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06185U -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606185U CN216606185U CN202121746440.3U CN202121746440U CN216606185U CN 216606185 U CN216606185 U CN 216606185U CN 202121746440 U CN202121746440 U CN 202121746440U CN 216606185 U CN216606185 U CN 2166061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 jig
- driving piece
- rack
- transverse conve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该检测结构包括机架、治具、设于机架的横向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及不良品转移机构,所述治具设于横向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治具用于放置和固定工件,所述横向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治具横移至检测机构的检测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位于治具上的工件进行检测,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用于将位于治具上的不良工件转移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解决了目前无法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背景技术
螺母是一种能够将机械设备紧密连接起来的零件,它通常与螺栓配合使用来达到紧固零部件的目的,即通过将螺栓穿入零部件上设有的孔,在螺栓的另一端连接螺母来对零部件进行紧固,汽车上用的螺母,通常包括螺母本体和与螺母为一整体的环形护帽,目前,轮胎、轮毂锁紧螺母铆压或六角螺母与六角螺母盖帽的检测工序中,已经大部份使用自动化设备执行;但是对于检测出有不良品的工件,目前缺少对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解决了目前无法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包括机架、治具、设于机架的横向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及不良品转移机构,所述治具设于横向输送机构的输出端;所述治具用于放置和固定工件,所述横向输送机构用于驱动治具横移至检测机构的检测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对位于治具上的工件进行检测,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用于将位于治具上的不良工件转移至外部。
其中,所述横向输送机构包括滑轨、滑块、底座及第一驱动件,所述滑轨设于机架,所述滑轨与第一驱动件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轨,所述底座设于滑块,所述治具设于底座。
其中,所述横向输送机构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于导轨靠近不良品转移机构的一端。
其中,所述检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件及检测组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设于机架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检测组件设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横向输送机构的上方。
其中,所述机架的上端还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下端与检测组件连接。
其中,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包括第三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及夹持组件,所述第三驱动件设于机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一端凸伸出机架设置;所述第四驱动件设于第三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夹持组件设于第四驱动件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解决了目前无法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设置有治具、设于机架的横向输送机构、检测机构及不良品转移机构,工件由外部机械手放置在治具上,由横向输送机构驱动治具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待检测机构检测出有问题的工件,则直接由不良品转移机构将工件从治具上夹出,并转移至机架外部。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上述机构的配合,可自动地对不良品工件进行剔除,解决了目前无法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机架--100,治具--200,横向输送机构--300,滑轨--301,滑块--302,底座--303,第一驱动件--304,缓冲组件--305,检测机构--400,第二驱动件--401,检测组件--402,直线轴承--403,导向柱--404,不良品转移机构--500,第三驱动件--501,第四驱动件--502,夹持组件--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包括机架100、治具200、设于机架100的横向输送机构300、检测机构400及不良品转移机构500,所述治具200设于横向输送机构300的输出端;所述治具200用于放置和固定工件,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用于驱动治具200横移至检测机构400的检测处,所述检测机构400用于对位于治具200上的工件进行检测,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500用于将位于治具200上的不良工件转移至外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设置有治具200、设于机架100的横向输送机构300、检测机构400及不良品转移机构500,工件由外部机械手放置在治具200上,由横向输送机构300驱动治具200至检测机构400进行检测。待检测机构400检测出有问题的工件,则直接由不良品转移机构500将工件从治具200上夹出,并转移至机架100外部。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上述机构的配合,可自动地对不良品工件进行剔除,解决了目前无法不良品工件进行自动下料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包括滑轨301、滑块302、底座303及第一驱动件304,所述滑轨301设于机架100,所述滑轨301与第一驱动件304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滑块302滑动设置于滑轨301,所述底座303设于滑块302,所述治具200设于底座30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04优选为气缸,通过气缸驱动底座303在滑轨301上来回移动。
