置的固定,使所述第一支架44座到达合适距离过后通过所述螺母462的抵接进行限位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支架44具有通孔441,所述通孔44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44靠近所述螺纹杆461的一侧,并与所述螺纹杆461配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44具有所述通孔441,所述通孔441呈圆孔形状,所述通孔441朝向所述螺纹杆461的方向,所述螺纹杆461与所述通孔441配合,通过所述螺纹杆461的与所述螺纹杆461的贯通,使得所述螺纹杆461能在所述通孔441内滑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滑动装置4还包括侧向支架47,所述侧向支架47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向支架47的上端焊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上,所述侧向支架47的下方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通过所述侧向支架47倾斜的角度,从而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形成稳定结构,从而增加了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的夹持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还包括第一橡胶垫5和第二橡胶垫6,所述第一橡胶垫5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的一侧;所述第二橡胶垫6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靠近所述第一橡胶垫5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橡胶垫5粘接在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上,通过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对所述第一夹持支架2对增压泵壳体的左侧进行夹持时,防止两刚性材料的直接接触而导致增压泵壳体的形变,所述第二橡胶垫6粘接在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上,通过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对所述第二夹持支架3对增压泵壳体的右侧进行夹持时,防止两刚性材料的直接接触而导致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形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夹持支架、第二夹持支架和滑动装置;
所述第一夹持支架与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滑动装置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夹持支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
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导轨、滑块和液压组件,所述导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液压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所述液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所述液压缸和所述滑块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具有横向滑槽,所述横向滑槽位于所述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锁紧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螺纹杆和螺母,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并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并与所述螺纹杆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装置还包括侧向支架,所述侧向支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还包括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橡胶垫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一侧。
CN202122697286.1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Active CN216098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7286.1U CN21609856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7286.1U CN21609856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98566U true CN216098566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13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7286.1U Active CN216098566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98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667993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可调节式夹具
CN216633174U (zh) 一种自动激光焊接用多工序夹具
CN216098566U (zh) 一种增压泵壳体的工装夹具
CN215469666U (zh) 一种快速自对中夹具
CN217071833U (zh) 卡尺尺框磨削夹具
CN214444803U (zh) 工件加工夹具
CN216802621U (zh) 一种液压夹紧装置
CN211389613U (zh) 一种可调式试棒晶体取向线切割夹具
CN212527628U (zh) 一种用于机械加工的微调装置
CN210232025U (zh) 柔性夹具
CN219131517U (zh) 一种用于钩顶工件的工装
CN208643902U (zh) 基于机器人加工用的限位装置
CN215747361U (zh) 一种新型滑台压紧装置
CN214684785U (zh) 切管机、卡盘及卡爪
CN216780001U (zh) 凸轮轴盖加工夹具
CN212947424U (zh) 一种对中夹紧装置
CN218363337U (zh) 一种内孔压紧夹具
CN212599112U (zh) 一种前缘肋专用开孔钻模夹具
CN220240489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壳焊接夹具
CN215699834U (zh) 一种金属切削机床用工件固定机构
CN218080501U (zh) 镗孔装置
CN213197168U (zh) 一种机械设备部件制造用夹紧装置
CN214162153U (zh)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加工用夹具
CN210649649U (zh) 一种机械配件生产加工用夹具
CN113814567B (zh) 焊接治具及焊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