具体的,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还包括缓冲组件305,所述缓冲组件305设于导轨靠近不良品转移机构500的一端。由于第一驱动件304选用气缸,使用缓冲组件305可避免以气缸力度过大导致工件从治具200上脱离。
具体的,所述检测机构400包括第二驱动件401及检测组件402,所述第二驱动件401设于机架100的上端并位于,所述检测组件402设于第二驱动件401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组件402位于横向输送机构300的上方。第二驱动件401优选为气缸,检测组件402为通用的金属感应器。当横向输送机构300驱动治具200至检测机构400下方时,第二驱动件401驱动检测组件402下移并与工件接触,由于螺母的材质一般为金属,若金属感应器检测有反应则表明工件合格,若金属感应器有一处没有感应到金属反应,则表明该工件为不良品。
具体的,所述机架100的上端还设有直线轴承403,所述直线轴承403套设有导向柱404,所述导向柱404的下端与检测组件402连接,通过导向柱404可进一步增加检测组件402升降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500包括第三驱动件501、第四驱动件502及夹持组件503,所述第三驱动件501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三驱动件501的一端凸伸出机架100设置;所述第四驱动件502设于第三驱动件50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组件503设于第四驱动件502的输出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件501优选为直线气缸,第四驱动件502优选为气缸,夹持组件503则优选为气动手指。由上述检测机构400检测到不良品工件后,第三驱动件501和第四驱动件502共同配合驱动气动手指将工件从治具200上夹取,然后再将工件转移至机架100外部进行下料。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包括机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治具(200)、设于机架(100)的横向输送机构(300)、检测机构(400)及不良品转移机构(500),所述治具(200)设于横向输送机构(300)的输出端;所述治具(200)用于放置和固定工件,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用于驱动治具(200)横移至检测机构(400)的检测处,所述检测机构(400)用于对位于治具(200)上的工件进行检测,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500)用于将位于治具(200)上的不良工件转移至外部;
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包括滑轨(301)、滑块(302)、底座(303)及第一驱动件(304),所述滑轨(301)设于机架(100),所述滑轨(301)与第一驱动件(304)的输出方向一致;所述滑块(302)滑动设置于滑轨(301),所述底座(303)设于滑块(302),所述治具(200)设于底座(3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输送机构(300)还包括缓冲组件(305),所述缓冲组件(305)设于导轨靠近不良品转移机构(500)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400)包括第二驱动件(401)及检测组件(402),所述第二驱动件(401)设于机架(100)的上端,所述检测组件(402)设于第二驱动件(401)的输出端,所述检测组件(402)位于横向输送机构(30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的上端还设有直线轴承(403),所述直线轴承(403)套设有导向柱(404),所述导向柱(404)的下端与检测组件(40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自动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良品转移机构(500)包括第三驱动件(501)、第四驱动件(502)及夹持组件(503),所述第三驱动件(501)设于机架(100),所述第三驱动件(501)的一端凸伸出机架(100)设置;所述第四驱动件(502)设于第三驱动件(501)的输出端,所述夹持组件(503)设于第四驱动件(502)的输出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46440.3U CN21660618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46440.3U CN21660618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606185U true CN216606185U (zh) | 2022-05-27 |
Family
ID=81681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46440.3U Active CN216606185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606185U (zh)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21746440.3U patent/CN2166061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52798B (zh) | 一种汽车电子手刹组装与焊接装置 | |
US9329585B2 (en) | Article assembling device using robot | |
WO2022007301A1 (zh) | 样本架传送装置及体外诊断设备 | |
CN116197545B (zh) | 激光打标机 | |
WO2022007303A1 (zh) | 夹料组件、样品夹取机构及体外检测设备 | |
CN113021341B (zh) | 一种基于5g的物品识别和自动转移运输的机器人 | |
CN216606185U (zh) | 一种螺母自动检测结构 | |
CN212645671U (zh) | 多螺纹孔自动检测工装 | |
CN212502534U (zh) | 组装系统 | |
CN109967905B (zh) | 一种挂车自动拼焊系统 | |
WO2022007302A1 (zh) | 体外诊断设备 | |
US20150273570A1 (en) | Fastener applying apparatus and fastener applying method | |
CN107234223B (zh) | 用于压铸加工的机械手及机器人 | |
CN215787961U (zh) | 一种汽车安全带锁止棘轮的自动组装设备 | |
CN214326144U (zh) | 一种工件自动化上下料装置 | |
CN215618061U (zh) | 夹持装置及晶圆盒搬运机器人 | |
CN212779169U (zh) | 具有下料功能的模具零件检测设备 | |
CN212352081U (zh) | 夹具及搬运装置 | |
CN211661472U (zh) | 具有检测及排不良品功能的锁附机构 | |
CN115072363A (zh) | 传输机构和测试工站 | |
CN211939297U (zh) | 汽车变速箱传动齿轮拉床上料工件二次加工防错装置 | |
CN112372657A (zh) | 视觉与力反馈控制功能的夹爪 | |
CN220738575U (zh) | 一种汽车零部件快速自动化检测装置 | |
CN220398507U (zh) | 一种汽车检具用自动夹持机构 | |
CN213765523U (zh) | 一种发动机侧盖三坐标测量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